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79501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预防原理预防对策.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事故预防原理与预防对策,第1页,事故分类 事故预防原理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预防与控制原理及对策 事故预防措施的选择优先顺序 现代安全管理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主要内容,1.1 按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死亡发生事故后立即死亡,或受伤后30天内死亡的事故,死亡损失工作日为6000天(约20年),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一、事故分类,1.2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特大

2、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1.3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轻伤事故:指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12人死亡 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3人(含3人)以上的事故,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1.4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特别重大事故,(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

3、万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参照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二、事故预防原理,第6页,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论体系。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的问题。,第7页,三、事故致因理论,3.1 事故致因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事故致因理论(如海因里

4、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等)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如能量意外释放论等) 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第8页,3.2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P26-39,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认为: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遭遇倾向论,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有关;与工人的年龄有关;与工人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 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第10页,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多米诺骨

5、牌原理),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因素连锁作用的结果。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基本原因,第11页,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第12页,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论(管理失误论),第13页,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能量转移论),1961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Haddon)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 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 造成两类伤害: 第一类: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阖值的能量引起的; 第二类:由

6、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第14页,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轨迹交叉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第15页,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风险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

7、效的各种因素。,第17页,综合因果论,事故,起因物,肇事人,人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社会因素,法 律,社会历史,民族习惯,学校教育,文 化,经 济,基础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3.3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 态度不端正 缺乏安全生产知识 生理或健康状况不良 2)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故障 防护不良,3)环境的不良条件 照明、温度、湿度、通风、噪声、空间狭小等 4)管理缺陷 缺乏规章制度,四、事故预防与控制原理及对策,Engineering Education Enforcement,3E措施,4.1 制定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8、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4.2 事故预防措施的选择 事故预防措施的顺序,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若以上都不行,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个体防护等措施,消除,预防,减弱,隔离人员或危害,连锁,警告,消除危险,降低危险,个体防护,4.3 事故预防措施的选择 事故预防具体优先原则,4.4 安全技术对策(针对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安全设计 5、减少故

9、障和失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远离、封闭、缓冲 2、个体防护 3、薄弱环节 4、避难与援救,4.5 采取措施预防人失误,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用机器代替人 2、冗余系统 3、耐失误设计 4、警告视觉警告、听觉警告、气味警告、触觉警告 5、人、机、环境匹配,4.6 安全教育对策,安全思想态度教育 安全法制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管理、技术 技能教育,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教育方式 入厂三级教育 (不得少于40学时) 日常教育 特殊教育,4.7 管理对策(enforce)P138-148,

10、制订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和管理 工艺操作过程控制 重要岗位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 重大危险源 设备检修 监督和检查,5.1 安全生产管理定义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事故,制定标准、规章、规程等,五、安全生产管理,5.2安全生产工作分类与内容(以事故控制为中心),事故预防,应急救援,调查处理,监

11、 督 检 查,隐 患 整 治,市 场 准 入,技 术 改 造,宣 教 培 训,建 立 应 急 体 系,应 急 预 案,实 施 救 援,组 织 善 后,事 故 调 查,责 任 追 究,统 计 报 告,监 督 举 报,上游,中游,下游,5.3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 原理 原则 系统原理 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合分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 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强制原理 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预防原理# 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注意:原理、原则、实际工作方法的对应关系,5.4 安全管理基本方法,(一)安全目标管理 (二)安全检查 (三)安全评价 (四)

12、重大危险源管理 (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六)重大事故应急救援 (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 安全目标管理,定义: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安全总目标,通过 分解、落实、考核,最终实现目标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二) 安全检查,检查和监察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我国重大危险辨识标准 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制定依据: 1)参考国外同类标准, 2)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 3)1997年

13、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1)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和方法,(三) 重大危险源管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4 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b)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14、见表2: 表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c)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3: 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d)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 表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4.2.2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 4.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

15、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2) 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应急计划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3) 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 1.贮罐区(贮罐); 2.库区(库); 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

16、器; 7.煤矿(井工开采);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PDCA,要素管理,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1运行模式#,危害辨识,频率分析,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改善计划或 管理控制,检查纠正,评审改进,可接受风险?,持续改进,No,Yes,PLAN,DO,CHECK,ACTION,严重度分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技术路线,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本任务: 抢救受害人员。 控制危险源,监测事故危害区域。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作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6.1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恢复,(R

17、ecover),预备,(Preparedness),响应,(Response),预防,(Precaution),图1 应急管理的内涵,6.2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安全法律、法规、标准 安全规划 风险评价 安全监测、监控 安全研究 灾害保险 安全信息系统 土地勘探,国家政策 应急计划 应急通告与报警系统 应急医疗系统 应急救援中心 应急培训、演练 应急资源 互助协议 特殊保护计划,启动应急通告报警系统 启动应急救援中心 提供应急医疗援助 报告有关政府机构 对公众进行应急事务说明 疏散和避难 搜寻和营救,清理废墟 损失评估 消毒、去污 保险赔付 贷款和核批 失业评估 应急预案的复查 灾后重建,6.

18、3 应急救援系统的构成P279-283,体系运行中的组织或机构 应急救援专家组; 医疗救治组织; 抢险救援组织; 公众疏散组织; 警戒与治安组织; 洗消去污组织; 后勤保障组织; 信息发布组织; 其他组织,6.3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构成,2)支持保障系统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通讯系统 警报系统 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 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按行政区域分类,6.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构成 1)预案的层次P285,6.5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6.6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5个),成立编制小组 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法规与现有预案分析 危险分析 应急能力的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 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预案实施

19、与维护,6.7 应急救援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1)方针与原则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 2)应急策划 危险分析 资源分析 法规要求 3)应急准备 机构和职责 应急资源 教育、训练与演练 互助协议,4)应急响应(12项) 接警与通知 指挥与控制 警报和紧急公告 通讯 事态监测与评估 警戒与治安 人群疏散与安置 医疗与卫生 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 消防和抢险 泄漏物控制 5)现场恢复 6)预案管理与评审,6.7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 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全面演练,演练准备阶段 演练实施阶段 演练总结阶段,2)应急演练的实施过程,确定演练日期 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

20、 编写演练方案 确定演练现场规划 指定评价人员 安排后勤工作 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 培训评价人员 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1)演练准备阶段,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活动,(2)演练实施阶段,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 汇报与协商 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演练参与人员自我评价 举行公开会议 通报不足项 编写演练总结报告 评价和报告补救措施 追踪整改项的纠正,(3)演练总结阶段,(1)不足项 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 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 (2)整改项 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 (3)改进项 在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以改善的问题,不一定要求予以纠正。,6.8 评估结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