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2017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4566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201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201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201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201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同步测控人民版选修420170.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同步测控 人民版选修4我夯基 我达标1.促使孙中山放弃改良走上反清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上书清政府的失败B.马关条约的签订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解析: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上书如石沉大海。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答案:A2.兴中会成立于()A.东京B.檀香山C.伦敦D.巴黎答案:B3.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主张()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废除不平等的条约C.暴力推翻清朝的统治D.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革命”就是用暴力推

2、翻清朝的统治。答案:C4.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C.是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解析: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虽然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但其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等方面,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答案:C5.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是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它的成立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A.B.C.D.解析:中国民族资产

3、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他们领导的革命也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答案:B6.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解析: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它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在当时,资产阶级的首要任务是反封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7.20世纪初,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党人未充分发动群众B.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C.起义计划不周密D.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解析:同盟会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革

4、命政党,它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不能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是它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答案:A8.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A.总统B.议会C.内阁D.全体国民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约法,它明确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答案:D9.在1911年12月29日举行的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上,在17个省的投票中,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黎元洪得0票。这充分说明()A.孙中山有较高的社会威望B.各省盲目相信和崇拜孙中山C.辛亥革命彻底冲破封建统治D.资产阶级革命派已彻底胜利解析:C、D两项的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就A、B两项来看,

5、孙中山赢得绝对多数票,是各省对中国革命精神和革命领袖地位的肯定。答案:A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彻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解析:B、C、D三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却没有彻底确立下来资产阶级共和制;给予了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但并不“充分”;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并未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答案:A我综合 我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

6、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完成:(1)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2)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据此分析民生主义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中孙中山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回答第(2)问,要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思考。参

7、考答案:(1)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2)反对夺富人之田,即没收地主土地。民生主义不能满足农民基本的要求,因为其核定地价的办法不可能彻底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美国,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上海。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领导人有的遭杀害,有的受伤,有的逃亡。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这样旧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材料二黎元洪他一贯仇视革命,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人的活动,武昌起义的当晚,还亲手杀害两个革命士兵。当推举他任都督时,他竟喊道:“莫害我!”起义士兵举枪逼他上任,黎元洪无奈,被迫就职。请完成:(1)革命党人为何举荐黎元洪?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2)黎元洪为什么不愿接受都督职务?但最后为何又就职?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认识。参考答案:(1)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同时,也没有认清黎元洪的反动面目。从本质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因黎元洪一贯仇视革命,是个破坏革命的反动分子。因为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和革命党人的举荐,最后被逼无奈而就职。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