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7371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环境与健康2013上ppt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李志春,第一节 水环境与健康,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70%水分布 97.3%海水、2.7%淡水 0.2%可利用水,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降水 地面水 地下水,水质 硬度 细菌含量 影响因素 水量 取用,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一)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一)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不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

2、指标 (1)感官性状指标 (2)一般化学指标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 4.放射性指标,一般化学指标,pH值:标准定的pH值为6.58.5。 总硬度:硬度指溶了水的钙、镁等盐度的总量,以CaCO3表示。饮用水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0mg/L。 铝、铁、锰、铜、锌、挥发性酚类、阴离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及溶解性固体。,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2.毒理学指标,氟化物:适量可防龋齿发生是有益的。但饮用高氟水可引起氟中毒。饮水氟标准不超过1mg/L。 氰化物、砷、硒、汞、镉、铬、银、硝酸银等。 氯仿、四氯化碳、苯并芘、滴滴涕、六六六。,(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3、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ml。 总大肠菌群:在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在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游离性氯:在加氯消毒30min后,游离性含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2.毒理学指标 3.细菌学指标 4.放射性指标,三.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体污染的概念,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泥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

4、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三.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与种类 (二)水生物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三)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污染的种类,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性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y),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污染的种类,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性污染,工业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二)水生物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5、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infectious disease)由于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有伤寒、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贾等鞭毛虫病等。,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性流行,绝大多数病例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最长和最短潜伏期之间。 2.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病例都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 3.一旦对污染源采用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三)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汞污染 2.铬污染 3.氰化物 4.酚类化合物 5.多氯联苯,四.改良水质的卫生学对策,生活饮用水

6、给水方式有两种,即集中式给水和分散式给水,前通常称为自来水。,四.改良水质的卫生学对策,(一)水源的选择及卫生防护 (二)水的净化 (三)水的消毒,水源选择的基本要求,1.水量充足 能满足居民用水需求。 2.水质良好 水源水的毒理学和放射学指标直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感觉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处理后达标。 3.便于防护 4.技术和经济上合理,(二)水的净化,水体的物质组成,溶解性物质 胶体物质 非溶解性物质,(二)水的净化(Water Purification),目的: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方式:,(二)水的净化,1.混凝沉淀 2.过滤,1.混凝沉淀,常用混凝剂 金属盐类中最常用的是明矾、硫酸

7、铝、三氯化铁;高分子聚合物常见的有碱式氯化铝、丙烯酰胺等。,金属盐类,高分子聚合物类,混凝沉淀原理,压缩双电层作用 电荷中和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2.过滤(Filtration),石英砂滤料层,截留悬浮杂质和微生物 过滤装置:滤料(石英砂)、砂滤池 原理: 1 筛除作用 2 接触凝聚作用 3 沉淀作用 水处理效果:水浊度降至5度,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三)水的消毒,1.氯化消毒 有效氯:具有杀菌能力的含氯基团(-1价),Cl2+H2OHOCl+H+Cl- 2Ca(OCl)Cl+2H2O2HOCl+Ca(OH)2+CaCl2 Ca(OCl)2+2H2O2HOCl+Ca(OH)2,氯化消毒的原理

8、,HOCl的杀菌作用机理 体积小、不荷电,易穿透细胞壁; 强氧化剂,损坏膜,大分子物质释出; 影响酶系统和代谢; 对病毒核酸的致死性损害。,1.氯化消毒 (1)原理 (2)消毒方法 常量氯化消毒法,(三)水的消毒,加氯量=需氯量+余氯量,加氯量=?,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水的pH值 水温 浑浊度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HOClOCl-+H+,第二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大气圈及大气垂直结构,大气圈(atmosphere) 包围在整个地球表面的空气,厚度为2000Km3000Km。,外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臭氧层,一、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大气的化学组成

9、 (二)大气的物理性状,大气组成,干洁空气 水汽 保温作用 尘埃 (固体杂质),N2 O2 CO2 O3,成云致雨,78.10% 20.93% 0.03% 保温作用 保护生命,(二)大气的物理性状,太阳辐射 空气离子化 气象因素,.,.,.,.,.,.,.,.,.,.,4%,地球表面反射,47%,17%,6%,9%,15%,9%,24%,24%,52%,48%,100%,10%,25%,云吸收,浮尘,被臭氧、水蒸气、碳酸气等吸收,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到达和离开地球的情况,反射,地球外部太阳辐射(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包括可见光、紫外

10、线和红外线。 可见光:(波长400nm760nm),可提高视觉功能和代谢功能,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光线不足可引起视觉疲劳。,紫外线(ultraviolet,UV),UV-A(波长320nm400nm):生物学作用弱,色素沉着; UV-B(波长275nm320nm):红斑作用,抗佝偻病; UV-C(波长200nm275nm):对细胞作用强烈,有明显杀菌作用。,红斑作用 (erythema effect),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潮红的现象。原发性红斑立即发生,继发性红斑在照后68小时发生。,抗佝偻病作用,波长290320nm的UV-B所致。因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麦角固醇和7-脱氢

11、胆固醇在UV-B的作用下可能成D2和D3,经肝脏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25(OH)2-D3,后者在甲状旁腺的辅助下转化为活性1,25(OH)2-D3。,枕秃,the loss of hair in the occipital position,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UV-A(波长320nm400nm):生物学作用弱,色素沉着; UV-B(波长275nm320nm):红斑作用,抗佝偻病; UV-C(波长200nm275nm):对细胞作用强烈,有明显杀菌作用。,紫外线负作用,紫外线眼损伤:白内障、电光性眼炎、雪盲。 紫外线皮肤损伤:光照性皮炎、光感性皮炎、皮肤癌。 导致产生光化学性烟雾,损害人体健康。,

12、红外线 infrared ray,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有消炎镇痛作用。过量的红外线可引起组织损伤,白内障的发生。,2.空气离子化 (air ionization),大气中空气分子或原子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空气离子,轻离子:离子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 重离子:轻离子灰尘、烟雾等结合。,空气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负离子对机体有益。,空气离子,轻离子:离子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 重离子:轻离子灰尘、烟雾等结合。,空气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负离子对机体有益。,空气离子的卫生评价 空气离子数:阴离子数多,清洁度大。 重轻离子

13、比值:50,说明空气污浊。 空气离子单极系数:阳离子/阴离子。清洁地区该值低,3.气象因素,气象因素(meteorological factor)包括气温、气温、气流、气压等。 天气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表现。 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天气变化情况的概括,是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天气特征。,(1)对健康的影响 (2)气候适应,3.气象因素,气候适应,人类通过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功能而对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可因锻炼而加强。 对气候的适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二、大气化学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是指明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

14、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原有的正常组成或性状发生了改变,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了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工业企业 燃料燃烧 煤炭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产过程排放 交通运输 生活炉灶,(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大气污染的直接危害,急性中毒 慢性炎症 变态反应 致癌作用 非特异性疾病,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气候改变 形成酸雨 臭氧层的破坏 产生温室效应,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地球和大气反射,大气,太阳辐射穿过晴空大气,大部分 太阳辐射被地表吸收使地表变

15、暖,地表放射的 红外辐射,一些红外辐射被温室气体吸收并重又放射出,这种效应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Mauns Loa 岛本底站测定的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 (唐孝炎,1990),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年,340 330 320 310,CO2 (mL/m3),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多环芳烃 颗粒物 二噁英,二氧化硫 (SO2),(1) SO2 刺激眼、鼻咽粘膜 刺激上呼吸道收缩、分泌增多;炎症、腐蚀性组织坏死;致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 (2) SO2+飘尘 进入肺深部

16、 Fe2O3 H2SO4 肺纤维病变 肺气肿 (3) SO2:变态反应原,引起支气管哮喘 (4) SO2+B(a)P:促癌作用,SO2来源于含硫燃料(煤、石油)的燃烧。,(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多环芳烃 颗粒物 二噁英,NOx 呼吸道深部 亚硝酸、硝酸 刺激、腐蚀肺组织 肺水肿(NO2以肺损害为主) 亚硝酸盐 血液+Hb 高铁Hb 组织缺氧(NO以高铁Hb症较明显) NO2 支气管哮喘,氮氧化物,(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多环芳烃 颗粒物 二噁英,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 smog),排入大气

17、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混合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NOX,CH,UV,浅蓝色混和烟雾,O3(85%),过氧酰基硝酸酯(10%),其它(5%),主要为过氧乙酰硝酸酯,醛类、酮类、过氧化氢等,0: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0.5 0.4 0.3 0.2 0.1 0,时间,污染物浓度,(mL/m3),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S. E. Manahan, 1984),非甲烷烃,醛,NO2,NO,O3, 光化学烟雾,(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多环芳烃

18、 颗粒物 二噁英,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是粒径0.1m100m的颗粒物的总称。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s,IP):是指粒径10m的颗粒物。,(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光化学烟雾 多环芳烃 颗粒物 二噁英,三、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业布局 改革工艺 加强绿化 贯彻执行大气卫生标准,第三节 室内环境与健康,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大量调查分析表明,人们约有80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 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 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使得室内污

19、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进行室内环境研究的原因,第三节 室内环境与健康,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三、室内空气污染的评价,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燃料燃烧 2.人类活动 3.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4.家用化学品 5.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燃料燃烧 2.人类活动 3.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4.家用化学品 5.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1甲醛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氧乙烯、三氧甲烷、二乙氰酸脂等。主要影响中枢和消化系统。 3一氧化碳 4氡及其子体 5病原微生物,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标准号:GB/T 18883-2002),标准引入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的要求。 该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包括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二氧化碳 0.10% 微生物和悬浮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