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602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3799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60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60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60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60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6023.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B.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C.力图保护消费

2、者的权益D.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

3、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5.从1938年至1941年,日本占领当局在蒙疆地区设立的日资公司达73个,主要有“蒙疆畜产股份有限公司”“大青山炭矿股份有限公司”等。 日本设立这些公司旨在( )A.以华制华B.掠夺国统区财富C.以战养战D.封锁抗日根据地6.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 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7.毛泽东说:

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8.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9.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 中

5、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10.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本世纪继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国对外政策的改变B.大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D.新兴势力的崛起1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12.明朝

6、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拥有较大的生产自主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13.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7、财富资源的猎取14.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15.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6.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 )

8、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17.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新经济”的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A.B.C.D.18.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

9、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19.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8%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现,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全新的创造” 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道家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10、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1.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22.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

11、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23.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

12、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 )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C.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 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25.“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 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现代主义B.印象画派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图,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共同核心是什么?(4分)(2).根据图二,如果唐朝准

13、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6分)(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初,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

14、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材料三 1944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自16世纪中期起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采用了哪些经济手段来扭

15、转这一局面?(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标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8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认识。(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4分)高二历史 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CCCBCABBCC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BBCDCBBA二、综合题(共50分)26、(1)制度: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2分)核心:皇权为核心。(2分)(2)程序:中书门下尚书工部。(2分)措施: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2分)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

17、理机构(2分)(3)清朝;(1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承旨办事。(1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分)27、(1)原因:封建经济高度发达,中国手工业产品畅销国际市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4分)手段: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对华输入鸦片;勒索清政府大量赔款;与清政府协商关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5分)(2) 有利条件:英国率先建立并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6分)(3)差异:美国主张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英国主张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18、2分)共同点:争夺世界经济霸权。(2分)原因:英国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2分)发展趋势:体系化、制度化。(2分)(4)认识: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反映了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反映了国际商贸发展的需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4分)28、(1)外部因素:工业文明的挑战及冲击。(2分) 内部因素:俄国:农奴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2分)日本:幕府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面临全面的危机(2分)(2) 特色: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脱亚入欧”。(2分) 成效:迅速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2分)-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