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6818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颅ct基本知识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ct读片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头颅CT基本知识及 脑出血CT读片,李猛,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CT值(单位Hu) (1)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吸收程度各异,形成不同的CT值,因此可 以利用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 (2)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肺组织; 灰影表示中吸收区,即中密度区,如软组织的肌肉或脏器; 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含钙量高的骨骼等。,2019/5/30,正常人体组织的CT值(Hu),CT扫

2、描层面: 1. 冠状位:额状面 2. 矢状位: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 3. 横断位:水平面,2019/5/30,颅脑断层常用基线,1、 Reid基线(RB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头 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 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2、 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 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 线。 3、 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至的连线。 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 于显示颅后窝结 构及减少颅骨伪影。,2019/5/30,2019/5/30,2019/5/30,扫描位置与层次的判断 了解

3、人体横断层解剖,观察扫描位置是否正确。 异常影像的观察 病变影像的部位、大小、数目、边缘、密度、内部结构、与周围的关系等,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进行动态描述。 分析与判断 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像解剖(对称),并对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再结合临床做出正确判断。,2019/5/30,CT读片原则,正常头颅CT,以OM线为基线,层厚10mm,层距10mm 自颅底至顶部分为911层面,2019/5/30,一、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颅前窝底部: 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 颅中窝: 前界:蝶骨。 后界:颞骨岩部(岩骨)。 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 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4、。,颅后窝 前缘:岩骨。 后缘:枕骨。 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延髓、脑桥:位于第四脑室前。,二、鞍上池层面,颅前窝:颞叶。 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额叶直回,侧方为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行星。其前角连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后面)位于后缘中央,是角间池)。 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V”字型视交叉。 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 前方:额叶 外侧:尾状核头部 后方中线处:第三脑

5、室,其两侧连接丘脑 颅后窝:“Y”字形或“V”字形的小脑幕,幕下结构在内侧(小脑上蚓部),幕上结构在外侧(枕叶)。 四叠体池:位于小脑蚓部前方。,四、第三脑室上部层面,基底核、丘脑。 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 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 叶(脑岛)。 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前与第三脑室连接。,基本概念,基底节(基底核):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灰质核团,是组成椎体外系的主要结构。,基 底 节,纹状体,杏仁核,屏状核,豆状核,尾状核,苍白球,壳核,旧纹状体,新纹状体,古纹状

6、体,基底节区:概念不清 可能包括:基底节、黑质、红核、及其周围白质区域。 丘脑为间脑的一部分,包括: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上部等。,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白质 区,是由上、下行的传导束密集而成。 分为三部分:前肢、膝部、后肢。 膝部有皮质脑干束;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 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 内囊的血供来自大脑中动脉的垂直分支豆纹动 脉,管腔细,压力高,极易形成微动脉瘤,当血 压突然升高时就会破裂出血,所以内囊是脑出血 的好发部位。 当内囊损伤时会出现: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 辐射受损)、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 和偏盲(视辐射受损),“三偏征”,外囊:是位于屏状核和

7、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带,主要由岛叶发出的皮质被盖纤维组成。 外囊出血主要由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裂支破裂所致,血肿多较局限,高血压是主要病因。 外囊出血临床表现较轻,主要是血肿及继发的脑水肿脑水肿压迫内囊所致,一旦血肿或水肿消退,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五、侧脑室体部层面,由额、颞、枕叶构成。 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核和体部。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可见脉络丛钙化。 中线处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六、侧脑室上部层面,内侧壁侧脑室体部被胼胝体分开。 侧脑室体部的外方为顶叶。 顶枕沟及中央沟将大脑分为额、顶、枕叶。,七、大脑皮质下部层面(半卵圆中心层面),在胼胝体和侧脑室上方,大脑镰自前向后贯穿中线。 白质部分为半卵圆中心。 额叶范围缩小,顶叶所占比例扩大,枕叶基本消失。 半卵圆中心:位于胼胝体上方,由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的有髓纤维,对称位于大脑镰两侧区域。,我科常见疾病头颅CT实例,2019/5/30,47y F 脑出血,2019/5/30,高血压脑出血,65y F脑出血,35yM 脑干出血,F65y 脑干 出血,F65y 丘脑 出血,高血压脑出血,M CSDH,男39岁 CSDH,51y M 硬膜外出血,74y M 脑外伤,37y M 脑外伤,45y 弥漫性轴索损伤(症像不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