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20170809024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038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樟树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20170809024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樟树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20170809024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樟树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20170809024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樟树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20170809024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樟树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201708090243.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樟树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4)(一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A实现社会和谐 B强调民本思想 C巩固统治者地位 D.促进儒学发展2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影响乾隆应对“霾灾”做法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3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

2、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C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D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4“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仁义、法治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5. 何谓美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

3、经济的发展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6.某专家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是A重视理论 B重视实用 C不求甚解 D具有理性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南戏 8.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

4、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9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10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

5、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11雅典城邦官员在任职期间需经历五百人议事会十次信任投票,如未通过,需提交陪审法庭,若判其无罪,可官复原职;若判其有罪,则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并在离任时向陪审法庭报告帐目,接受审计监督。这体现了 A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 B雅典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牵制 C陪审法庭取代公民大会 D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产生12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接到国会提交的法案后十日之内

6、,如遇国会休会而无法将该法案退还时,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由此可见,美国 A存在行政干预立法 B成功实践权力制衡 C总统权力大于国会 D法律体系日益完备13“这一体制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的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忽视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忽视民主”。材料中这一体制 A是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 B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D开创了全新的工业化模式14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

7、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寂静的春天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15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16(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这反映出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

8、廷议决效率 B明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 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17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C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 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8“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美国

9、19“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20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都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本国政府 二者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后者更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A B C D二、非选择题 (共20分)21

10、(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1部)下学期历史周练4 答 题 卷 班级:_姓名:_ 学号: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题 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二、非选择题 (共20分)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1部)下学期历史周练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CBDCDBABAC题 号1112131415

11、1617181920答 案AADCBBCCBD 二、非选择题 (共20分)21.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6分)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14分)示例一: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3分)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3分)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7分)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民众民主意识增强。(7分)示例二: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6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7分)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7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