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7007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9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的影响.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7 不良地质现象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基本概念 地基承载力 岩溶与土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地震液化与断裂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斜坡岩土体移动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基本概念,地基直接支承建(构)筑物重量的地层部分称为地基。 天然地基未加加固的天然地层作为地基时,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经过了人工加固的地基,基础建(构)筑物在地下直接与地基相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作用:把建(构)筑物重量传布到地基中 作为地下室或地下建筑物的一部分。 浅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5米者 深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等于或大于5米者 如桩基础,(一)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由建(构)筑物基 础传来的荷载的能力。 满足的条

2、件: 强度要求:地基受荷后不会发生破坏而丧 失稳定; 变形要求:地基变形不超过容许变形值。,(二)岩溶与土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溶洞或土洞等洞穴,当施加附加荷载或震动荷载后,洞顶坍塌,使地基突然下沉。 地表岩溶造成地基不均匀。 岩溶地区有第四纪土层分布,注意土洞发育。,(三)地震液化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地震液化: 当粉细砂土层饱和时,即孔隙全部为水充填时,振动使得饱和砂土中的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短时间内,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砂粒通过其接触点所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力,变的象液体一样的状态。

3、,液化的宏观现象: 喷水冒砂, 地下砂层液化。 不液化土层: 密实的砂层, 粘性大的土层, 土的有效应力大、或土层埋深大。 易液化土层 松散的砂层,排水条件差,有效应力小,或埋深小等。,(四)斜坡岩土体移动对地基稳定性影响,6.8 不良地质现象对地下工程选址的影响,主要内容: 地下工程的概念 地下工程总体位置的选择 洞口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 洞室轴线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概 念,地下工程:建筑在地面以下及山体内部的各类建(构)筑物。 地下交通设施 地下工业设施 地下储存库 地下生活设施 地下军事设施 优点 隔热、恒温、密闭、防震、隐蔽、不占地面空间等,地下工程总体位置的选择,区域地质条件 1. 基

4、本地震烈度小于8度 2. 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3. 第四纪以来无明显的构造运动,场地条件 1.场地稳定安全 2.构造简单 3.岩体完整 4.地形完整 5.地下水影响小 6.无有害气体及异常地热 7.其他因素(如与运输、供给、动力、水源等因素有关的地理位置等),(一)洞口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洞口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坡度大(大于30度)、岩体完整、覆盖层薄 洞口底标高的选择 高于谷底最高洪水位0.51.0米 洞口之间的高程差别不能太大 洞口边坡的物理地质现象 避免不良地质现象,(二)洞室轴线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依据 地层岩性 岩层产状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布置洞室的岩性要求 岩性均一、层位稳定

5、、整体性强、 风化轻微、强度较大 岩浆岩和变质岩较有利 沉积岩岩性复杂,较上述两类岩石差,2. 地质构造与洞室轴线的关系 (1)当洞室轴线平行与岩层走向时 1) 水平地层(岩层倾角小于510度) 岩层薄、节理发育不利,2)倾斜地层 侧压力不一致,洞室边墙的变形大,3) 近似直立的岩层中 受力不均匀; 洞室不能选在软硬岩层的分界线上; 洞室跨度大于岩层厚度,易造成不稳定,(2)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垂直正交有利 1)岩层倾角较陡最好,2)岩层倾角较平缓,节理发育时,易发生坍落现象,(3)洞室穿过褶皱地层,1)洞室横穿向斜地层 地下水的威胁 岩块崩落,2)洞室轴线横穿背斜地层 背斜形成自然拱,具有较好

6、的稳定性。,3)洞室轴线与褶皱轴线重合时 背斜轴部:自然拱 张力带 背斜翼部:类似与倾斜地层 向斜轴部:最不利,4)断裂破碎带地区洞室位置慎重,6.9 不良地质现象对道路选线的影响,道路工程的组成 路基工程(路堤和路堑)+桥隧工程(桥梁、隧道、涵洞等)+防护建筑物(明洞、挡土墙、护坡、排水盲沟等),(一)地质构造对地基工程的影响,路基边坡:天然边坡 半填半挖路基边坡 深路堑的人工边坡 土质边坡变形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 水的作用 岩质边坡变形决定于:软弱结构面的性 质及组合关系 临空面+切割面+滑动面或破裂面促使变形,单斜谷中:路线选择在岩层倾向背向山坡一侧。,断裂谷中,山坡岩层破碎,裂隙发育不

7、利。如若选线,注意结构面组合情况。 在岩层褶皱的边坡中 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注意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的关系: 向斜构造:有利 背斜构造:不利 单斜山:两侧不同,(二)滑坡地带选线,滑坡地带选线受滑体规模、稳定状态、滑坡影响因素等控制。 小型滑坡(体积10000m3,滑面埋深5m,滑坡分布面积2500m2) 不必绕避,经采取防治措施后,直接穿过。,中型滑坡(体积10000100000m3,滑面最大埋深5 20m,滑坡分布面积约2500 8000m2) 可以考虑通过,并慎重考虑其稳定性,注意调整路线平面布置,选择有利部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大型滑坡(体积大于100000m3,滑面最大埋深大于 20

8、m,滑坡分布面积约大于 8000m2) 首先考虑绕避方案。 如采用整治方案,应注意经济比较。,(三)岩堆地带选线,岩堆风化坡积体。 选线应考虑岩堆的规模、稳定程度。 1)发展阶段的岩堆以绕避为宜。 2)趋于稳定的岩堆可不必绕避,宜在岩堆坡脚以外适当距离以路堤通过。 3)稳定的岩堆可在适当位置以路堑或路堤方式通过。,(四)泥石流地段选线,泥石流指在山区一些流域内,主要是在暴雨降落时形成的、并由固体物质(石块、砂砾、粘粒)所饱和的暂时性山地洪流。 特点:暴发突然、运动快速、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 分段: 形成区 流通区 堆积区,布线方式: 1)通过流通区以单孔桥跨方式通过为宜。,通过洪积扇顶部较为理想 通过洪积扇外缘一般较好,但需防淤埋和水毁的可能。,绕道对岸的路线工作量大 用隧道穿过洪积扇造价高,安全性高,通过洪积扇中部一般应设计成路堤,单孔桥通过,不宜用路堑。,(五)桥位选择,应考虑如下工程地质方面的原则: 1.应选在河床较窄、河道顺直、河槽变迁不大、水流平稳、两岸地势较高而稳定、施工方便的地方。 2. 选择覆盖层薄、河床基底为完整坚硬的岩体。 3. 在山区应特别注意两岸的不良地质现象。 4. 选择在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好、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的地段。桥线方向应与主要构造线垂直或大交角通过。桥墩和桥台尽量不置于断层破碎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