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检测试题2新人教版2017081828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65328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WPS 页数:6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检测试题2新人教版2017081828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检测试题2新人教版2017081828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检测试题2新人教版2017081828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检测试题2新人教版2017081828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检测试题2新人教版20170818283.wps(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氧化还原反应 (满分:100100分,考试时间:60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3 分,共 424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中,氯离子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C由 Cu(OH)2生成 Cu2O 时,铜元素被还原了 D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 【解析】:A 项,强氧化剂和弱还原剂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错;B 项,氯离子通过氧 化反应生成氯气,B 错误;D 项,I、Br、C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但无氧化性,D 错。 2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D D ) AHClH2

2、BCO2CO CFe2O3Fe DBrBr2 【解析】: A 项,HClH2氢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如活泼金属单质等;B 项,CO2CO,碳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碳单质等;C 项,Fe2O3Fe,铁元素化 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如碳单质等;D 项,BrBr2,溴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 化剂,如 Cl2等。 3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得到氯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A ) 已知:MnO4HCl Mn2Cl2H2O(未配平) ClO3HCl Cl2H2O(未配平) ClOHCl Cl2H2O(未配平) AKClO3 BKMnO4 CMnO2 DCa(C

3、lO)2 4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C C ) A往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饱和 FeCl3溶液在沸水中加热变成红褐色胶体 C向 FeSO4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SO2使滴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 【解析】:向 FeSO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 Fe(OH)2,Fe(OH)2迅速与 空气中的 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褐色的 Fe(OH)3。 5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 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

4、 CFe2O33CO = 2Fe3CO2 D2KMnO4 = K2MnO4MnO2O2 【解析】:A 为置换反应,B 为复分解反应,D 为分解反应,而 C 项铁元素和碳元素有化合 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6已知 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A ) 1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强氧化剂强还原

5、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由于 Fe3氧化性强于 I2,所以 FeI3不存在,A 中反应不可能发生;B、C、D 中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 应规律,所以可以发生。例如 n(Cl2)n(FeI2)11 时即发生 B 项的反应。 7已知 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 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 的是 ( B B ) A2NaWZ2=2NaZW2 B2NaXZ2=2NaZX2 C2NaWY2=2NaYW2 D2NaZX2=2NaXZ2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利用此 规律可知 B 项反应能够发生。 8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反应:

6、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 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B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NaClO2中 Cl 元素发生歧化反应,化合价一部分升 高,一部分降低,对照 A、B、C、D 四个选项可知,只有 B、C 符合题意,而在热的碱性条件下: 3NaClO=2NaClNaClO3,故 B 正确。 9用草酸的稀溶液或草酸钠的酸性溶液可以洗涤粘在皮肤上的高锰酸钾,其离子方程式 为(未配平):MnO4C2O24 H CO2Mn2 。关于此反应

7、的叙述正确的是( C C ) A该反应右边方框内的产物是 OH B配平该反应后,H的化学计量数是 8 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CO2 D该反应电子转移总数是 5e 【解析】:酸性条件下,H的反应产物为 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C2O24 16H =10CO22Mn28H2O。 10工业上生产 MnO2和 Zn的主要反应有: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MnSO4ZnSO42H2O MnO2Zn2H2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 A中 MnO2和 H2SO4都是氧化剂 B中析出 16 g S 时转移 1 mol 电子 C中 MnSO4发生

8、氧化反应 D硫酸在该生产中可循环利用 【解析】:A 项,中 MnO2是氧化剂,ZnS是还原剂,而 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 剂,故 A 项说法错误;B 项,通过方程式 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来看, 每生成 1molS 要转移 2mol 电子,所以生成 16 g S(即 0.5 mol)要转移 1mol 电 子;C 项,在 中通过价态来判断,Mn 的化合价由24,MnSO4发生氧化反应;D 项,由反应和,不 难看出硫酸在该生产中可循环利用。综上所述本题选 A。 11FeS2可在 Fe2(SO4)3“溶液中 溶解”,硫元素都以 SO24 的形式存在。若

9、有 1 mol FeS2“溶 解”,则生成 H2SO4的物质的量为( D ) A2 mol B4 mol 2 C6 mol D8 mol 【解析】:根据信息可书写方程式为8H2OFeS27Fe2(SO4)3=15FeSO48H2SO4,当1 mol FeS2反应时,则生成 H2SO4的物质的量为 8 mol,D 正确。 12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 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 H 为1 价)( D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

10、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1 【解析】:首先分析四种元素价态的变化:Na 的价态反应前后都是1 价,B 反应前后都 是3 价,O 反应前后都是2 价,变价元素只有 H,NaBH4中1 价氢被 H2O 中1 价氢氧化, 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 H2。 13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 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 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C C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解析】:本题是寻找一种氧化剂,

11、其氧化性应大于 I2的氧化性,而小于 Cl2和 Fe3的氧 化性(也可等于 Fe3的氧化性)。由知氧化性 Fe3I2,还原性 IFe2;由知氧化性 Cl2Fe3, 还原性 Fe2Cl;由知氧化性 MnO4Cl2,还原性 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Fe2ClMn2。所以 KMnO4可氧化 Cl、Fe2及 I,Cl2可氧化 Fe2及 I,FeCl3只能氧化 I。 14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A 族,其价态为3 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 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

12、入溶液 适量铋酸钠溶液 过量的双氧水 适量 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关于 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 C )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解析】:由知:氧化性 NaBiO3KMnO4,由知:氧化性 KMnO4H2O2,由知:氧化性 H2O2I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 4 小题,共 5858分 15(12分)含氮废水进入水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

13、越严重。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认 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 NO3还原成 N2,从而消除氮污染。 (1)配平以下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 NO3AlH2ON2Al(OH)3OH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_,还原产物是_,每生成 1 mol还原产物, 将有_电子发生转移。 (3)现需除去 1m 3 含氮 0.3 mol的废水中的 NO3(设氮元素都以 NO3的形式存在),则至少需 要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_。 【答案】:(1)6 10 18 3 10 6 (3 分) (2)Al N2 10 mol(各 2 分) (3)0.5 mol(3 分) 【解析】:(2)在该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 Al,

14、还原产物是 N2。生成 1 mol N2时,转移 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 mol2(50)10 mol。(3)设需要铝的物质的量为 x,由得失电子守恒 可知:0.3 mol(50)3x,解得 x0.5 mol。 16(14分)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MnO45e8H=Mn24H2O MnO43e2H2O=MnO24OH MnO4e=MnO24 (溶液绿色) (1) 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_影响。 (2) 将 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过程为_。 (3)将 PbO2投入到酸性 MnSO4溶液中搅拌,溶液变为紫红色。下列说法正

15、确的是_(填 字母)。 a氧化性:PbO2KMnO4 b还原性:PbO2KMnO4 c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 (4)将高锰酸钾逐滴加入到硫化钾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 S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_KMnO4_K2S_=_K2MnO4_K2SO4 _S_。 若生成 6.4 g 单质硫,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解析】:(4) 配平后的方程式是 28KMnO45K2S24KOH=28K2MnO43K2SO42S 12H2O。n(S)=0.2 mol,n(KMnO4)2.8 mol,转移 n(e)2.8 mol。 【答案】:(1)酸碱性(2 分) (2)

16、 MnO4 Mn2 (各 1 分) (3)a (2 分)(4) 28 5 24KOH 28 3 2 12H2O (4 分) 2.8 mol(4 分) 17(16分)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 中逐渐分解,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工业上制备 K2FeO4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方法 :次氯酸盐氧化法。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完 成 “ 氧 化 ” 过 程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FeCl3 _NaOH _NaClO=_Na2FeO4_。其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 (2)“”转化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 (3)上述工艺得到的

17、高铁酸钾常含有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操作是将粗产品用 _溶解,然后_。 方法 :电解法。以铁为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阳极液中加入 KOH。 (4)电解时阳极发生反应生成 FeO24 ,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 【答案】:(1)2 10 3 2 9 NaCl 5 H2O (4 分) NaClO(2 分) (2)Na2FeO42KOH=K2FeO42NaOH(3 分) (3)稀 KOH 溶液 (2 分)加入饱和 KOH溶液,冷却结晶 (2 分) (4)Fe8OH6e=FeO24 4H2O (3 分) 【解析】:(1)反应中 NaClO 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 NaC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式

18、中 需要补充 NaCl和 H2O。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 9NaCl5H2O。 18(16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 Cl2通入 Fe2和 I的混合溶液中,探究 Fe2和 I 的还原性强弱。 提出假设 假设 1:Fe2还原性比 I强。 假设 2:I还原性比 Fe2强。 验证假设 选择几种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必需的装置是 A_(按 Cl2气流方向的顺序填写)。 (2)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氯气的量,当通入少量氯气时,通过观察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 _(“”“”填 能 或 不能 )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及

19、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 溶液分别置于 A、B 两 试管中: 往 A 中滴加_溶 液; 往 B 中滴加_溶 液 A:_, B:_, 则假设 1 成立 A:_, B:_, 则假设 2 成立 (4)为了实验成功,必须控制各物质的量。该小组称取 1.52 g FeSO4固体,同时称取 1.66 g KI 固体,溶于水中配成混合溶液。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 Cl2体积最多不能超过 _L(标准状况)。 思考与交流 5 (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中 Cl2量很难控制,无法验证 Fe2和 I反应的先后顺序。于是 提出另一方案:往 KI溶液中滴入_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

20、即可证明 I的还原性强于 Fe2。 【答案】:(1)CE (2 分) (2)不能(2 分) (3)(每空 1 分,共 6 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A:变红色, 取少量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置于 A、B 两试 B:不变色, 管中: 则假设 1 成立 往 A 中滴加 KSCN 溶液; A:不变色, 往 B 中滴加淀粉溶液 B:变蓝色, 则假设 2 成立 (4)0.112 (3 分) (5)FeCl3(合理即可)(3 分) 【解析】:(1)Cl2中的水蒸气、HCl不影响 Cl2与 Fe2、I的反应,故不必除去,但尾气 要进行处理,故必需的装置是 ACE。 (2)因为 Fe2、I被 Cl2氧化后生成的 Fe3、I2溶液均显黄色,故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 序。 (3)检验 Fe3一般选用 KSCN溶液,检验 I2一般选用淀粉溶液。然后根据 A、B 试管中的颜 色变化判断假设 1、2 的正确性。 (4)1.52 g FeSO4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1.66 g KI固体的物质的量也是 0.01 mol, 与 Cl2的反应分别为:2Fe2Cl2=2Fe32Cl,2ICl2=I22Cl,故通入的氯气的物 质的量不能超过 0.005 mol,即 0.112 L(标准状况)。 (5)可直接利用 2Fe32I=I22Fe2,判断 I与 Fe2的还原性强弱。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