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微粒构成物质20170718322.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8223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微粒构成物质201707183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微粒构成物质201707183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微粒构成物质201707183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微粒构成物质201707183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化学部分复习讲义专题7微粒构成物质20170718322.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微粒构成物质年 级: 辅导科目:科学 课时数:3课 题微粒构成物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1.物质的微粒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aa2.原子的组成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知道质子、中子由夸克构成aaa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与方法aa1.单质和化合物知道单质的概念 知道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知道化合物的概念 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认识常见的化合物a aa b b2.物质由元素组成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列举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

2、元素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aaa3.元素符号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 O、 C、 N、 S、P、Cl、I、Si、 Na、 Fe、 Cu、 Ca、 Ag、 Al、 K),查阅元素符号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bb4.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说明粗盐提纯的过程bbb5.元素的化合价查阅元素的化合价 运用化合价表述出简单的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b bc6.化学式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b bbb7.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类

3、常见的物质 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b a8.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查阅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 bb一、知识解读、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 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

5、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6、的。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 ClO3-。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 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已知RO32

7、-有32个电子,则R的质子数为:R+83+2=32 常考点清单练习:1、百花盛开的季节,校园里充满了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物质的三态变化,其实质就是 分子间间隔的增大或缩小 。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剧烈 。2、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其总体积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0mL,说明 分子间有间隔 。3、原子质量很小。国际上规定: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 比所得的值 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4、某原子实际质量为aKg,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

8、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b 。5、带电的 原子 或 原子团 叫做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 阳离子 ,带负电的离子叫做 阴离子 。6、人们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 原子核 部分,用圆圈表示,并在其中用“+”和数字标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二是核外电子部分,电子层用弧线表示,在弧线上用数字标明每层上的电子数。7、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 少于4个 ,在化学反应中较易 失去 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较易 得到 电子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上一般有

9、 8 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元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 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NO3)3 。3、氢原子有三种,氕、氘、氚,它们具有相同的 质子数 ,而 中子数 不同,我们把这样的同类原子称为 同位素原子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是由 两 种或 多 种物质混合而成的,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物质混合而成的。纯净物是由 一 种物质组成的。

10、例 如:氧气、氮气等。从分子观点看,混合物是由 不同 种分子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 同 种分子构成的。2、单质是由 同 种元素组成的,例如:铁、氧气等。化合物是由 不同 种元素组成的,例如:氯酸钾。在由 两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 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例如:水、二氧化碳等。二、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微料部分内容使学生初次接触到微观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但中考命题普遍难度不大。元素知识单独考查较少,但物质的分类属于必考内容,其知识点涉有酸、碱、盐、有机物、单质及混合物等。主要考查内容有:(1)微料构成物质,主要涉及分子、原子的性质,原子的结构,用微粒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现

11、象和变化等。如2011陕西卷第12题、2011烟台第7题。(2)以微料相关知识为基础,考查元素的概念和元素周期表,如2011上海卷第48题。2、题型赋分: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分值一般为2-4分。3、能力层级:本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从元素周期表或微料示意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试题一般难度不大。4、考查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为背景,考查分子、原子的性质和物质的分类;以微观图的形式考查原子的结构、元素和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和原子的联系.元素是原子和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

12、素的名称和符号。 考查元素的分类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命题趋势:1、 热点预测:2012年中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将延续往年的特点,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并能应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对给定的物质按一定依据进行分类。2、 趋势分析:预计2012年本专题命题难度不大,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方面的命题可能会有所增加。在近年中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知识的命题较少,但物质的分类属于必考内容,其知识点涉及酸、碱、盐、有机物、无机物、单质及混合物等。中考常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

13、、 以微观粒子相关知识为背景,考查元素的概念、性质及变化规律等,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以探究物质分类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3、 能应用分类的思维方法,对给定的某些物质按一定依据进行再分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方面的命题会逐年增加。4、 考查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相关规律。预计2012年本专题命题难度不大,开放性是其命题的特点,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在今后的复习中要多注意涉及本专题知识点的信息开放型试题。三、例题赏析:例1、小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儿就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B、凉开水中几乎不

14、含氧分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凉开水特点及动物生存需要氧气来解答解答:解:A、凉开水中含有水分子,不是鱼儿死亡的原因,故A错误;B、因动物呼吸需要氧气,则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而使鱼死亡,即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解释合理,故B正确;C、凉开水中仍然含有氧原子,但氧原子不能单独存在,故C错误;D、凉开水中含有氧元素,解释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用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来解释问题,应注意动物的生命活动与氧气的关系,并注意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练习:某同学用刚煮沸后冷却的水

15、养鱼,不久,鱼却死了下列能比较合理地解释此现象的叙述是()A、水中的细菌在煮沸的过程中被杀死B、水中溶解的氧气在煮沸的过程中逸出而减少 C、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人更多的二氧化碳 D、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人更多的氮气 考点:氧气的用途;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鱼死亡的原因应该与氧气在水中的含量有关解答: A、水中的细菌在煮沸的过程中被杀死与鱼死无关故选项错误;B、水中溶解的氧气在煮沸的过程中逸出而减少,鱼因为缺氧而死亡故选项正确;C、溶解的二氧化碳也减少了故选项错误;D、溶解的氮气也减少了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

16、答本题要掌握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例2、近年来,科学家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则H3+属于()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解答解答: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H3+属于离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离子表示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理解应用练习:近年来,我国制造的铁锅风靡欧美,主要

17、是由于铁锅中含有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铁这里的“铁”是指()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分子 D、铁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人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回答,在人体内除氧、氮、氢、碳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解答:在人体内除氧、氮、氢、碳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所以人体内的锌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血红蛋白所必需的铁这里的“铁”是指元素故选A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18、化学与生活知识也是中考考查不变的热点之一例3、根据下列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它们都带有电荷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标签图示型;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解答: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

19、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由图示可知它们有不同的质子数,属于不同种元素,故说法正确;前3种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后1种有3个电子层;属于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故 说法错误;质子数为10的元素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不带电荷,故说法错误 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可知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的种类,及结构的性质练习:根据下面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通常显+2价B、粒子和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C、粒子是阴离子 D、粒子和

20、属于同种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哪些;根据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有哪些;根据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有哪些;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可知:图表示氧原子;图表示钠离子;图表示氟离子;图表示钠原子解答: A、元素为氧元素,它“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说法错误,因为化合价与离子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同,应

21、为-2价,故A错误;B、粒子和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则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故B正确;C、根据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粒子是阴离子,故C正确;D、粒子和的核内质子数都为11,则为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掌握元素的概念例4、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火焰也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丁烷由4

22、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A、 B、 C、 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1)、化学式的宏观和微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这种物质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2)、“丁烷”(化学式C4H10)的意义:(1)宏观意义: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2)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解答: A、正确,改正: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丁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A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 B

23、、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叙述正确; C、的说法错误,故C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D、的说法错误,故D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例5、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解答: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24、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A错误B、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B正确;C、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C错误;D、混合物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练习:分析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

25、是单质 D、不可能是化合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就是考虑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与组成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解答:如果一种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那么这种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这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它是单质又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分析元素组成时,只含有一种元素碳元素,但是它是混合物因为只有一种元素,所以不可能是化合物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来推断物质的组成情况问题例6、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不属于氧

26、化物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C、每个维生素C分子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维生素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要合理搭配膳食才能促进身体健康解答: A、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故B错误C、每个维生素C分子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D、青少年要多吃蔬菜

27、和水果,切忌偏食,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维生素C的结构、组成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练习: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C还有抗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是氧化物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维生素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D、维生素C的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3:4:3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

28、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微粒构成物质时的正确说法进行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比的算法进行分析,D、根据维生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A、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而维生素C中有三种元素,故A错误,B、在计算元素质量比时,是将相对原子质量和角标相乘后的比值,C、H、O的质量比是:(612):(81):(616)=9:1:12,故B错误,C、维生素C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有是由原子构成的,宏观用元素叙述但元素不能论个数,故C错误,D、维生素C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有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化学式C6H8O6可以看出原子的个数比是3:4:3,故D正确

29、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选项考查的知识,然后结合再结合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注意一些概念的严密性四、同步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He-3”是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则氦原子的电子数是()A、1 B、2 C、3 D、4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及核电荷数的关系解决此题解答: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氦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确定了电子数也一定是2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原子内微粒数量的考查,利用的是原子内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知识,属基础性识记性质的题目2、

30、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已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构成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解答:解:由示意图可知,质子和中子构成了b,b为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了原子,所以c是核外电子,原子构成了根子,所以a是原子,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构成,属于基础的

31、知识,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B、可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构成水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对比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判断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是否改变;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解答:解:A、化学反应

32、的微观示意图,两种分子反应生成另一种分子,表示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生成物的分子由两个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与水分子构成完全不同,不可能为水分子,该反应不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故B不正确;C、反应前的两种原子在反应后构成了生成物的分子,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D、反应前两物质的分子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

33、子4、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不同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由三种不同种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两种不同种的2个原子

34、构成的化合物分子解答: A、反应前后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故A正确;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因此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该反应由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但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的特征,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不同,说明反应中分子进行了再分,而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判断模型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这是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5、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

35、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的性质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利用了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B、固体碘和碘蒸气都以分子存在,而碘化钾中的“碘”以离子状态存在以及不能保持单质碘的化学性质;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因为温度越高

36、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解答解:A、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无关,故A错误;B、实验现象,与“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有关,故B正确;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与“分子间有的间隔”有关,故C正确;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有关,故D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同种分子性

37、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6、工业上氯化氢常用氢气和氯气化合的方法制取,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H2 B、Cl2 C、H和Cl D、HCl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由哪种粒子构成,就由哪种粒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解答解: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由哪种粒子构成,就由哪种粒子保持它的化学性质,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它的化学性质由氯化氢分子保持,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了解物质结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卢瑟福在散射实验中(粒子带正电荷)

38、,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A、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B、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C、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D、粒子会激发金原子释放出原子内的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物理常识分析:散射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的粒子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极少数的粒子发生了大的偏转解答:从现象可知绝大多数粒子通过金箔时没有受到阻碍,说明了原子里面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只有极少数与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大的偏转故选C点评:粒子散射实验在物理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明确实验现象及实验的物理意义8

39、、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的是()A、H2CO3 CO2+H2OB、2H2SO3+O22H2SO4C、2HCIO 2HCl+O2D、CaCO3 CaCO3+CO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由三种元素的各1个原子构成;分解生成一种化合物的2个分子和一种单质的1个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由两种元素的各1个原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构成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1个分子分解,与图示不符,故A不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40、,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与图示的分解反应不符,故B不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及分子构成与图示反应都相符;故C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及分子构成与图示反应都不相符;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9、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

41、说法正确的是()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原子质量相同解答:解:A、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不是生成新原子,故错误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氘原子和氚原子质子数相同元素也相同,故错误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氘原子和氚原子都是含有一个质子是氢元素,是氢元素的不同

42、原子,故正确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原子质量相同,氘原子和氚原中子数不同,质量一定不同,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原子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原子知识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0、当你用复印机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氧气与臭氧互为同位素 C、臭氧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氧气、臭氧是两种不同单质 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判断变化,利

43、用它们的化学式来分析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关系及构成解答:解:A、因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氧气与臭氧都是O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属于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不同的原子,故B错误;C、根据臭氧的化学式O3,可知1个分子中由3个O原子构成,故C错误;D、臭氧的化学式O3,氧气的化学式为O2,则氧气、臭氧是两种不同单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元素的两种常见的单质,学生应能根据信息明确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为化学变化,能根据化学式分析组成和构成11、图甲是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

44、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模型法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模型法的理解和掌握解答:解: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点评:本题注重了对模型建立过程的考查,属于基础题12、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可用下列哪个图形表示() A、 B、 C、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由题干信息“碳纳米管是由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分析其模型结构解答:解:A、此图形是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呈正八面题结构,故不正确;B、此图形是石墨的结构模型,呈层状结构,故不正确;C、此图形是球形结构,不是管状结构,故不正确;D、此图形是管状结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了解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