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7824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名园6-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国园林简介及中西园林艺术比较,一 不同宗教中的理想园林,大凡人们对眼前的世界总不大满足,向往的理想地方就升华为宗教里的天堂。 基督教:人类的祖先在未有一切罪孽之前是住在“伊甸园”里。 “那里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旧约全书创世纪,伊斯兰教:许给众敬慎者的天园情形是:“诸河流于其中,果实常时不断;它的阴影也是这样”古兰经 佛教:净土宗的极乐世界“于惟净土,既丽且庄,琪路异色,林沼焜煌玲珑宝树,因风发响,原游彼国,晨翘暮想。” 总而言之,在全世界,园林就是造在地上的天堂,是一处最理想的生活场所的模型。,二 欧洲园林的风格演变及与中国园林的特点差异和原因,欧洲体系

2、,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公元前7世纪的意大利庞贝,每家都有庭园,园在居室围绕的中心,而不在居室一边,即所谓“廊柱园”,有些家庭后院还有果蔬园。 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筑园于雅典,是历史上最早的文人园。 公元5世纪,希腊人通过波斯学到了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宅院内布局规整的柱廊园形式,把欧洲与西亚两种造园系统联系起来。,公元6世纪,西班牙的希腊移民把造园艺术带到那里,西班牙人吸取回教园林传统,承袭巴格达、大马士革风格,以后又效法荷兰、英国、法国造园艺术,又与文艺复兴风格结成一体,转化到巴洛克式。 西班牙园林艺

3、术影响墨西哥以及美国。,古罗马继承了希腊规整的庭院艺术,并使之和西亚游乐型的林园相结合,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 公元2世纪,哈德良大帝在罗马东郊始建的山庄,广袤18平方公里,由一系列馆阁庭院组成,园庭极盛,号称“小罗马”。,庄园这一形式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规则式园林效法的典范。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般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欧洲其他几个重要国家的园林基本上承袭了意大利的风格,但均有自己的特色。,在世纪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出现之前,欧洲的园林,以意大利和法国的为代表,

4、都是几何式的,对称布局,人工气息很浓,但这并不是由于欧洲人不会欣赏自然的美。 早在古希腊,圣地大都建在风景优美的山林水泽之间。罗马人在山间、海滨、风光旖旎的地方,造了大量的园林别墅。,欧洲一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自然的热爱真是如痴如醉。 世纪意大利的造园艺术的主要理论家是阿尔伯蒂,这也是一位出奇热爱自然的人。这时期的意大利花园跟古罗马时代的差不多,是几何式的,或者说是建筑式的。,花园大多造在山坡上,顺地势修筑几层平台,主要的别墅建筑物大多在中间偏上的一层平台,或者在顶层。 世纪,巴洛克艺术号称师法自然,园林却更加人工化了。,这与中国明清江南一带的园林相比差异很大。意大利的别墅园林大都选择

5、风景最好的地方,并不需要欣赏园林里的自然,而是要从园林欣赏四外的广阔的大自然。 它要考虑的问题是:一、把花园当作露天的起居场所 二、把它当作建筑跟四周充满野趣的大自然之间的过渡环节。故花园要兼有建筑和自然双方的特点。 几何式园林还反映了意大利人当时的审美思想。,三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特点及其代表凡尔赛园林的造园手法和特点,中国的城市和园林与法国的城市和园林的对比: 中国的城市是方方正正的,而花园确是曲曲折折的;相反法国的城市是曲曲折折的,而花园确是方方正正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当时中国士大夫跟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政治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思想的不同。,两国城市和花园的形式,清楚的说

6、明,当时两国在文化上占主导地位的人们想要摆脱的是什么,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早在高卢时代,法国的花园就是罗马式的,世纪受意大利造园的影响很深,时间下半叶,法国的造园艺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独立了。,法国在15世纪末由查理八世侵入意大利后,带回园丁,成功地把文艺复兴文化包括造园艺术引入法国,先后在巴黎南郊建枫丹白露宫园、巴黎市内卢森堡宫园。 路易十四世于1661年开始在巴黎西南经营凡尔赛宫,到路易十五世王朝才全部告成,历时百年,面积达1500公顷,成为闻名世界的最大宫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点的产生,以及它跟意大利花园区别开的正是这个“伟大风格”。 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大。 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总体布

7、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第三个特点是花园的主轴线大大加强。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地形比较平坦,虽然也做几层平台,但不很显著。,四 英国的造园艺术演变和特点,英国在公元五世纪以前,作为罗马帝国属地,萌芽的园林脱离不了罗马方式。 首见载籍的是十二世纪英国修道院寺园,到十三世纪演变为装饰性园林,以后才出现贵族私家园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园林仍然模仿意大利风格,但其雕像喷泉的华丽、严谨的布局,不久就被本土古拙纯朴风格所冲淡。 十六世纪的汉普敦宫,是意大利的中古情调,十七世纪又增添了文艺复兴布置,十八世纪再改成荷兰风格的绿化。,十八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造园艺术被英国引进,趋向自

8、然风格,由规则过渡到自然风格的园林应运而生,被西方造园界称作“英华庭园”。之后,这种“英华庭园”通过德国传到匈牙利、沙俄和瑞典,一直延续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造园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君主专制时期,大体上是意大利和法国的影子。 年从荷兰请来一位国王之后,又流行过一阵子荷兰式花园。,到世纪,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 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做自然风致园。 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中国造园艺术影响下,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发展成了画意园。不过画艺园仍可以叫做自然风致园。造园艺术发生了这么彻底的变化,主要是这时的欧洲的历史发生了空前的大变化。,

9、英国的自然风致园在世纪下半叶就已经传遍了欧洲,取代了几何式的规整园林,它的优势一直保持到现在。,五 伊斯兰造园艺术特点,就像生活在分裂和内战的法国人渴望一所秩序严整的园林,生活在君权和礼教之下的中国人渴望一所天然野趣的园林一样,阿拉伯人渴望的就是在无边荒啧中的一片绿洲,好让他们跨下马鞍,喝一口甘美的乳汁、一口芳洌的酒浆,这就是他们的园林。,这水、乳、酒、蜜四条河对阿拉伯世界的园林布局关系很大。阿拉伯的园林主要是附属于住宅的庭园,长方形,四面围着柱廊和敞开的厅堂。十字形的两条小径把它分成四份,中央有一个喷泉。,调节小气候,也就是通风、荫凉和湿润空气,是伊斯兰小花园的重要作用。 伊斯兰造园的代表 印度 泰姬玛哈尔陵,六 1 9世纪以后外国造园艺术的演变和发展,19世纪以后,欧美园林建设的特点是: 一方面城市公园占了重要地位。 一方面普通资产者建造了大量小型私家花园。 至于造园艺术本身,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美国园林:,从十七世纪初,英国移民来到新大陆,同时也把英国造园风格带到美洲大陆。 美国独立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造园体系:“园景建筑”,造园作为一项职业,在美国影响深远,并使美国今日“园景建筑”专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