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2353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4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与体系培训教材.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标准化与体系运行,内训师:王建军 电 话:13513647784,安全标准化,第一部分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分为6个考评类目,考评类目下设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对考评项目进行考评,评出各考评项目的考评实际得分,考评类目下

2、各考评项目考评实际得分之和为该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分为100分,考评以100分为满分。按照实际得分将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等级分为三级。安全管理考评实际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一级安全管理(简称一级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考评实际得分在80分以上、但不足90分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二级安全管理(简称二级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考评实际得分在70分以上、但不足80分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安全管理(简称三级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考评实际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不达标(简称安全管理不达标)。,标准化管理,前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doc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4.1 原则 4.2 建立和保持 4.3 评定和监督 5 核心要求 5.1 目标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3 安全生产投入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5 教育培训 5.6 生产设备设施 5.7 作业安全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10职业健康 5.11应急救援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标准化管理,考评类目,一、管理机构及人员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四、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 五、职业危害管理 六、事故及应急管理,考评类目

4、,一、管理机构及人员 1安全管理机构与安全管理人员 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被考核企业(单位)的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有效的培训合格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在有效期内,并进行年度审核、验证;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所有特种作业岗位都应设置具有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应建立、健全下列人员

5、或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主要负责人;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职能部门; (4)各岗位人员。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应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例会制度;(2)安全检查;(3)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4)安全教育培训制度;(5)事故管理制度;(6)外用工安全管理制度 (7)危险源管理制度;(8)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9)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10)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2)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考评类目,3设备(特种)管理 设备管理应做到: (1)制定齐全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2)设备的点检、定修、更新、报废

6、按照计划实施; (3)按照制度规定检查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情况,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4)设备档案资料齐全; (5)必须使用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6)特种设备必须定期检验本体结构及安全装置,严禁“带病运行”。,考评类目,4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所有工种的岗位操作规程。 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手册,考评类目,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和档案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辨识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2)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贯彻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4)建立企业各类人员(包括外用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5)对培

7、训效果进行评估。,考评类目,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其它从业人员(包括外用工、外来参观或学习人员); (3)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所涉及的人员; (4)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人员。,考评类目,四、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 1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应做到 (1)制定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按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用 (3)按计划使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考评类目,2安全设施“三同时”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应做到 (1)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严格履行立项、审批和审查等各项程序 (2)项目

8、的设计、评价和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3)安全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安全设计应贯穿于各专业设计之中 (5)变更安全设施,应经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6)工程中的隐蔽部分,应经设计、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方可进行隐蔽 (7)安全设施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考评类目,五、职业危害管理 1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应做到 (1)对存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辐射、噪声和高温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 (2)制定防治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辐射、噪声和高温等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 (3)企业应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危害状况进行评估,以确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9、考评类目,2劳动保护用品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要求的、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按规定发放。 3员工健康监护 员工健康监护应做到 (1)企业应定期为员工体检,并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2)对职业病患者,应按规定给予及时治疗、疗养 (3)对患有职业禁忌症,并确诊不适合原工种的,应及时调离,考评类目,六、事故及应急管理 1事故管理 对事故(含险肇事故)管理应做到 (1)发生事故时,厂长或其代理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和处理伤亡事故; (3)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考评类目

10、,2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应做到: (1)应根据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并考虑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以及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状况的经验,认定潜在的紧急情况。 (2)针对认定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评审和更新。 (3)加强应急预案宣贯、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救灾演习。 (4)配备必要的事故救援人员和装备、设施(包括煤气救护)。,考评类目,第二部分 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在对作业行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分解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过程和动作,依据科学技术、有关规章制度及实践经验,以安全、省力、优质、高效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而形成的一种优化作业方法,通过宣传、训练、组织实施考

11、试和督促检查等手段,要求岗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操作,逐步使操作达到安全可靠、准确无误、高效省力的良好作业效果的一种过程。,2009年,公司标准化作业率近90%,也就是说,达10%的作业没有按照标准作业,部分单位标准化作业推进缓慢,过程控制水平较低,存在发生事故的较大可能。 各单位要在推进标准化作业上,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管理,将提高标准化执行率,提高员工操作水平,作为安全管理方面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以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主动控制事故,实现作业过程中各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 以安全为重点,同时解决省力、优质、高效的

12、问题。 注意总结先进作业经验。 尽量避免人机交叉,无法避免时,特别强调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状态确认。 强调多人作业的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及设备点检和作业环境布置。,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 包括 操作顺序、有关工种作业要领、安全作业要点三方面内容,且具有作业各步骤有关工种间配合联络关系明确,表达形式直观、简练等特点。,标准化作业,安全作业要点: 如天车操作 核准被吊物重量、长度、温度、高度 指定唯一的指挥人员,并按规定的信号指挥,其他人员尽量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运行线路周围的障碍物先清理干净。,标准化作业,问题一:岗位作业标准覆盖不全 问题二:岗位作业标准程序性差 问题三:岗位作业标准的条款描述含糊

13、,模棱两可 问题四:岗位作业标准禁止性条款多 问题五:作业标准得不到及时修订和优化 问题六:不按照标准执行作业 问题七:标准没有转化为作业行为和作业习惯 问题八:违反标准作业得不到纠正 问题九:没有人为标准的缺失负责 问题十:推进标准化作业动力不足,标准化作业,问题一:岗位作业标准覆盖不全 分析: 根据生产工艺和检修工作,设立相应工作岗位,将各方面的要求整合,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岗位作业标准是一个基本的流程。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因岗位职能调整,相应的工作任务发生变化,但是作业指导书往往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订,导致岗位作业标准缺失。岗位作业标准覆盖不全,主要是管理问题。 对策: 1、坚定

14、地确立“有工作必须有作业标准”的管理理念; 2、明确作业标准制定全面与否是管理责任; 3、确定作业长对所辖区域负责、专业管理人员本专业全程负责、作业人员对自身工作作业负责的三位合一管理模式。,标准化作业,问题二:岗位作业标准程序性差 分析: 标准化作业是要解决由于作业方法不当、作业习惯不良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通过推进标准化作业来规范人的作业行为,改进作业方法,优化作业过程,消除习惯性违章。高质量的作业标准,员工按标准的作业方法进行操作,不但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岗位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不能是闭门造车,必须由岗位员工参与,针对具体实践活动反复确认。,标准化作业,对策:

15、1、制定标准要从主动控制事故出发,实现对整个作业过程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制定的标准应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由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在什么地方做、做到什么程度六项内容,即“5W1H”; 2、以安全为重点,要将生产、质量、设备等管理要求有机融合为一体; 3、可参照相关的作业标准,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状的标准; 4、制定标准要减少人机直接接触的作业程序,不能避免时,要从流程上阐述全面的前提条件和工具的使用;标准的条款前后衔接,保持连续性 5、流程性差的多人检修作业,明确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的要求;需要辅助以其他管理措施的要予以说明。,标准化作业,问题三:岗位作业标准的条款描述含糊,模棱两可 分析

16、: 不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简单引进的作业标准,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编制作业标准必须结合设备、工艺和生产条件,对作业安全性分析细致的分析。 对策: 1、要将实际情况作为制定标准的基础,制定标准要充分发挥岗位员工、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作用,共同分析、研究、改善作业方法; 2、用数据描述,避免使用概念性的术语; 3、用图片说明,清晰作业程序和安全要点。,标准化作业,问题四:岗位作业标准禁止性条款多 分析: 1、规程,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的工作程序。规则是工作的要求、规定、规则和制度等; 2、规程规定

17、员工不能干什么,一旦违反就可能造成事故,是保证安全的最低要求;而标准即作业指导书则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是指导、规范员工作业,提升工作绩效,保证作业安全的高层次的要求。规程侧重于管理上的规定,而作业标准则侧重于执行上的要求。安全规程、工艺规程、设备规程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也可以说作业标准是三大规程的具体化; 3、规程强调的是适用性,作业标准偏重的是实用性。 对策: 1、将步骤法作为制定作业标准的基本方法,进行模拟,具备可执行性; 2、反复演示和比对,具备可重复性; 3、用流程性的操作,充分体现出操作的唯一性。,标准化作业,问题五:作业标准得不到及时修订和优化 分析: 标准不可能一次就制定完善,需

18、要不断进行优化。只有做好持续优化才能使标准更便于指导员工实际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作业安全。 对策: 1、在执行中持续优化。执行是检验标准可操作性的最有效方法,要对标准执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认真研究标准条款的违反率,要分清违标行为究竟是标准不完善所致,还是岗位员工不执行标准所致。对不完善的标准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确保标准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程序性; 2、根据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的变化动态优化。当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要立即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做到有作业就有标准,标准符合现场作业情况; 3 要汲取内外事故教训不断优化作业标准。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归结为员工违章作业,大量事实

19、证明,事故的原因大多与标准不全、不完善有关。因此,要广泛发动员工,组织相关部门、作业区、班组分析事故原因,对于标准存在不足的,要进行补充、修订,保证标准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岗位应急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作业实际,细化岗位应急作业措施并纳入到岗位作业标准中,做到有岗位就有可操作性强的岗位应急作业标准; 4、紧密运用危险辨识的结果。通过广泛发动岗位员工和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危险辨识工作,不断把危险辨识的结果融入到标准中,动态完善作业标准,持续提高作业标准的可操作性。即做到辨识一项危险,制定几条防范措施,优化、补充几条标准。,标准化作业,问题六:不按照标准执行作业 分析: 标准的执行是

20、推进标准化作业的核心,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执行。但是,由于标准的程序性差,执行的随意度大,或者是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执行,再则是标准过于繁琐,员工不愿执行,最后是员工处于认识和懒惰,不去执行。解决好执行标准中的“不会”“不能”“不愿”“不去”四个问题,是提高标准化执行率的关键和重点。,标准化作业,对策: 1、要形式多样培训、学习。将标准发给相关岗位的员工,并通过培训向员工讲解标准,利用安全活动时间和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要纠正“违章不可避免”、“按标准作业会降低工作效率”等错误认识,培养“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观念; 2、将标准的执行率情况与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工作绩效高度关联,倡导对作业执行情况

21、的跟踪观察; 3、定期组织标准化执行分析和研讨,查找员工违反标准的原因,针对案例深入剖析,予以改进; 4、将是否及时修订和优化作业标准作为对管理者和专业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进行定期评审; 5、采用理论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方式督促员工熟知、掌握标准; 6、要与“全员岗位练兵”活动紧密结合,要在“练”上下功夫,注重对实际操作的培训教育,通过演示、观摩、跟踪检查、反面教育等方法,提高员工主动学习标准的热情和执行标准的意识,促使员工能够严格、自觉按标准作业。,标准化作业,问题七:标准没有转化为作业行为和作业习惯 分析: 在作业过程,有的员工对标准条款的不甚了了;有的对标准的条款倒背如流,但对标准的内容

22、一知半解,有的员工掌握了标准,但是进行选时或选择性执行。将员工的行为固化到标准化作业上来,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畏首畏尾,无所作为,需要群策群力,深入研究,寻求对策。,标准化作业,对策: 1、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单位建立标准化作业的展板,展示标准化管理的绩效,鞭挞违标作业的现象和行为; 2、设立标准化作业活动流程,通过达标管理,推进标准化作业团体的建立; 3、鼓励和提倡员工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4、将标准化作业执行较差的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薄弱点进行强化管理; 5、将标准化执行情况作为员工择岗和上岗的重要条件; 6、将标准化训练列为班组和作业区的定期工作 ; 7、设定记忆、应用、训练流

23、程,配套响应的阶段性性目标和考评标准; 8、梳理和优化管理制度,修订不利于标准化作业的奖惩条款。,标准化作业,问题八:违反标准作业得不到纠正 分析: 标准化作业的主体是岗位员工,但是员工在上岗前和调岗后,没有将自身岗位标准完全掌握,或者是仅仅是停留于背书应试的层次,不管是没有掌握标准还是出于侥幸和偷懒心理违标作业,往往得不到及时纠偏。一是员工自身素质不高,没有将“我要安全”转化为行动,二是缺乏对作业跟踪检查的手段,三是监督管理的主体缺失。 对策: 1、强化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对标准化作业的认识,同时针对性的就加强技能; 2、通过设立视频设备和电讯设备,记录和观察作业情况; 3、研究制定“盲时

24、”“盲点”标准化作业的管理措施; 4、调整和确定班组监督检查的职能,确保班组长或安全员有时间、有目的履行日常的监督检查; 5、对不具备工作能力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标准化作业,问题九:没有人为标准的缺失负责 分析: 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依靠安全措施和岗位个人的经验,也能完成作业,尽管安全度不能保证,但也未必发生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发生大量的作业最终缺失标准。总体而言,作业标准管理的机制不健全,工作流程不完善,加之责任主体不明确,往往造成标准短缺,在新设备投入和采用新工艺生产时,经常会发生此类问题。 对策: 1、将工作分工,责任明确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2、建立每年定期统一修订标准的

25、管理办法; 3、对没有标准的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明确安全措施转化为标准的流程。,标准化作业,问题十:推进标准化作业动力不足 分析: 推进标准化作业是一项长效工作,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冲击,导致管理人员在标准化作业管理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工作效果起伏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分四个方面来推进标准化作业:在前期危险辨识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作业标准,无标准的要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纳入作业标准;要优化标准,保证标准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体现出对员工作业的具体要求;通过标准化作业的训练和竞赛,提高员工对作业标准的实际掌握水平,做好标准的训练和执行,作业区主管是对标准实施训练的主体,

26、在训练的策划和方案的制定上要保证精力的投入;班组长是监督标准执行的主体,指导和监督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并及时纠偏。,标准化作业,对策: 1、确定总体目标,量化阶段性指标,明确工作任务,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2、制定较长周期的考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资源,营造浓厚的氛围; 3、开展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开展多层级的互动交流会,研究和借鉴好的方法和工作载体; 5、实施安全标准化作业讲评活动; 6、将推进标准化作业列为工作述职的主要内容。,标准化作业,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体系的要素及之间的关系 2、17要素的运行要点及问题 3、主体框架要素与支持要素的联系 4、

27、体系的层次 5、体系运行的四点一线 6、体系要素与四项基本工作的关系 7、体系的运行,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五个层次:管理手册(一级)、程序文件(二级)、管理文件(三级)、作业指导书(四级)、记录表格(五级)。 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 体系要素由五部分、十七个要素构成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策划; 实施和运行; 检查和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体系整体运行模式分析 上图形象、直观地表达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以及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 17个要素各自具有其独立的管理作用,

28、但又相互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是P-D-C-A循环的过程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直接目的和任务就是保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其承诺的实现。,管理体系运行主线和要素间的关系,做什么:图中左侧的3个要素(4.2、4.3.1、4.3.2)是体系的输入。 一部分不可容许风险的控制,要制定4.3.3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4.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再引入要素4.4.6运行控制和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另一部分不可容许风险的控制,需由要素4.3.1直接引入要素4.4.6运行控制和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贯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9、的始终。,怎么做:要素4.4.1、4.4.2、4.4.3虽然不是直接的“实施与运行”,却是实施与运行的保证。 明确4.4.1机构和职责是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条件。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是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意识和技能。 4.4.3协调和沟通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 要素4.4.4、4.4.5也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保证性的要素。 要素4.4.6是正常情况下的运行控制,要素4.4.7是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控制。,不间断的检查(三级监控制机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管理上科学、理论上严谨、系统性强的管理体系,具有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自我完善

30、的功能。其监控机制具有实施、检查、纠错、验证、评审和提高的能力。,第一级监控:4.5.1绩效测量与监视。是对生产操作和基层管理的监督、检查,是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和目标进行的常规检查。 第二级监控:4.5.4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内审员进行。是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评价。 第三级监控:4.6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组织。依据审核的结果、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针对一些实施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关系企业大政方针的问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总体评价。 通过三级监控制机制,发现了不符合,发现了体系存在的缺陷,要素4.5.2事件、事故、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31、的功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使体系及时得到改进并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运行要点 采取层层贯彻的方式,将方针传达到全体员工 采取多种方式,以便于相关方获取 检验员工是否正确理解方针的内涵 核心记录 方针传达记录 方针定期评审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日常安全管理要求与方针发生冲突。 对策:必须在执行方针的前提下修订管理要求,如针对安全检查标准违反相关法规标准的情况。 问题: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方针如何贯彻落实没有体 现。 对策:要将方针贯彻到日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如年度安全工作大纲中的指导思想应是方针的体现和细化;在绩效测量、审核、管理评审,必须检查是否违反方针,以发现和纠正

32、违反方针的不符合。,4.3.1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运行要点 检查危险源辨识是否充分、风险评价方法是否合理、控制措施是否合理和有效 检查危险源辨识是否考虑到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检查危险源辨识是否考虑到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按风险控制策划实施控制措施,如果出现风险控制不利或失败,应及时总结原因,提出和采取新的控制对策 持续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应针对现场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更而启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对风险清单进行更新,对新出现的风险要按照体系要素管理的要求,进行新的协调控制 核心记录 危险降值

33、记录 危险预知活动记录 持续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在风险控制上,实施硬件投入及技术改进方面的措施较少。 对策:给相关专业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危险降值指标或任务,从专业角度组织控制,采取技术改进措施,如要求季度降值30。 问题: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更新跟不上。 对策:针对工艺、设备、作业模式、管理机制等变化,必须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如针对新投产的工艺、设备等情况。,4.3.2 法规和其他要求 运行要点 通过对照现场,检查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是否进入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是否有重大遗漏 组织学习、传达法律法规 按要求定期收集、识别、评审和更新 建立获取法规的渠

34、道 核心记录 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记录 问题及对策 问题:相关部门不能持续更新法规。 对策:针对相关部门落实法规更新工作的情况进行绩效测量、内审。,4.3.3 目标 运行要点 将目标传达到相关的人员 因活动的变化应进行目标的更新 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视和评审 当目标没有提升空间时,要变更目标的表达方式。 核心记录 安全指标分解表 对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的监视和评审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混淆。 对策:总体目标是在方针或年度安全工作大纲中的目标,如人员轻伤以上事故为零;具体目标是针对不可容许风险的,如避免天车吊运磁盘突然断电导致吊物伤人事故。 问题:对各专业科室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的监

35、测不到位。 对策:要根据全厂各作业区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计算各专业科室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如对于设备主管部门,则针对有关设备设施方面的控制要素,全厂各作业区平均完成情况则为设备主管部门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4.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运行要点 按进度计划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定期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针对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化进行管理方案的更新 核心记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实施记录 问题及对策 问题: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无法确保方案按要求进度完成。 对策:针对方案的实施,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确保相关人员

36、责任的落实。,4.4.1 结构与职责 运行要点 检查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各部门职能分配是否明确、合理,体现全员参与 根据职责分工,对各级员工进行培训、传达和沟通 要将职责的履行情况纳入安全绩效评价 核心记录 职责分工及传达记录 问题及对策 问题:各级人员不清楚本岗位的安全责任。 对策:采取培训、考试等手段,督促各级人员认真学习本岗位的安全责任。 问题: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未能纳入安全绩效考核。 对策:为强化逐级体系职责的落实,要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文件,严格绩效考核。,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运行要点 按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检查实施的培训所留存的记录是否符

37、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对培训绩效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改进 核心记录 培训需求调查记录 培训记录 培训绩效评估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培训需求调查做得不到位。 对策:定期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如针对职工安全意识、能力提高方面。 问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对策:根据职工培训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编制培训教材。 问题:培训绩效评估不到位。 对策:针对培训的内容,等实施一段时间后,组织到对实际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对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价。,4.4.3 协商与沟通 运行要点 按照体系文件和法规要求进行协商和沟通 对于员工及相关方的意见和抱怨,应按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接收、处理和答复 根

38、据工会职能,考虑其代表员工在协商和沟通中的作用及参与情况 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核心记录 相关协商和沟通会议记录 员工代表信息反馈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与相关方的协商与沟通不到位,如对于生产、设备维护等外协相关方,没有针对相关方作业区域存在的危险、防范措施及应执行的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交底。 对策:对于外协相关方,厂、所在作业区要分级对相关方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内容包括作业区域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需相关方遵守的厂级和作业区级的管理制度及有关安全规定等。 问题:管理层难以做到与员工进行平等的协商与沟通。 对策: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工会组织将员工的所有意见或建议进行讨论,如针对员工

39、的待遇问题。,4.4.4 文件 运行要点 检验文件的完整性和符合性 检验文件逻辑性、协调一致性 检验文件结构和层次的合理性 检查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是否清楚 核心记录 文件检查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仍按传统习惯发红头文件,不执行体系文件,存在“两张皮”现象。 对策:如红头文件不及体系文件的内容,要求执行体系文件;如红头文件优于体系文件的内容,则在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后严格执行。 问题:存在领导不按照体系文件规定,而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口头安排的情况。 对策:采取体系培训、审核等手段,增强他们的体系运行意识,逐步将体系的思想落实到各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中。,4.4.5 文件和资料控制 运行

40、要点 检查是否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 检查重要作业岗位能否及时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检查作废文件是否从现场撤回,并进行了适当的标识和管理 检查文件的收发、复制、归档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 文件更改、修订是否经过文件签发人确认和审批 是否定期对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核心记录 文件发放记录; 文件修改记录; 文件变更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作废文件不能从现场及时撤回,出现多版文件。 对策:如果文件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在将更新后的文件发放时,要及时将所有的作废文件从原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 问题:不能及时对文件进行更新。 对策:针对文件在符合实际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修

41、订、完善,如针对内、部外的变化。,4.4.6 运行控制 运行要点 检验针对企业存在的重要风险是否均已制定运行控制程序 检验各类运行控制程序在实际运行中的实施情况,是否适用、充分和有效 检查是否组织岗位员工学习有关的程序或规程 做好实施的记录 及时发现运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订、完善 核心记录 各类运行控制程序的实施记录 各类运行控制程序的修订、完善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体系意识较差,仍按照传统管理执行,不能严格落实体系文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对策: 严格要求各部门、单位坚持“无体系外运行”的原则; 进一步修订、完善体系文件,实现体系与传统管理的最佳融合,既要具有体系的思想,同时要将有效的

42、传统管理方法保持,便于执行; 加强对部门、单位执行体系文件情况的测量、内审,督促其严格履行体系职责。,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运行要点 要清楚本单位潜在的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有哪些 检查针对潜在的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进行传达、学习 检查应急设备设施的配备是否满足法规的要求,对这些设备设施的使用是否进行检查和相应的培训 检查是否进行过应急演练,并对应急预案及配备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检查事故发生后是否启动应急预案,针对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后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评审,修改预案以对问题进行纠正和预防 核心记录 应急演练记录 应急预案修订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针对应急演练的分析

43、及改进不够。 对策:加强对应急演练的检查和指导,针对每次演练要进行分析,如针对人员应急能力、应急预案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实施改进,持续开展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问题:专项演练对岗位应急工作的指导不够。 对策:组织专项演练时,要安排岗位人员进行参与、观摩,并进行现场讲解,提高岗位人员对相关应急程序的掌握程度。,问题:突发事故不能按预防案规定进行救援。 对策:一方面要经常性地组织演练;另一方面,要在岗位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经常性地组织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岗位人员的应急实战能力。 问题:应急演练的真实性不够。 对策:根据应急演练科目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并严格按预定方案实施演练,确保演练

44、的真实性和实效性。,4.5.1 绩效测量与监视 运行要点 按照绩效测量与监视程序的要求开展各项测量和监视活动 检查对管理方案、运行标准和法规的遵守情况,以及体系失败的测量与监视的实施情况 检查针对测量与监视中发生的问题是否启动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检查测量与监视设备的维护、校准和记录情况 核心记录 不符合清单 不符合整改反馈单 绩效测量报告,问题及对策 问题:、对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绩效测量不到位。 对策:对照各项管理方案监测是否按规定实施,如对照年初制定的安全工作大纲,监测是否严格按大纲中的计划进行实施。 问题:日常检查随机性大,不能严格对照检查表,检查靠经验主义,存在漏项。 对策:日常要求

45、各级人员对照检查表进行检查,并加强过程监督,如检查起重设备时,就要对照起重设备检查表进行逐项检查。 问题:采取突击检查的频度不够。 对策:要求检查人员检查主要以突击检查为主,并且要对检查人员的检查行为进行督查。,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运行要点 做好体系运行过程中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记录 对发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按照程序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要评价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对事故的处理要遵造“四不放过”原则 核心记录 不符合报告 事故、事件调查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针对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优先采取管理性措施,如针对一处转动部位无防护罩的问题,不考

46、虑如何增设防护罩,而是要求人员禁止进入转动部位。 对策:针对不符合,要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如采用消除、减弱、隔离、连锁等措施。 问题:针对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不能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或运行控制准则的形式进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流程,如针对天车带磁盘进行物料拴挂作业的问题,即没有考虑使用电缆连接器方便职工摘磁盘的管理方案,也没有考虑如何摘掉磁盘进行拴挂作业的作业标准,只是要求职工但没有从管理上为职工提供指导和帮助。 对策:要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实际,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或运行控制准则,并监督方案或准则的执行情况。,4.5.3 记录和记录管理 运行要点 检查体系运行产生的记录是否齐全 检查记

47、录是否标识清晰、妥善保管、便于查阅 检查记录是否具有可追溯性和可见证性 核心记录 对各种体系运行记录的检查记录 问题及对策 问题:存在虚假记录的情况。 对策:将现场检查与记录检查相结合,对各级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审核。,4.4.4 审核 运行要点 做好策划与准备工作。包括对审核组长及内审员的任命和挑选,审核员的资质、能力和经验,内审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如何确保内审员的独立性;对审核组进行分工,编制审核过程所需的文件 内部审核计划应反映对体系及范围的覆盖性、符合性,体现各部门及要素审核重点 审核小组应在审核前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它是审核工作规范化和文件化的重要形式 审核组长应负责编制内审报告,将

48、审核报告呈送管理者代表并分发给相关部门 核心记录 审核计划(方案); 审核检查表; 审核报告。,问题及对策 问题:内审员素质不高。 对策:制定、实施内审员的选拔、培训及激励机制。 问题:针对审核不编制相应的检查表,存在随意审核情况。 对策:每次审核,要针对受审核单位的现状,编制审核检查表,如针对受审核单位,重点列出有关主要要素的审核内容和审核方法。 问题:审核的深度不够,一般只审到管理文件,针对程序文件、管理手册的审核较少。 对策:审核要区别于安全评价,发现体系整体运行的问题,如审核程序文件、管理手册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6 管理评审 运行要点 要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 评审结果要形

49、成文件,要体现持续改进 每次管理评审的策划从内容和范围上要满足审核标准的要求 要确定体系的奋斗目标和方向,要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 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及员工传达和沟通。 核心记录 管理评审会议纪要 不符合整改记录,问题及对策 问题:最高管理者对体系的认识不够;。 对策:加强对最高管理者的体系知识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体系意识。 问题:目前的安委会属于传统管理形式的管理评审会议,但几乎不谈体系运行方面的情况。 对策:要将体系管理评审与安委会相融合以“评审体系运行”为主要内容召开安委会,促进体系思想在各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中的有效落实。,主体框架要素与支持要素的联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体框架并体现其基本功能的关键要素: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4.3.3目标 4.3.4管理方案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4.5.1绩效监视与测量 4.5.2事件、事故、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4审核 4.6管理评审,对主体框架起支持作用并对实现基功能起保证作用的要素: 4.3.2法规和其他要求 4.4.1机构和职责 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4.3协调和沟通 4.4.4文件 4.4.5文件和资料控制 4.5.3记录和记录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三个层次,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