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20170809029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042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2017080902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2017080902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2017080902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2017080902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201708090293.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樟树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3)(2部,补习班)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说明古代部分姓氏A. 是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 B. 来源于夏商周时期的世官制度C. 是社会尊卑关系的本质体现 D.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崩溃2.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2、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3. 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D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 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

3、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义,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曾遭到破坏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废帝”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5. 南宋临安市内的摊点场地,以“行”和“团”相称,如酒行、食饭行、花团、青果团等;元大都城里有许多集中销售某一种商品的市场,如米市、面市、缎子市、铁市、骆驼市、珠子市等 。这反映出宋元时期A城市政治职能的弱化 B生产程序的日益完善C市场管理制度的规范 D市场专业化发展趋向6.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问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4、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7. 有学者著文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这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8. 有研究表明,在l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

5、领导城市。L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经济的凋敝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经济结构的变动 D城乡差距的扩大9. 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A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B“官”与“商”的矛盾逐渐缓和 C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D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10. 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

6、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11.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此言旨在A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B解释中衰西盛的原因C揭示中国

7、文化的特征 D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12.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民族意识的普及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相互促进B民族意识的普及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发展相互促进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大众普及的结果D“一系列运动”不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13.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缅怀孙中山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

8、本质遗产是A.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 B.发展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C. 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D. 改组中国国民党,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14. 1979年初,有中央领导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中有计划按比例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的部分,即带有“盲目”调节的部分,是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这种看法A夸大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指出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C仍固守着计划经济思维 D理清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5. 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l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主要是基于A突出

9、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C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16. 经过新中国初期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私营企业的大多数不再是纯悴的私人资本主义性质,而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同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了。这种状况A说明国民经济恢复收到良好效果 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C确立了人民政府的经济领导地位 D把私营企业纳入了计划经济轨道17.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之间近乎绝对的平等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个人无论好坏,其权力或权威一旦对民主政治集休议政的制度形成威胁,就有可能成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A防

10、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B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C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18. 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为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过是一种属世的组织,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上述主张的主要意图是A将宗教秩序与世俗秩序分离 B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C将世俗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 D实现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19.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

11、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表明作者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B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发展C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D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20.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21. 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建立,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

12、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前后两种类型“垄断”的相同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B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 D促进了英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2. 1922年2月20日,列宁要求“加紧惩治苏维埃政治敌人和资产阶级代理人,由革命法庭和人民法院采取最迅速、最符合革命要求的方式加以惩治”,还要求“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这表明A新形式下经济领域腐败问题凸显 B列宁对新经济政策进行理性反思 C两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相溶性 D新政初期共产党内腐败问题严重23. 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

13、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C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24. 下图是1991年莫斯科街道上被拆除的一个前苏联镰刀和锤子。对此,20l60年12月26日俄罗斯学者指出共产党点燃了世界革命,并在苏联确立了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但是在抵达目标前,意识形态淡去,物质资料短缺,这让民众开始更多地衡量生活质量。这说明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苏联共产党A背离了目标和忽视了民生 B缺乏长远目标的设计能力C未能处理好国际国内关系 D忽视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25. 当土耳其等国在为加入欧盟苦

14、苦努力的同时,英国于2016年6月举行全民公投,结果是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将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继英国之后,荷兰、法国等国也表示要公投脱欧。这反映出A一体化对成员国的主权构成实质性侵犯B欧洲一体化趋势因英国脱欧而出现逆转C大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制约欧盟发展D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差异影响欧洲一体化二、(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农业时代的外贸需求一般主要是奢侈品需求,强大帝国的这种需求(可以货币支付的需求)往往高于衰弱国家,因而容易形成更大的逆差,奏汉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就属于这种情况。初级二业化开始后,大宗产品供给与大宗原材料需求同步增加,但如果它是与

15、没有投资需求的传统农业国进行贸易,则它的大宗原材料需求会比大宗产品供给更易实现,从而也造成大量逆差。17、18世纪前后的明清时代中国对外贸易,从此前的历史性逆差转交为顺差,倒更有可能是开始逐渐转为相对落后、相对“边缘”化的体现。秦晖“东方中心论”是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材料二 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丝茶迅速增加,而对华出口却进展缓漫,这就势必造成英国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从1850年到1856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额逐步扩大,短短的几年中,逆差额从4274880磅涨到8436072磅,几乎翻了一番。而作为第二大贸易国的美国情况与英国相类似,“对华贸易也有四百万至九百万美元的货易逆差”。 李小庆第一次鸦片战争结

16、束后中英贸易仍存在巨大逆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存在巨大贸易逆差、明清时期转变为巨大贸易顺差的原因,并分析这种转变所反映的实质问题。(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初期西方对华贸易的特征,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樟树中学2017届高三二部下学期补习班周练(3)历 史 答 题 卡班级_ 学号_ 姓名_ 得分_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存在巨大贸易

17、逆差、明清时期转变为巨大贸易顺差的原因,并分析这种转变所反映的实质问题。(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初期西方对华贸易的特征,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樟树中学2017届高三(历届)周练(3)历 史 答 案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BBDADCCDA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BDBDCCAAAD二、非选择题(25分)(1)原因:秦汉唐宋时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奢侈品的需求相对较大;贸易对象相对落后,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有限。明清时期,中同依然处于农业时代,对外商品依赖小;西方开始向工业社会过渡,主要以金银等向中国购买大批原材料和初级产品。(8分,言之成理即可) 实质:表明中国由奢侈品消费国逐渐向原料出口国转变,中国日益远离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4分,言之成理即可)(2)特征:西方对华进口大量增加,对华出口进展缓慢。(2分)贸易逆差额逐步扩大。(2分) 评价:鸦片战争后初期,西方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是由于西方国家大肆惊夺中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同时,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西方工业品需求小。这表明中国已经远远地落后于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为了扭转逆差,列强加紧侵略,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任意三点得9分,言之成理即可)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