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3014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211 大小:60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范工程技术.ppt(2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2 -,安全防范工程工程程序,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设计任务书,工程招标与合同签约,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系统试运行与技术培训,系统初验,工程检验,工程验收,工程移交,现场勘察,初步设计,方案论证,正式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操作使用说明书,工程费用概算,施工验收(含隐蔽工程),技术验收,资料审查,- 3 -,内容,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几种子系统常用的结构,- 4 -,GB50348-2004,总则 术语;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 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安全防范工

2、程验收。,- 5 -,GB50348总则,通用规范和四项专项工程设计规范(入侵报警、视频安防、出入口、防爆安全)。 按照使用场所、防范对象、实际需求、投资规模、将设计分为两个层次。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应与相关工程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独立验收。 系统的防护级别应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设计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使用灵活性。 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6 -,GB50348术语A 规范中所用到的基本术语,共有33条,无强制性条款。,安全防范系统(SPS)与系统工程(ESPS) 入侵报警系统(IAS)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

3、) 出入口控制系统(ACS) 电子巡查系统(GTS)与停车库(场)管理系统(PLS) 防爆安全检查系统(SIS),- 7 -,GB50348术语B,安全管理系统(SMS)(即综合管理系统IBMS) 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安全防护水平 探测、延迟与反应 误报警与漏报警 人防、物防与技防,- 8 -,GB50348术语C,防护对象(单位、部位、目标) 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 纵深防护、均衡防护与盲区 抗易损防护(安全、可靠、耐久和抗破坏) 监控中心和报警接收中心,- 9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一、内容简介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三、安防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0 -,一、内容简介,

4、本章是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通用要求,是第4、5章的基础,共有13节,73条,124款。其中,强制性条文共2条(3.1.4、3.13.1),必须严格执行.,- 11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3.1 一般规定 3.2 现场勘察 3.3 设计要素 3.4 功能设计 3.5 安全性设计 3.6 电磁兼容性设计 3.7 可靠性设计,- 12 -,二、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3.8 环境适应性设计 3.9 防雷与接地设计 3.10 集成设计 3.11 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 与布线设计 3.12 供电设计 3.13 监控中心设计,- 13 -,3.1 一般规定,3.1.1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

5、应根据被防护对象的使用功能、 建设投资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的安全防范应用系统。 3.1.2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以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应能适应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3.1.3 安全防范系统的配置应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可靠而适用的设备。 3.1.4 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14 -,3.1 一般规定,3.1.5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2 技防、物防、

6、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 3 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 4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5 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6 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7 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3.1.6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的有关规定。,- 15 -,3.1.6,工程主要环节要求 1)工程立项与可行性研究。 安全防范工程申请立项前,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工程正式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建设单位(或委托单位)编制。 2)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建设单位根据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

7、告,编制工程设计任务书,并按照“工程招标法”进行工程招标与合同签约。 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任务来源; 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 应执行的国家现行标准; 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 16 -,3.1.6,工程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施工、调试、检 验、验收、培训和维修服务等); 建设工期; 工程投资控制数额; 工程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系统构成; 系统功能要求(含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 监控中心要求; 建设单位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接处警反应速度; 建筑物平面图。,- 17 -,3.1.6,3)现场勘察。具体要求见3.2节。 4)方案论证

8、 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完成后必须组织方案论证。方案论证由建设单位主持,业务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及一定数量的技术专家参加,对初步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查,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措施由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落实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 5)工程检验。具体要求见本规范第7章。 6)工程验收。具体要求见本规范第8章。,- 18 -,3.2 现场勘察,3.2.1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 仅指进行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前,对被防护对象所进行的、与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有关的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和调查。现场勘察

9、是设计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之前,进行“现场勘察”是必要的。对于新建工程或无法进行现场勘察的工程项目,可省略。 3.2.2 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面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本身的基本情况。 1)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的防护级别。 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能力与人防组织管理概况。 3)被防护对象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群体的基本概况:建筑平面图、使用(功能)分配图、通道、门窗、电(楼)梯配置、管道、供电线路布局、建筑结构、墙体及周边情况等。,- 19 -,3.2.2 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2 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情况。 1)地理与人文环

10、境。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周围的地形地物、交通情况及房屋状况;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当地的社情民风及社会治安状况。 2)气候环境和雷电灾害情况。调查工程现场一年中温度、湿度、风、雨、雾、霜等的变化情况和持续时间(以当地气候资料为准);调查了解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和所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 3)电磁环境。调查被防护对象周围的电磁辐射情况,必要时,应实地测量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辐射规律。 4)其他需要勘察的内容。 3 按照纵深防护的原则,草拟布防方案,拟定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位置,并对布防方案所确定的防区进行现场勘察。,- 20 -,3.2.2 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1)周界区勘察 周界形状、周界长度周

11、界内外地形地物状况等; 提出周界警戒线的设置和基本防护形式的建议。 2)周界内勘察 勘察防区内防护部位、防护目标; 勘察防区内所有出入口位置、通道长度、门洞尺寸等; 勘察防区内所有门窗(包括天窗)的位置、尺寸等。 3)施工现场勘察 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必要时应作现场模拟试验。 探测器:安装位置、覆盖范围、现场环境; 摄像机:安装位置、监视现场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提供光照 度的能力、监视范围、供电情况; 出入口执行机构:安装位置、设备形式。 勘察并拟定线缆、管、架(桥)敷设安装方案。,- 21 -,3.2.2 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勘察并拟定监控中心位置及设备布置方案。监控中心面积;

12、终端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 线缆进线、接线方式; 电源; 接地; 人机环境。,- 22 -,3.2.3,3.2.3 现场勘察结束后应编制现场勘察报告现场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进行现场勘察时,对上述相关勘察内容所作的勘察纪录。 2 根据现场勘察记录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的建议。 3 现场勘察报告经参与勘察的各方授权人签字后作为正式文件存档。,- 23 -,3.3 设计要素(3.3.1 3.3.2 3.3.3),3.3.1 安全防范系统构成包括下列内容: 1 安全防范系统一般由安全管理系统和若干个相关子系统组成。 2 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按其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可有多种

13、构建模式。按照系统集成度的高低,安全防范系统分为集成式、组合式、分散式三种类型。 3 各相关子系统的基本配置,包括前端、传输、信息处理/控制/管理、显示/记录四大单元。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其各单元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4 现阶段较常用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以及以防爆安全检查系统为代表的特殊子系统等。,- 24 -,入侵报 警系统,视频监 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 查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 25 -,3.3 设计要素(3.3.1 3.3.2 3.3.3),3.3.2 安全防

14、范系统中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下列内容: 1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1) 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在禁区内(监控中心),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监控中心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监控。安全管理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2) 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应设置足够容量的数据库。,- 26 -,3.3.2,3) 应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验,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

15、联络。 4)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5)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系统集成。 2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1)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在禁区内(监控中心)。应能通过统一的管理软件实现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27 -,3.3.2,2)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可设置必要的数据库。 3)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验,并能与所有重

16、要部位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联络。 4)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5)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 3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1)相关子系统独立设置,独立运行。系统主机应设置在禁区内(值班室),系统应设置联动接口,以实现与其它子系统的联动。 2)各子系统应能单独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并能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管理所需要的报警信息。,- 28 -,3.3.2,3)各子系统应能对其运行状况和重要报警信息进行记录,并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4)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29 -

17、,3.3.3,3.3.3 安全防范系统的各主要子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下列内容: 1 入侵报警系统:系统应能根据被防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盗窃、破坏和抢劫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与报警。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入侵报警系统应有报警复核(声音)功能。系统不得有漏报警,误报警率应符合工程合同书的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30 -,3.3.3,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对必须进行视频安防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

18、宜具有视频入侵报警功能。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有图像复核功能,宜有图像复核加声音复核功能。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31 -,3.3.3,3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入口,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应具有报警功能。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人员安全疏散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要求。 防盗安全门、访客对讲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作为一

19、种民用出入口控制系统,其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7565、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 269的技术要求。,- 32 -,3.3.3,4 电子巡查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按照预先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查程序,通过信息识读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是否准时、是否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5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停车库(场)的车辆通行道口实施出入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停车管理及车辆防盗报警等综合管理。,-

20、33 -,3.3.3,6 其它子系统: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护要求或对建筑物、构筑物内特殊部位的防护要求,设置其他特殊的安全防范子系统,如防爆安全检查系统、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各类周界防护系统等。这些子系统(设备)均应遵照本规范和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34 -,3.4 功能设计(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3.4.1 安全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构成,以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和监控。 2 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应先进、成熟,能在人机交互的操作系统

21、环境下运行;应使用简体中文图形界面;应使操作尽可能简化;在操作过程中不应出现死机现象。如果安全管理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各子系统应仍能单独运行;如果某子系统出现故障,不应影响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35 -,3.4.1,3 应用软件应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对系统操作员的管理。 设定操作员的姓名和操作密码,划分操作级别和控制权限等。 2)系统状态显示。 以声光和/或文字图形显示系统自检、电源状况(断电、欠压等)、受控出入口人员通行情况(姓名、时间、地点、行为等)、设防和撤防的区域、报警和故障信息(时间、部位等)及图像状况等。,- 36 -,3.4.1,3)系统控制。 视频图像的切换、处理、存储

22、、检索和回放,云台、镜头等的预置和遥控。对防护目标的设防与撤防,执行机构及其他设备的控制等。 4)处警预案。 入侵报警时入侵部位、图像和/或声音应自动同时显示,并显示可能的对策或处警预案。 5)事件记录和查询。 操作员的管理、系统状态的显示等应有记录,需要时能简单快速地检索和/或回放。,- 37 -,3.4.1,6)报表生成。 可生成和打印各种类型的报表。报警时能实时自动打印报警报告(包括报警发生的时间、地点、警情类别、值班员的姓名、接处警情况等)。,- 38 -,3.4.2,3.4.2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各类建筑物(群)、构筑物(群)安全防范的管理要求和环境条件,根

23、据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分别或综合设置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周界防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内(外)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2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操作以有线或无线方式报警。系统除应能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系统应能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 39 -,3.4.2,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入侵报警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入侵报警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入侵报警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接,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入侵报警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

24、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40 -,3.4.2,3 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线、面、空间或其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 4 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 5 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验,对故障能及时报警。 6 应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 7 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能提供与其它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 8 在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应能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复核。,- 41 -,3.4.3,3.4.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建筑物内(

25、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视频探测、图像实时监视和有效记录、回放。对高风险的防护对象,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质量及信息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 3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应能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当与报警系统联动时,能自动对报警现场进行图像复核,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示器上显示并自动录像。,- 42 -,3.4.3,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26、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接,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43 -,3.4.4,3.4.4 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在楼内(外)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系统应对受控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并设定多级程序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 2 系统的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宜有防尾随措施。 3 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

27、记录、打印、存储,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在授权的情况下修改。 4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应能与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联动。,- 44 -,3.4.4,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接,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45 -,3.4.4,5 系统必须满足紧急逃生时

28、人员疏散的相关要求。疏散出口的门均应设为向疏散方向开启。人员集中场所应采用平推外开门,配有门锁的出入口,在紧急逃生时,应不需要钥匙或其他工具,亦不需要专门的知识或费力便可从建筑物内开启。其他应急疏散门,可采用内推闩加声光报警模式。,- 46 -,3.4.5,3.4.5 电子巡查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编制巡查程序,应能在预先设定的巡查路线中,用信息识读器或其它方式,对人员的巡查活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在巡查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及时报警。 2 系统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独立设置的电子巡查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满足安

29、全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管理的相关要求。,- 47 -,3.4.6,3.4.6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设计或选择设计如下功能: 入口处车位显示; 出入口及场内通道的行车指示; 车辆出入识别、比对、控制; 车牌和车型的自动识别; 自动控制出入挡车器; 自动计费与收费金额显示; 多个出入口的联网与监控管理;,- 48 -,3.4.6,停车场整体收费的统计与管理; 分层的车辆统计与在位车显示; 意外情况发生时向外报警。 2 宜在停车库(场)的入口区设置出票机。 3 宜在停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 4 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出入口控制系统

30、联合设置。可在停车场内设置独立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并与停车库(场)管理系统联动;停车库(场)管理系统也可与安全防范系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 49 -,3.4.6,5 独立运行的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并满足安全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管理的相关要求。,- 50 -,3.4.7,3.4.7 根据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需要,可在特殊建筑物内外(如民用机场、车站、码头)或特殊场所(如大型集会入口处、核电站、重要物资存储地、监狱等)临时或永久设置防爆安全检查系统、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高安全周界防护系统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的设计,应能对规定的爆炸物、

31、武器或其它违禁物品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显示、记录和报警。系统的探测率、误报率和人员物品的通过率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探测应不对人体和物品产生伤害,不应引起爆炸物起爆。,- 51 -,3.4.7,2 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如用于核设施)的设计 、所用设备、材料,均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能产生辐射泄漏或影响环境安全。 3 高安全周界防护系统(如监狱设施的周界高压电网)的设计,应遵从“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的原 则,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52 -,3.5 安全性设计(3.5.1 3.5.2 3.5.3 3.5.4),3.5.1 安全防范系统所用设备、器材的安全性指

32、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和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 3.5.2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防止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所用设备及其安装部件的机械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应能防止由于机械重心不稳、安装固定不牢、突出物和锐利边缘以及显示设备爆裂等造成对人员的伤害。系统的任何操作都不应对现场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2 系统所用设备,所产生的气体、X射线、激光辐射和电磁辐射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能损害人体健康。,- 53 -,3.5.2,3 系统和设备应有防人身触电、防火、防过热的保护措施。 4 监控中心(控制室)的面积、温度、湿

33、度、采光及环保要求、自身防护能力、设备配置、安装、控制操作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均应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并符合本规范3.13节的相关要求。,- 54 -,3.5.3,3.5.3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的供电应安全、可靠。应设置备用电源,以防止由于突然断电而产生信息丢失。 2 系统应设置操作密码,并区分控制权限,以保证系统运行数据的安全。 3 信息传输应有防泄密措施。有线专线传输应有防信号泄漏和/或加密措施,有线公网传输和无线传输应有加密措施。 4 应有防病毒和防网络入侵的措施。,- 55 -,3.5.4,3.5.4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防

34、破坏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防拆、开路、短路报警功能。 2 系统传输线路的出入端线应隐蔽,并有保护措施。 3 系统宜有自检功能和故障报警、欠压报警功能。 4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防系统宜考虑遭受意外电磁攻击的防护措施。,- 56 -,3.6 电磁兼容性设计(3.6.1 3.6.2 3.6.3),3.6.1 安全防范系统所用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应符合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标准的规定。试验的严酷等级根据实际需要,在设计文件中确定。线缆的电磁兼容设计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6.2 传输线路的抗干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力系统与信号传输系统的线路应分开敷设。

35、 2 信号电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工艺、接地要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 当电梯箱内安装摄像机时,应有防止电梯电力电缆对视频信号电缆产生干扰的措施。,- 57 -,3.6.3,3.6.3 防电磁骚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所用设备外壳开口应尽可能小,开口数量应尽可能少。 2 系统中的无线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频率、功率 ,非无线发射设备对外的杂散电磁辐射功率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 58 -,3.7 可靠性设计(3.7.1 3.7.2 3.7.3 3.7.4 3.7.5),3.7.1 安全防范系统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系统规模的大小和用户对

36、系统可靠性的总要求,应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分配,即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转换为系统各组成部分(或子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2 系统所有子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应小于其MTBF分配指标。 3 系统所使用的所有设备、器材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应小于其MTBF分配指标。,- 59 -,3.7.2 3.7.3,3.7.2 采用降额设计时,应根据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要求和关键环境因素或物理因素(应力、温度、功率等)的影响,使元器件、部件、设备在低于额定值的状态下工作,以加大安全余量,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7.3 采用简化设计时,应在完成规定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简化的系统

37、结构,尽可能少的部件、设备,尽可能短的路由,来完成系统的功能,以获得系统的最佳可靠性。,- 60 -,3.7.4,3.7.4 采用冗余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备冗余(冷热备份)设计。系统应采用储备 冗余设计,特别是系统的关键组件或关键设备,必须设置热(冷)备份,以保证在系统局部受损的情况下能正常运行或快速维修。 2 主动冗余设计。系统应尽可能采用总体并联 式结构或串并联混合式结构,以保证系统的某个局部发生故障(或失效)时,不影响系统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 61 -,3.7.5,3.7.5 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的前端设备应采用标准化、规格化、通用化设备以便维修

38、和更换。 2 系统主机结构应模块化。 3 系统线路接头应插件化,线端必须作永久性标记。 4 设备安装或放置的位置应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 5 传输线路应设置维修测试点。 6 关键线路或隐蔽线路应留有备份线。 7 系统所用设备、部件、材料等,应有足够的备件和维修保障能力。 8 系统软件应有备份和维护保障能力。,- 62 -,3.8 环境适应性设计(3.8.1 3.8.2 3.8.3 3.8.4),3.8.1 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应符合其使用环境(如室内外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的要求。系统所使用设备、部件、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15211中相应严酷等级的要求。 3.8.2 在沿海

39、海滨地区盐雾环境下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具有耐盐雾腐蚀的性能。 3.8.3 在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采取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的保护措施。 3.8.4 在有声、光、热、振动等干扰源环境中工作的系统设备、部件、材料,应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或隔离措施。,- 63 -,3.9 防雷与接地设计(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3.9.1 建于山区、旷野的安全防范系统,或前端设备装于塔顶,或电缆端高于附近建筑物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设置避雷保护装置。

40、 3.9.2 建于建筑物内的安全防范系统,其防雷设计应采用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 3.9.3 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m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 64 -,3.9.4 3.9.5 3.9.6,3.9.4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措施。 3.9.5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

41、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系统的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带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应不少于16mm 。 3.9.6 监控中心内应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35mm。,- 65 -,3.9.7 3.9.8 3.9.9,3.9.7 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接地。 3.9.8 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 3.9.9 光缆传输系统中,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光端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应接地。,- 66 -,3.10 集成设计(

42、3.10.1 3.10.2 3.10.3 3.10.4),3.10.1 安全防范系统的集成设计包括子系统的集成设计、总系统的集成设计,必要时还应考虑总系统与上一级管理系统的集成设计。 3.10.2 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独立子系统的集成设计是指它们各自主系统对其分系统的集成。如:大型多级报警网络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一级网络对二级网络的集成与管理,二级网络应考虑对三级网络的集成与管理等;大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监控中心(主控)对各分中心(分控)的集成与管理等。,- 67 -,3.10.3,3.10.3 各子系统间的联动或组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安全管理的

43、要求,出入口控制系统必须考虑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保证火灾情况下的紧急逃生。 2 根据实际需要,电子巡查系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或组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可与入侵报警系统或/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或组合,入侵报警系统可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或/和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或组合等。,- 68 -,3.10.4,3.10.4 系统的总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通常都是一个集成系统。 2 安全防范系统的集成设计,主要是指其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 3 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可有多种模式,可以采用某一子系统为主(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系统总集成设计,也可采用其他模式进行系统

44、总集成设计。不论采用何种模式,其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3.4.1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69 -,3.10.4,1)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控制/管理能力;相应容量的数据库。 2)通讯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维修性。 4)系统应能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进行更高一级的集成。,- 70 -,3.11 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与布线设计,3.11.1 传输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输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管理工作的要求。一般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可采用专线传输、公共电话网

45、、公共数据网传输、电缆光缆传输等多种模式。 2 选用的传输方式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准确、安全、可靠。且便于布线、施工、检验和维修。 3 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最好是选用专线传输方式。布线困难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 71 -,3.11.1,3 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最好是选用专线传输方式。布线困难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 4 报警网的主干线(特别是借用公共电话网构成的区域报警网),宜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双重报警传输方式,并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

46、装置。,- 72 -,3.11.2,3.11.2 传输线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传输线缆的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应满足系统设计总要求,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线径较细、容易施工的线缆。 2 报警信号传输线的耐压应不低于AC250V,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1.00mm。 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75mm。 3)多芯电缆的单股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50mm。,- 73 -,3.11.2,3 视频信号传输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

47、)应根据图像信号采用基带传输或射频传输,确定选用视频电缆或射频电缆。 2)所选用电缆的防护层应适合电缆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如气候环境、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干扰源等)。 3)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9mm的同轴电缆,采用聚乙烯外套。,- 74 -,3.11.2,4)室内距离不超过500m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轴电缆,且采用防火的聚氯乙烯外套。 5)终端机房设备间的连接线,距离较短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3mm或5mm、且具有密编铜网外导体的同轴电缆。 6)电梯轿厢的视频同轴电缆应选用电梯专用电缆。,- 75 -,3.11.2,4 光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光缆的传输模式,可依传输

48、距离而定。长距离时宜采用单模光纤,距离较短时宜采用多模光纤。 2)光缆芯线数目,应根据监视点的个数、监视点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并注意留有一定的余量。 3)光缆的结构及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抗拉力等机械参数,应满足施工条件的要求。 4)光缆的保护层,应适合光缆的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76 -,3.11.3,3.11.3 传输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公共电话网、公用数据网传输报警信号时,其有线转接装置应符合公共网入网要求;采用无线传输时,无线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的发射频率、功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 2 视频电缆传输部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视频电缆传输方式。 下列位置

49、宜加电缆均衡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3dB处;,- 77 -,3.11.3,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3dB处。 下列位置宜加电缆放大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5MHz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6dB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5.5MHz时的不平坦度 不小于6dB处。 2)射频电缆传输方式。 摄像机在传输干线某处相对集中时,宜采用混合器来收集信号; 摄像机分散在传输干线的沿途时,宜选用定向耦合器来收集信号; 控制信号传输距离较远,到达终端已不能满足接收电平要求时,宜考虑中途加装再生中继器。,- 78 -,3.11.3,3)无线图像传输方式 监控距离在10Km范围内时,可采用高频开路传输; 监控距离较远且监视点在某一区域较集中时,应采用微波传输方式。需要传输距离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