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17080133.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4649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170801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170801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170801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170801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2017080133.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一、单选题1、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处气温比G高B、E处气压比H处低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G是市区,H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G是陆地,H是海洋2、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A、山地迎风坡B、山地背风坡C、两极地区D、大陆内部3、下列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状况的是( ) A、B、C、D、4、下列有关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旋在北半球是低气压,在南半球是高气压B、气旋的气流都是逆时针方向由四周流向中心C、在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多为炎热晴朗干燥D、在气旋影响下多为阴

2、雨天气5、下列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B、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C、冷锋过境时,肯定有大风和雨雪天气D、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6、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H代表高压,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7、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B、C、D、8、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B、C、D、9、广东沿海地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某些时段,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出现“冒水”现象,人们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形成原因是( ) A、暖湿气流侵入B、寒潮

3、过境C、台风即将来临D、冷空气南下10、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 )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11、下图中表示的大气运动正确的是(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A、B、C、D、12、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A点比B点气压低 B点比D点气压高 B点和D点气压相等 C点比D点气压高A、B、C、D、13、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B、C、D、14、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这些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

4、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15、对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受其控制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B、其为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C、南极的极地东风带与其旋转方向一致D、为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的热带气旋16、造成我国“一场春雨一场暖”现象的天气系统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A、B、C、D、17、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18、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热带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二、判断题19、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20、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

5、面的低压系统。三、综合题21、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是( ) A、甲表示7月份、夏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22、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2)图中、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和_。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分别称为_和_。(3)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

6、天气是_。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4)图中A,B两处相比,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23、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则( ) 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C、b可示意成都多夜雨D、白天,a可示意陆风(2)若图示为某大洋环流模式图,则( ) A、a可示意北赤道暖流B、b可示意日本暖流C、c可示意西风漂流D、d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a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人类活动B、影响b的

7、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海陆位置C、影响c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D、影响d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高低24、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B、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该年易产生洪涝灾害D、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2)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地高温多雨B、地寒冷干燥C、地形成高压中心D、为1月份左右25、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

8、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2)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 A、B、C、D、(4)关于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A、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B、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C、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D、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 1、【答案】

9、 B【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H处空气上升,温度较高,气压较低;G处空气下沉,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空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故F处气温比G低。近地面空气的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故E处气压比H低正确。城市热力环流中,城市为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故C错误。沿海地区的热力环流为海陆风,其风向与昼夜情况有关。若D成立时间必须为夜晚。故D错误。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答案】 A【考点】大气运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

10、运动的相关知识。山地迎风坡,暖湿气流被抬升,在上升过程中形成降水较多,A对。背风坡因气流是下沉,海拔降低气温升高,大气中水汽无法凝结成降雨,所以降水少,B错。两极地区是下沉气流,大陆内部气团单一,水汽少,降水少,C.D错。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3、【答案】 D【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的空气旋涡,反气旋是顺时针的空气旋涡。南半球时针状况相反。气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反气旋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

11、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4、【答案】 D【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气旋又叫低压,反气旋又叫高压。气旋、反气旋概念侧重于描述空气的运动状况,低压、高压概念侧重于描述气压的水平分布情况。A错误。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的空气旋涡,反气旋是顺时针的空气旋涡。南半球时针状况相反。气旋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反气旋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B错误。受气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受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错在炎热。D正确。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

12、真进行分析。5、【答案】 D【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相关知识。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锋叫准静止锋,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受暖气团中水汽含量的影响,冷锋过境时不一定产生降水天气,比如冬春季节的快行冷锋,因锋前方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少,往往带来沙尘暴天气。故D正确。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6、【答案】 A【考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

13、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其方向始终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图示A箭头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7、【答案】 A【考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风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其大小主要受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决定,故比较

14、图示的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即可。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距离相同,则相邻等压线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8、【答案】 C【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地面因冷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遇冷,空气下沉,故A图正确。常见的热力环流包括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图B为白天,山坡遇热空气上升,吹谷风,B图正确。C图为白天,陆地温度较海洋高,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故C图错误。图中市区

15、温度高于郊区,市区空气上升,郊区下沉,风从郊区吹向市区,D图正确。故答案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9、【答案】A 【考点】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相关知识。暖湿气流侵入时,空气湿度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高,当水汽遇到冰冷的地面及室内墙壁时,就会凝结到上面。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0、【答案】 D【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冷锋控制下会出现刮风、降温

16、、雨雪等天气;暖锋控制下多连续性降水或雾;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多晴天;北方地区的秋高气爽是晴天反气旋影响的结果,D正确。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天气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1、【答案】 B【考点】大气运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A错。白天裸地比草地气温高,气流上升,草地气温低,气流下沉,B正确。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较海洋低,空气应收缩下沉,C错。市区有热岛效应,气温较郊区高,气流应上升,D错。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知识,在

17、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2、【答案】 B【考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根据垂直方向的气压规律可知,同一地点的上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图中A点比B点气压高,C点比D点气压高;由图可知B点比D点在同一等高线上,所以气压应该相等;故选项B正确。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3、【答案】 B【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白天

18、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是上升气流。海洋上空是下沉气流,A错。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气温高,空气上升,B对。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市区是上升气流,C错。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D错。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4、【答案】 C【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解析】【分析】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吸收很少。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大量吸引长波辐射的能量。所以温室气体的共同作用是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即长波辐射部分。C对,A错。紫外线是短波部分,吸收少,C、D错。故答案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

19、气运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5、【答案】 A【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图示为高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说明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受其控制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A对。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是低压中心,B错。南极的极地东风带方向是东南风,与其旋转方向不同,C错。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在南半球,D,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6、【答案】 B【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锋面图中暖气

20、团始终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A、C错。“一场春雨一场暖”,说明雨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应是暖锋过境的天气特征。与图中B相符,B对。图D是冷锋降水,D错。故答案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7、【答案】 C【考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解析】【分析】海洋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小,B,C的昼夜温差较A,D小,A,D错。阴天时白天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较晴天低,晚上云又可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气温较晴天高,因此阴天较晴天气温日较差小,C昼夜温差较B小,C正确。故答案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

21、气运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18、【答案】 A【考点】大气运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A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地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没有副热带低气压带,C错。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D错。故答案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

22、进行分析。二、判断题 19、【答案】 错误【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获得的地面辐射少。【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运动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0、【答案】 正确【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低压系统。【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三、综合题 21、【答案】 (1)D(2)B【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3、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相关知识。(1)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20-10之间是东北信风,盛行东北风 ,A.B错。20-30是副热带高压带,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C错。30-40是盛行西风带,盛行西南风,D对。(2)读图,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甲图气压带位置南移,表示1月份,冬季。乙图气压带位置北移,表示7月份,夏季。B对。A.C.D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2、【答案】 (1)C(2)低气压;高气压;

24、气旋;反气旋(3)阴雨天气;(4)A;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大【考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1)根据近地面风风向判断方法如下:首先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二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转,偏转角度大约30-45可以依次判断图中A,B,C,D风向,可知C地正确。(2)图中由四周向中心气压逐渐降低,所以就气压分布状况是低气压,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是气旋;图中地由四周向中心气压逐渐升高,所以就气压分布状况是高气压,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是反气旋。(3)由于天气系统

25、是低压系统,中心部位空气上升运动显著,海拔升高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天气系统过境时,多阴雨天气;地是高气压控制,多晴朗天气,白天气温高,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4)等压线图中风力大小主要看等压线的疏密状况: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由图可知A、B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3、【答案】 (1)C(2)D(3)C【考点】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

26、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1)乙地气流下沉,说明该地气温低,丙地气流上升,气温高;丙地气流上升,气压低,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b气流上升,水汽以凝结而形成降雨,可示意成都夜雨;白天,陆地升温速度快,海洋升温速度快,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气流上升,气压低,海洋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2)该洋流系统呈逆时针,为北半球中高纬度或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系统。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排除A、B选项;西风漂流是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所形成的自西向东的洋流,C错误;d自北向南流,若在南半球则为暖流,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

27、则a是地表径流,主要受气候(降水)和地形等因素影响;b是蒸发,主要受温度(太阳辐射)影响;c是水汽输送,主要受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d是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4、【答案】 (1)C(2)D【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相关知识。(1)注意图中陆地轮廓判断、两地季风所处区域;由图可知地位于东亚地区,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地位于南亚地区,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夏

28、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季风;地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地远离冬季风,冬季风势力弱,所以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那么降水时间缩短,则该年易产生干旱灾害,故选项C符合题意。(2)根据澳洲地面季风形成原因可知,地的西北季风,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半球,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而形成;此时是1月份左右,北半球为冬季,两地气温均较低;南半球为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故选项D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25、【答

29、案】(1)C(2)D(3)B(4)B 【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气候类型及其判断,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相关知识。(1)根据该图陆地轮廓可知为南美洲,图中D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其形成主要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2)图中C处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安第斯山脉东侧,是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气流沿山坡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形成温带荒漠带,属于地形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分布。(3)A处位于30到40之间南美洲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A图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图7月气温低,且雨热不同期,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7月气温高,且雨热不同期,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正确答案为B。(4)B处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商品主要出口到国际市场,因此对轨迹市场依赖性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气候类型及其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