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7729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第10章预定时间标准.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5/31,1,第十章 预定时间标准,第一节 预定时间标准的概念、特点和用途 第二节 模特法 第三节 模特法应用实例 第四节 两种典型预定时间标准的概述,2019/5/31,2,第一节预定时间标准的概念、特点和用途,一、什么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简称PTS法)是制定工作标准时间的一种方法。它无须通过测时来决定工作的“正常时间”,而是直接将组成工作的各动作单元顺序地记录后,按每个单元的特性逐项分析查表,求其时间值,然后累加,即为该工作的正常时间,再予以宽放即得标准时间。,2019/5/31,3,二、PTS法的优点,PTS法的突出特点是不须经过时间观测,只要确定了工作的

2、“动作形态”,即可利用标准数据表,在办公室里通过简单计算,就可确定该项工作的标准时间。 时间研究人员只需检视工作物的蓝图、工作地布置以及操作方法的内容就能准确地确定工作物实际操作生产周期,而且可根据使用不同工具和操作方法,确定出不同的时间消耗值。 对研制新产品、成本核算、选择方案、进行决策都有重要作用。,2019/5/31,4,三、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数据的用途,1为方法研究提供评价依据 (1)由于各操作单元的时间消耗值有标准数据可查,使事先评价成为可能。 (2)用于对所选用的工装、设备进行评价。 (3)作为产品设计时的辅助参考。 (4)作为对操作者和时间研究人员进行方法训练的衡量标准。,2019

3、/5/31,5,2制定时间标准的用途 (1)预定动作时间综合数据,直接应用于操作时间标准的制定。 (2)将某些特定类型工作的标准数据与公式加以编纂成一综合数据表,可以更迅速地制定其时间标准。一般工厂中的各种有形动作其大多数的时间标准,均可由此基本动作时间加以制定。 (3)验证时间研究所建立的时间标准的准确性,防止评定不当的失误。 (4)预定的时间值客观、方便、简易。因为运用观测技术,对0.04min以下的单元时间进行观测已很困难,再将观测值修正为正常速度的评定,难免带主观因素。预定的时间标准已包含正常速度或正确评定的含义,故较客观、简便。,2019/5/31,6,四、 PTS法的种类,到目前,

4、按照同一原理发展起来的具体方法已有40多种,其中较著名的且应用较广的有: MTM法(方法时间测定法) WF法(工作因素法) WF简易法 MOD法(模特计时法) 这里主要介绍MOD法。,2019/5/31,7,第二节模特计时法(MOD法),一、MOD法的由来及其理论根据 MOD是英语Modular(系数的意识)取其前三个字母。是人类工效学研究的成果。通过工效学研究发现,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关系(如手是手指的2倍),而且人们都表现出极其相似的结果。因此,有可能根据动作时所使用的不同身体部位直接计算其时间值。使用身体的部位不同所需的时间值也不同。 MOD法就是用人体

5、各部位有形动作时间的比值,确定和表示动作时间值的一种方法。,2019/5/31,8,二、模特法的原理,所有人力操作时的动作,均包括一些基本动作。生产中动作归纳为21种。 不同的人做同一动作(操作条件相同)所需时间值基本相等。见表10-2,表10-3 身体不同部位做动作时其动作所用时间值互成比例。 一次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时间单位。即:1MOD=0.129秒 模特法的21种动作都以手指动作一次(移动2.5cm)的时间消耗值为基准进行试验比较,确定动作的时间值。,身体I部位的最快动作时间 身体I部位的正常动作时间,2019/5/31,9,表10-2人体各部位动作一次最少平均时间,返回,2019

6、/5/31,10,表10-3人体各部位动作的最大频率,2019/5/31,11,三、 MOD法的特点,1、简单实用、精确性高,简便易学、容易普及,培训费用低,用一张简图(见图103)即可概括全貌。 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 如:M3G3时间值是6MOD=6*0.129=0.774秒 在MOD法的21种动作中,不相同的时间值只有“0、1、2、3、4、5、17、30”8个。 2、实用。 不需测时、评比,只根据动作就能决定正常时间值。 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MOD的单位时间的大小。如:, 1MOD=0.129s 正常值,能量消耗最小的动作; 1MOD=0.1s 高效值,熟练

7、工人的高水平动作时间值; 1MOD=0.143s 包括恢复疲劳时间的10.75%在内的动作时间; 1MOD=0.12s 快速值,比正常值快7%左右。 计算动作时间精度不低于其他PTS法。见表10-5测时法与MOD法分析值比较;表11-6MOD法与WF法比较。,2019/5/31,12,103模特排时法基本图示意,2019/5/31,13,续:103模特排时法基本图示意,返回11张幻灯片,2019/5/31,14,10-5,2019/5/31,15,10-6,2019/5/31,16,四、模特法动作分类,(一)模特法动作分类及其代号 模特法把动作分为21个,每个动作以代号 、图解、符号、时间值表

8、示(见下页表)见P217表10-7。,2019/5/31,17,表107模特法动作分类表,工厂内基本动作,上肢 基本动作,下肢和腿部 基本动作,附加动作,移动 动作,终结 动作,移动动作,反复反射动作,摸抓动作,放置动作,L1 重量修正 E2 (独)眼睛动作 R2 (独)校正动作 D3 (独)判断动作 A 4(独)按压动作 C4 回转动作(手持物),F3 蹬踏动作 W5 行走动作 B17 弯曲身体动作 S30 站立坐下动作,P0 简单的放置动作 P2 需注意的放置动作 P5 需注意的复杂放置动作,M1 手指的动作 M2 手的动作 M3 小臂动作 M4 大臂动作 M 5大臂尽量伸直(肩部)动作,

9、M1 的反射动作记为M1/2 M 2 的反射动作记为M1 M3 的反射动作记为M2 M 4 的反射动作记为M 3,G0 接触、摸的动作 G1 简单抓取动作 G3 复杂抓取动作(需注意力),2019/5/31,18,(一)模特法的动作分类及其代号 1、移动动作:1MOD=0。129秒 基本动作:M1 手指的动作 M2 手腕的动作 M3 小臂的动作 M4 大臂的动作 M5 伸直的手臂,2019/5/31,19,2、终结动作: 抓取G:G0 碰、接触 G1 简单地抓 G3 复杂地抓 放置P: P0 简单放置 P2 较复杂放置 P5 复杂放置(组装) 3、附加动作:重量因素 L1 用眼 E2 判断 D

10、3 加压力 A4 走步 W5 校正 R2 脚踏板 F3 圆周运动 C4 弯曲-站起 B17 坐下-站起 S30,2019/5/31,20,(二)模特法的动作分析(218页) 基本动作上肢动作 1。移动动作 (1)手指的动作M1 (2)手的动作M2 (3)小臂的动作M3 (4)大臂的动作M4 (5)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 (6)反射动作,2019/5/31,21,图10-2模特排时法移动的作业范围,M5相当于移动45cm M4 相当于移动30cm M3相当于移动15cm M2相当于移动5cm M1相当于手指移动2.5cm,2019/5/31,22,2。终结动作: (1)触及动作G0 (2)抓的动

11、作G1 (3)抓的动作G3(需要注意力) (4)放置、放下的动作P0 (5)放置动作P2(需要注意力) (6)放置动作P5(需要注意力) 3。基本动作注意点 11种基本动作中,M1、M2、M3、M4、M5、G0、G1、 P0是不需要注意力的动作。 移动动作与终结动作总是成对出现 如:伸手拿螺丝钉的动作为:M3G1 伸手拿桌面上平垫片的动作为:M3G3 将笔放置与桌面上的动作为: M3P0 将茶杯放置与桌面上的动作为:M3P2 将茶杯盖盖好的动作为:M3P5,2019/5/31,23,4。同时动作P220 (1)同时动作的条件 两手终结动作都不需要注意力时 一只手需要注意力,另一只手不需要注意力

12、时,表108终结动作两手动作分析,2019/5/31,24,(2)时限动作和两手同时动作的时间值,时限动作:两手同时动作时,时间值大的为时限动作。 时间值小的为被时限动作。,两手同时动作的时间值:取决于时限动作时间值 。,表10 9时限动作举例:,2019/5/31,25,表1012两手同时动作情况表(以下均为左手先做),(3)两手都需要注意力时的分析方法,若两手可同时动作,则看哪一只手为时限动作,时间按时限动作取。(见1、2),若两手均需注意力,则看哪只手先做,哪只手后做,后做的那只手在等待先做的手做完后,做一个M2的动作,再做终结动作。(见3、4),2019/5/31,26,基本动作下肢和

13、腰的动作 (1)蹬踏动作F3 (2)步行动作W5 (3)身体弯曲动作B17 (4)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S30,2019/5/31,27,辅助动作,(1)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L1 (2)眼睛的动作E2(独立动作) (3)矫正动作R2(独立动作) (4)判断动作D3(独立动作) (5)加压动作A4(独立动作) (6)旋转动作C4,2019/5/31,28,有效重量的计算原则,单手负重,有效重量=实际重量; 双手负重,有效重量=实际重量/2 滑动运送物体时,有效重量=实际重量/3 滚动运送物体时,有效重量=实际重量/10 两人用手搬运同一物体时,不分单、双手,其有效重量=实际重量/2,2019/5/31

14、,29,5、动作的改进P226,替代、合并移动动作M 减少移动动作M的次数 用时间值小的移动动作代替时间值大的移动动作 替代、合并抓的动作G 简化转的动作G 简化放置动作P 尽量不使用眼睛的动作E2 尽量不做矫正动作R2 尽量不做判断动作D3 尽量减少脚踏的动作F3 尽量减少按、压的动作A4 尽量减少行走的动作W5、身体弯曲的动作B17、站起来的动作S30。,2019/5/31,30,6、利用MOD法指定标准时间P228,标准时间的计算式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用MOD法确定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的确定不需评比,按照模特法确定即可。,2019/5/31,31,第三节 模特法应用实例,P2

15、28例11-1 :在车床上松开三爪卡盘将零件取下,再装紧一个毛坯,确定这一作业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 模特法实例(P231自学) 课堂练习作业P26015题,2019/5/31,32,P26015解:一左手先做为准,完成一件的正常时间为:71*0.129=9.16秒,标准时间为:9.159*1.15=10.53秒,2019/5/31,33,实验目的:熟悉双手操作图; 熟悉MOD时间测定; 熟悉秒表测定; 确定标准时间 实验地点: 宿舍 实验时间: 2004年06月10日 实验器材: 一只没水的钢笔(事先不知道) 一瓶墨水 信纸一本;,时间测定实验,2019/5/31,34,平面布置图,凳子,墨水

16、,笔架,人,手,手纸的距离为30厘米 手墨水的距离为30厘米 手笔架的距离为35厘米 人凳子的距离为60厘米,书架,纸,2019/5/31,35,实验背景:准备为老师写一句赠言,突然钢笔没有墨水 赠言内容: 自选 实验要求: 1 以一个人为主题,用秒表法测出所需时间 2 以另一个人为主题,用MOD法测出所需时间 3 确定标准时间(宽放率15%) 4 看看结果是否有差别?需要改进吗?如何改进? 5 两人一组,将实验报告做成PPT格式 6 画出双手操作图,2019/5/31,36,试验步骤,操作方法描述: 一人操作另一人测时 动作分析 按模特法作出分析式,2019/5/31,37,实验事例1:操作

17、方法描述,右手取笔,左手协助取下笔帽,移向信纸写赠言,发现没墨水;右手将笔放下,将墨水拿到面前,打开盒子,把瓶盖拧开,拿起钢笔吸水,吸完后拿纸擦干笔头,放下笔,拧上瓶盖盖上盒子,拿起笔继续写字。,2019/5/31,38,步骤如右表,2019/5/31,39,接上表,2019/5/31,40,计算时间,MOD法计算: 9+21+20+43+22+37+55+19+7 =233MOD =233*0.129=30.057秒 实测法:取笔:7.88秒 灌水:15.30秒 写字:12.43秒 总时间:7.88+15.30+12.43 =35.61秒,2019/5/31,41,二者差别,二者结果不一样,

18、实测时的时间要多一点,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实测中,由于操作时,各个环节连贯的不是很紧凑,有少许时间的损失。 改进的方法是多练习几次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减少误差。或者进行多次测定,最后求平均值。,2019/5/31,42,目的:1、熟悉双手操作图,3、熟悉秒表测定,2、熟悉MOD时间测定,时间测定实验实例2:,2019/5/31,43,地点:寝室,时间:11月17日,工具:自备(秒表、纸张、钢笔、墨水),2019/5/31,44,模特法,操作顺序:,(1)拿起笔,拉开笔帽 M3G0G1M3M3G0G1A4P0 15MOD,(2)写字,确认没墨水,随后拿墨水瓶 M2M2M3G0G1M3P2 13MOD

19、,(3)左手辅助,拧开墨水瓶盖,放下 M2G0M3G0G1M2M2M2M2G1M3P0 18MOD,(4)拧开笔帽,开始吸墨水 M3G0G1M2M2M2M2M3P0M3M2M1M1M1M1M1 25MOD,2019/5/31,45,(5)拿出钢笔,拧回笔筒 M2M3M3G0G1M3M2M2M2M2M2 22MOD,(6)拧回墨水瓶盖,并把墨水瓶放回原处 M3G0G1M3P2M3G0G1M2M2M2M2G1M3M3P2M3 33MOD,(7)写字“失败是成功之母”,套回笔帽,把笔还原 41个M2M3G0G1M3M2A4M3P0 M3 101MOD,2019/5/31,46,平面图,墨水瓶,白纸,

20、笔,2019/5/31,47,双手操作图,2019/5/31,48,2019/5/31,49,2019/5/31,50,用模特法测的时间:,(15+13+18+25+22+33+101)*0.129=29.283秒,用秒表实测的时间:,第一次实测的时间:32.14秒,第二次实测的时间:31.03秒,第三次实测的时间:30.01秒,实测的平均时间:31.06秒,2019/5/31,51,误差分析:,1.用模特法的测的时间比用秒表法测的要少;,2.用模特法,可能有些步骤考虑不周全,会导 致用模特法测的时间会偏少;,3.用秒表测的时间可能因为步骤不连贯或者秒 表的误差而偏大;,4.用模特法测时间因步骤标准而比较精确,而 用秒表测时间比较实际、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