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9.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4636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9.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单选题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287千克。读图回答下列1-2题。 1.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B.C.D. 2.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 A.产量不同B.种植制度不同C.播种技术不同D.产品品种不同3. 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

2、植很适合小农经营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下列4-5题。 4.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D.机械化水平高 5.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欧洲地区B.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C.北美洲南部D.非洲几内亚湾沿岸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下列6-8题。6.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型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 7.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国际市场广阔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技术装备好 8.该农业地域类

3、型具有的特点是 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集中在大城市周围A.B.C.D.某大型农场以生产天然橡胶、香蕉、菠萝等农产品为主,据此回答9-10题。9.该农场的生产活动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自给农业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 10.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土地D.水分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2.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 A.印度尼西亚B.美国C.南非D.巴西13. 下图为某地“

4、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题。下列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投入少B.商品率高C.科技比例大D.机械化程度高读图“某区域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 该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位于温带,河网密布B.地形多样,土壤肥沃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15.该区域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 劳动力历史科技交通 A.B.C.D.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16-17题。16. 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B.自给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1

5、7.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因素 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18.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下题。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二、综合题19. 读下图,回答问题:(1)据图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_;(2)A.B.C三地均为_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地区。(3)写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的社会经济条件_;(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_20. 对比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6、1)说出甲图中A、B、C三大农业带各自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并比较A、B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产生差异的原因。(2)说出甲图中A、B、C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析乙图中地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的途径。【答案】 1.C2.C3.C4.C5.B6.B7.C8.D9.D10.B11.B12.B13.B14.C15.A16.C17.B18.D19. (1)东亚 东南亚 南亚 (2)季风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或三角洲 (3)劳动力丰富、人口众多、需求量大、人们喜食米饭、种植历史悠久。 (4)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人口众多。 20. (1)种类:A春小麦 B冬小麦 C玉米。原因:A农业带,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故种植春小麦;B农业带由于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故种植冬小麦。 (2)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温和,降水丰富。(3)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土壤肥力;种植的饲料用来饲养绵羊,养分可以作为麦田的肥料。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