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新人教版2019052313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9686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新人教版201905231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新人教版201905231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新人教版201905231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新人教版201905231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新人教版2019052313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37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选择题1(2018河北沧州月考)2016年8月16日,中国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它将有望实现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或基于物质量子特性的通信技术,它是结合量子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一种新兴通信技术。在理论上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链路数据传输,被认为是保障未来通信安全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这充分说明( )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存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A B C D【答案】D【解析】人类把量子技术应用于现代通信技术,形成了新兴通信技术,是意识具有能动性的表现,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正确。与题意不符。

2、2(2018山东济南模拟)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中国与互联网结合的广度、深度、强度正超乎想象的加深,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下列诗句与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相似的有(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A BC D【答案】B【解析】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正确。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的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均与题意不符。3(2018广东广州模拟)3D打印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1世纪初已经变成现实。这一技术被认为是

3、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但真正大规模地被企业采用还需要时间。因此,3D打印被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这说明社会领域的新事物( )总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出现时间总是早于旧事物总能立即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拥护需要人们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A B C D【答案】B【解析】“3D打印被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说明新事物成长需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需要人们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符合题意;不能以时间先后去判断新旧事物,说法错误;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拥护需要一个过程,错误。4(2018湖北八校联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用古

4、语“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来表达对新的一年中国发展的展望。下列古语与其哲理相一致的有( )“荣枯相代而弥见其新”(正蒙注大易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守其故物而不能自新,虽其未消,亦槁而死”(思问录外篇)“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内储说上七术)A B C D【答案】B【解析】“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意思是新旧事物交替变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说明了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体现的是此观点;说明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均与题干蕴含的哲理不同。故选B。5(2019届广西陆川质检)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互联网”将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5、”。这会给中国升级带来很大的推动力量。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加快了智能制造的发展。但随着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人们开始担忧它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对“互联网”应持的态度是(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既要鼓励技术创新也要控制“互联网”坚持一分为二,既要重视技术进步也要关注社会稳定深化上层建筑改革,使其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趋势,既要鼓励“互联网”发展也要迎接挑战A B C D【答案】B【解析】控制“互联网”的发展违背新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可取,故排除;题干中未涉及上层建筑改革,与题干无关;是“互联网”应持的态度,符合题意。6(2019届河北沧

6、州质检)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A BC D【答案】A【解析】本身错误,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缺憾问题不是主要矛盾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也告诉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

7、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符合题意。7(2018云南昆明质检)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而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以上两个观点( )都看到社会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都认为进步和灾难相互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都承认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都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与人民群众的努力无关A B C D【答案】B【解析】历史的灾难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都说明看到社会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也都证明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

8、个方面,故入选。错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表述错误,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8(2018山东烟台期末)时下,创业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创业圈热火朝天的今天,如何摒弃投机和浮躁,丢掉所谓的“短平快”,学会慢创业,拥有一份长远的战略规划,一丝慢条斯理的明智,显得格外珍贵。这启示我们(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想问题办事情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A B C D【答案】D【解析】拥有战略规划、明智等意味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故符合题意;题干

9、中的慢创业强调通过长期的积累而最终成功,故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都偏离题干主要指向,故不符合题意。9(2018贵州贵阳模拟)下列说法与“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寓意相近的是( )A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C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答案】A【解析】“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A项正确;“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与题意不符,B项不选;“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10、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均与题意不符,C、D项不选。10(2018湖南常德期末)近五年来,中国在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强化“底线思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开展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在一系列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亮出底线、敢于斗争,捍卫了国家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强化“底线思维”,从哲学上看就是( )要求不可逾越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要以客观规律为限度,反对唯意志主义以底线为基本导向,调控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事物的统一、相持、平衡状态A B C D【答案】B【解析】在一系列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亮出底线、敢于斗争,捍卫了

11、国家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强化“底线思维”,从哲学上看就是要求不可逾越事物发生质变临界点,以底线为基本导向,调控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应是“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唯意志主义”。说法太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11(2018河南开封联考)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务必“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聚焦落细落小落实,关注细节小事,剖析典型,凝聚共识,以推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从辩证法的总特征看,作风建设强调了( )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 BC D【答案】C【解析】普遍联系

12、和变化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要时时铭记,说明作风建设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的联系,故符合题意;材料描述作风建设必须“聚焦落细落小落实常抓不懈”,说明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因此符合题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矛盾观的内容,不是辩证法的总特征,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发展的曲折性,不选。12(2019届广西桂林调研)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由于主观条件的差异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不同要坚信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要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BC D【答案】C【解析】漫画中的乐观者看到了事物发展中的机会和

13、忧患、看到了忧患和机会之间的有条件的转化,而悲观者则不能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看不到机会和忧患之间的转化,故正确;观点都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18广东广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三五”(20162020年)既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人口老龄化怎么破,城镇化落脚不稳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亟须改革来下药。到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2分)【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4、要做好量的积累。全面深化改革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奠定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我们将迎来的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事物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解析】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即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相关内容;其次,对于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运用,需要从量变作为准备、质变作为结果、量变与质变循环往复等三个角度分析问题。14(2018安徽蚌埠一模)阅读材料,完成要求。“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目标。材料党的十

15、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现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关键的是人。美丽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创造、去实践。分清身边的美与丑,节约身边的一滴水、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扶起摔倒的老人、陶冶高尚情操美丽就在这些细节当中。“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美、创造美,不断地呈现

16、我们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该怎样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12分)【答案】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我们要踏实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去发现美、创造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借助“美丽中国”活动的东风,全面提升思想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最美的人。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我们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美、创造美,不断地呈现我们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解析】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本题要求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考生把材料中的做法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分析即可。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