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068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计量管理知识2.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计量管理知识 培训教材(概要),- 品保部 讲师:陈金鸿 吴小鲁,计量管理部分,1.0 一般概念及常用名词 1.1 量 1.2 测量 1.3 计量 1.4 计量工作的特性,2.0 计量工作在企业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 2.1 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科学实验管理中一项不可 缺少的技术基础.表现在:原材料检验、工艺过程控 制、质量检验、物料消耗、节能、安全生产、环境检 测、技改进步等均需要由计量器具给出数据作为依据, 由此而达到企业活动的目的. 2.2 计量工作涉及企业各部门和各环节,贯穿企业活动的 全过程. 2.3 形成一个从管理、技术、信息组成的闭环计量系统, 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

2、. 2.4 企业强化计量管理,使计量工作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以符合计量法律法规.使企业的正当权益受到保护,避免损失.,3.0 计量体系 3.1 计量与质量体系的关系: A/ ISO9001-2000标准摘录:“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 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 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组织应建立 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已与监视和 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B/ ISO9000系列标准,对计量检测提出了若干明确的 要求,它把计量作为质量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 就要求企业的计量工作既要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 与质量体系融为一体,又要按质量体系的原则建 立计量检测设备保证体

3、系和测量过程的控制制 度.,3.2 建立计量确认体系: 3.2.1 建立计量确认体系的目的; 3.2.2 计量确认体系的二个核心内容; 3.2.3 计量确认体系的特点; 3.2.4 建立计量确认体系实施要点; 3.2.5 计量确认体系的审核和评审。,4.0 计量管理系统 4.1 计量机构职能 4.2 计量文件 4.2.1 制度化、规范化 4.2.2 作用与依据 4.2.3 文件编制的三个原则 4.2.4 计量文件组成 4.3 计量监督考核 4.3.1 企业实施计量监督考核的目的 4.3.2 监督考核主要内容 4.3.3 监督考核方法,1.0 计量检测设备的配置管理 1.1 公司成套设备引进内部

4、制造配套及新增或拆除 点的计量检测设备配置,其设计方案选型等由专 业技术部门编制,品保部计量机构予以专业配备 规范的审核。 1.2 配置的计量检测设备的计量特性(如准确度稳 定度量程和分辨率)要满足预计使用的要求, 但又不能配置过高以免造成资金浪费。 1.3 在配置计量检测设备时还要考虑因设备损坏 送检等发生设备空缺时应采取的措施。,计量技术系统,2.0 计量检测设备量值溯源的管理表述 2.1 计量检测设备包括计量标准器。 2.2 应保证所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和标准器始终处 于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要具有及早发现计量检 测设备误差超出规定的措施和及时进行修正的 措施。 2.3 计量标准器的选择和量值

5、溯源系统要能够保 证被检计量检测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2.4 应规定溯源数据管理项目方法及进行统计分 析的要求,并要规定从事溯源人员的资格 2.5 外送溯源的计量检测设备除应明确管理方 法外,还应对检定校准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 考核,以确定能够承担此项工作的单位。,3.0 计量标记封印的管理 所有计量检测设备都应牢固永久地贴上标记编码 或作出其它标记,以表明该计量检测设备处于受控 状态,其目的是防止使用人员错用计量检测设备。 3.1 任何检定或校准标记应清楚地标明该设备下一 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也应标明负责有关检定 或校准工作人员的志。 3.2 认为不许要进行检定或校准的计量检测设 备应清楚

6、地作出标记,以便分清需要检定 而标记已经遗失或脱落的设备。,4.0 不合格计量检测设备的处理 目的是为防止使用不正常的计量检测设备所带来的 数据失准。 4.1 使用人员发现计量检测设备不正常或误差超 过规定要求时应立即仃止使用隔离存放 作出明显的标记并通知部门计量员和设备 部进行检定或校验并填写“在用计量器具异 常报告及检验结果评价表”分析由此造成影响 的度。,4.2 必要时追溯追溯前期所出数据的正确性,及重 新检测由于数据失准而测量的产品,可按具体 情况追溯至本批或上一批产品(抽检)。 4.3 不合格计量检测设备在不合格原因排除后并 经再次确认合格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并重 发合格证。 4.4

7、 在周期检定时,如发现计量检测设备失准, 计量部门应填写“在用计量器具异常报告及 检验结果评价单”并会同质量部门分析由此 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5.0 记录报告的管理 记录和报告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 证据的文件,是为各项计量管理提供科学证明查 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正措施的原始资料。 5.1 应保存有关计量检测设备(含计量标准)的 制造单位型号序号 (或其他标志)的记录, 这些记录应证明每台计量检测设备的测量能 力,并应具备有校准证书和有关功能的其他 有关资料。,5.2 检定校准结果的记录应足够详细,以表明所 有测量均能溯源并使任何测量在接近原来条 件下可重复,从而有

8、助于分辨任何异常。 5.3 记录可以是手写,打印,缩微胶片或电子或 磁记忆或其他数据媒介。 5.4 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证记录不因疏 忽而被毁掉。,6.0 搬运、维护或储存的管理 建立和保持计量检测设备的验收、装卸、运输和发 放制度,以防止滥用误用损坏计量检测设备并防 止外形和功能变化。 6.1 在任何情况下的计量检测设备搬运或移动、 均应将它视为精密仪器对待,勿倒置勿撞 击勿用力过猛防止设备受损失准受 污染,应按J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 运输储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执行。 6.2 尽量检测设备应储存在符合条件要求的库房 内,如放置时间较长,已超过合格证有效 期的,在使用前

9、应进行一次使用前的检定 或校准,确认正常后才可投入使用。,7.0 人力资源的管理 其目的是通过对计量人员有计划的培训和考核逐步 提高计量人员素质,保证所有的计量工作都由具备 相应资格,有经验,有才能会管理的人员来管理。 7.1 人员是指从事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调试或维 修的计量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专兼职计量管 理人员。 7.2 资格是指根据从事计量确认的计量检测设备 的技术含量,工作性质确定的资格条件, 从事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的工作的工作 人员需经上级计量标准机构进行考核,合 格后才能上岗作。 7.3 应明确计量人员长期培训规划及短期定期 考核计划,考核应与奖惩措施相联系。,8.0 计量器具管理 8.1 定义 8.2 意义 8.3 管理要素 8.4 计量器具类别与划分 8.5 计量器具全过程统一管理 请购;验收、入库、发放;流 转;封存、启用、报废;降级; 台帐;修理检测与维护保养。 (详细内容将G217和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