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3735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3,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1803年,J.Dalton原子学说近代化学的建立 1897年,J.J.Thomson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电荷;1909年, R.A.Millikan测定了电子的质量)原子不再不可分割; 1911年,E.Rutherford运用粒子(He核)散射实验确认原子 核存在,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原子是一个电中性微粒,由z个正电荷的原子核和z个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z个正电荷的质子(p)和若干中子(n)组成的紧密体,直径不及原子直径万分之一,电子直径更小(10-15m)。 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数,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为不同元素,不同

2、元素按质子数(核电荷数)从小到大在周期表中排列,排列的序数叫“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认识背景知识,4,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一、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运动的粒子性Newton经典力学(v c); 波动性Maxwell波动方程 热现象热力学和古典统计物理学,黑体辐射(曲线方程),光电效应(光电子初动能与频率相关,与光强无关;光电效应存在红限;光电效应与时间), 原子光谱(非连续); 1900, Plank; 1903, Eistein; 1913, Bohr;1924, L.de Broglie; 1926,S.Schrdinger近代

3、量子物理和化学原子(核外电子)的近代认识:,5,1、量子化特征,量子化: 质点的运动和运动中能量状态的变化不 连续,呈跳跃式变化。 能量最低的定态叫基态, 能量较高的定态叫激发态, 这些不连续能量的定态叫能级。 能量的传播以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 =h,Plank,e0(,T)=2phc2 -5/(ehc/kT-1);Einstan,1/2mv2=h-A,eT=dE/d 黑体 e0(,T); Stefen-Boltzmann Eo(T)=sT4;Wien Tm=b,基态到激发态之间不连续,6,Bohr氢原子模型与氢原子光谱,Bohr原子模型(H)承上启下,开拓性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 定态轨道

4、的概念:核外电子的运动不是任意的,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轨道上运动,称为定态轨道,定态轨道上运动的电子不辐射能量 2 轨道能级的概念:不同的定态轨道能量不同,称为能级。电子尽可能处于离核较近、能量较低的能级,称为基态,其余为激发态。激发态电子不稳定,跃迁到较低能级,释放光能,光的频率决定于能级差,h=E2-E1。,根据Ruthford原子模型,运用库仑定律和牛顿定律 rn=n2e0h2/pme2 En= -me4/8e02n2h2 = -2.1810-18/n2(J),1885年,J.J.Balmer =Bn2/(n2-4), B=3645.7; (=c=2.998108m/s) 1890年

5、,J.R.Rydberg,=4c/B(1/n12-1/n22)=3.291015(1/n12-1/n22),模型仍然以古典理论为基础,定态时不发生辐射与该理论抵触,量子化条件的引入缺乏理论基础,对原子光谱的强度、宽度、偏振等无法解释。,动量矩Pn=nh/2p=mvnrn, mvn2/rn=e2/4pe0rn2;En=mvn2/2-e2/4peorn(eo-真空电容率),7,电子具有确定体积(d=10-15m)、质量(9.110-31kg), (J.J.Thomson和R.A.Milikan分别于1897、1909年实验测得) 因此其粒子性勿庸置疑; 1927年,C.J.Davisson, L.

6、H.Germer电子衍射现象证明电子运动时具有光的波动性。 Einstan光电效应证明光的粒子性,光是波动的粒子流,每个粒子为一个光子,能量为h。 电子运动与所有光运动形式类似,具有显著的波 粒两象。这就是电子的波粒二象性。,2、波粒二象性,例如:一个电子 m =9.1110-31kg =106m.s-1,按德布洛依关系,此电子 =727pm,1924年德布罗依设想具有静止质量的微观粒 子与光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征。为此 他给出了一个关于粒子的波长、质量和运动 速率的关系式: 微观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通过普朗克常数h (6.62510-34 JS)联系起来。,= h / p = h / m

7、v,8,110-2kg;1103m/s l=6.610-35m(子弹),9,3、统计性-概率,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无数次行为的统计结果。 所以,电子波是一种统计波。,测不准关系式,xp=nh;微观粒子的古典理论的应用范围,10,电子云:电子的概率密度随电子离核的距离 而变化,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几 率越大。以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几率密度分布的图形叫做电子云。,二、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波函数: 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 (原子轨道) 学函数式,是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原子核外某空间单位体 积内电子出现的几率。,波函数为描述电子的数学表示式,又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其空间 图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电子运动的

8、空间范围,俗称原子轨道。,11,氢原子的1S电子云,以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几 率密度分布的图形叫做电 子云。氢原子基态电子云 呈球形。对于氢原子来说, 只有1个电子,图中黑点的 数目并不代表电子的数目, 而只代表1个电子在瞬间出 现的那些可能的位置。,电子云示意图,12,13,(1)从外形上观看到s、p、d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形状与原子轨 道相似,但p、d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稍“瘦”些。 (2)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中有正、负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 图则无正、负号。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和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都只与l、m两个量子数有关,而与主量子数n无关 。,14,角量子数 l 0 1 2 3 4 电子亚层符号

9、 s p d f g,主量子数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四个量子数,自旋量子数 ms 能取1/2两个数值,确定能级 En= -2.1810-18/n2 电子层数 rn=n2e0h2/pme2,轨道形状 (球、纺锤、花瓣形) 确定电子亚层、能量,磁量子数 m 2 l +1 取值范围 -l、-(l-1)0、+(l-1)、+l,确定原子轨道 的空间取向,表示电子自旋状态,15,表4.1 氢原子轨道与三个量子数的关系,电数 2 8 18 32 2 n2,16,同一个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一样的电子 每个轨道内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电子的三个量子数相同则第

10、四个必不同 每个电子都具有以量子数描述的不同运动状态,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17,近似能级图Pauling近似能级图 根据光谱实验数据结合理论推算,用图示近似表示能级相对高低,H原子轨道能级仅与n值有关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由 n、l 共同决定,2、原子轨道的能级与核外 电子分布,多电子原子中发生: 能级分裂:同层电子能级不同 能级交错:E4s E3d (能级低于次层),3s ,4f ,4d ,2p ,能量,Pauling近似能级图,能级组,18,7s5f6d7p,1s ,2s ,4s ,5s ,6s ,3p ,4p ,5p ,6p ,3d ,5d ,表示一个原子

11、轨道 位置表示能级高低 能级接近归为能级组 n相同能级随l增大 l相同能级随n增大 n、l不同能级有交错,19,sequence,20,2,6,2,6,2,2,21,遵守三原则,按能级高低顺序,再按电子层(n)归并。如:,22Ti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 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如:,22Ti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电子分布式可写为:Ar3d2 4s2, 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原子实 Ar剩余电子,22,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外层电子”即价层电子,价电子层未必是最外电子层(包括次层和再次层), 价电子层电子未必都是价电子

12、,23,17Cl 3s2 3p5 26Fe 3d6 4s2 29Cu 3d10 4s1,主族:ns or ns np 过渡元素:(n-1)d ns 镧系、锕系: (n-2) f ns,外层电子构型:,24,大量事实表明:元素以及由其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3、核外电子分布与周期系,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25,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轨道能级组对应 每周期的元素数目: 每周期元素的数目等于相应能级组内各轨道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周期的号数等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 元

13、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 根据各族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可把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3、核外电子分布与周期系,26,超短 能级组:1s,短 能级组:2s2p,短 能级组:3s3p,长 能级组:4s3d4p,长 能级组:5s4d5p,超长:6s4f5d6p,7s5f6d7p,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数= n 族号数: 主族(A)ns、np电子数之和;ns1-2:s区,ns2np1-6 p区 副族(B)(n-1)d、ns电子数之和,1-7 d区;d10s1-2ds区 B 族 (n-1)d、ns电子数之和(8-10) 零 族(A)ns2 或ns2np6。,27,主族元素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s或np 副族元素

14、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1)d或 (n-2)f又称过渡元素,f区为内过渡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28,29,四、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原子半径,共价半径: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时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金属半径: 金属晶体中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主族元素在同一短周期中,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各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30,2、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短周期元素 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长周期过渡元素 金属性从左到右减小缓慢。 镧系、锇系元素都是金属 原子半径减小得更缓, 金属性更接近。,使基态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规律:主族:左右,增大;上下,减小。 副族:规律不明显。,3、电离能,31,32,*电负性:分子中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以(F)=4.0为基准计算其它元素的电负性。,规律:左右,由小大;上下,由大小。 一般以2.0作为金属性的分界。,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