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9426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WPS 页数:20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wps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wps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wps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4.1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170728.wps(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1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 2 2 课时 1阅读课文 1416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代词,_。动词,_) (2)明年复攻赵(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3)与王诀“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_。动词, _) (4)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动词,_。连词,表目 的,_。动词,_) (5)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 _) (6)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名 词作动词,_。动词,_。连词,表目的,_) (7)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今义为向前行 进。副词,

2、_) (8)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名词作动词,_。动词, _) (9)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介词,_。动词,_) (10)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动词,_。名词,_) 2阅读课文 1416段,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会于西河外渑池。(状语后置句 会 的状语 于西河外渑池 后置) 1 译文:_ 3阅读课文 1721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连词,表转折,_。副词, _。介词,_。名词,_) (2)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_。古今异义词,古义为 _;今义为不自重,下贱的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 (3)宣言“”曰: 我见

3、相如,必辱之。 (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今义为国家、 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4)不欲与廉颇争列(名词,_) (5)相如引车避匿(动词,_)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_。古今异义词, 古义为_,今义为与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副词, _。名词,_) (7)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意动用法,_) (8)臣等不肖,请辞去(古今异义词,古义为_,今义为品行不好) (9)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助词,_) (10)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名词作状语,_) (1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副词,_) (1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4、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副词, _。副词,_。介词,_) 2 (1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_。形容词 意动用法,_。形容词意动用法,_) (14)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动词,_。介词, _。动词,_) (1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容词,_。代词,_) 4阅读课文 1721段,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_ (2“”“”)独畏廉将军哉?(固定句式, 独哉 译为 难道吗 ) 译文:_ 5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

5、, 见 表被动) 译文:_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句, 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译文:_ (3“”“”“”)今君乃亡赵走燕。(省略句, 亡走 后各省略一个 于 ) 译文:_ (4“”)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判断句,宾语 其人勇士 是个判断句) 译文:_ (5“”)于是王召见。(省略句,省略宾语 他 ) 3 译文:_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判断句,者也 表判断) 译文:_ (7“”)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固定句式, 岂邪 表示一种反问语气) 译文:_ (8“”“”)拜送书于庭。(状语后置句,状语 于庭 后置于 拜送书 后) 译文:_ 6翻译下

6、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1“”)我为赵将。(判断句, 为 表判断) 译文:_ (2“”“”“”“”)相如闻,不肯与会。(省略句, 闻 后省略 之 , 与 后省略 之 ) 译文:_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判断句,者也 的判 断形式) 译文:_ (4“”)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判断句,也 表判断) 译文:_ 4 1 1(1 1)那,代完璧归赵一事攻下(2 2)第二年(3 3)告别估计(4 4)请求别人允许自 己做某事来断绝(5 5)弹奏(6 6)上前演奏来(7 7)上前进献趁机(8 8)杀退 却(9 9)用,拿向人进酒或献礼(1010)施加上风 2 2在西河以

7、外的渑池会面。 3 3(1 1)可是只,不过凭借言语(2 2)向来,本来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人以 为羞(3 3)扬言(4 4)位次(5 5)掉 转(6 6)的原因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亲外戚只是 高尚的品德(7 7)以为羞(8 8)不才(9 9)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10)在朝堂 (1111)难道(1212)只是,不过只是因为(1313)因为以为先以为后(1414) 背着通过、经由道歉(1515)见识短浅,地位低下我 4 4(1 1)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2 2)难道偏偏害怕廉 将军吗? 5 5(1 1)想把璧给秦国,恐怕不能得到秦国的城,白白地受

8、骗。(2 2)想找一个可派去回复秦国 的人,也没有找到。(3 3)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跑,投奔到燕国。(4 4)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 (5 5)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6 6)秦国从秦穆公到现在二十多位国君,不曾有坚守契约的。 (7 7)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8 8)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 6 6(1 1)我是赵国的大将。(2 2)相如听到(这些话),不肯跟(他)见面。(3 3)强暴的秦国之所 以不敢对赵国施加武力,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4 4)大王不去,就显得赵国弱小而胆怯。 1“”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暗写廉颇。赵国在外交

9、上的取胜是以军事力量做后盾的,点出了廉颇的作用。为后 “”文写 将相和 做了背景铺垫。 2“” 负荆请罪 这则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 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可以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作者以廉颇的 “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 有攻城野战之大 功”“,鄙视蔺相如 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 ”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这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 5 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凡、超人一等。 3课文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简要分析。 (1)勇猛善战。作为赵

10、国的大将军,廉颇战功赫赫,以勇武过人闻名于各诸侯国。 (2)有智谋。为顾全赵国的荣誉,力劝赵王赴渑池之会,以免被其他国家嘲笑赵国怯懦; 在送别赵王之时,他又和赵王商量应变对策,若赵王三十日不归,就拥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 国的念头;此外,他又部署重兵以防备秦兵的入侵,秦兵最终不敢有所行动。 (3)性格坦率、勇于改错。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感到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 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但他在听到蔺相如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话之后,大为感动,也很是惭愧,立即负荆请罪。 4文章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来写蔺相如,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 描

11、写角度 描写内容 性格特点 侧面描写 缪贤荐贤 机智 秦王求璧,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 一言以决的胆识 正面描写 廷叱秦王,秦王设九宾礼仪隆重召见, 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 完璧归赵 渑池会上,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反应敏捷,不畏强暴,维护国家的尊严 粉碎秦王的阴谋 面对廉颇的苦苦相逼,相如处处忍让 识大体,顾大局,忍让为国 5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 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 现人物思想性格,最

12、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 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6为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选取材料的? 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件进行集中叙述,并重视详略主次的安排,集中写蔺相如,其间 穿插对廉颇的描述。对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事件,不惜花费笔墨详细描写,对其他一些无关紧要 的细枝末节,则惜墨如金,一笔带过。故事与故事之间内在联系紧密,紧紧围绕矛盾展开。 7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 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

13、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 “”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 完璧归赵 完全写蔺相如,主要 6 “”“”表现他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 渑池相会 详写蔺相如,主要表 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 “”爱国行动。 将相交欢 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 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 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 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8结合文章内容

14、,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明确:以蔺相如为例,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如缪贤推荐蔺相如,从他的推荐中,可见蔺相如的胆识与智谋。 正面描写。如直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情和神态。在正面描写时,有时集中笔 力写一个人;有时同时写两个人,通过对照,表现蔺相如;有时用环境气氛烘托,如蔺相如献 “璧时,秦王 传以示美人及其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显示了秦廷的威严气氛,烘托出蔺相如 不为威势所慑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以 完璧归赵”“为例,出使秦国之前,摆在赵国面前的是 予 璧”“和 勿予”的矛盾。在赵国君臣一筹莫展、久计不

15、决的情况下,蔺相如一番诚恳有礼的分 “析点醒了赵王,表现了蔺相如处事果断机智的性格特征。出使秦国后,强秦和弱赵之间 夺璧” “和 保璧”“,杀蔺”“和 保蔺”的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在秦廷之上,蔺相如审时度势,巧设妙 计保住和氏璧。并能慷慨陈词,怒斥秦国君臣不守信用。在这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蔺相如最 终以他有礼有节,机智勇敢的个性魅力征服了秦王。在这一个又一个以弱对强、困难重重、险 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 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16、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 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 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 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 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 “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也! 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肉袒(tn) 礼节甚倨(j) 见臣列观

17、(gun) 7 B汤镬(hu) 相视而嘻(x) 左右皆靡(m) C不怪(y) 相如虽驽(n) 间至赵矣(jin) D衣褐(y) 不肖(xio) 怒发冲冠(gun) 2下列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逃跑,逃离) 伐齐,大破之(攻克,打败)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婉言道歉)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 C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一定,肯定) 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D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今君与廉颇同列(位次,爵位)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D召有司案图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

18、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即患秦兵之来 均之二策 B故燕王欲结于君 归璧于赵 C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D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舍相如广成传 B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C而相如廷叱之 D左右欲刃相如 6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乃使其从者衣褐 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8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毕礼而归之 A/ B/ C/ D/ 7对下列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9、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君何以知燕王 而君幸于赵王 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会于西河外渑池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 秦王无意偿赵城 ,就略施小计, 把璧收回。趁势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理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 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 C“”“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 斋戒五日 和 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 获得回旋余地,

20、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诉秦王, 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 “”蔺相如取得 完璧归赵 的胜利。 9 9学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 “将相和”的情节却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你根据 以上内容,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广告语。 要求:内容明确,特色突出;语言通顺,有感召力;不超过 24个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壁,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21、。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 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 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壁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壁归,曲在 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 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壁乎?而十五城 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 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 璧

22、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 ”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诈赵而胁其璧 胁:勒索 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绐:欺骗 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僇:通 戮 ,杀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柔:使怀柔 10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B人璧而秦弗予城 毕礼而归之 C以一璧故而失信于

23、天下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若其劲渑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认为 直 在赵国的一组是 入璧而秦弗予城 秦出城而璧归 璧入而城弗予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使舍人怀而逃之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者认为蔺相如派手下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为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会上的顽强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 才显

24、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5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 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B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 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C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 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D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 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6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译文:_ 11 (2)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

25、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译文: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范雎相秦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 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 范叔固无恙乎! “”范雎曰: 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 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 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 今叔何事? 范雎曰: 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 “饮食,曰: 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 秦相张君,公知之乎? 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

26、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 “”曰: 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 范雎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 “”“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 范叔不出,何也? 门下曰: 无范 ”“”“”叔。 须贾曰: 乡者与我载而入者。 门下曰: 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 “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 贾 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 生之!”“”“”“范雎曰: 汝罪有几? 曰: 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范雎曰:

27、汝罪有 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 荆也。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 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 ”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节选自史记范雎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敝衣间步之邸 间:抄小路。 B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赐:赠送。 C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于相君者哉 习:熟习。 D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食:饮食。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2 A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

28、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 贾待门下/持车良久 B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 贾待门下持车/良久 C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 贾待门下/持车良久 D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范雎的表述中不难发现,范雎真正的仇人是魏国的魏齐,须贾只是充当了爪牙和帮凶 的角色。 B须贾得知落入范雎圈套时,主动承认错误并任由范雎处置,表现了须贾作为魏国使者的 风

29、度。 C范雎把须贾骗入相府,当面历数须贾的三大罪状,并因须贾赐一绨袍的原因,放须贾一 条生路。 D选文用详细的笔墨叙述了范雎接见须贾的过程,刻画了范雎爱憎分明、锱铢必较的鲜明 个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 译文:_ (2)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 译文:_ (3)公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 译文:_ 【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祕,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 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13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

30、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 学所以定情理性而 积众善者也。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 性成。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 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 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 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

31、所不 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 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 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 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 称述世务,探赜究奇,

32、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 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 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 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岂非化以成俗 始以强壮出 14 B咸休息乎太和之中 相与枕藉乎舟中 C甚于

33、丹青 善假于物也 D朋友钦而乐之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4文言文中,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 8 处) 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 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 1C 【解析】A“”项, 倨 应读 j;B“”项, 靡 应读 m;D“”项, 肖 应读 xi

34、o。 2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必 意为 实在”。 3C 【解析】A“”“项, 庭 通 廷”;B“”“项, 孰 通 熟”;D“”“项, 案 通 按”。 4C 【解析】A 项,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指示代词,这。B 项,介词, 跟,同;介词,到。C 项,均为介词,凭借。D 项,副词,趁机;介词,通过、经由。 5C 【解析】A、B、D 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C 项,名词作状语。 6B 15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中的 负 和 归 为使动用法,中的 衣 “舍”“”“”“”“”前 为名词用作动词,中 约束 为动词作名词,中

35、间 和 西 为名词作 状语。 7D 【解析】是判断句,是被动句,是宾语前置句,是状语后置句,是定语后置 句。 8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蔺相如是在最后才 面责秦王无理无 信”。 9(示例)为国家,廉蔺尽释前嫌;看京剧,弘扬民族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广告语要简短易记,突出特点。本题要结合 将相和的内容,结合广告语的特点来写。 (一) 1D “”“”“”【解析】 柔 应是 安抚 的意思,这里有 忍让团结 之意。 2A 【解析】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 项,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

36、;D 项,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3D “”“”【解析】是说 直 在秦国,是说 曲 在赵。排除这两项即可。 4B 【解析】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实情,不是借此来窥视赵国。 5C “【解析】给该部分断句要抓住句子的对称,如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 则莫如弗 予”“”。还要注意发语词 夫 等。 6(1)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2)现在假如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 大王像抛弃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 【参考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

37、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秦国要得到和氏璧是实情,而 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 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16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 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 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 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 “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

38、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 物。现在假如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 王像抛弃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 ”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 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 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 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 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 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 柔韧使廉

39、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 ”啊! (二) 1D 【解析】D“”“项, 食 是动词 喂”“”给吃 的意思。 2C 【解析】根据人名和情节可以断开。 3B 【解析】B“项, 表现了须贾作为魏国使者的风度”理解错误。此时的须贾在范雎面前丑态毕露, 颜面扫地,已经毫无风度可言。 4(1)我之前得罪了魏国宰相,所以流落逃跑到这里,怎么还敢游说你呢! (2)我犯下了应该煮杀的大罪,请让我躲避到荒凉野蛮的胡貉之地吧,让我活让我死只听凭 您的决定了! (3)你以前认为我对魏国有外心暗通齐国而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你的 第一条罪状。 【参考译文】 范雎做了秦国

40、相国之后,秦国人称他叫张禄,而魏国人此毫无所知,认为范雎早已死了。 魏王听到秦国即将向东攻打韩、两国的消息,便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得知须贾到了秦国,便 隐蔽相国的身份改装出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抄小路步行到客馆,见到了须贾。须贾一见范雎 “”“”不禁惊愕道: 范叔原来没有灾祸啊! 范雎说: 是。 须贾笑着说:“范叔是来替秦国游说 我的吧?”“范雎答道: 不是的。前时得罪了魏国宰相,所以流落逃跑到这里,怎么能还敢游 说您呢!”须贾问道:“如今你干些什么事?”范雎答道:“我给人家当差役。”须贾听了有些怜 “”悯他,便留下范雎一起坐下吃饭,又不无同情地说: 范叔怎么竟贫寒到这个样子! 于是就 17 “

41、取出了自己一件粗丝袍送给了他。须贾趁便问道: 秦国的相国张君,你知道他吧。我听说他 在秦王那里很得宠,有关天下的大事都由相国张君决定。这次我办的事情成败也都取决于张君。 ”“你有没有跟相国张君熟悉的朋友啊? 范雎说: 我的主人很熟悉他。就是我也能求见的,请 ”让我把您引见给张君。 范雎亲自给须贾驾车,直进了秦国相府。相府里的人看到范雎驾着车子来了,有些认识他 的人都回避离开了。须贾见到这般情景感到很奇怪。到了相国办公地方的门口,范雎对须贾说: “”等等我,我替您先进去向相国张君通报一声。 须贾就在门口等着,拽着马缰绳等了很长时 “”“间不见人来,便问门卒说: 范叔进去很长时间了不出来,是怎么回

42、事? 门卒说: 这里没 ”有范叔。“须贾说: 就是刚才跟我一起乘车进去的那个人。”“门卒说: 他就是我们相国张君 ”啊。 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诓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 向范雎认罪。这时范雎派人挂上盛大的帐幕,召来许多侍从,才让须贾上堂来见。须贾见到范 “雎连叩响头口称死罪,说: 我没想到您靠自己的能力达到这么高的尊位,我不敢再参与天下 的事了。我犯下了应该煮杀的大罪,请让我躲避到荒凉野蛮的胡貉之地吧,让我活让我死只听 ”“”“凭您的决定了! 范雎说: 你的罪状有多少? 须贾连忙答道: 拔下我的头发来数我的罪 ”“过,也不够数。 范雎说: 你的罪状有三条。从前楚昭

43、王时申包胥为楚国谋划打退了吴国军 队,楚王把楚地的五千户封给他作食邑,申包胥推辞不肯接受,因为他的祖坟安葬在楚国,打 退吴军也可保住他的祖坟。现在我的祖坟在魏国,可是你前时认为我对魏国有外心暗通齐国而 在魏齐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当魏齐把我扔到厕所里肆意侮辱我时,你不加 制止,这是第二条罪状。更有甚者你喝醉之后往我身上撒尿,你何等的忍心啊?这是第三条罪 状。但是你之所以能不被处死,是因为今天你赠我一件粗丝袍,看来还有点老熟人的依恋之情, ”所以给你一条生路,放了你。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渝 由 改变 之义引申,解释 “为 后退、退步

44、”。 2B 【解析】A 项,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 “可译为 在”“”“”,如苏武传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中的 以 的用法与意义同此。B 项, 乎:介词,都相当于“于”“,可译为 在”“”“”,如师说 生乎吾后 中的 乎 用法与意义同 此。C 项,于: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介词,引出对象。D 项,而:连词,表并列;连 词,表转折。 3(1)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 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 (2)然而积聚一勺勺水而成为江河,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极高的山更高,不立志,不勤奋, 18 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注意重要实词意义与常见虚词用法的 落实,如有词类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