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92021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474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3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92021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92021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92021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92021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0920215.wps(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3 3 节 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 2.学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3 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探究 1 1.光的反射: . 2 2. 叫做平面镜.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金属面、光滑的地板 等. 3 3.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另一个 你 就是你的 . 合作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你有什么想法? 1 1.像的脸和你的脸大小相同吗? 2 2.眨眨你的左眼,镜中的像会眨哪只眼呢? 【假设猜想】

2、 . 【设计和进行实验】认真阅读、完成探究: 器材:坐标纸、 、支架、两个一样大的物体、刻度尺. 【实验步骤】 将坐标纸平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支架竖立在纸上,并以其 玻璃板与直线 中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MM 重合 把其中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有 贴 纸 一 面 朝 向玻璃板 拿另一个物体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 从 玻 璃 板 正 前 个位置就是前面物体的像的位置;观察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同; 方观察 以物体底部某一点在纸上做好标记,同时在像对应的位置做标记; 在 纸 上 留 下 记 号 移动物体,重做两次实验,并做

3、好标记; 用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上,不经过玻璃板,直接看纸上是否有像; 用虚线把每次实验中物体和它的像在纸上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 观 察 连 线 与 镜 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物距和像距),将数据记录于下表. 面是否垂直? 次数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cm 像到镜面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比较 1 2 3 【分析和论证】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 1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 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与物的左右 . 2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3 3.平面镜成的像是 立(“”“填 正 或 倒”)的

4、 ,物理中用 线表示 这个像.平面镜成像实质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评价与交流】 1 1.实验为什么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 . 2 2.实验环境 一些(“”“”填 亮 或 暗 ),效果更好. 3 3.两个物体为什么要一样大? ; 为什么两个物体底部的贴纸不在同侧? . 4 4.有同学发现实验中会看到两个像,这是因为 ,应该换用较 的玻 璃板. 5 5.如果玻璃板不与桌面垂直,会出现什么现象? . 课堂检测 1 1.某同学从平面镜前 2.5 m 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 A.远离平面镜 B.变大了 C.大小不变 D.变小了 2 2.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5、) 3 3.一只小鸟在离湖面 10m 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 5 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 像(“”“”填 虚 或 实 ). 4 4.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 1.6 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 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 0.4 m,像到她的距离是 m. 5 5.已知一物体 AB,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 AB. 6 6.“”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王刚同学利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 A和 B、 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 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6、 B,使它与蜡烛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 A成像的位 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移开蜡烛 B,用白纸作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 纸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参考答案 2 自主探究 1 1.光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 2.表面平整透明且能够成像的物体 3 3.像 合作探究 假设猜想:左眼或者右眼(根据生活经验的假设) 设计和进行实验:玻璃板 【分析和论证】 1 1.相等 相等 垂直 相反 2 2.对称

7、3 3.正 虚像 虚 反射 【评价与交流】 1 1.通过玻璃板既可以看到镜中的虚像,又可以看到对比的实物,平面镜只能看到像 2 2.暗 3 3.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 像与物的左右相反 4 4.玻璃板的厚度大,两面都可以成像 薄 5 5.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那么不管在桌面上如何移动物体,都不能使像与物体重合 课堂检测 1 1.C 解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是等大的.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这个同学的像,这个同学的 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也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2 2.B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 选项 A 中像与物体左右相

8、同,不符合题意;选项 C 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选项 D 中物体 与像不是等大的,因此也不合题意;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 3 3.答案:20 虚 解析:当小鸟距水面 10 m 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 10 m.所成的像 与它的距离是 20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 4 4.答案:1.6 0.8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物等大的虚像,所以小丽身高为 1.6m.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也是 1.6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她到镜面的距离是 0.4 m 时,像到镜面的距 离也是 0.4 m,即像到她的距离是 0.8 m. 5 5.答案:见解析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6 6.答案:(1)A 等效替代法 (2)虚 解析:(1)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A 一侧观察,在蜡烛 B 的一侧不能看到蜡 烛 A 的像.用蜡烛 B 代替蜡烛 A 和蜡烛 A 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2)白纸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A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