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7880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三综合管理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综合管理 李云,什么是糖尿病?, ,7,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 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 代谢紊乱 在维持血糖稳定的过程中, 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等发挥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17页.,15,糖尿病大部分也有可能不表现任何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糖尿病有哪些表现? 典型的“三多一少”,视物模糊,疲倦,皮肤瘙痒,不典型的症状,饥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17-18页.,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五驾马车”

2、治疗缺一不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药物治疗 2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第37-38页.,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饮食控制 运动调节 糖尿病病情监测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 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5,饮食控制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 平衡膳食,食物要多样化 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盐 多饮水,少喝酒,坚决戒烟 高纤维食物,6,油脂类25克(0.5两),奶类及奶制品100克(2两) 豆类及豆制品50克(1两),畜禽肉类50-100克(1两至2两) 鱼虾类50克(

3、1两) 蛋类25-50克(0.5两至1两),蔬菜类400-500克(8两至1斤) 水果类100-200克(2两至4两),谷类300-500克(6两至1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中国营养学会,7,7,饮食控制 注意事项,定时定量定餐,并且一定要与注射胰岛素,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配合好 饮食量,劳动强度,用药量三者间的关系要相对平衡,此消彼长,灵活调节 根据个人情况将每日饮食量分多次食用,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长期坚持,终生坚持 水果问题,8,注意节食,避免暴饮暴食,干扰正常的饮食控制 节制饮酒 可适当增加降糖药剂量,但需向有经验的医生咨询,饮食控制 外出就餐或赴宴注意

4、事项,9,9,运动调节,运动的好处: 增强心、肺功能 降脂、降压、降糖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提高运动积极性,10,运动调节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 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 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 持之以恒,防止意外伤害,11,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软饮料、葡萄干,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 佩戴胸卡 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并注意足部护理 锻炼前多饮水 如运动前血糖较低,应先加餐 运动会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应注意饮食控制 如果进行激烈长

5、时间运动,应监测血糖并注意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用量,12,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高血压:不应举重屏气 周围血管病变:走休息走,交替进行 视网膜病变:不举重、不潜水、头不低于腰 周围神经病变: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13,运动调节 有助于坚持运动的方法,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 运动时间安排在较为方便的时候 结伴运动 与生活紧密结合,14,14,运动调节 预防运动中的低血糖,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 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 若要从事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且持续时间较长,应采取下列措施以防低血糖发生 适当减少运动前的药物剂量 可在运动前及运动中间适当加餐 有条件的话,可在运动前后用血

6、糖仪测一次毛细血管血糖 较大运动量的运动结束后,进食量要适当增加,15,运动调节 应禁止运动的情况,血糖14mmolL 空腹血糖低于4.4mmolL,应适当加餐后再运动 尿中有酮体 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 右心悸,气促,恶心,眩晕 身体突然发生的急剧疼痛 视物模糊,16,运动调节 出差,旅游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各种意外事故 尽量定时、定量就餐,按时、按量用药 及时足量饮水 要熟悉应付意外及自救的方法,17,17,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糖尿病病情监测 意义 内容 时间 血糖、血红蛋白、尿糖及酮体监测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 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18,影响病情控制的因素,天气变化

7、:骤然的变冷、风吹、雨林 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失眠等 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 饮食量增加或吃含糖食物 剧烈的强刺激的运动,或停止了日常的合理运动 忘记服药或服药剂量不足 忘记注射胰岛素或注射部位吸收不好 合并其他疾病,尤其是感染 外伤,手术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 频繁发生低血糖后,19,19,糖尿病监测的意义,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 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 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性并发症 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慢性并发症 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20,20,糖尿病监测的内容,症状监测:症状、体征 代谢控制指标监测:尿糖、血糖、糖化血红

8、蛋白、血脂 慢性并发症监测:尿蛋白与肾功能、眼底检查、神经肌电图等 其他:血压、体重、腰围/ 臀围,21,监测的时间,每日1次:血糖、尿糖 每月1次:体重、血压、腰围/臀围 每季度1次:血脂、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以上检查时间为病情稳定时的频率,病情不稳定时,酌情加测 其他检查:了解胰岛素抗体和胰岛功能,22,血糖监测,定期检查,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病情稳定后,1个月至少检查2次空腹和餐后血糖 如果不舒服应随时检查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10mmol/L之间,23,不同时期血糖监测

9、的意义,餐前半小时:利于检出低血糖 餐后2小时:利于检出高血糖 夜间血糖监测: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24,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检查一次 应控制在HbAlc7%的范围内,25,尿糖监测 好处和缺点,好处: 大多数病人容易做到 价格低廉 无创检查 操作简单,缺点: 需要留尿的容器 无法提示低血糖 受肾功能的影响较大,26,需要检测尿酮体的情况,血糖15mmol/L 生病期间 出现呕吐或腹部疼痛时 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时 经常出现低血糖时,27,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糖尿病病情监测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 低血糖 心脏病和中风 眼部监护 肾脏保护 足部护理 牙齿护理 皮肤护理

10、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28,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均应掌握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我救治方法 外出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 携带糖尿病治疗卡片,29,29,心脏病和中风 危险因素,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高脂饮食 体重超重 运动过少,30,30,心脏病和中风 自我预防,定期做检查 良好控制糖尿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 避免高脂饮食 积极培养运动锻炼习惯 控制体重 戒烟、酒,31,眼部监护,定期测定血糖 控制血压 不吸烟 检查视力,32,32,肾脏保护,检查尿糖、尿蛋白 量血压 控制食盐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每半年检查一次肾功能,33,33,足部护理,洗脚时水温不要 过高以免烫伤,每日用温水和中性肥皂 洗脚,注意

11、洗净趾缝,把趾甲剪短,但不要 过短,轻轻磨平边缘,冬季注意脚的 保温和防裂,穿合脚清洁柔软的鞋和 袜子,线袜透气性好,34,34,牙齿护理,用软牙刷刷牙 饭后要刷牙 按摩牙床 在进行牙齿治疗前,应告诉医生患有糖尿病,因有可能需用抗生素 糖尿病合并口腔牙周感染时,要及早接受严格抗生素治疗,否则容易影响牙齿功能,甚至会引起感染扩散及败血症,35,3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湿润 局部皮肤的干燥 (足趾间、腋窝、腹股沟) 避免阳光暴晒 及时治疗皮肤疾病,36,36,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糖尿病病情监测 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 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37,做好心理准备,愤怒,恐惧,失落,自信,38,38,象正常人一样生活,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结婚生育,长寿,39,39,自我管理,了解糖尿病,了解自己的病情。 阅读一些书籍或查询一下糖尿病信息网站。 糖尿病信息网: ,由诺和诺德公司支持的第一个中文糖尿病专业信息网,40,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 但是通过合理治疗可 以使血糖长期稳定, 接近正常,糖尿病患 者可以向正常人一样 的愉快生活!,41,41,争取社会和家庭的关心支持,42,42,25,中国最长寿的糖尿病患者活到103岁,,将要打破纪录的人就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