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20170927220.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5182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WPS 页数:13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20170927220.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20170927220.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20170927220.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20170927220.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20170927220.wps(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0分钟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0 小题,共 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 a、b、c 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 1、2、3 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即膝跳反射,这一反射发生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敲击髌骨下韧带,在 a、b、c 处均能检测到 神经递质,A 正确;2 检测不到动作电位,B 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

2、维 持动作协调,C 正确;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 正确;答案是 B。 2如图是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刺激坐骨神经可以( ) A肌细胞膜去极化后即可形成动作电位 B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反射 C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元可将神经冲动传至腓肠肌 D坐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可引起肌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 【解析】选 D。肌细胞膜去极化后不会形成动作电位,因为动作电位也有极化,A 错误; 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 错误;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元可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 C 错误;坐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可引起肌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D 正确;答案是 D。 -

3、 1 - 3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 和 b(如图), 在图中 M 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 电位膜内电位),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A B C D 4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增大模拟环境中 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B增大模拟环境中 Na浓度,达到动作电位峰值所需时间变短 C减小模拟环境中 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D静息时细胞膜对 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解析】选 D。增大模拟环境中 K浓度,K外流受阻,导致静息电位的绝

4、对值变小,A 正 确;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增大模拟环境中 Na浓度,刺激引发 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B 正确;由于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减小模拟环境中 Na浓度,动 作电位的峰值变小,C 正确;静息时质膜对 K通透性变大,K外流增多,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会发生变化,D 错误。故选 D。 5如图中神经元 a、b 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 c 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 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a 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 a、c 两个神经元控制 - 2 - B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

5、生兴奋或抑制 C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a、c 神经元均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递质 【解析】选 B。由图可知,a 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 a、c 两个神经元控制,A 正确;神经元 a、b 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 c 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说明乙酰胆碱属于兴 奋性递质,B 错误。脑啡肽的作用是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弱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刺激作用从 而起到镇痛的作用,C 正确;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D 正确。 6已知突触前膜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对 Cl的通透性 增大(已知细胞外 Cl浓度大于细胞内)。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神经递质时,突触后

6、膜 接受该种神经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号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 7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组织液中 Na浓度减小时,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前膜完成了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兴奋发生时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负电位正电位 【解析】选 A。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A 正确;组织液中 Na浓度减小时,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不变,静息电位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与 钠离子的内流无关,B“”错误;突触前膜完成了 电信号化学信号 的转变,C 错误;兴奋发 “生时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正

7、电位负电位”,D 错误。 8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 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正确 的是( ) - 3 - Aa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 B垂体分泌的 c 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b 表示神经递质,不需通过体液传送而与受体结合 D信息分子 a、c、d 参与的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选 D。a 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 错 误;c 激素为抗利尿激素,是下 丘脑分泌的,c 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B 错误;b 表示神经递质,需通过体液传送而与受体结 合,C 错误;信息分子参与的 a、c、d 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D 正确;答

8、案是 D。 9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 女性化。在临床发现的此类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 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 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高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 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 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 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

9、合 C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D下丘脑能调控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解析】选 B。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能清除异常细胞、病原体等,实现 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故 A 正确。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 合,实现膜的转移;故 B 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 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故 C 正确。下丘脑能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 - 4 - 之分泌相应促激素,进而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故 D 正确。故选 B。 11血液中 K

10、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解析】选 D。题中给出的信息是血液中 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 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A 项错误。传出神经元去极化 时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大,使 Na大量内流,形成动作电位,B 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 信号的形式传播,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 项错误。静息电位 的形成与 K外流有关,降低膜外

11、 K浓度,增加了膜内外的 K浓度差,则可兴奋细胞静息电 位的绝对值增大,D 项正确。 12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 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3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 激素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调节特点 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合成的,促进胰液分泌 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A B C D 【解析】选 B。激素在人体内

12、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正确;激素不构成细胞的结构物 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调节特点,错误;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合成的,促进胰液分泌, - 5 - 错误;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正确。 14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 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身体耗氧量变化 肾上腺素分泌量 汗腺分泌量 A B C D 15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

13、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增加 【解析】选 D。由题图分析可知,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能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A 正确;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 正确;过程既有电信 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C 正确;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由于反馈机制的存在, 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减少,D 错误。 16PM2.5是粒径小于 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 凶”。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导致其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吞噬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 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 6 - B空气

14、中的部分 PM2.5 可被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阻挡 C当病菌随 PM2.5 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 D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 【解析】选 A。吞噬细胞吞噬 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A 错误;吞噬细胞内 不含分解 PM2.5的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B 正确; PM2.5 可携带病菌进 入人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防御病菌,C 正确; PM2.5 进入机体,溶酶体分解 PM2.5,水解 酶的释放导致细胞死亡,D 正确;答案是 A。 17H7N9 新亚型流感病毒也可引起禽流感,该病毒侵入人体后( ) 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5、过程均启动 B刺激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刺激 B 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D痊愈者体内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将长期保留 18下列关于免疫和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效应 T 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解析】选 C。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T 细胞、效应 B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等,A 错误;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 错误;免 疫中的抗体、溶

16、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 正确;效应 B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参 与体液免疫,D 错误。 19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7 - AM 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形成 E 细胞 B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 E 均来自记忆细胞 M CE 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D图中的 T 细胞、B 细胞、M 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解析】选 D。M 细胞是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浆 细胞),即图中的 E 细胞,细胞增殖只能增加细胞数量,不能使 M 细胞变成 E 细胞,A 项错误; 当同

17、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 E 主要来自记忆细胞 M,也可来自 B 细胞的增殖 分化,B 项错误;E 细胞只能分泌抗体,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C 项错误;图中的 T 细胞、B 细胞、M 细胞(记忆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 项正确。 20艾滋病是由 HIV引起的疾病。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初侵入人体的大多数 HIV 病毒可以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摧毁 BHIV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杀死病毒 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B 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DHIV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 T 与靶细胞结合杀死病毒 二、非选

18、择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12 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 8 - (1)甲图中 f 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 模式图,乙图中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是 _。 (3)已知 A 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 B 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_。 (4)某同学参加体检过程中,当采血针刺向手指时,缩手反射并未发生,这说明了

19、_。 (5)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速度要慢得多,分析兴奋通过突触速度变慢的 原因是_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时间。 (6)假设 a 是一块肌肉,现切断 c 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 e、b 两处,则发生的情况 是:刺激 e 处,肌肉_;刺激 b 处,肌肉_。 【解析】(1)由图可知,f 与神经节相连,为感受器,b 与效应器相连是传出神经;图乙是 突触的结构,即图甲中的 d;乙图中 B 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物质是神经递质,且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 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根据题意,若药物阻止神经递质分解,则

20、神经递质可持续 发挥作用,使 B 神经元持续兴奋。(4)某同学参加体检过程中,当采血针刺向手指时,缩手反 射并未发生,这说明了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控制。(5)兴奋通过突触速度变 慢的原因是:神经递质的释放,并作用于后膜需要一定的时间。(6)切断 c 处,刺激 e 处,则 兴奋不能传递到 a,肌肉不收缩,刺激 b 处,兴奋可传递到 a,肌肉收缩。 【答案】(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B 神经元持续兴奋 (4)脑控制脊髓的反射 (5)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6)不收缩 收缩 22(8 分)下图表示血糖调节

21、的部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EK表示生理过程。 - 9 - (1)据图可知机体血糖调节的方式是_,其中枢位于_。物质 a、b 都可称为 _。 (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_分泌的( )_(激素)增加。可以是_(写 出一点即可)。过程 K 所起的作用是_(促进/抑制/促进或者抑制) (3)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激素 C、D 之间相互促进 B下丘脑既能促进激素 C 的分泌,也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C肝细胞有激素 C 的受体,肌细胞没有 D过程 F、J 传递物质 A、D 的载体是传出神经 (4)研究发现,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据图分析此人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 是_

22、,细胞无法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解析】(1)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相关激素包括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则血糖调节 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物质 a、b 是神经递质。 (2)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使得血糖浓度降低,主要促进细胞氧 化分解利用葡萄糖、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者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机体要维持血糖平衡,因 此 K 过程可能是促进或抑制作用。 (3)激素 C、D 分别为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相互之间起到拮抗作用,A 错误;下丘脑既能 促进激素 C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升高血糖浓度,B 正确;肝细胞 中的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因

23、此肌细胞不含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 正确;J 传递物质 D 的载体是体液,D 错误。 (4)某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但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不能有效识 别胰岛素,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答案】(1)神经体液 下丘脑 神经递质 (2)胰岛 B 细胞 (D)胰岛素 葡萄糖转变为糖原或者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促进或者 抑制 (3)B、C (4)胰岛素受体少(或胰岛素受体活性低) 23(10 分)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0 - (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分泌_激素通过作 用于垂体促进腺体 A 的分泌活动,腺

24、体 A 表示的器官是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 入血液,促进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_细胞分泌活动增 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_调节。 (4) 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 据此推测: 型糖尿病是由_决定的。针对胰岛 B 细胞的一 种_病; 胰 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或“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疫 )导致的。 (5)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

25、并感觉刺骨的寒意,形 成此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 【解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是甲状腺。 (2)与水盐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 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血糖浓度下降时, 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 素增多,这属于神经调节;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作用使血糖浓度上升,这属于体液调节;故此 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因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它们能作用于

26、胰岛 B 细胞使其损伤, 故属于自身免疫病,这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效应 T 细胞参与细胞 免疫,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的。 (5)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甲状腺 (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胰岛 A 神经体液 - 11 - (4)遗传物质(基因) 自身免疫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大脑皮层 24(10 分)狂犬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它不损害神经纤维,但能通过神经纤维迅速运动 到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狂犬病毒侵入体液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防卫的第_

27、 道防线。若吞噬细胞将病毒信息呈递给 T 细胞,后者会分泌_,该物质能促进_ 的增殖、分化。 (2)神经细胞被狂犬病毒侵染后,_细胞会与其密切接触,引起被侵染的神经细胞 _(凋亡/坏死)。 (3)下图表示狂犬病毒侵入神经细胞的过程,位于间隙的狂犬病毒可以与_上的细 胞黏附因子结合,以_的形式运输进入神经细胞,与神经冲动_(顺向/反应)运 行。 (4)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_。若一部分乙酰胆碱受体与狂犬病毒结合,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 (5)多数情况下,狂犬病毒有较长潜伏期,人被犬咬伤后,可注射狂犬疫苗。该疫苗会刺 激人体产生_,预防狂

28、犬病发生。 【解析】(1)狂犬病毒侵入体液后,一部分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属于免疫防卫的第 二道防线。若吞噬细胞将病毒信息呈递给 T 细胞,后者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分 化。 (2)神经细胞被狂犬病毒侵染后,效应 T 细胞会与其密切接触,引起被侵染的神经细胞凋 亡。 (3)分析图形可知,位于间隙的狂犬病毒可以与突触前膜上的细胞黏附因子结合,以胞吐 的形式运输进入神经细胞,与神经冲动反向运行。 (4)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两侧发生动作电位,导致突触后膜兴奋, - 12 -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内流。若一部分乙酰胆碱受体与狂犬病毒结合,会导致突触 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5)注射狂犬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记忆细胞,故可预防狂犬病发生。 【答案】(1)二 淋巴因子 B 细胞 (2)效应 T 凋亡 (3)突触前膜 胞吞 反向 (4)钠离 子内流 兴奋性降低 (5)记忆细胞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