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67939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部分 人文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包括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某年冬、春、秋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丙分别位于()A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B风景区、住宅区、城市主干道旁C城市主干道旁、风景区、住宅区D城市主干道旁、住宅区、风景区答案C解析图中甲三

2、个季节PM10、PM2.5浓度都最高,可能是城市主干道旁;乙三个季节都最低,环境最好,应该是风景区;则丙为住宅区。2图中冬季PM10污染物浓度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是()降水少风力弱工业粉尘排放多燃煤取暖A B C D答案D解析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会增加颗粒物的排放;同时北方冬季降水少,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难以降到地面,使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不断增加。注意题干中“较其他季节高”,应该回答冬季特有的因素。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当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态建设任务是()A治理盐渍化 B退耕还湖 C整治河流 D防治荒漠化答案D解析结合经纬网和等高线可知,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东

3、部。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该地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因此,当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态建设任务是防治荒漠化。4据图判断当地主要的农产加工品是()A牛奶制品 B青稞美酒C水果罐头 D玉米食油答案A解析结合区域特征可知,该区域主要是内蒙古高原,畜牧业发达,当地主要的农产加工品是牛奶制品。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56题。5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

4、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答案C解析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6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答案D解析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完成79题。7图中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饲料、燃料、

5、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答案B解析图示为生态农业,加强了工业与农业的联系,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结合图中各环节的关系,可以得出是秸秆的产品,为饲料,为燃料,为肥料,为废弃物,所以B正确。8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A原料不足 B冬季寒冷漫长C日照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答案B解析沼气是由植物、动物排泄物及水,在适当温度(最适宜的温度在35 左右)及密闭条件下发酵而成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热量不足,不利于发展沼气,所以B正确。9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

6、为造纸工业原料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答案C解析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故A项错误;若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会污染大气环境,故B项错误;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会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故C项正确;强制措施不可取,D项错误。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如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回答1011题。10可以发展成

7、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A乌鲁木齐 B兰州C西宁 D广州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活水公园是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所以必须建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不适宜建活水公园;广州降水量大,可以建设,故选D。11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被污染水体净化的过程,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故选B。二、综合题(共2题,56分)12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

8、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这里发展肉、蛋、奶、蔬菜、鱼的主要区位优势。(8分)(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哪一个生产过程的环境效益最大?理由是什么?(6分)(3)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2分)(4)该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2分)答案(1)混合农业。靠近京、津等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生态农业科教培训中心,技术水平高。(2)生产过程3。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3)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4)持续性原则。解析

9、第(1)题,该农场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属于混合农业,其区位优势从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第(2)题,生产过程3是“废弃物”的再利用过程,环境效益最大。第(3)题,注意从图中读取信息。第(4)题,该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13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6分)(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

10、建垃圾填埋场宜选哪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哪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12分)(3)简要说明水环境的城市景观功能区的主要作用。(4分)(4)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6分)答案(1)相对于城区而言,布置在河流上游。原因: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2)建垃圾填埋场:丁处最合理;理由: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低,避免市区地下水受污染。建垃圾发电厂:乙处最合理;理由:该地主导风向是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厂址位于与市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避免废气污染市区大气。(3)发展旅游;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内涝。(答案合理即可)(4)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河道,旱涝频发;水质变差,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用水。(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主要布置在河流上游;其原因主要考虑水质影响。第(2)题,垃圾填埋场对环境污染较大,若建垃圾填埋场则要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若选择建垃圾发电厂,则主要考虑盛行风,不要对城区产生污染。第(3)题,水环境的城市景观的主要功能可从对第三产业、气候、环境的影响方面分析。第(4)题,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对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水质、旱涝灾害、景观等影响较大。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