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4242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716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15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4242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4242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4242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4242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节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42423.wps(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孺子(r) 2.怵惕(ch) 3恻隐之心(c) 4.非由外铄我也(shu) 5不如荑稗(t bi) 二、通假字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同纳,结交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通徼,求取 3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同燃,燃烧 三、古今异义 1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古义:在于 今义:在意,介意 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古义:的地方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四、一词多义 1恶Error! 2辞Error! 3是Error! 4于Error! 5而Error! 6然Error!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 1 - 1名词作状语 非由外铄我也 外:从外

2、部 2名词作动词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事:侍奉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舜明于庶物 明:明白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熟:使 成熟 (2)旷安宅而弗居 旷:使 空闲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也”表示判断) 2仁,人之安宅也 (“也”表示判断) 3义,人之正路也 (“也”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 自暴者不可与(之)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之)有为也 (省略代词“之”) (三)状语后置句 1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于乡党朋友”作状语,后置) 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于禽兽者”作状语,后置) 3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介词结构“于

3、孺子之父母”后置) (四)宾语前置句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自”作“贼”的宾语,前置) (五)定语后置句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定语“美”后置) 课文译注 孟子曰: “ 人皆有不 忍 人之心。 (1) 孟子说:“ 即同情心 。人都有不忍加害别人的心即同情心。 先 王 有 不 忍 人 之 心 , 斯 有 不 怜恤别人 的心,就有了不狠古代圣贤的帝王有不忍加害别人怜恤别人的心,就有了不狠 忍人 之 政矣 。 以不 忍 人之心,行不忍 怜恤别人 的政治。用怜恤别人的心施行怜恤心加害别人怜恤别人的政治。用怜恤别人的心施行怜恤 人 之 政 , 治 天 下 可 运 之 掌 上 。 别人的政治,

4、治理天下就能像把天下放在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 忍:狠心加害。不忍:怜恤、同情。之:最后一个为代词,代 天下,其余均为结构助词“的”。以:用。行:施行。治:治理。 - 2 - 所 以 谓人 皆 有 不 忍 人之心者, 今人乍 就在于 人们如果忽然说人都有怜恤、同情别人的心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如果忽然 见 孺子 将入于 井, 皆有 怵惕恻隐之心, Error! 看见一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 非 Error! 有这种 所 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 所以要誉于乡党 的原因,不是想跟小孩的父母结交,不是想向乡里朋友心理的原因,不是想跟小孩的父母结交,不是想向乡里朋友 朋友也 , 非

5、 恶 其 声 而 然 也 。 Error! 谋取声誉,也不是厌恶小孩的哭叫声因而才这样的。 原因。内(n):通“纳”。内交:结交。要(yo)誉:“要”通“徼”,谋 求,求取声誉。恶(w):厌恶。于:第一个作介词“跟”,第二个作介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 Error!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就不是 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 人;没有羞耻、憎恶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心,就不是人;没 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 有是非心,就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恶心,是义的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Error! 发端;谦让心

6、,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这,这些;之,音节助词,没有实义。羞恶(w):羞,羞耻,因自身 不善而羞耻;恶,憎恶,因别人不善而憎恶。辞让:推让、谦让。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 其有四体也。 Error!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 之:用在主谓之间。犹:如同, 有是四 端 而 自 谓 好像。其:代人。四体:四肢。 有这四种发端却自己说自己 不 能 者 , 自 贼 者 也 ; 谓 不能做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有这四种发端却说 其 君 不 能 者 , 贼 其 君 者 也。 Error! 自己的国君不能做到仁义礼智的人,是残害自己的国君。 凡 有 四 端 于 我 者 , E

7、rror! 如果所有跟我一样有四种发端的人,如果 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 火 之 始 然, 它们 就会像火刚刚燃烧一样 最终形成都懂得扩充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烧一样最终形成 泉 之 始 达。 ,就会像泉水刚刚流出去一样 最终汇成大江大河 。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流出去一样最终汇成大江大河。 凡:所有,一切。于我:跟我一样。而:承接连词。若:好像。然:同 “燃”,燃烧。之:第一个代四端,第二、三个用在主谓之间。 苟 能充之, 足 以 保 四 海; 苟 不 充 之, 如要能扩充它们,就足够用来占有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 不 足 以事父母。” 苟:如果。之:代四端。保: 用来侍奉父母都不够。”拥

8、有、占有。四海:指天下。 - 3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2)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恶心,人人都有;恭敬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Error! 心,人人都有;是非 心,人人都有。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 Error!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恶心,是义的发端;恭敬心, 礼 也; 是非之心, 智 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 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 铄 我 也 , 我 固 有 之 也 , 弗 思 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不用心去思考、 耳 矣。 故曰: “求 则 得 之 , 舍 领悟罢了。所以说

9、:“向内心追求就能得到仁义礼智,不向 则 失 之。” Error! 内心追求就会失去它们。” Error! 孟子曰: “人之 所以 异于 禽兽 者几 希, (3) 孟子说:“人用来显示跟禽兽不同的方式很少, 所以:用来的方式、方 庶 民去之, 君子 存之。 法。于:跟。几j希:很少。 一般人丢弃它,而君子保存它。 之:代人区别于 舜 明 于 庶 物 , 察 于 人 伦 , 禽兽的表现方式。 舜明白万物之理,对人际关系观察细致了解透彻, 于:对。庶物:万物。明、察:细致观察, 由 仁 透彻了解。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是因为心中 义 行 , 非 行 仁 义 也。” 由:由于, 有仁义才去

10、施行,而不是用行动去推行仁义。”因为。 孟子曰: “ 万物 皆 备 于我矣。 (4) 孟子说:“ 当然包括对我来说,世间万物我都具备了当然包括 反 身 而 诚 , 。反省自己后, 如果 认为自己是真诚的 即行仁、行义仁义礼智。反省自己后,如果认为自己是真诚的即行仁、行义 乐 莫 大 焉。 Error! ,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了,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 强 恕 而 行, 求 仁 莫 Error! 尽力按照恕道去做,追求仁德再没有 近 焉。” Error! 比这更近的了。” Error! 孟子曰:“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苟 为 不 (5) 孟子说:“ 但 如果不能生长五谷,是最好的种子;但

11、如果不能生长 熟, 不 如 荑 稗。 Error! 成熟,还比不上荑草和稗子。 夫仁,亦在乎 Error! 仁,也在于使 - 4 - 熟之而已矣。” 夫f:句首发语词,引发议论。乎:于。 它成熟罢了。”熟:使动用法,使成熟。之:代仁。 孟子曰:“ 自 暴 者 不可与有言也, 自 (6)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跟他说什么,自己 弃 者不可与 有 为 也。 Error! 放弃自己的人不能跟他做什么。 言 非 礼 义, 谓 之 自 暴也; 吾身 Error! 说话违背礼义,就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己 不能居仁由义, 谓 之自 弃也。 Error! 不能遵循仁义,就叫做自己放弃自己。 仁, 人之

12、安宅也;义, 人之正 Error! 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 路也。 旷 安 宅 而 弗 居 , 舍 正 路 而 不 道路。让安适的住宅空着却不去居住,舍弃正路却不沿着 由, 哀哉!” 让旷:使动用法,使让空着。 正路走,可悲啊!”而:却。居:居住。由:经由,经过。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评析 人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的同情心。 这句话是孟子对孔子“性相近”思想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儒家思想“人性本善”的集中体 现。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天赋道德,如果君王以此为基础,推行“不忍人之政”,国家 便可运于掌上了。 试想一下,如果在人与人交流更频繁的现代社会,如果人人以“不

13、忍人之心”对待别人, 与人为善,那么,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冷漠便涣然冰释,人人皆成为尧舜了。 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 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评析 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出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的人没法和他有 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叫自我残害;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 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 孟子认为,仁、义都为人性天生所具有,不按照这些准则行事就是自暴自弃。一个人如果 自暴“礼义”,自弃“仁”,就好比空着安全舒适的住宅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本来应成 为德行高尚的人

14、,可最终成为卑鄙无耻的小人,这样的结局,又是多么的可悲。 3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评析 这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公都子在议论人性善恶问题时讲的一句话,是宣扬人性论的。 善恶之心每个人都有,羞恶心属于义。这“义”不是外加的,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只不过没 - 5 - 有意识到罢了。 问题 1 选文 1 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用了哪些例子加以证明的? 明确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用了先王之政和孺子将入于井两个例子。 问题 2 选文 2“”,为什么说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 明确 因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 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加以扩充就能得到仁、义、礼、智。 问

15、题 3 选文 3“”,孟子以 舜 为例,印证了什么观点? 明确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问题 4 选文 4“”,扩充 四端 成为仁、义、礼、智的态度与方法是什么? 明确 反身而诚;强恕而行。 问题 5 选文 5“”“”中 仁义礼智 与 五谷 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 仁义礼智就像五谷,是人固有的美德,如果不培养它,它就不会成熟。而要把它 发扬光大并不难,就像种庄稼一样,好好照料它就是了。 问题 6 选文 5“”以 种五谷 设喻,目的是什么? 明确“”“” 说明将 四端扩而充之 成为仁、义、礼、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问题 7 选文 6“”,孟子用 自暴自弃 阐明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阐明坚定本性追求仁

16、、义、礼、智的必要性。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谋求) B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残害) C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即使) D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竭力,尽力) 解析:苟:如果。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解 析:A 项,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B 项,均为判断句的标志。C 项,表顺承; 表因果。D 项,对;跟。 答案:B - 6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义,人之正路也

17、 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解 析:“”正路 古义是正确的道路;今义是指做人做事的正当途径。其他三项古今义相同。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 饿其体肤 中的 饿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强恕而行 B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C察于人伦 D反身而诚 解析:A 项,名词作状语,按照恕道。B项,使动用法,使成熟;与例句同。C 项, “”无活用, 仔细观察 之意。D项,意动用法,认为真诚。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9 题。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18、,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 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 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 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 ”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5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

19、之心 (恐惧)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同 纳”,结交)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通 徼”,求取)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的样子) “解析:然:同 燃”,燃烧。 答案:D 6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 7 - 解析:A 项,前“是”,这;后“是”,对的、正确的。B 项,前“非”,不是;后“非”, 无。C“”“”项,前 于 为介词,到;后 于 为介词,给、向。D 项,残害、损害。 答案:D 7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A义,人之正路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20、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解析:D“项既是省略句,即 运之(于)掌上”“,又是状语后置句,即 (于)掌上运之”。A、 B、C 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答案:D 8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 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 “此基础上提出的 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 性善论 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 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孟子在认

21、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 ”而充之 才能发扬光大。 “”“解析: 唯物主义思想 说法错误,应是 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C 9分析文中“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比喻的妙处。 答:_ _ _ 答案:这句话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 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此句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 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22、。” (论语季氏) “咸丘蒙曰: 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 - 8 - 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注 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鲤趋而过庭 (趋向) B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劳碌) C舜之不臣尧 (以为臣) D以意逆志 (揣测) 解析:A“”“项 趋 意为 快步走”。 答案:A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

23、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解 析: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B.“疑问语气词, 吗”。C.介词,向;介词,在。D.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答案:B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译文:_ (2)是诗也,非是之谓也。 译文:_ 答案:(1)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庭院。 (2)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 13对于学诗,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_ _ _ 答案:孔子认为行事、说话要以诗经中的内容为依据,要以诗经中的内容来规范 自己,约束自己。孟子认为读

24、诗经不能望文生义、机械理解,需要自己去领悟。 参考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在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 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庭院。他说:学诗经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 他 说: 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我回去就学诗经。” - 9 - 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 没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了,瞽瞍 却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是说作 这首诗的人)公事劳碌以至于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公事,却只有

25、 我最劳碌。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因为字面的解释而损害词句的意思,不能因为词句的解释 ”而损害全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把握住诗经的意思。 三、语言表达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特警总队主要负责处置性质严重、规模大、社会危害性大、暴力性和对抗性强的、市 级公安机关其他警种或事发地公安机关难以承担的反恐、反暴、防暴等事件,承担重大活动的 安保等特殊任务。 B具有中国铁路“纯正基因”的亚吉铁路,正在成为中非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化 产能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一些发达国家的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且充分地意识到金融市场 正在扩大的风险,

26、未能及时进行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 D在谈及水下文物保护时,专家指出,白鹤梁题刻长期浸在水中,不仅要经受泥化、石 “”化的侵蚀,还要经受藻类生物膜的 困扰 也是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解 析:B“项,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上 的典范”。C“项,语序混乱,应改为 没有充分地 意识到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D 项,句式杂糅,“还要经受藻类生物膜的”困扰 与“藻 ”类生物膜的 困扰 也是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两种句式杂糅,任选其一即可。 答案:A 15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应认真倾听,机智应对。假如你正在参加某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 请听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不超过

27、70个字。 面试官:你的成绩很优秀,也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能把“行 ”“”万里路 和 读万卷书 结合起来的学生。 你:_ _ _ 解析:从“”“”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把 行万里路 和 读万卷书 结合起来 中 “可得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是认为 我”阅读量少。围绕这个点可从“承认不足,争取机会”或“强 ”调优势,化解尴尬 的角度应答。 答 案:(示例一)老师,我确实因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耽误了阅读。但希望您能给我一次 机会,我相信您会看到一个内外都出彩的学生。 (示例二)老师,有这么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虽然在阅读量 - 10 - 方面可能比不过

28、其他同学,但我相信我的实践能力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 关于孟子 冯友兰 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当 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他应当“推 己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但是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每个人应 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性善的 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 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外, 还另有三

29、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思似乎 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恶(详孟子告子 上)。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孟子中保存了他和孟子的几段 很长的辩论,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 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 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 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 “”“”这些成分代表着人

30、的生命的 动物 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 人 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 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 ”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 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 义、礼、智。这些德,

31、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 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 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 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人之所以异于禽 “兽,就在于有此 四端”“。所以应当发展 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 四端”,人才真正成为 “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离娄下) 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 - 11 -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知识链接: 冯友兰,1895 年生,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甲子年)获哥伦比 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 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现代新儒家”。 -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