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0941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物栽培技术 (马铃薯篇),德农超市山东采购中心推广部,我们将要进行有关作物栽培技术的培训,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分钟的时间里,关掉手机、呼机 ; 准备好笔记。 并请大家遵守培训制度和纪律,施肥技术,需肥特性: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肥次之、磷最少, 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需吸收氮5.5千克,磷2.2千克、钾10.2千克。马 铃薯对氧气有很高的要求,喜好有机肥。 施肥技术: 1.基肥:马铃薯应重视基肥,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以上。基肥以 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部分化肥。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圈肥24方,配施 硫酸钾复合肥50100kg。 2.追肥:追肥常在开花前进行,一般追12次,如果

2、追两次,第一次在 齐苗后进行,以氮肥为主,每亩追尿素1015kg。第二次在现蕾期进 行,以钾肥为主,酌量施用氮肥,一般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kg。若 追一次,在现蕾期进行。,马铃薯缺素症,防治方法 (1)防止缺氮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生产上发现缺氮时马上埋施发酵好的人粪,也可将尿素或碳酸氢铵等混入10-15倍腐熟有机肥中,施于马铃薯两侧,后覆土、浇水。也可在栽后15-20天结合施苗肥,667m2施入硫酸铵5kg或人粪尿750-1000kg。栽后40天施长薯肥,667m2用硫酸铵10kg或人粪尿1000-1500kg。(2)防止缺磷 基肥667m2施过磷酸钙

3、15-25kg混入有机肥中施于10cm以下耕作层中;开花期667m2施过磷酸钙15-20kg;也可叶面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0.5-1过磷酸钙水溶液。(3)防止缺钾 基肥混入200kg草木灰。栽后40天施长薯肥时用草木灰150-200kg或硫酸钾10kg对水浇施。也可在收获前40-50天,喷施1硫酸钾,隔10-15天一次,连用2-3次。也可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1草木灰浸出液。,(4)防止缺硼 于苗期至始花期667m2穴施硼砂0.250.75kg,也可在始花期喷施0.1硼砂液。(5)防止缺铁 于始花期喷洒0.5一1硫酸亚铁溶液1次或2次。(6)缺锰时,叶面喷洒1硫酸锰水溶液12

4、次。(7)缺镁时,首先注意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碧全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保持中性,必要时亦可施用石灰进行调节,避免土壤偏酸或偏碱。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比合理,必要时测定土壤中镁的含量,当镁不足时,施用含镁的完全肥料,应急时,可在叶面喷洒1一2硫酸镁水溶液,隔2天1次,每周喷34次。(8)缺硫时,施用硫酸铵等含硫的肥料。(9)缺钙时,要据土壤诊断,施用适量石灰,应急时叶面喷洒0.3一0.5氯化钙水溶液,每34天1次,共23次。此外,还可施用惠满丰液肥,每667m2用量为450ml,稀释400倍,喷叶3次即可,也可喷施绿风95植物生长调节剂600倍液,促丰宝R型

5、多元复合液肥700倍液或“垦易”微生物活性有机肥300倍液。,马铃薯缺磷,马铃薯缺锰症,马铃薯缺镁顺缘褪绿,马铃薯缺钙顶芽死亡叶缘干枯,马铃薯缺氮症状,马铃薯缺钾,马铃薯缺硼,马铃薯缺铁,疮痂病,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困难。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

6、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一定不要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2)多施有机肥或绿肥,可抑制发病。(3)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4)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马铃薯疮痂病病薯,马铃薯病毒病,症状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花叶型 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坏死型 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

7、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 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

8、、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潜伏病毒病,马铃薯皱缩花叶病坏死型症状,软腐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经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借雨水飞溅或昆虫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2)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减少田间初侵染和再侵染源。(3)避免大水漫灌。(4

9、)喷洒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马铃薯软腐病病薯,环腐病,症状 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 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 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 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 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 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 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 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 爆裂,播种后

10、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 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传播途径及病条件 由棒状杆菌属马铃薯环腐菌细菌引起。病菌主要在种薯内越冬或越夏,种薯带菌、切刀传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阴雨连绵、排水不良及地下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严格选种,播种前彻底淘汰病薯,切种块时准备备用切刀,切到病薯的刀用2%4%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播种前用2540ppm春雷霉素溶液浸种1530分钟或用草木灰拌薯块后催芽播种。 发病初期用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喷洒防治,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马铃薯干腐病,症状 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

11、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榴,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病菌在530条件下均能生长。贮藏条件差,通风不良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生长后期注意排水,收获时避免伤口,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严防碰伤。(2)窖内保持通风干燥,窖温控制在14,发现病烂薯及时汰除。,马铃薯根腐线虫病,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小,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贮藏中病斑扩展后

12、引起腐烂。线虫为害产生的伤口,为病菌侵染提供了条件,因此线虫发生重的地块会加重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前者雌成虫把卵产在根组织里,孵出的幼虫在附近为害,每个雌虫产卵20粒左右,温暖种繁殖适温2530,寒冷种为25上下,在适温条件下,30一40天完成1代,年生多代。伤残短体线虫从2龄幼虫至成虫期均可侵入根系,其中4龄幼虫和雌成虫是重要侵染阶段,雌虫把卵产在块根里或土壤中,第1次脱皮在卵中进行,产生2龄幼虫,从卵中孵出的幼虫脱3次皮,产生3、4龄幼虫,幼虫在块根里移动和取食,生活历期2550天,30时最短,土壤湿度高不利其成活。 防治方法 (1)收获后立即清除病

13、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严格选种,种植无线虫种薯。(3)种植前每667m2施干燥鸡粪150一500kg,有较高防治效果。(4)实行2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5)用20二溴氯丙烷(DBCP)颗粒剂于栽植前施药,在开沟时沟距60cm,沟深15cm,把药撤匀后覆土,用药量每m2 1520g;也可用30除线特乳剂,先开好播种沟,按667m2用药1.52.5kg,1份药对140230份水稀释后淋浇,有较好防效。,马铃薯块茎蛾,为害特点 幼虫潜入叶内,沿叶脉蛀食叶肉,余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嫩茎、叶芽也被害枯死,幼苗可全株死亡。田间或贮藏期可钻蛀马铃薯块茎,呈蜂窝状甚至全部蛀空

14、,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翅展13一15mm,灰褐色。前翅狭长,中央有45个褐斑,缘毛较长;后翅烟灰色,缘毛甚长。卵约05mm,椭圆形,黄白色至黑褐色,带紫色光泽。末龄幼虫体长1115mm,灰白色,老熟时背面呈粉红色或棕黄色。蛹长57mm,初期淡绿色,末期黑褐色。第10腹节腹面中央凹入,背面中央有一角刺,末端向上弯曲。茧灰白色,外面粘附泥土或黄色排泄物。 防治方法 (1)药剂处理种薯。对有虫的种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种薯,晾干后再贮存。(2)及时培土。在田间勿让薯块露出表土,以免被成虫产卵。(3)药剂防治:在成

15、虫盛发期可喷洒10赛波凯乳油2000倍液或012天力E号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左)和幼虫,马铃薯甲虫,为害特点 种群一旦失控,成、幼虫为害马铃薯叶片和嫩尖,可把马铃薯叶片吃光,尤其是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严重的造成绝收。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9-11mm,椭圆形,背面隆起,雄虫小于雌虫,背面稍平,体黄色至橙黄色,头部、前胸、腹部具黑斑点,鞘翅上各有5条黑纹,头宽于长,具3个斑点。眼肾形黑色。触角细长11节,长达前胸后角,第1节粗且长,第2节较3节短,16节为黄色,711节黑色。前胸背板有斑点10多个,中间2个大,两侧各生大小不等的斑点45

16、个,腹部每节有斑点4个。卵长约2mm,椭圆形,黄色,多个排成块。幼虫体暗红色,腹部膨胀高隆,头两侧各具瘤状小眼6个和具3节的短触角1个,触角稍可伸缩。,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防人为传入,一旦传入要及早铲除。(2)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种植早熟品种,对控制该虫密度具明显作用(3)生物防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B. t.tenebrionia亚种)制剂600倍液。(4)发生初期喷洒杀虫畏、磷胺、甲萘威等杀虫剂,该虫对杀虫剂容易产生抗性,应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5)用真空吸虫器和丙烷火焰器等进行物理与机械防治,丙烷火焰器用来防治苗期越冬代成虫效果可达80以上。,甘薯绮夜蛾成虫(左)和马铃薯甲虫幼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