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讲义新人教必修420190425128.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7045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16 大小: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讲义新人教必修420190425128.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讲义新人教必修420190425128.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讲义新人教必修420190425128.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讲义新人教必修420190425128.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讲义新人教必修420190425128.wps(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拿来主义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希望用此改变国民精神。1909 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 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 5 月,首次用 生平 “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 经历 “”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 五四 新文化运 动的主将。1926年 8 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 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

2、主任。1930 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36年 10 月 19 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 腔北调集等。 译著:死魂灵(俄果戈理),毁灭(前苏联法捷耶夫)等。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 评 价 “称为 民族魂”。 (二)人物轶事 理发乱付钱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有一天路过一家上等理发厅,就随意走 了进去。理发师见他身穿一件褪了色的长袍,脚穿一双布底鞋,

3、头发乱 蓬蓬的,心里看不起他,便很随便地剪了一下,不到十分钟就理好了。 但出乎理发师的意料,鲁迅随手抓了一把钱给他,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这些钱竟比规定价格多了好几倍。 过了一个多月,鲁迅又去这家理发厅理发,正巧又碰到那位理发 师。鲁迅还是那身打扮,却受到了非同寻常的招待。理发师又递烟又敬茶,足足干了一个多小 1 时才把发理完。可令他惊讶的是,鲁迅这次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抓一大把钱给他,而是认真地按 “照价格数好铜钱付了账。理发师不解,问其缘由。鲁迅笑着回答说: 上次你胡乱给我理发, 我就胡乱给你钱;这次你给我理得非常认真,我自然就要认真地按价格给你钱啦!”理发师羞 “”得满脸通红,

4、以后再也不敢 看人下菜碟 了。 拒见蒋介石 从 1927年 12 月至 1931年 12 月,受蔡元培的聘请,鲁迅一直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特 约撰述员”,每月薪金 300 块大洋。 后来,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蒋介石,亲自兼任教育部长。这时有人向他告密说:“现 在部里的特约撰述员周豫才,就是周树人,也称鲁迅。他就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和头 子,最激烈地反对你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告密者的本意是借机迫害鲁迅,但蒋介石却认 为是一次拉拢鲁迅的好机会,便回答说:“这事很好。应该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 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接着,教育部派人向鲁迅转述了蒋介石的邀请。不想鲁迅断然

5、“”拒绝,并因此辞掉了 特约撰述员 的职务。 (一)背景链接 20 世纪 30年代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 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掀起了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 买办文人的“全盘西化”思维甚嚣尘上。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 年前后在左翼 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 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拿 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通俗形象的新名词,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对待 中外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科

6、学态度。 (二)常识整理 文学常识 杂 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鲁迅曾说: 杂文这种文体,是 古已有之 的,凡有文章, 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 成了杂”。 (且介亭杂文序)这是有关杂文特点的一种广义的说法。我们现在所说的 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厚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 章。 杂文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 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 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

7、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 2 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文化常识 “”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 送来 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引申为很体面、有气派。 “”古代 冠冕 演变: 古代的冠通常仅仅覆盖一部分头顶,更多是一种礼仪上的要求。冠的使用一直沿续到中国 封建时代的结束,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冠式,其中皇帝重臣朝会或祭祀时所戴之冠又称为 “冕”。 (1)秦汉前没有“帽”这个字,古人将冠冕头饰统称为“元服”,因为“元”有“头”的意 思。至商代,男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冠。 (2)汉代以前,只有士大夫才有资格着冠,普通平民则使用一块布包住发髻,称为帻(z) 巾。

8、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风尚为之一变,文人士大夫也以着巾为荣。 (3)进入唐代,幞(f)头普遍流行,成为官员的标准头饰。幞头源自民间的包头布,实际 上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制作的软帽。宋代时,幞头结构也经改良,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 “故又称 乌纱帽”。 (4)明代,汉冠再度流行,但样式已有很多变化。清代统治者为满族,满族服饰成为主流, 体现在冠制上就是用顶子代替了各种汉冠。 (一)读准字音 单音字 (1)掘起(ju) (2)残羹(n) (3)冠冕(min) (4)吝啬(ln s) (5)脑髓(su) (6)譬如(p) 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孱Error! (2)炮Error! 2语境

9、辨析法 (3)王良善于审时度(du)势,终于度(d)过了困难时期。 (4)他虽然取得了冠(gun)军,但在获奖感言里并没有冠(gun)冕堂皇的语言。 (二)写准字形 3 1Error! 2Error! 3Error! 4Error! 5Error! 6Error! (三)用准词语 明确词义 (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3)“”冠冕: 冠冕堂皇 的省略,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4)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形容人大怒的样子。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10、) 该寺建于 1839年,至今已有 177 年的历史。几经修复、扩建、装饰,形成了目前的由祈 祷大厅和内、外院组成的三部分,既冠冕堂皇,又具典型的民族风格,不再被视为残羹冷炙。 辨析:“冠冕堂皇 ”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应改为 富丽堂皇 ” “”, 富丽堂皇 “”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 残羹冷炙 指吃剩下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属用错对象。 易混辨析 1徘徊 vs 徜徉 课本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 原句 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 徘徊 多用于心里难以下决定,或者焦急; 徜徉 指很愉悦或者说心

11、里很 辨析 轻松。 夜风掠过树荫送来阵阵凉意,淡雅的荷香不时引来鸣虫浅唱。徜徉 在荷塘月 即境 色的诗情画意中,我的眼前却浮现出一个在苦闷中徘徊 的身影,心中便弥漫着一 活用 种淡淡的忧伤。 2未免 vs 不免 课本 “”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 拿来主义 怕未免 原句 有些危机。 “ 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 辨析 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能作谓语;“不免”,免不了,用来加重句 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有时可以作谓语。 即境 我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不免让人捏一把汗;有关专家也认为

12、, 活用 “这种 蛇吞象”的收购即便成功了,此后的经营也将面临诸多困难,未免得不偿失。 4 第一步Error!快读课文明大意 1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明确:揭露“”“”“”“”送去主义 送来 的危害、 拿来 的必要 拿来主义 的原 则和方法。 2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先列举了哪些现象?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现象 做法表现 结果 闭关主义 “”碰了一串钉子 (行不通) 先送“古董”,再送“古画和新画”,三 送去主义 “”送 梅兰芳博士 听凭送来 大受其害 之所以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因为这样写有两 个作用。一是从表面上看是绕了弯子,实际上却是 ,把“

13、闭关主义”和“送 去主义”“作为 拿来主义”的铺垫,这样提出“拿来主义”就显得顺理成章。二是“”闭关主义 和“送去主义”是作为 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 ”主义 衬托得更加突出。 “明确: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只送不取,沦为 乞丐 先有英国的鸦 ”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 完全国货 的各种小东西 “”“”等 残羹冷炙 先破后立、破中有立 拿来主义 的对立物 第二步Error!精读课文细揣摩 学习目标 1“”理解 拿来主义 的实质和蕴含的道理。 2学会运用比喻、类比等论证手法,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3分析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4、。 (一)研习第 14 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第 1“”自然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 送去主义 的媚外丑态? 答: 明确: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 5 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 光”“;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 象征主义”。 2分析下列语句的含意,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几位 大师 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 发扬国光”。 (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

15、,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 奖赏。 答: 明确:(1)“大师”暗含讥讽,“捧”表现了“大师”们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 贫乏,却一路张扬,显得多么寒伧可怜,可悲可笑。(2)反语。正话反着说,讽刺更强烈。(3) 这句话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要亡国 灭种。 3“”鲁迅先生为了证明 送去主义 的危害,采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呢?请简要分析。 答: 明确:采用了类比的方法。 “尼采:自诩是太阳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他发疯 而死;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只送去,不拿来亡国灭种。 (二)研习第 810 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4本文把“大宅子”比喻成文化遗产

16、,批判了哪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拿来 ”“”“”主义 者是怎样 占有挑选 文化遗产的?根据本部分内容,完成下面两个表格。 表格一:三种错误态度 三种类型 想法 行动 实质 共同点 孱头 徘徊不敢进 ( ) 昏蛋 保存清白 全盘否定(虚无主义) 不加选择 废物 羡慕 欣欣然蹩进 ( ) “”“”表格二: 占有挑选 的方法 喻体事物 做法 本体事物 态度 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片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和烟灯 留一点,毁大部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 姨太太 散去 ( ) 腐朽淫糜的东西 答: 明确:怕给染污 拒绝继承(

17、逃避主义) 放火烧光 全盘接受(投降主义) 鱼 6 翅 送药房供治病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剔除(毁灭) 5文章结尾共由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请 根据提示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 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明确: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拿来之后我们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具备哪些条件? “”实行 拿来主义 有什么重要性和

18、迫切性? (三)纵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6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全篇内容简要分析。 答: 明确:本文语言犀利、幽默。例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 的”。一个“给”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 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就把“送来”和“拿来”的区别点明了。幽默,是敏锐、机智 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在第 9 段中, 作者对于如何占有,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 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又颇具感染力。 议论文写作怎样运用类比论证法 写法领悟 巧用

19、类比,抽象说理形象化 在拿来主义第 3 段中,作者首先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 坏事情”,作者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然后运用类比论证 的方法,用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却“发了疯”,类比说明中国如实行“送去主 ”义 将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将抽象的说理生动形象化,极易被读者理解。 写法指导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 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 7 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如鲁迅的人生识字

20、糊涂始片段: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 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 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 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 很。人们学话,从高等华人以至下等华人,只要不是聋子或哑子,学不会的是几乎没有的, 一到学文,就不同了,学会的恐怕不过极少数,就是所谓学会了的人们之中,请恕我坦白的再 来重复的说一句罢,大约仍然胡胡涂涂的还是很

21、不少。 用孩子学话(即客体)和大人学文(即主体)进行类比,学话学文有共同属性,它们都在学语 言,孩子学话很明白,大人学文也应该很明白,但实际上却糊涂。通过类比,论证了糊涂的原 因在于学的是古文,和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已经有很大距离,很难懂,故而糊涂。 2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检验。如初 中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片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如果邹忌不是以自身经历为事实基础,那

22、么,类比推理就没有起点。又如齐威王没有和类 比的事实有相同的属性,也不能推出“王之蔽甚矣”的正确结论。由此可见,客体事物(邹忌 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的事实)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齐王 蔽甚矣 )的作用。 3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毛泽东愚公移山片段: 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 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中国古代有个寓言, 叫作“愚公移山”。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作帝国主义,一座叫 作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 地

23、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 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毛泽东这个类比论证,形象生动,道理深刻但又表述浅显,铁一般的逻辑不由得你不接受 他的立论,不但在当时有力地武装了全党的思想,而且几十年来,其思想仍是我们克服各种困 难的有力武器。 4类比与比喻、对比的区别。 (1)类比与比喻 类比和比喻有相近之处:类比论证的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比喻论证的本体 事物和喻体事物之间也有相似点;类比能形象生动地证明论点,而议论文中的比喻也有使抽象 8 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的作用。正由于有这些相近之处,以致有些人把某些密集

24、的比 喻修辞或某些类型的类比论证说成是“比喻论证”,但类比和比喻毕竟是不同的,它们有许多 根本的区别。 从属性上看,类比论证是用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 易懂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 从论证基础看,类比论证的基础是类比推理,应从事实出发,又要回到事实,并受事实的 检验;比喻论证的基础是比喻辞格,不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可以合理地想象、虚构出某种情况 或形象,如寓言、神话、小说等都可以作为比喻论证的材料。 从论证效果上看,类比论证着重点在说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比喻论证却侧重在说理的形 象和具体化。 (2)类比与对比 类比是将一类事

25、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 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 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 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类比都是引用和自身比较相同的,有共同性的;对比是引用有明显不同的,可以显出差别 的。 针对练笔 “”请根据文意,运用类比的形式,以 勤 为话题,续写一个片段。150 字左右。 “”有勤,才有了孔子 韦编三绝 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答: 参考答案:有勤,才有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美谈,

26、也才有了身兼六国相印的伟绩; “”有勤,才有了祖逖 闻鸡起舞 的豪举,也才有了中流击水、挥师北伐的丰功;有勤,才有了 “”“”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感叹,也才有了 诗圣 的尊称;有勤,才有了李白“铁 ”“”杵磨成针 的佳话,也才有了 诗仙 的称誉;有勤,才有了匡衡“”凿壁偷光 的行为,也才 “”有了 一代名士 的赞赏;有勤,才有了张溥“”“”七录书斋 的名声,也才有了 文社 领袖的 重望。 9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吸收与创新 1从教材中积累 针对要不要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鲁迅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在新形

27、势下,我们有必要运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开动脑筋,擦亮眼 睛,勇敢地占有、挑选、利用外来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共同 的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2从历史中积累 翁方纲和刘石庵是清代有名的书法家。翁方纲一生研究书法,讲究笔笔有来历,最佩服唐 代虞世南、欧阳询的书法。刘石庵则善于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一种丰腴厚重的书体。有人 问翁,刘的书法如何,翁说:“”他哪一笔是古人的? 刘不服,说:“我自己发挥自己的书法 特色罢了,他哪一笔是自己的?”这是两位书法家对待书法艺术的态度和观点。其实, 继承 前人的传统与发扬自己的特色二者之间

28、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3从现实中积累 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余作赋先生自 1989年成名后,便隐姓埋名 20 多年,两耳不闻窗外事, 潜心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理论与技法,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绘画艺术之长,用中国画独有的水墨 “”画形式,采用 屋漏痕 技法挥写大自然的大境界。他穿越时空,古为今用;他跨越东西,洋 为中用。在保持中国画特色的同时,把所有艺术元素熔炉提炼,采用“屋漏痕”原理再造自然。 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中国画的创新与传统的矛盾,使世代书法家所追求的“屋漏痕”最高境界 在山水画中变为现实。 4从名言中积累 (1)可则因,否则革。扬雄 (2)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莎士比亚 (3)正确的道路是这

29、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 (4)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 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温伯格 (二)这样运用素材 精彩片段 10 吸收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吸收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 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吸收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 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针对要不要继承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鲁迅 先生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因此,我们只有开动脑筋, 擦亮眼睛,勇敢地占有、挑选、利用外来科技文化,

30、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才能将吸收 和创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结出成功的累累硕果。 领悟 此片段论述的中心是“将吸收和创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结出成功的累累硕 果”。作者在论述时,先把吸收和创新的关系比作鱼与水的关系,强调二者的相辅相成,然后 引入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的课文素材,论述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是创新的 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归结出中心论点。课文素材的运用对表现主旨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值得 借鉴。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 这是一篇切中时弊、很有 时代感的文章,作者从学 术界谈到影视娱乐圈,谈 精彩范文 到时尚与服饰,几乎全方 20 世纪 30年代,鲁迅先生曾针对文化和文艺,

31、大声疾呼“拿来主义”, 位地列举了时下的“拿来” 即要大胆西学东用。 现象,凸显了当今文化创 21 世纪的今天,“拿来”变得如此容易和普遍。大家都在不断地、毫 造力匮乏的现象。 不客气地演绎着“拿来主义”。有人把这种现象含蓄地称作“借鉴”,也 从根本上说,“拿来主义” 有人毫不客气地将其命名为“剽窃”。 就是崇洋媚外,其来源是 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术界。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剽 不自信,对国家和民族的 窃抄袭成风,弄虚作假为常,巧取豪夺成性,欺世盗名为荣。不仅如此, 不自信;最深刻的来源, 学术抄袭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和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 则是社会各界一遍遍重复 合理

32、化的趋势。 的过往两百年的屈辱历史。 关于学术腐败的问题,不少文章和论坛也深刻挖掘了其产生的深层原 这种屈辱大概已经深入了 因,同时呼吁健全的法制和教育制度以及学术界人士的责任心、淡泊心 民族心里,一直影响着这 和诚信品质。可是学术抄袭还是愈演愈烈,大有从燎原的星火演变成汪 个民族的思想,就像阴影 洋火海的势头。 隐藏在潜意识之中,也许 梁启超曾针对清朝学者呼吁素惯淡泊、与世无竞、终身于学的“寒士”。 感觉不到,但是恐惧和自 在学术领域逐渐商业化的今天,这种“寒士”如稀有动物一样濒临灭 卑却是无处不在。 绝。试看身边的同事朋友,发文章做科研,十有八九是“借鉴”了别人 写作借鉴 的,而这种借鉴并

33、非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复制、粘贴、改 1学构思 编、翻译,网络是如此好用。学富五车的大家们会大方地点出引言、做 20世纪 30 年代,鲁迅先生 11 细注释,而那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主儿总是偷偷摸摸、含含糊 的“拿来主义”切中时弊, 糊、引而避之、鸠占鹊巢。 深入人心。今天作者有感 在西方学术界,如果被发现一次抄袭,肯定是被踢出学术领域永世不 于现实社会中“拿来”之 得翻身。而在中国的学术圈,被发现了、指控了,作弊者顶多是丢了一 容易和普遍,痛心疾呼, 些头衔,还是会在高校和学术界混得如鱼得水。 批判借“拿来”之名而行 我对娱乐圈和影视圈知之甚少,偶尔的观看和欣赏,也会遭遇不

34、同程 剽窃之实。两相对比,更 度的“拿来主义”。第一次看好想好想谈恋爱时非常激动,觉得影视 发人深省。 圈终于出了电视精品了,那镜头和光线的切换,音效和环境的采用,精 2学引用 辟的对白和哲理性的讲述,四个不同女人对时尚、爱情、友情、生活、 第段巧妙引用辛弃疾的 工作的阐释都令我欣喜不已。可不幸的是,Sex and the City撞到了我 诗句,形象地说明了这种 的眼球,它每一季好像都在嘲笑我这肤浅的骄傲。这是典型的超越借鉴 “借鉴”现象的普遍和泛 的剽窃,因为所有关于好想的值得欣赏的因素大都来自这部美国电 滥。 视剧。 3学对比 韩剧的流行不仅带来了韩式服装和韩国菜的泛滥,还把韩剧模式、理

35、 中西方学术界对抄袭事件 念、风格灌输于中国影视界和大众心中。白领公寓情定爱琴海不 的不同处理,也让人深思 仅采用韩国明星,还运用了韩剧的拍摄风格:典型的大特写镜头、精美 “抄袭”现象在中国屡禁 的服装和画面、灰姑娘和富豪王子的痴怨爱情。情似神似,汉语版的韩 不止的深层原因,惩罚力 剧而已。前两天中央一套播出的泰国的凤凰血也未脱窠臼。 度小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 上周译了一篇关于“隐藏奢华”的文章,说到美国名人明星们之所以 了这种不正之风的蔓延。 穿用商标和徽志不明显的名包和服装,就是因为这些名包和名牌时装的 4学结尾 赝品和模仿品充斥了美国各大商店。这些所谓的“名牌”的拥有也因为 卒章显志。作者

36、在分析列 普遍而失去独特和尊贵。 举种种“拿来”后,大声 当然,时尚、服饰等流行因素的散播和模仿与学术界、文艺界的抄袭 疾呼:这类的“拿来主义”, 剽窃不可同日而语。它们引起的官司也相对少得多。 不需要大力提倡了,需要的 这是个信息时代,只需要 10 分钟的时间,艾美奖上的时装和珠宝展示 是合理的限制和管理。语 就可以把流行理念和时尚元素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个信息世界,只需 言简洁有力,振聋发聩。 要鼠标一点,你就可以搜集到想要的信息,复制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是 个粘贴、仿制、改编、模仿的时代。“拿来”如此容易,如此天经地义、 理所当然。 “这类的 拿来主义”,不需要大力提倡了,需要的是合理的限

37、制和管理。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12 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第七章 翻译 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明理知义 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 时候要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 “自内心,就像手脚长在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从反面来说,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正如当下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 “”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 慎其独 是不是也应该作为各类人民公仆的必修课呢? 蹇叔哭师 左丘明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38、。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 君命大 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 “诸蹇叔。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 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 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 ”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注释

39、 绛:晋国国都。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过轶:越过。 管:钥匙。访:询问,征求意见。无所:一无所得。拱:两手合抱。殽(xio):同 “崤”,山名。陵:大山。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 参考答案: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 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参考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 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 13 ”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

40、,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 ”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 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 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 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 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对他们哭着说:“孟明啊,我看着大 ”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

41、叔只活个中 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 聩)”。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山有 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战死 ”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于是秦国军队向东行进。 2017 年 8 月 8 日,著名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金属物理和冶金史学科奠 基人柯俊在京悄然逝世,享年 101岁。其逝世再次引起了关于“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 ”下知 的讨论。 柯俊 191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

42、学位,后留校任教。1953 年,在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并婉拒了国外众多知名研究机构的邀请后,柯俊回到阔别已久的祖 国,立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新中国的发展。他说:“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 重要的。”柯俊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国际同行 因此称他为“贝茵体先生”。他谢绝美、德等国的邀请,利用这项技术研制出了高强度、高韧 性的贝茵体结构用钢,为我国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柯俊还“桃李满天下”, 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人生教益 时代需要偶像。一个国家把什么样的人当偶像,这个国家就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当今 时代,我们的偶像更应该是柯俊这样的科学家能抛却浮华,潜心钻研。 14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