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4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222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4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4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4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4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2.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41.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李清照词两首第2课时1创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这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改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这首词就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

2、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_山顶千门次第开_(2)将最难将息_不治将益深_所以遣将守关者_将数百之众_出郭相扶将_(3)初半夜凉初透_初极狭,才通人_(4)销瑞脑销金兽_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_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5)更梧桐更兼细雨_莫辞更坐弹一曲_更若役,复若赋_3名句默写。(1)佳节又重阳,_,_。(2)_,有暗香盈袖。_,帘卷西风,_。(3)寻寻觅觅,_,_。(4)_,怎敌他、晚来风急!_,正伤心,_。(5)_,憔悴损,_?(6)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3、次第,_!2(1)名词,状况、光景/动词,按顺序排列(2)动词,调养/副词,要/名词,将领/动词,带领,率领/动词,扶持(3)副词,刚刚/名词,开始(4)动词,耗尽/动词,销毁/动词,通“消”(5)副词,又/副词,重新,再/动词,更换3. (1)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2)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 人比黄花瘦(3)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4)三杯两盏淡酒 雁过也 却是旧时相识(5)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6)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1定下声声慢基调的句子是哪句?本词的主旨句是什么?基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主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4、”,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著我之色彩”,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愁呢? 意象原因晚风渲染愁情过雁象征离愁梧桐牵愁惹恨的事物细雨哀伤、愁思的象征3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使用多处叠词,请简要分析这些叠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情感的?叠词对抒发情感有何作用? 叠 词内容情感作用寻寻觅觅描摹了词人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国破、家散、夫亡带来的剧痛、哀伤以及孤独寂寞、茫然无措的情态。为全词奠定了一种凄惨愁苦的情感基调,衬托出词人的愁怨之情。冷冷清清渲染了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描摹了词人的伤痛。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三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三句话属于哪种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这三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乎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思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2)这三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3)七组叠字,很好地统率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字,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字更显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写天气气候,实写内心感受,生活

6、一下子跌入痛苦的深渊,只有借酒浇愁。酒是“愁”的象征,“淡酒”并非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愁情,自然觉得酒味淡,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6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在写景和抒情上有哪些妙处?从写景来说:雁南归,冬将至。以鸟不胜寒写人内心之寒冷。另外,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而自己现在只能眼看着雁儿飞过,却无书可寄、无人可收,更显惆怅。从抒情来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旧时相识以艺术的手法写出了年复一年的愁苦,使情感的表现更深一层。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菊花零落凋残暗示词人身心俱疲,

7、憔悴衰老,昔日风姿一去不返,再无当年的天真烂漫和青春活力了,面对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词人深感绝望,有道不尽的凄楚。8“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时光难熬,词人希望天早点黑,可以早点睡,忘却烦恼忧愁。显示出词人内心的凄苦无法排遣,度日如年。9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特点?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像打在自己心上,强烈地震撼着作者的心扉。(2)这句是对前文的概

8、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10声声慢是如何通过各种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写气候的忽暖忽冷、反复无常,暗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渲染愁情,并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显示出愁情的无比深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飞雁引发的对故国故家和往昔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明写菊花惨败,无人采摘,暗喻自己容颜的衰老与心

9、境的悲凉,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感,突出了词人晚年年老色衰、孤苦无依的困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进而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11概括声声慢在表情达意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运用叠词,开头连用了十四个叠字,用法大胆新奇,工整得体,写出了由于寻而未得所引起的无限的凄苦忧伤之情。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借景抒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来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愁情。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是A薄暮/薄

10、雾浓云重阳/接踵而至缜密/玉枕纱厨B晶莹/暗香盈袖妆奁/帘卷西风悲戚/凄凄惨惨C还是/乍暖还寒相识/博闻强识堆积/疾风劲草D将来/最难将息憔悴/渔翁樵夫床笫/次第花开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销魂暗香盈袖凄凄惨惨山清水秀B憔悴泾渭分明以逸待劳呕心沥血C脉搏贻笑大方旁证博引关怀备至D坐落时过境迁老态龙钟精简机构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

11、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D昨天,网上出现了题为韩总理看家属遭泼水的新闻,报道了韩国沉船事件的新进展,引发了人们的热议。4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瑞脑销金兽(兽形的铜香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B最难将息(调养,保养)这次第(光景,状况)C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莫道不销魂(醉酒后轻飘飘的感觉)D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独自怎生得黑(怎样、怎么)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B莫道不销魂C东篱把酒黄昏后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6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是A瑞脑销金兽B东篱把酒黄昏后C帘卷西风D人比

12、黄花瘦7下列词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8对下列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长昼难挨,于环境和气氛的描写中,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B“佳节又重阳”,点明节令。重阳节是团聚之节,团聚之节偏不团聚,于是孤单寂寞之感油然而生。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句,诗人对丈夫的脉脉相思,全从此一句暗示出来。C“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落笔,写因天气寒冷诗人夜半被冻醒而难以入眠的情景。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接抒写

13、了诗人的凄苦心情,集中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伤人啊!当西风把帘子吹起的时候,你看,篱畔的菊花正茂,而我自己却(因思念丈夫)而憔悴多了。9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_,黄昏疏雨湿秋千。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10一位女老板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为新公司命名。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假如你是这位老师的学生,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涵的意义。

14、(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问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声声慢一词中主要是通过写_、_、_、梧桐、细雨等深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2对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借动作表现情思。B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表明词人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C却是旧时相识的雁,给词人带来的是对丈夫的思念和漂泊沦落之感。D独自怎生得黑既

15、表明了词人的孤单寂寞,也隐喻了后半生的坎坷悲惨。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以及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4声声慢这首词在

16、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词中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2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2014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阮郎归 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

17、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1B【解析】A项,分别读b/bo,chng/zhng, zhn/zhn;B项,分别读yng/yng,lin/lin,q/q;C项,分别读hi/hun,sh/zh,j/j;D项,分别读jing/jing,qio/qio,z/d。2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旁证博引旁征博引。3A

18、【解析】本题从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两个角度考査对病句的辨析。B项,搭配不当,“赢得”与“胜负”不能搭配,应将“胜负”改为“胜利”。C项表意不明,“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得到改善”表意不明,应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非“生态环境的破坏”。D项,表意不明,“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指向模棱两可,令人费解。4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销魂”在这里形容悲伤愁苦的情状。5A【解析】次第:文中指光景,状况;今指次序;依次,一个挨一个地。6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句式。A、B、C三项均为倒装句。A项,正常语序是“(于)金兽销瑞脑”。B项,正常语序是“(于)黄昏后东篱把酒”。C项

19、,正常语序是“西风卷帘”。7B【解析】诗歌的停顿要根据音节和意义来划分。B项,“怎生”是一个词,因此应为“独自/怎生得/黑”。8C【解析】C项,诗人不仅是因天气寒冷难以入眠,更是因孤眠独寝而难以入眠。9C【解析】这首词写清明前后的风光和词人少妇时期的悠闲情景,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不符合这个情景,B项、D项与节气不符合。10“易安”,从字面上看有双层含义:一是房价便宜,容易安家;二是居住平安,非豆腐渣工程。此外还有联想意义:它能让人想到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名句,家不在大,容膝即可,叫人知足常乐;而“易安”又是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号,刚好求名

20、的老板也是一位女中豪杰(女能人),让人顿生好感。【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解答此题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可联系到李清照的号和陶渊明的诗句,从语文老师的身份来展开联想。(一)1晚风 过雁 黄花2B【解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不是酒味淡,“三杯两盏”也不言酒量之少,作者要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3D【解析】D项,“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理解错误。4运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点点滴滴”等叠词,富有创造精神;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不少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二)1(1)首句使用问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

21、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2)芭蕉的特点是:高大繁茂,焦心蜷缩,蕉叶舒展,脉脉含情。【解析】词的开头是一个设问句,意在引起读者思考,思路自然转换为对芭蕉的描写,为下片写“伤心”“愁损北人”埋下伏笔。由上片描写的语句不难看出芭蕉的特点。2(示例一:)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还是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凄清悲凉,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

22、感伤情。(示例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两首词中都用了“雨”这一意象,也都表达寂寞愁情,可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也可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1翻腾妆束,闹春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驻足流连,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唤船离去,叹春之意。【解析】“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爱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

23、泥,无法移步,表达了惜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的叹春之情。注意题干中“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这一限制。2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解析】“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情景交融,用这些点面结合的景物衬托了词作情感。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