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习题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0224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设计习题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平面设计习题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平面设计习题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平面设计习题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平面设计习题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设计习题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设计习题课.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平面线形设计 习 题 课,思考题,1. 如何填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 如何填制“逐桩坐标表”? 3. 如何选择圆曲线最小半径? 4.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 5.平曲线上的主桩点桩号如何计算?,第一部分 圆曲线设计 Circular Curve design,1、试计算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圆曲线三个最小半径值。 2、某一公路弯道半径为 80m,超高横坡度为 6,最大横向力系数为O.10。试计算通过该弯道允许的最大安全行驶车速。,3、某中等城市交通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路线跨越河流,要求桥头至少有40m的直线段,由桥头至路线转折点的距离为130米,转折角为38o(如图

2、所示)。试求圆曲线的最大可能半径的数值。(取=0.07,i=2%)tg 38o/2=0.3443,3、解:(1)满足地形、地物确定最大半径 根据题意圆曲线切线T最大值为: Tmax = 130 40 = 90m 最大可能的圆曲线半径为: 取260(m) (2)满足设计车速时所需半径。 取=0.07,=0.02 选用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为260m可满足行车技术要求。,4、某城沿河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为40M,设计车速为40km / h,路线在一大型建筑与湖泊之间通过,转折角=60,转折点IP离湖岸A点为51.3M,建筑物外测B点至A点的距离为41M。试求该路中线最大可能的圆曲线半径值。,4、,第

3、二部分 缓和曲线设计 Transition Curve design,5、已知某城市道路JD6,偏角为283051(左偏)、桩号为K9+643.38、圆曲线半径R=400m、缓和曲线长度Ls=80m试计算:该弯道的平曲线参数及主点桩号;,(1)该弯道的平曲线参数按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计算, 其中缓和曲线常数: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 =5.729 未设缓和曲线圆曲线的起点至缓和曲线起点的距离:q =39.987(m) 设有缓和曲线后圆曲线的内移值: P= 0.667 则平曲线几何要素为: 平曲线切线长: T= (R+p) tg+ q141.796(m) 平曲线中的圆曲线长: L=(2) R119

4、.067(m) 平曲线总长: L = (2) R +2Ls279.067(m) 外距:E =(R+p) SecR13.3997(m) 里程差:DH = 2T L 4.525(m),各主点桩号为: ZH点:K9+501.584 HY点:K9+581.584 YH点:K9+700.651 HZ点:K9+780.651 QZ点:K9+641.118 校核:JD点桩号QZ点桩号+D/2K9+643.38,与题设一致。,6、某平原微丘区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半径 R=250m,试求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第三部分 平面线形组合 The Combination of Plane Line,7、

5、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07.54m,JD1=K7+231.38,偏角1=122420(左偏),半径R1=1200m;JD2为右偏,2=153250,R2=1000m。 要求: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T1,T2,L1,L2,例:平原区某公路有两个交点间距为407.54m,JD1=K7+231.38,偏角1=122420(左偏),半径R1=1200m;JD2为右偏,2=153250,R2=1000m。 要求:按S型曲线计算Ls1、Ls2长度,并计算两曲线主点里程桩号。,解:(1)计算确定缓和曲线长度Ls1、Ls2: 令两曲线的切线长相当,则取T1=40

6、7.54/2=203.77m 按各线形要素长度1:1:1计算Ls1: Ls1=R/2=12.2420/1801200/2=129.91 取Ls1=130m 则经计算得,T1=195.48m, 407.54/2=203.77m,切线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的增减有近似1/2的关系, LS1=130+28.29=146.58,取Ls1=140m。 则计算得,T1= 200.49m T2=407.54-T1=407.54-200.49=207.05 按1:1:1计算Ls2: Ls2=R/2=15.3250PI/1801000/2=135.68 计算切线长T2得,T2=204.45m 207.05-204.

7、45=2.60 取Ls2=135.68+22.60=140.88 计算得, T2=207.055m 207.05-207.055=-0.005 取Ls2=140.88-20.005=140.87,203.77-195.48=8.29,即T1计算值偏短。,JD1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R1=1200 Ls1=140 1=12.2420 T1=200.49 L1=399.82 E1=7.75 J1=1.15 JD1= K7+231.38 ZH1=K7+030.89 HY1=K7+170.89 QZ1=K7+230.80 YH1=K7+290.71 HZ1=K7+430.71,JD2里程桩号计算

8、:,JD2 = JD1+ 407.54 - J1= 7231.38 + 407.54 -1.15 = K7 + 637.77,JD2 = JD1+ 交点间距 - J1 = HZ1 + 曲线间直线长度 + T2,JD2里程桩号计算:,JD2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T2=207.05 L2=412.22 E2=10.11 J2=1.88 JD2=K7+637.77 ZH2=K7+430.72 HY2=K7+571.59 QZ2=K7+636.83 YH2=K7+702.07 HZ2=K7+842.94,JD2 = K7 + 637.77 R2=1000 Ls1=140.87 2=15.3250

9、,第四部分 平面线形设计步骤 The Method of Plane Line,1. 导线间距离 相邻两交点(JD点)之间的距离。 2. 导线方位角 方位角:从正北X轴方向顺时针量到测线上的夹角。 3. 导线间偏角计算, 为正值,路线向右偏; 为负值,路线向右偏;,4. 圆曲线设定及其要素计算 综合考虑地形、地物条件以及设计车速的要求合理拟定圆曲线。 5. 里程桩的编制 1) 直线段。市区一般20m一个,郊区50m一个,遇到地形变化特别复杂地段需适当加密;地形平坦时,可适当加长。 2) 曲线段 以圆曲线对应的JD点桩号为基准,编制三个特征点的桩号:直圆点(ZY),曲中点(QZ)以及圆直点(YZ) ZY桩号 JD桩号-T YZ桩号 ZY桩号+L QZ桩号 YZ桩号-L/2 JD桩号 QZ桩号+1/2(2T-L) (桩号的验算) 6. 相交道路方位角计算,一、导线间距离的计算,二、导线方位角的计算,三、导线间偏角及圆曲线的计算,四、圆曲线要素的计算及里程桩的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