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4268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 综合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方法,内容提要,二、封面、前言,一、注意事项,三、报告提纲,注 意 事 项,地形图手图(野外用的图):各班单独统一上交(回校前交)。 档案袋要求:民族一栏改为:班级(班级之后序号) 档案袋目录:要求认真填写: 1.附图1-XXX沉积相柱状图(1:500), 1份 2.附图2-XXX实测剖面图(1:500?),1份 3.附图3-XXX信手剖面图(1:500?),1份 4.附图4-刘家场地区地形地质图(1:25000)(就是清图),1份 5.附图5-刘家场地区地质图(1:25000),1份 6.附图6-刘家场背斜构造A-B、C-D剖面图(1:25000),

2、1份 7.刘家场综合地质实习野外记录本,2(3)本 8.刘家场地区综合地质实习报告(XX页),3本,注 意 事 项,报告完成后:收齐后与地层老师联系,草稿本也要交,班长注意检查班级序号,捆好上交,李艺斌(13396006683)、何幼斌(13972397482),王方平(13617257123),彭德堂(13972397832),李世雄(13339733870),实习报告写作的重要性,写报告是将来工作的重要部分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逻辑化的书面语言表达出实习主要成果认识的报告。 编写报告是综合地质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

3、,有鲜明的主题,充分的依据、严谨的逻辑性,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对于野外依据不是很充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参考前人已经发表的论文等成果,但要标注参考文献于文中。,二、封面、前言,一、注意事项,三、报告提纲,封 面,题目: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综合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序号: 指导教师:至少2名 日期:推后一周日期,目 录,目录要求:编到“节”,要页码! 报告中的层次要求:一、(一)、1、(1)、 插图编号格式,例如:图2-3,表格:表3-5 报告篇幅:3本信纸,包括图文字 书写方式:钢笔、水性笔,插图用铅笔,前 言 p138,内容: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状况,区域地质概况,

4、实习的主要任务,人员的组成及实习安排、时间等。 附图:实习区交通位置图。,二、封面、前言,一、注意事项,三、报告提纲,第一章 地 层,引言:重要性 第一节 寒武系 一、中寒武统,(一)覃家庙组 第二节 奥陶系 一、下奥陶统 (一)南津关组: : 第XX节 白垩系(二叠系) 要 求:地层的划分,主要岩性和所含主要化石,各地层的厚度和上下接触关系等。附图:各时代地层信手剖面图、地层接触关系素描图。,第一节 岩石类型 一、碎屑岩类 (一)砾岩: (二)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等 (三)粉砂岩 二、粘土岩类 (一)泥岩(二)页岩 岩石描述格式:1.分布层位;2.特征:颜色、成分、结构、构

5、造、颗粒的大小分选磨圆情况;3.可能代表的环境。 三、碳酸盐岩类,第二章 沉 积 相,三、碳酸盐岩类 (一)晶粒碳酸盐岩 1.泥晶-微晶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 2.粉晶-粗晶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 (二)颗粒碳酸盐岩 1.生屑碳酸盐岩;2.内碎屑碳酸盐岩;3.鲕粒碳酸盐岩;4.藻粒碳酸盐岩(主要为藻灰结核或核形石) (三)礁碳酸盐岩 1.礁白云岩:叠层石礁 2.礁灰岩:红花园组,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二节 相标志 一、岩性标志 亮晶颗粒灰岩;礁碳酸盐岩;石英砂岩 二、沉积构造标志(沉积构造插图放在此内容中) (一)层面构造 (二)层理构造 (三)化学成因沉积构造 沉积构造描述格式:1.分布层位

6、;2.特征:层系、规模等特征;3.可能代表的环境。,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二节 相标志 三、化石生态标志 实习区生物化石主要种类有: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海百合类、瓶筐石、古钵海绵、蓝绿藻、珊瑚、蜓类,双壳类等。 (一)底栖型:固着(含造礁)、游移 (二)游泳型:头足类(体管大小、气室大小与游泳能力) (三)漂游型:正笔石类,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三节 沉积相分析 一、实习区沉积相类型,第二章 沉 积 相,二、重点层段沉积相分析 (一) 寒武系 (二)奥陶系 (三)志留系 写作思路与格式: 以组(段)为单位,以三种相标志为依据,进行沉积相分析,在野外记录本基础上进行完善,可以借助参考文

7、献写作,但要把参考文献标注清楚! 一定注意统一格式,不要盲目抄书。,第二章 沉 积 相,第一节 褶皱 一、主褶皱 核部位置,核部和翼部地层,两翼产状特点,轴向和枢扭起伏状况 ,插图(路线填图信手剖面图) 二、次级褶皱(适当参考实习指导书),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二节 断裂 一、节理(适当参考实习指导书) 羽状张节理 二、断层 正断层、平移断层、逆断层(特征、判断依据、派生构造,插图),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三节 构造形成机制分析(参考文献!) 一、褶皱的形成 形成机制及时间等分析 二、断层的形成 形成机制及时间等分析,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一节 构造层的划分 以不整合作为划分依据 一、寒武纪()志留

8、纪(S) 构造层 二、泥盆纪(D)-石炭纪(C)构造层 三、二叠纪(P)-三叠纪(T)构造层,第四章 地质发展史,第二节 地质发展简史(参考文献!) 一、寒武纪()志留纪(S) 发展史 二、泥盆纪(D)-石炭纪(C)发展史 三、二叠纪(P)-三叠纪(T)发展史 写作思路:地层单位总结各地层单位的主要岩性各组代表的环境环境变化(纵向上的)环境变化旋回(浅深浅)海平面变化旋回(上升下降)区域构造演化(升降旋回)。,第四章 地质发展史,第五章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第一节 现代河流地质作用特征 一、河流类型; 二、边滩及河漫滩形成; 三、河流阶地形成及意义 第二节 地下水地质作用特征 一、溶洞形成机理;二、溶洞沉积物类型及形成机理;三、古神洞、新神洞的形成机理及意义,第六章 含油性分析,第一节 生油层分析 第二节 储集层分析 第三节 盖层分析 第四节 生储盖组合分析,结束语:收获体会建议等 参考文献(序号与文章中标注要一致) 1 2 3,参考文献(序号与文章中标注要一致),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