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1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9210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01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9001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9001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9001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9001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001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01培训教材.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B/T19001-2008 标准理解要点 1 范围 1.1 总则标准为谁所用 1.2 应用 a)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 b)组织在使用标准时可以删减; c)声称使用本标准时,删减有限制: 仅限于第7章的内容; 删减不影响产品质量, 不影响应承担的责任。,引用标准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采用GB/T190002008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术语 “产品”,也可指“服务”。,4 质量管理体系(QMS) 4.1总要求 1、按照标准要求建立QMS,形成文件,实施运行 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运用过程方法,确定过程、顺序及控制方法和准 则,为过程配备资源、

2、实施检测并持续改进; 3、说明组织的外包过程,不管有没有外包,都要加 以说明。若有应说明如何控制。,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1、标准将体系文件分为四类,并提出至少编制6个 程序文件; 2、文件应具有本组织的特色,不同组织的文件不应 相同; 3、一个文件可包括多个程序,一个程序可写在多个 文件中。 4.2.2质量手册 1、手册应对“删减条款” 说明细节和正当的理由; 2、手册与程序的关系,包括或引用; 3、说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4.2.3文件控制标准要求的控制:,1、文件发布前经审批,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 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 3、标识文件的修订状态 4、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文件的有

3、效版本 5、确保文件清晰 6、对外来文件进行标识,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4.2.3文件控制实际控制措施: 1、建立“有效文件清单”,明确文件的控制范围; 2、通过审批,控制文件的发放范围; 3、对文件进行编号,确保每份文件的唯一性, 一般用文件编号和发放顺序号两个号; 4、规定文件的修订/修改方法,并在每份文件的每 一页上体现文件的修订/ 修改状态; 5、及时收缴作废文件,确保无作废文件运行,若保 留并参考使用作废文件,应标识; 6、对外来文件的控制:编号、标识、发放登记。,4.2.4记录控制 1、目的:证明QMS有效运行、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对记录的要求:内容真实、字

4、迹清晰、签署齐 全,易于识别; 3、控制要求:建立程序、明确控制责任,建立记录 归档登记台账,具有良好的储存环境,便于检索 规定记录保存年限; 普遍存在的问题: 把对记录表格的控制,当成对记录的控制,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1、最高管理者应作出承诺: 依据标准建立、实施QMS,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提供兑现承诺的证据:共五项内容,包括: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方针; c)制定质量目标; d)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资源的获得。,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最高管理者应具有“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 意识; 2、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并予满足,一般情 况下通过

5、建立两个程序:“合同评审”和“顾 客满意度调查”满足标准要求。,5.3质量方针(QP) 1、QP应反映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图和理念; 2、QP应与组织的宗旨相一致; 3、QP应包括:产品质量、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等 方面的内容; 4、QP应提供制定和评审QO的框架; 5、广大员工应对QP有一致的理解; 6、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一般与管理评审结 合进行。,5.4.1质量目标(QO) 从符合性角度: 1、QO应与QP保持一致,是实现QP的途径和手段 2、QO应分解到部门,但不鼓励分解到人; 3、QO应是可测量的,能量化的内容应予量化。 从有效性角度: 1、建立QO时,应注意QO的适宜性和先进性;

6、 2、制定考核办法,并按时进行考核、确保真起作用 3、适时调整QO ,每年进行一次,确保公平合理。,5.4.2质量管理体系(QMS)策划 1、建立QMS时,最高管理者应参与策划; 2、QMS变更时,一定先策划后变更,保持 QMS的连续性。,5.5.1职责和权限 1、最高管理者负责明确组织中的职责、权限2、手册中应规定领导层、管理部门的职责、 权限; 3、其他方面的职责可在相关文件上规定; 4、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并在组织 内得到沟通。,要求作到: 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管, 一事一人管, 一人可以管多事, 严禁一事多人管。,5.5.2管理者代表 1、管代应是管理层中的一员,不影响其它职

7、责; 2、标准规定了管代的三条职责, a)建立、实施和保持QMS过程;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业绩与需求; c)在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3、负责QMS方面的外部联络工作。 5.5.3内部沟通 1、建立沟通过程,明确沟通方式; 2、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沟通有效,可能时留下沟通 证据。,5.6管理评审 标准要求: 1、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评审,正常情况下一年一次;2、最高管理者主持; 3、评审主题是QMS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评审输入包括10项内容:质量方针、目标、审 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业绩、产品质量、纠正 措施和预防措施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可 能影响QMS的变更、改进的建议

8、等; 5、评审输出至少包括三项内容: QMS及其有效性的改进、产品的改进、资源需求;,管理评审实际控制: 1、管理评审属重要活动,组织的重要人员(公司级 负责人、中层部门负责人)应参与评审; 2、评审时间不能太短,一般一天,要有签到表; 3、应制定年度评审计划,安排评审的月份,届时应 有 “管理评审通知”,告诉各部门什么时间评审, 准备什么材料; 4、各部门应准备书面评审材料,作为资料存档; 5、评审时要记录,评审后要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6、管理评审后,应针对薄弱环节形成整改材料, 整改材料一并归档。,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1、确定资源需求,提供资源配备; 2、资源配备的目的: a)实施

9、并保持QMS的有效性,包括:持续 改进; 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6.2.1总则 1、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员工能够胜任2、从四个方面考虑能否胜任: 教育(文化程度) 培训(专业培训) 技能(技术职称) 经历(从业年限),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1、对人力资源而言,能力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提 高能力与意识的手段是培训,培训是组织的长期 战略; 2、组织首先要确定“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按要求配 备人员,并定期进行能力评价,确保所有员工胜 任本职工作; 3、当现有人员能力不足时,应进行培训或引进,以 满足需求; 4、不管是培训、引进,还是其它方式都要进行有效 性评价; 5、建立

10、技术档案,保存员工业绩和能力的记录。,6.3基础设施 1、确定所需的基础设施,提供并维护这些设施; 2、基础设施的范围包括:厂房、场地、生产设备、 运输工具 、通讯器材,还包括:办公、取暖、 污水处理设施等; 3、重要内容是设备管理,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规 定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验收、维修、报 废、隔离、处置等。,6.4 工作环境 1、为有环境要求的场所,规定具体的工作环境要求 2、记录环境条件,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据。 GB/T19001关注的是物理的、环境的因素, 作为工作环境还包括心理的和精神方面的因素,虽非重点,也要注意。,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1、产品实现前应策划,策划内

11、容应与QMS的相关 要求一致。 2、策划应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 3、策划结果应以适宜的方式表述,一般是质量计划 4、策划的输出应包括四项内容: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所需的过程、文件和资源; c)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活动及其接收 准则; d)所需的记录。,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 a) 顾客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 顾客虽未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要求; (隐含要求) c) 法律法规要求; d) 本组织确定的附加要求。,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范围:所有销售合同均应进行评审; b) 时机:在向顾客作出承诺之前

12、进行评审; c) 要求:产品要求明确并得到规定,不一致的要 求已经解决,本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d) 口头合同文件化,并以某种方式得到确认; e) 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应进行变更评审,并传 达到相关人员。,7.2.3顾客沟通 a)售前:将产品信息提供给顾客,包括潜在顾客; b)售中:保持与顾客的联络,处理好合同的执行; c)售后:将顾客反馈,包括抱怨收集回来。 负责销售的部门,应建立与顾客的通讯记录。 最好建立顾客档案。,7.3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策划 1、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首先编制“设计开发计划” 2、“设计开发计划”至少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a)设计分为几个阶段? b)各阶段的

13、评审、验证、确认怎样安排? c)设计组内人员分工与职责权限? d)设计组内的联络沟通。 3、随着设计的进展,设计计划应及时修改以保持有 效性。 设计策划来源于组织的管理部门,而非设计人员。,7.3.2设计输入 1、对设计项目应确定设计输入“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至少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a)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b)法律法规要求; c)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 d)组织的其他要求。 2、对“设计任务书”应组织评审,确保提供给设计人 员的“设计任务书”充分、适宜、清楚,没有自相矛 盾的地方。 设计输入来源于设计管理部门,也非设计者。,7.3.3设计输出 1、根据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成果; 2、输出前

14、要得到批准,图纸资料要会签; 3、应编制设计输出清单,明确输出内容; 4、正常的设计输出应包括:图样、工艺或样 机、样品;还包括:采购方面的、生产方 面的、服务方面的、检验方面的文件和产 品标准(草案)、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 设计输出文件应来源于设计者。,7.3.4设计评审 1、设计评审要依据设计计划,进行系统的评审; 2、评审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包括设计者; 3、评审内容是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4、评审要找出问题,同时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 5、保留设计评审记录。(设计评审报告) 设计评审的职责,应为设计管理部门,7.3.5设计验证 1、设计验证要依据设计计划进行; 2、验证目的:确

15、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3、验证的方法有:变换计算办法、对产品进行测量 试验、与以前类似的产品进行比较等; 4、保留设计验证记录。(设计验证报告) 设计验证的职责,应为设计管理部门,7.3.6设计确认 1、设计确认要依据设计计划进行; 2、确认目的:满足使用要求(规定的用途) 3、可进行局部确认,或与验证结合进行; 4、保留设计确认记录。(设计确认报告) 设计确认的职责,应为组织的管理部门,7.3.7设计更改 1、设计更改与文件更改的区别; 2、对设计更改应进行评审、验证或确认; 3、设计更改应严格按程序实施,留下标识和 记录。,7.4采购 7.4.1采购过程 1、对采购过程实施控制,目

16、的确保采购产品符 合规定要求; 2、采购产品应按重要程度分类,实施分类控制; 3、建立选择、评价和再评价供方的准则,筛选合格 供方; 4、编制“合格供方名单”,确保在名单内采购; 5、建立合格供方档案,按规定时间对供方业绩进行 再评价。,7.4.2采购信息 1、编制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指导采购人员进行 采购; 2、采购要求必须明确,适当时包括对供方的体系、 人员、过程、程序、设备、产品等方面的要求; 3、外协、外包方应作为供方进行控制; 4、采购要求应经适当的审批,确保其充分、适宜。,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1、为了描述采购过程的完整性设立此条款; 2、采购产品的验证可分为检验与验证两种

17、类型; 3、所有采购产品必须经验证合格方可入库; 4、在供方货源处的验证要进行特别规定。,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必须确保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 2、生产应有计划,计划应尽量携带产品特性信息; 3、适用时,编制作业指导书; 4、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5、对生产岗位配备检测器具,进行必要的测量; 6、过程控制一直延续到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1、正确识别、确定组织的“特殊过程”; 2、特殊过程必须有作业指导书,设立操作记录和验 证放行记录; 3、对于特殊过程的确认,首先要编制“确认准则”, 规定确认的内

18、容、时机、记录和再确认的时间 间隔等; 4、确认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对设备的认可、人员资 格的鉴定、作业指导书的审查,确认过程概述, 确认时的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在上述基础上 作出确认结论。,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1、标识有多种,主指: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 2、标识要有唯一性,其目的主要是: 防止不同产品或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相混淆; 3、产品标识只在必要时进行,检验状态标识则是每 批(件)都要进行,包括尚未检验的产品; 4、标识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追溯,追溯的目的是实现 改进; 5、成品标识应符合该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有强制 性规定的,必须执行。,7.5.4顾客财产 1、顾客财产包括硬件和软

19、件,都要进行控制; 2、控制包括四项内容:识别、验证、保护与维护, 发生问题时及时报告顾客。 7.5.5产品防护 1、标准主指成品防护,也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防护 2、关注点: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过程中 的产品防护; 3、通常的做法是:编制各种作业文件、规范作业活 动、提高员工防护意识。,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1、确定需实施的监视测量活动及其所需的监测设备2、建立监测设备台账,编制监测设备周期检定表;3、按照检定表的规定时间进行检定或校准; 4、按照检定证书的内容标识监测设备; 5、在使用、搬运、贮存设备的过程中注意防护; 6、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设备偏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7、自行校准

20、要具备条件; 8、使用计算机软件测量时,要先行确认,必要时再 确认。,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1、组织应建立、实施监视、测量、分析、改进过程 2、建立改进过程的目的是: a)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b)确保 QMS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 3、确定并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8.2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 1、测量顾客满意度是对QMS业绩的一种测量,必 须按时进行; 2、应制定并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测量办法”; 3、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测量过程一定要实 事求是,顾客满意度不是越高越好; 4、顾客满意度获得的手段包括:顾客满意度调查、 交付产品质量方面的数据、流失

21、业务分析、顾 客赞扬、索赔以及经销商报告等多个方面。,8.2.2内部审核 1、目的:验证QMS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依据:标准、文件、法规、顾客要求; 3、范围:时间、区域(部门)、产品与活动 4、一般应提供7类材料,以供审核: 年度审核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 检查表与审核记录; 不合格报告与整改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审核报告; 内审员证书,8.2.3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1、对过程实施监视测量的目的:确保产品合格; 2、标准要求对所有QMS过程进行监视, 对可测量的过程进行测量; 3、应针对每一过程确定适宜的监视或测量方法; 4、记录监测结果,并根据结果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 正措施予以改进。,8.

22、2.4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1、本条款主要针对最终产品的检验, 但同时适用于采购产品和过程产品的检验; 2、每种检验都应制定“检验准则”, 最终产品的检验准则必须符合产品标准; 检验目的确保经检验的产品合格; 3、检验员应得到授权,检验要记录,检验员要签字 4、未经检验或检验活动未完成前不得放行产品,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许可, 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8.3不合格品控制 1、控制目的: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控制措施:标识、记录、隔离、(评审)处置; 3、处置方式:返工、报废、直接让步或经返修让步 接收、改变预期用途,最终消除不合格品; 4、返工、返修后重新检验 ; 5、在顾客处发现不

23、合格品时,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 响程度和潜在影响相适应的措施。,8.4数据分析 1、必须确定、收集、分析适当的数据,目的是证实 QMS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标准要求数据分析最少应提供四个方面的信息: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d)供方。,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是一项战略决策,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 负责; 2、组织应建立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 制; 3、改进机制主要体现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体 系审核、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纠正措施和预防 措施等6大方面。,8.5.2纠正措施 1、纠正措施的对象是:QMS运行中的不合格项

24、和 多次发生的产品不合格; 2、纠正措施针对的是:不合格的原因,而非不合格 实体,针对实体的活动叫“纠正”; 3、纠正措施的目的:杜绝或减少不合格的再发生; 4、纠正措施的程度,应与不合格的程度相适应; 5、采取纠正措施后,应进行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6、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8.5.3预防措施 1、预防措施的对象是:QMS中潜在的不合格和生 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重大不合格; 2、预防措施针对的是: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3、预防措施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4、预防措施的程度,应与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相适 应; 5、采取预防措施后,应进行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6、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学习一个标准,建立三个意识, 管理意识、质量意识、顾客意识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该说的一定要说到, 说到的一定要做到, 做到的一定要有效, 有效的一定要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