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498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6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9.wps(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 8 8 课 笔墨丹青 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 A集体舞蹈图 B人物龙凤图 C女史箴图 D马王堆汉墓帛图 解析: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女史箴图是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马王 堆汉墓帛图是在西汉时期,故排除 B、C、D 三项。 答案:A 2“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 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 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他的绘画理论对中国画风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人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吴道子 D阎立本 解析:“由材料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 等可知此画家

2、的绘画特点是 以形写 神”,故选 B。A 项是书法家,代表作兰亭序;C 项是唐代画家,代表作送子天王图,绘 画栩栩如生,被称为吴带当风;D 项是唐代画家,代表作是人物画步辇图,此三者都无法 “”体现 以形写神 的特点。 答案:B 3山水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抒情达意的重要形式之一。下列四幅画中属于山水画的是( ) 解析:洛神赋图属于文人画中的人物画,历代帝王图属于人物画,年画连年有 余属于民间风情画,踏歌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寄情于山水。故 D 项正确。 答案:D 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杰作,体现了深厚的时代气息,呈现出艺术内 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原因在于( ) 1 A商品经济发展 B社会思潮

3、变化 C传统文化影响 D社会上层倡导 解析:宋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的大量出现, 市民阶层产生并逐渐壮大,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世俗化文艺形式出现,在绘画领域表现为风俗 画的出现。 答案:A 5“”“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元四家主张 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连, “”“”其画作多表现 隐居出世成仙 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 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解析:“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 不求形式 体现了对“意境”“的追求, 诗文印信 入画,诗画相联”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 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

4、追求神韵意趣。故选 C 项。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之所以会被认定为宋元绘画史,甚至中国绘画史的最高峰,不仅是由于写 意、写实以及理想主义的表现获得完全的调和,同时在绘画技法上,也是一个有显著进步的时 代。北宋是鉴赏家、批判家与画家的协调期,而使绘画经常处于具有高度批评精神的 ”时代。 材料二 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中近代风格开始的一大助力是中国绘画史上前所未有 的新艺术。 请回答: (1)北宋时期绘画创作取得成就的主要政治原因是什么?在宋代,古代绘画在创作的形式 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宋元和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创作风格上有何异同点? 解 析:第(1)题考查政治对绘画的影响

5、及宋代的绘画成就,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 考查对文人画和民间风情画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答案:(1)原因:国家局部统一的完成;理学的兴起。 变化:文人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的画种,成为当时绘画创作的主流。 (2)同:从形式上看,都属于文人画;从艺术特点上看,都注重对个人意境的追求,而不 讲求写实;从风格上看,明清绘画艺术是对宋元以来的绘画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异:明清时期 出现一些与传统的艺术风格迥异的新艺术家;明清时期的绘画从文人阶层独有的艺术享受走向 世俗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实用性。 2 基础巩固 1对下幅绘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在植物纤维纸上 B它是一幅雕版印刷品 C作者

6、是晋代顾恺之 D研究战国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的帛画人物龙凤图,A 项中植物纤维纸是西汉时 发明的,故 A 项错误;雕版印刷术是隋唐时期出现的,故 B 项错误;顾恺之是东晋人,故 C 项 错误;故选 D 项。 答案:D 2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 ”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这幅画应是(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顾恺之绘画的特点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 象的精神气质,故选 A。 答案:A 3魏晋时期,凸显个性

7、的文人画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士人群体的出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城市市民群体的需要 解 析: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绘画成 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理解的理想形式,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 答案:B 4下图是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下列有关该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A该作品的作者为吴道子 B体现出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画风 C主题是描绘市井生活 D作者善画宗教人物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它体现了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画风, 并不是描绘市井生活,故选 C。 答案:C 5下面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8、 ) 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A山河破碎,战乱频仍 B盛世经济的繁荣 C“ 三教合一”的出现 D市民阶层的兴起 解析: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夏圭被人称为“夏半边”,他往 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这反映了南宋偏安江南、国家不统一的社 会状况。 答案:A 6欧阳修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 ”见画。 该诗描写的绘画类别及其风格是(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兼备 解析:“”从 画意不画形 可知,该诗描写的绘画重视写意,属于文人画。所以选 A。 答案:A 7下

9、面是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 ) 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 4 C民间风情 D战争风云 解析:图片中的“马勺脸谱”“”鱼皮贴画 是民间艺人制作的,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属 于风俗画的范畴。 答案:C 能力提升 8.绘画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为宋代的货郎图,此图可用于直接研究 的主题是( ) A活跃的商品经济 B风俗画盛行 C丰富多彩的民俗 D生动的市井生活 解析:该图属于世情风俗画,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只是侧面反映。 答案:B 9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 为(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对外

10、贸易的发展 C文化事业的发展 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解 析: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 基本素材,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增强,这是促使其产生的重要动力。 答案:D 10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容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解 析: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题干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 我合一”意在体现画家的心境,并不是简单追求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是要表达一种

11、意境,传 递画作者的心境。 5 答案:D 11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恺之在建康瓦官寺画维摩诘像,围观者为其点睛之笔所倾倒,纷纷向寺院施舍, “俄而得百万钱”“。他为裴楷画像,紧紧捕捉人物特征,颊上加三根毛, 觉神明殊胜”;为谢 “”鲲造像,注意背景环境对人物的烘托,说: 此子宜置岩壑中。 材料二 材料三 画僧八大山人为明宗室,本名朱耷。明亡以后,曾装聋作哑。在他的笔下,鱼、鸟等多是“瞪 ”“眼鱼伤心鸟”“,表情冷冷逼人, 白眼看青天”,神情桀骜不驯。 (1)材料一反映了顾恺之的什么绘画理论?顾恺之的代表作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北宋绘画特点的哪些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 (3)材料三中朱耷的绘画有什么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答案:(1)“以形写神”;女史箴图。 (2)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出现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宋代重文,文人阶层不断壮 大;理学兴起;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3)风格奇特,不拘成法。由于明清更替,社会动荡;专制统治强化,政治腐败黑暗。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