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7581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通信成本及测算.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通信成本及测算,6.1.1 成本的一般概念 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为提供一定产品或服务而耗费的资源(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通常用货币进行计量 通信成本:通信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 成本为一个多重概念,含义复杂的经济范畴 从经济学角度: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从管理学角度: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完全成本,制造成本 企业投入成本的大小、结构特点,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战略的制订。如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的选择 成本产品价格企业的竞争力,6.1 通信成本概述,6.1.2 不同学科的通信成本概念 1.会计成本

2、概念:按照一套通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核算的成本,其目的是核算通信运营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损益状况,从而对内制订生产经营决策,对外向投资者、债权人、征税人等利益相关者传送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等。 其特点是所有费用支出必须按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列支,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各项费用支出的依据见企业交易时的原始价格记录,以原始资料为基础的历史成本 按照计算和分配产品成本的方法不同,核算制度有两种:制造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6.1 通信成本概述,6.1.2 不同学科的通信成本概念 1.会计成本 (1)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个部分,制造成本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本

3、,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实现的销售收入中直接补偿 生产成本:直接按原材料费用,人员工资、奖金、福利、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各项间接费用。通信企业不包括直接原材料费用 期间费用:与产品没有直接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企业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相对应的费用:生产销售费用,服务性企业的经营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通信企业不能单独核算销售费用,6.1 通信成本概述,6.1.2 不同学科的通信成本概念 1.会计成本 (2)完全成本法: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全部摊入产品(业务)成本,形成产品的完全成本 93年以后取消,但企业内部在成本管理或者核算产品和业务成本用于制定价格等

4、决策时,常常采用,6.1 通信成本概述,6.1.2 不同学科的通信成本概念 2.经济成本 从资源稀缺性角度定义的成本 机会成本:在稀缺性的世界中,由于采用一种方法利用资源而放弃的用其他方法利用资源带来的损失 沉没成本:没有机会成本的资产投入,投资在专用性资产上的投资,一旦投入,即使完全停止生产也不能改变或者避免,如过时的电信设备,电信网络,广告支出,6.1 通信成本概述,6.1.2 不同学科的通信成本概念 3.工程成本 概念:针对某一项特定投资项目(如电信网络扩容),在技术工程实施方案基础上,预计投入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等)的价值计算 它是工程技术和计量经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5、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多种工程的实现模型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后,确定最终选择的最佳工程实施方案,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1.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基于时间的分类 (1)流量敏感成本和变动成本 流量敏感成本是指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的成本。本质上是一种变动成本,只不过其变动单元是通信业务流量。 理论上,变动成本的变动性是就发生的成本总额而言的。如从单位成本来看,则又可以是相对固定的,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6.1 通信成本概述,图1 变动成本的变动趋势,(a)变动成本总额,(b)单位变动成本,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1.短期成本和长期成

6、本基于时间的分类 (2)流量不敏感成本和固定成本 流量不敏感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实质上是通信企业基于流量的一种固定成本。 不敏感或者固定不变,也是指对应一定业务量的总成本而言不变。从单位固定成本来看,它又是变动的,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体现规模经济性,6.1 通信成本概述,图2 固定成本的变动趋势,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1.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基于时间的分类 (3)增量成本 定义:指增加一定的产出量,或相对于某一特定的产出增量,而产生的前瞻性经济成本。不包括沉没成本或历史成本 反映的是,当一家运营商新推出或停止提供某一

7、项业务,或决定改变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时,对应的经营成本的变化. 以公式表示为:IC(Q,)=C(Q,)-C(Q) 平均增量成本:以增量成本总量除以产出增量中所包含的单位总数。它表达的含义是在公司所有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所带来的、用单位增量产出表示的成本变化量 可避免成本(减量成本):与增量成本相对应。它是指运营商减少产出或者相对于某个产出减量所节约的前瞻性经济成本。也不包括沉没成本或历史成本,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1.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基于时间的分类 (4)长期增量成本 定义: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

8、内,为了满足用户和业务量增长的需求,企业扩张现有网络容量而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长期增量成本既涉及到短期固定成本,也包括业务增加而带来的变动成本 成本分析时,增量概念包括业务增量和网络元素增量,此时的增加成本均包括其中的固定成本 国外通信企业在用长期增量成本确定网间互联接续标准时,对长期增量成本的计算数据来源有一个特殊要求使用前瞻性成本,此时增量成本意味着是基于可以引用的最适用的、技术最先的、价格最合理的网络设备来计算的,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2.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基于产品的分类 (1)业务成本:通信企业提供各项业务的专业成本,是通信企业完

9、成某项通信产品(服务)所花费的代价,如:市话业务,长途电话业务,国际电信业务,IP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短信业务,网间互联、接入,网络元素出租业务等,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2.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基于产品的分类 (2)接入成本:在互联互通情况下,当一个通信任务完成,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共同参与时,提供转接或接续服务的网络为完成该项业务支付的成本为接入成本,通常包括三部分: 初始成本:为实现网络互联对软件进行修改所支付的费用,对主导运营商的交换、传输设备及相关软件的修改,如重新编写交换机程序,分配更多的码号并对设备进行调整 连接成本:为

10、建立电信网络之间的互联所增加的各种设施的费用,包括建立互联点增加设立的各种网关设备、传输线路和无线电链路费用,管道及其它数据设施的建设、安装、维护和运营费用 互联费用成本:一个网络为接续完成另一个网络发起的业务而发生的网络内部资源的占用与消耗,通常由收取通信资费的企业补偿,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2.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基于产品的分类 (3)网元成本 网络元素成本,或非绑定网络元素成本 电信网按功能和物理拓朴结构可以划分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这些功能单元可以作为一种特殊服务,提供给用户或其它网络运营商,而以这些独立的网络元素为对应归集核算

11、的成本称为网元成本。该成本数字可以用作某业务价格或网间接入业务的定价依据,这是一个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由电信主管部门引入的一个新概念,这不同于业务成本。 US 1996 Telecommunication Act 中规定的网络元素有:本地环路、本地汇接交控设备、局间传输设施、信令和呼叫数据库、运营支持系统、话务服务和查号服务设施。,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3.专属成本、共享成本、共同成本基于范围经济的分类 (1)专属成本(dedicated cost):某项成本仅被用于支持某一特定业务时,形成该业务的专属成本。包括专属固定成本和专属可变成本 (2)共

12、享成本(share cost):同时提供多种业务而支付的成本,如传输电路、交换设备、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支出 (3)共同成本(common cost):为支撑整个通信网络运行所发生的成本,它的支出并不与任何一种特定的业务相联系,如电信集团公司的管理费用支出,财务费用,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4.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租用成本、资金成本基于经营过程的分类 (1)建设成本:电信企业进行网络设施建设投入的费用,按照设备使用年限折合到一定期间(如一年)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用户接入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网管设备、信令、计费设备及配套设施的购置、建设、安装调试等

13、费用 (2)运营成本:网络建成后,日常运营维护等支出费用。包括: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修理费、业务费、低值易耗品费以及必要的管理费、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3)租用成本:通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租用外单位的网络设施。如管道、传输线路等,以及生产管理用房屋、电源等配套设备支出的费用 (4)资本成本:企业占用资金的合理回报水平,6.1 通信成本概述,6.1.3 通信行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5.历史成本、前瞻性成本基于总量与增量的分类 (1)历史成本:为提供当前的通信服务水平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反映的是通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消费资源的实际支出水平 (2)前瞻性成本:预期成本,依据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网络结

14、构,规模和用户水平,参照现在以及未来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水平和价格,预计当前或者未来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6.1 通信成本概述,6.2.1 我国电信企业费用要素构成 1.通信生产成本 工资 职工福利费:根据规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14% 折旧费:对固定资产按规定比例计提折旧费 维修费:对固定资产(包括租入设备)发生的维护修理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业务费:支付开展各项通信业务的费用 电路及网元租赁费:指租用通信网络设备组件(如电路或网元)所发生的费用,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1 我国电信企业费用要素构成 2.共同费用 修理费:企业支付共同使用的房

15、屋和设备修理所发生的工、料费 动力费:企业支付共同耗用的外购电力和自购电源设备消耗的颜料、润料等费用 水电取暖费:企业耗用的水费、照明费、照明设备的材料消耗和添置费用,冬季取暖耗用的燃料、用具、运杂费、煤炭清理费等 劳动保护费: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劳保用品,如工作服、标志服、防寒防雨服、清凉饮料、劳动安全标志、安全手册及操作规程印刷费等 企业共同使用房屋的租赁费 企业支付的物业管理费 不属于以上科目的共同费用,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1 我国电信企业费用要素构成 3.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展览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委办手续费、异地

16、充值费和租赁费,以及为发展业务而专设的营销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推销等费用 管理费用:为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2 通信企业成本特点 1.没有原材料耗费费用 一般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原材料,半成品,资本。而通信企业主要是资本品和少量的原材料 2.固定成本比重大,变动成本比重小 在一定的网络规模范围内,单位业务量的边际成本极低,单位业务量的平均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加而

17、不断下降,通信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3.单项业务成本核算困难 通信企业存在范围经济性 企业所有业务的总成本可以清楚的核算,但大量的公共成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分摊方式进行,分摊标准及方法和模型选择的差异性,最终只能带来完全不同的专业业务成本数值,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2 通信企业成本特点 4.服务区域及用户密度对成本影响大 对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因较大的人口规模和业务量规模,使用单位业务量成本低,网络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发挥,而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则刚好相反 在西部地区,平均每部电话建设成本最高达到1万元,大部分地区也是5、6千元的水平,而收入只有30元/

18、日,而发达地区城市中,每部电话建设成本仅几百元 5.平均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全社会通信需求发展变化情况,通信网络的设计和建设有一个提前量,即通信能力以增量形式呈阶梯状增长。网络业务量和用户数通常处于非满负荷状态,因此AC难以达到有效率的AC水平,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1.电信网效用和成本的二维性 电信网的效用具有“二维性”,分别以业务量和用户数量度量 电信网的成本同样具有二维特性,是用户数量和业务量这两个自变量的二维函数,即: 其中C为电信网的成本,n为网中的用户数量,而t为业务量(一般按照峰值业务量考虑) 因此,随着用户数量和电信业务量的增

19、加,电信网的增量成本为: 其中dC是电信网成本的增量,而dn是用户数量的增量,dq是业务量的增量 电信网的总成本为:,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2.用户独占资源与共享资源 在各种电信网络中,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占用关系是不同的 市话网:用户独占资源成本Cn的特点与业务量无关,而仅与用户数量有关,即 因此有: 对于用户共享的网络资源(如长途干线):用户共享资源Cq的成本就与用户数量无关,而仅与业务量相关,即 因此有:,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和,和,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2.用户独占资源与共享资源 一个电信网络的成本构成

20、,可以包括仅与用户数量有关的成本(用户独占资源)、仅与业务量有关的成本(用户共享资源)、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无关的成本,以及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有关的成本。但是,如果某项设备成本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同时有关(指与网络成本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统计相关关系),就必然是用户同时既“独占”又“共享”的网络资源,从逻辑关系上是不存在的 因此,电信网络的总成本由用户独占资源、用户共享资源和与用户数量、业务量都无关的设备设施这三部分的成本构成,其函数关系可以表达为 其中f1(n)是网络中用户独占资源的成本,f2(q)是网络中用户共享资源的成本,而C0是网络成本中与用户数量和业务量都无关的成本(一般是网络

21、运营或建设初期所必须的公共成本,如公司的基本办公费用、机房的道路等配套设施、移动网为达到初始覆盖所必需的成本等),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3.电信网络二维成本分析的应用 (1)市话网与移动网的成本结构 固定市话网的成本主要由用户数量决定,而与业务量的关系较小。即,固定市话用户即使不通话,也占用了大部分的网络资源 移动网的全网中基本上不存在用户独占资源,所有设备基本上都属于用户共享资源,其成本基本上只与业务量有关而与用户数量无关。即,移动网用户在不通话时基本上不占用网络资源 可看出,固定市话网与移动网有着相反的成本结构,它们的成本因用户数量和业

22、务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是非常不同的,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3.电信网络二维成本分析的应用 (2)市话网与移动网的单位成本 在市话网中对成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用户独占资源,而用户独占资源的成本与其业务量无关。这时,计算用户独占资源中单位业务量(例如每分钟通话)的平均成本,其结果就是一个分子对业务量q为常数的倒数函数没意义 移动网的设备基本上都是用户共享资源,而用户共享资源的每用户平均网络成本是一个分子对用户数n为常数的倒数函数没意义 因为市话网与移动网的成本结构具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无论是比较两个网络的每用户平均网络成本,或是比较它们每分钟通话的

23、平均网络成本,都是没有意义的,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3.电信网络二维成本分析的应用 (3)市话和移动通信的成本特点对资费结构的影响 因为市话网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用户独占资源的成本,而用户独占资源的成本与业务量无关,所以市话资费应该以月租费为主 因为移动网络基本上由用户共享资源构成,其成本与用户数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移动资费应该以业务量为基础,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2.3 电信网络成本的二维特性分析 3.电信网络二维成本分析的应用 (4)对于市话和移动运营商经营策略的影响 在目前市话“复式计次”的收费方式下,因为低通话量

24、的用户需要补贴,所以市话运营商的利润主要来自高通话量的大用户。因此,市话运营商需要吸引的首先是大用户,而应该尽力避免接纳业务量小的用户,尤其是潜在的“零次户” 对于移动运营商,基于成本的竞争策略则完全相反。在同一时期和地区,因为可以对低端用户提供较少的优惠,所以他们平均每分钟的通话费往往要高于高端用户。但是,因为他们每分钟通话所占用的网络资源相同,其成本也相同,所以,低端用户每分钟通话为运营商所提供的利润往往高于高端用户。同时,因为低端市场的需求对价格一般更富于弹性,所以“价格战”往往更加有效。因此,广大的低端市场是移动运营商更大的“金矿”,更应该进行争夺因此,来源于固定市话市场的ARPU指标

25、不适于移动通信市场,6.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分析,6.3.1 通信成本测算目的 1.核算企业经营成果 核算对象为整个通信企业,核算的成本费用支出除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外,还包括其它业务成本和费用,要求对应相应的期间;根据相应的财务制度,准确划分本期成本、期间成本和下期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 各项成本和期间费用所包含的内容应完全按照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执行,不得违反规定多列或者少列 不允许任意预提和摊销,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1 通信成本测算目的 2.制定通信业务资费 业务成本为其价格的基础 通信业垄断经营条件下,业务成本不重要 竞争经营条件下,价格回归成本 行业的规模经济

26、性,决定不能以边际成本定价,而应以平均成本 企业确定竞争的价格时,成本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1 通信成本测算目的 3.制定网间互联资费(接入成本关系到网间互联互通的发展和通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在位运营商 新进入运营商 管制机构:以长期增量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 4.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领先战略 清晰核算成本,了解成本的构成和成本性态 成本对象、成本项目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如针对整个企业,或者某一地区、某一业务、某一类网络元素,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2 通信成本测算的三种途径,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图3 成本研究思路,6.3.2 通信成本测算途径 1.自

27、上而下 思想:利用企业财务汇总成本数据,比如年度总支出、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等,把这些总成本在运营商提供的所有业务中进行分摊,得出每种业务的总成本 适用于无法从企业获取与各种业务相关的设备和运营成本的详细数据 Australia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按此思路制定了一套成本测定方法“完全成本法”,用以解决电信运营商网间互联方面的争端,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图4 自上而下,6.3.2 通信成本测算途径 2.自下而上 前提条件:数据充分。某种特定电信业务的成本,可以从提供各种业务所需的设备和其它投入要素的成本中识别出来。对于每一种业务,其所需的各种投入要素成本,可以按照它们各自

28、的使用比例汇总在一起,再除以该种业务的需求总量,就能够得到单位成本 基础数据:投入要素的成本数据以及提供不同种业务时设备的使用情况,历史成本和前瞻成本均可以作为成本分析的基础,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图5 自下而上,6.3.2 通信成本测算途径 3.从外向内或标竿法 从外部选取参照,通过建立“成本标杆”确定电信业务或者网络元素设备的成本分布区间,进行估算。其基本操作步骤为: 定义需要借鉴或者比较的成本对象,确定相关的成本范围 充分考虑与参照国家的不同国情,对测算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欧盟97年的网间互联建议书(接入成本)使用这种思路 问题: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电信网络范围、规

29、模、技术条件以及国家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的巨大差异,这种方法的适用性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FDC:Fully Distributed cost) (1)FDC方法的基本原理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成本研究方法 实践中,使用基于历史成本数据的完全分摊成本作为基础来确定通信资费,是“平均成本资费决定方式”在电信资费定价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核心思想:将共同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业务或模块,与专属成本一起构成每种业务或模块的完全分摊成本,以此作为制定资费的依据 理论上的分摊原则是:成本分摊标准的制定应该体现因果关系或者受益原则,即某项业务分

30、摊到的成本应该确实是提供该项业务造成的,而且分摊数额的多少与该项业务的受益程度相关,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1)FDC方法的基本原理 实践中采用的分摊标准有: 相关产量法(ROM):不同业务或模块共同成本的分摊基于该业务或模块在企业总业务量中占的份额或比例 ROM分摊标准的分摊系数为 总收入法(GRM):不同业务或模块共同成本的分摊基于该业务或模块在企业总收入的份额或比例 GRM分摊标准的分摊系数为 归属成本法(ACM):不同业务或模块共同成本的分摊基于该业务或模块的可直接计入成本(即专属成本)在企业总的可直接计入成本中所占的份额或比例

31、ACM分摊标准的分摊系数为,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1)FDC方法的基本原理 设ACi表示业务或模块i的可直接计入成本,F表示需要分摊的共同成本,fi是业务或模块i的共同分摊系数, FDCi表示业务或模块i的完全分摊成本,则有: 采用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其业务或模块定价公式可写为: 其中,Pi,j+1为业务或模块i在j+1期的价格,FDCi为业务或模块i在j期的完全分摊成本,Qij为业务或模块i在j期的业务量(上式为平均成本计价),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2)FDC方法的公理机制 记

32、C为联合成本函数,C=F+V(Q1,Q2, ,Qn),其中,F为固定成本,V为可变成本函数, Qi为产品i的产量。令P价格表示价格P1,P2, ,Pn,,Q表示Q1,Q2, ,Qn Morman,Samet和Tanman(MST)提出如下公理:,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公理1:成本分享。对给定产量Q,存在一个分配机制使其价格为P,并且成本函数 C必须补偿其总成本 公理2:可变性。如果商品范围变化,那么这一分配机制将导致价格P的相应改变 公理3:一致性。假定对某一产品的子集M,其成本只依赖于总产量 ,那么M 的任两个产品的价格应该相同,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2)

33、FDC方法的公理机制 MST公理:,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公理4:正定性。考虑两个不同的成本函数C和C,在产量为0时, CC,并 且CC随着产量的增大而上升,则合理的价格机理是在C下价格应高于 在C下的价格 公理5:分摊的可加性。假设生产产量Q=(Q1,Q2, ,Qn)的成本可分为K个不同的部 分,每一部分具有可变成本Gk(Q),则可变成本为 分配机制应能确定一个比例fk将固定成本F分配给相应部分k,产量Q的总 收益R应表示为每一阶段成本之和,则有,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2)FDC方法的公理机制 MST公理:,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公理6:相关性。对任意给

34、定的两个部分K和L,如果GkGl,则FkFl,MST证明 与上述公理一致的定价机制是唯一的: 其中,ASPi为业务i的Aumen-Shapely价格,实际上是一种平均的边际成 本价格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证明,当C=F+Vi(Q),MST公理的结果与FDC中的 ACM定价一致。这说明ACM法具有成本分享、可变性、一致性、正定 性、可加性和相关性,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2)FDC方法的公理机制,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图6 Aumen-Shapely价格,假定有两种业务,业务量分别为Q1,Q2,将原点与(Q1,Q2)连接成斜线,沿该斜线将某一业务的业务量增加一个单位

35、,计算其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的平均值,就是该业务的Aumen-Shapely价格,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3)FDC方法的成本模型,6.3 通信成本的测算,表1 业务(模块)成本构成参考模型,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1.完全成本分摊 (4)FDC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成本模型考虑了所有的成本因素,可以使公司的 所有成本都得到补偿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简单实用 基于账面记录的成本数据,便于提取数据 鼓励运营商投资 缺点:只有账面数据,很难清除划分属于各业务或模块 的专属成本和共同成本 分摊方法具有随意性,采用ROM、GRM、ACM三种 分摊方法差距很大

36、 不利于竞争,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2.长期增量成本法(LRIC:Long Run Incremental Cost) (1)LRIC的基本假定 计算期限假定:美国FCC将“长期”定义为投资回收期 网络结构假定:交换节点可变、现有交换中心给定、现有网络设计固定 成本增量假定:前瞻性长期增量成本是指不再提供某个产出增量而可以避免的成本,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 通信成本的测算,全要素长期增量成本+统一增加值,全要素长期增量成本,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长期增量成本,完全分摊成本,单位成本,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统一增加值,图7 成本、成本计算方法和分配的关系

37、,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2.长期增成本法 (2)LRIC的测算模型 “自上而下”模型:最关键的步骤是建立成本分摊系统、资产与折旧重新评估系统以及成本数量关系(CVR) “自下而上”模型:从一个优化的网络模型出发,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来模拟得出各种业务的长期增量成本,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2.长期增成本法 (3)长期增量成本法的评价 优点:可以促进竞争 可以避免和消除可能导致的交叉补贴,从而减少 经济扭曲 可以带来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和动态效率 配置效率:指只有当消费者认为他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高于提供该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时,价格才会鼓励消费

38、者购买该产品和服务 技术效率:指在某一行业,以最低的增量成本提供产品和服务,这将使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使用的稀缺资源达到最小化 动态效率:指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他们希望得到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有激励投资于新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的激励 缺点:实际操作困难 如果长期增量成本的估计结果低得不切实际,就 会对竞争和投资激励产生严重的扭曲,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3.成本代理模型(cost proxy model) (1)成本代理模型 概念:CPM主要包括一组对产业代表公司的技术过程的或多或少的详细描述,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公司成本函数的描述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对前瞻性成本

39、进行测算的方法,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 3.成本代理模型 (2)成本代理模型的应用 Rand模型:最早的模型之一,Mitchell(1990)为兰德(Rand)公司与加利福利亚的GTE和大西洋贝尔公司之间的合作开发的。它简化了本地网络的主要结构:环路、交换和局间链路,并尝试采用客户公司提供的数据校准这些功能 本地交换成本优化模型(LECOM):马克肯尼特开发的一种本地网工程设计与优化软件。它的运行不依赖于公司的成本数据,与Rand模型的显著不同之处包括用于网络设计的特殊计算机算法和网络优化程序,能够对本地交换网络中的交换中心优化布局,具有估计完全前瞻性成本函

40、数的创新能力 混合成本代理模型(HCPM):主要是为了管制目的而开发的成本测算工具。它包括在高成本区域提供普遍服务的成本估计,为网间互联和非绑定网络元素定价提供基于成本的支持,这可为管制者了解提供本地电信服务的前瞻性成本提供思考,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4 加强成本管理,实施成本领先的措施 1.技术进步 积极采用先进通信技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业务成本 技术进步对通信企业成本影响的二重性:技术进步带来单位业务成本的节约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 对技术进步的态度 充分论证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跟踪世界通信技术发展进程,勇于实现技术跨越 以超前的眼光,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以最终实现技术和成本的新飞跃,6.3 通信成本的测算,6.3.4 加强成本管理,实施成本领先的措施 2.提高设备利用率 提高设备利用率,不断降低通信业务成本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网络条件下,加强网络管理,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大力开发通信业务种类和数量,不断提高通信设备利用率,是降低通信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业务成本中的人力成本,6.3 通信成本的测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