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522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5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房屋建筑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房屋建筑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房屋建筑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房屋建筑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房 屋 建 筑 学,课 程 的 性 质 与 任 务,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本课程包括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大部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基本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绪 论,1.建筑:既表示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同时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2.建筑物: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称为建筑物。能供人们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比如:教学楼、宿舍楼、商厦等等。 3.构筑物:不具

2、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等。,0.1 建筑的起源好历史沿革,外国建筑的历史沿革简况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革简况,0.2 21 世纪建筑的发展趋势,向空中发展高层建筑俗称摩天大楼 向地下延伸地下建筑 智能建筑 50年后绚丽多姿的住宅智能化住宅(俗称电子住宅)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 未来的新型建筑 a. 21世纪建筑业“大革命”现代化的装配式建筑 b. 仿生建筑在崛起 c. 海洋城市与建筑,0.3 建筑节能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建筑节能带来的变化 a、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形式的变化 b、保暖调控系统的技术进步 c、建筑构件产品、建筑结构的变化

3、提高国民节能意识 a、我国全民节能行动的十项内容(2008.8.1),(P.16、17,十点) b、我国确定2010年建筑节能目标,0.4 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建筑的含义 “建筑”一词是多义词,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 a.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b.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c.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2.物质技术条件 3.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辨证的统一,又相互制约。建筑功能常起着主导作用,建筑技术是手段,而建筑功能和技术手段在议定条件下,需要和形象协调,有时建筑形象处于主导地位。,1、建筑构造概论 1.1、建

4、筑物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 一、建筑物的分类 a. 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b. 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c. 按建筑层数和高度分类 d. 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二、建筑的等级划分 a. 建筑的耐久性(即:设计使用年限) b. 建筑物的耐火性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成四级 (1)四级耐久年限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三级耐久年限2550 年,适用于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3)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4)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按建筑的耐火性能分成四级 耐火性能即燃

5、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燃烧性能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辐射的情况下,是否燃烧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耐火极限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 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1.2、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基本模数:数值100mm,符号M.即1M=100mm 扩大模数:分水平扩大模数和和竖向扩大模数,分别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柱距、进深、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建筑物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 分模数: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截面。 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1.3 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其作用

6、,1.3.1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的传给地基。 要求:足够的强度、 刚度及耐久性能,并能抵抗地下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袭。 1.3.2 墙体和柱 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维护构件 。 要求: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良好的热工性能及防火、隔声、防水、耐久性能。 柱也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 1.3.3楼板层 楼板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同时还兼有在竖向划分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并具备相当的防火、防水、隔声的能力。 1.3.4 屋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1.3 及其作用建筑

7、的构造组成,1.3.5 楼梯 楼梯是房屋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关系到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在宽度、坡度、数量、位置、布局 形式、细部构造、及防火性能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 1.3.6 地坪和地面 地坪: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的部分。 地面即地坪面层,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磨、 防潮、防水、 保温性能。 1.3.7 门窗 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及搬运家具设备之用,同时还兼有分隔房间、采光通风和维护的作用。 要求:足够的宽度和高度;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宽度:居室、办公室、客房的门一般为900mm;厨房、厕所和阳台门洞口宽为700mm;医院的门,常用洞口宽110

8、01400mm等; 数量: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和具体使用要求来确定。如人数超过50人以及面积超过60m2,门的数量不少于两个。,1.4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构造设计原则,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外界环境的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影响 荷载:直接作用在建筑的外力,分为恒荷载、活荷载和偶然荷载三大类。 荷载的大小和种类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建筑结构形式的重要参考因素。 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地面房屋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烈度分为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 2 . 气候条件的影响 3 . 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噪声、 振动、 化学腐蚀、 爆炸、火灾 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经济条件的影响,1.4 影响建

9、筑构造的因素和构造设计原则,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 结构坚固、耐久 2 .应用先进技术 3 .合理降低造价 4 .符合卫生、环保等要求,基础和地下室 2.1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地基和基础的概念 基础: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地基土的分类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2.2 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 1、深基础: 大于或等于4m; 2、浅基础: 埋深小于4m;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2、工程地质

10、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 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 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2.3 基础的类型,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一、刚性基础 1、砖基础 2、三合土基础 3、灰土基础 4、毛石基础 5、混凝土基础 6、砂垫层基础 7、钢筋混凝土基础 二、非刚性基础(也称:柔性基础) 按构造型式分类 一、条形基础 二、独立式基础 三、井格式基础 四、片筏式基础 五、箱形基础,24 地下室的构造,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地下室:建筑物下部的地下使用空间称为地下室。地下室一般由墙身、底板、顶板、门窗、楼梯等部分组成。 地下室的分类 一、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分: 1、全地下室 2、半地下室 二、按使用功能不同分: 1、普

11、通地下室 2、人防地下室 地下室防潮构造,24 地下室的构造,地下室防水设计要求 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3、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地下室防水构造 一、沥青卷材防水 1、外防水 2、内防水 二、防水混凝土防水 三、弹性材料防水,墙身 3.1 墙身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体的类型 1、按墙体所在位置分类 a.外墙和内墙; b.纵墙和横墙 2、按墙体受力状况分类 A.承重墙 B.非承重墙,又分为两种: a.自承重墙;b.隔墙 3、按墙体

12、构造和施工方式分类 a.按构造方式分: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三种。 b.按施工方法分:块材墙、板筑墙、板材墙三种。,3.1 墙身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二、墙身的设计要求 1、结构要求 2、热工要求 3、建筑节能要求 4、隔声要求 5、其他方面的要求,3.2 块材墙构造,一、砖墙 1、砖墙材料 砖 、砂浆 2、砖墙的组砌方式 侧砌(侧砖)、组砌、平砌; 全顺式、一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或多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也叫十字式、两平一侧式 、 3、墙身细部构造 门窗过梁 、窗台 、勒脚 、墙身防潮层 、散水与明沟 、变形缝、墙身的加固 、管道井、烟道、通风道、和垃圾管道、防火墙,3.2块材墙构造,二、砌块

13、建筑 1、砌块的材料与类型 A.材料 B.类型 2、砌块墙的排列 3、砌块墙的构造要点,3.3 隔墙构造,一、块材隔墙 1、普通砖隔墙 2、砌块隔墙 二、轻骨架隔墙(又称立筋式隔墙 ) 1、板条抹灰隔墙 2、立筋面板隔墙 三、板材隔墙,3.4 骨架墙,一、框架外墙板的类型, 布置方式与连接 1.墙板类型(材料) 2.外墙板的布置方式 3.外墙板与框架的连接 4.压型钢板外墙 二、 建筑幕墙 1. 幕墙构造特点 2. 建筑幕墙技术要求 3. 幕墙类型 4. 玻璃幕墙的构造组成 5. 玻璃幕墙细部构造 6. 石材幕墙 7. 铝板幕墙,3.5 墙面装修,3.5.1 墙面装修的作用 3.5.2 墙面装

14、修的分类 3.5.3 墙面装修的要求 3.5.4 墙面装修构造,楼地面 4.1 楼地层的构造组成、类型及设计要求,一、楼地层的构造组成 1.楼板层的构造组成 2.地坪层的构造组成 二、楼板的类型 1.木楼板 2.钢筋混凝土楼板 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三、楼板的设计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具有一定的隔声能力 3. 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 4. 具有防潮、防水能力 5. 对不同存放物采用不同的涂料 6. 满足各种管线的设置,4.2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 平板式楼板 2. 肋梁楼板(有单、双向肋梁楼板之分) 3. 无梁楼板 4.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二、装配式钢

15、筋混凝土楼板 1. 板的类型 2. 板的结构布置方式 3. 板的搁置要求 4. 板缝处理 5.楼板与隔墙 三、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1. 密肋楼板 2. 叠合楼板,4.3 顶棚构造,一、直接式顶棚 二、悬吊式顶棚 1.吊顶的类型 2.吊顶的构造组成 3.抹灰吊顶构造 4.木质(植物)板材吊顶构造 5.矿物板材吊顶构造 6. 金属板材吊顶构造,4.4 地坪层与地面构造,一、 地面设计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坚固性 2. 保温性能好 3. 具有一定的弹性 4. 易清洁、经济 5. 满足某些特殊要求 二、 底层地面的类型 1. 整体地面 2. 块材地面 3. 塑料地面 4. 木地面 三、底层地面构

16、造 1. 整体地面 2. 块材地面 3. 木地面 4. 塑料地面 5. 涂料地面,4.5 阳台与雨篷,一、阳台 1. 阳台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2. 阳台结构布置方式 3. 阳台细部构造 二、雨篷 1. 悬板式 2. 梁板式,楼梯 5.1 楼梯的组成、类型及尺度,一、楼梯的组成 1、楼梯段 2、平台 3、栏杆 二、楼梯的类型 1、按位置不同 2、按使用性质 3、按材料 4、按楼梯的平面形式 三、楼梯的设计要求 四、楼梯的尺度 1、楼梯段的宽度 2、楼梯的坡度与踏步尺寸 3、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 4、楼梯尺寸的确定 5、楼梯的净空高度,5.2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现浇式和

17、预制装配式两类。 现浇楼梯按梯段的传力特点,有板式梯段和梁板式梯段之分。 5.2.1 板式梯段 5.2.2 梁板式楼梯段,5.3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一、预制装配梁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1、梯段 2、平台梁 3、平台板 4、构件连接构造 二、 预制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三、 预制装配墙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楼梯,5.4 楼梯的细部构造,一、踏步的踏面 二、栏杆、栏板与扶手 1、栏杆 2、栏板 3、混合式 三、扶手 四、楼梯的基础 五、楼梯间内墙与构造缝的节能,5.5 室外台阶与坡道,一、台阶与坡道的形式 二、台阶构造 三、坡道构造,5.6 电梯与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一、电梯 1、电梯的

18、类型 2、电梯的组成 3、电梯与建筑物相关部位的构造 二、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6 屋顶 6. 1 屋顶的类型及设计要求,6.1.1 屋面的类型 6.1.2 屋顶的作用及设计要求,6.2 屋面排水设计,6.2.1 屋面坡度选择 6.2.2 屋顶排水方式 6.2.3 屋顶排水组织设计,6.3 平屋面构造,6.3.1 卷材防水屋面 6.3.2 刚性防水屋面 6.3.3 涂膜防水屋面-涂料防水屋面 6.3.4 平屋面的保温与隔热,6.4 坡屋顶构造,6.4.1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6.4.2 平瓦屋面做法 6.4.3 平瓦屋面细部构造 6.4.4 坡屋面的保温与隔热,6.5 其它屋面构造,6.5.1

19、金属瓦屋面 6.5.2 彩色压型钢板屋面,窗门 7. 1 门窗的形式与尺度,7.1.1 门窗的作用和门窗产品的要求 7.1.2 门的形式与尺度 7.1.3 窗的形式与尺度,7.2 木门窗构造,7.2.1 平开门的构造 7.2.2 门框 7.2.3 门扇,7.3 金属门窗构造,7.3.1 彩板门窗 7.3.2 铝合金门窗,7.4 塑钢门窗,具有如下优点: ()强度好、耐冲击 ()保温隔热、节约能源 ()隔音好 ()气密性、水密性好 ()耐腐蚀性强 ()防火 ()耐老化、使用寿命长 ()外观精美、清洗容易,7.5 门窗的设置,7.5.1 窗的设置 7.5.2 门的设置,7.6 平天窗,7.6.1

20、外窗 7.6.2 外门,8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8.1建筑火灾的概念,8.1.1 建筑物起火的原因和燃烧条件 一、起火原因 1、明火 2、自燃(暗火) 3、用电 4、雷击 5、地震 二、燃烧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火源 8.1.2高层建筑失火的可能性 一、可燃物 二、火源,8.2 火灾的发展和蔓延,8.2.1 火灾发展的过程-三个阶段 一、火灾初起阶段(轰然前) 二、猛烈燃烧阶段(轰然后) 三、熄灭阶段(熄灭) 8.2.2 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 一、火灾蔓延的方式 二、火灾蔓延的途径,8.3 防火分区,8.3.1 防火分区的重要意义 8.3.2 防火分区的原则,8.4 安全疏散,8.4

21、.1 疏散路线 8.4.2 疏散安全分区 8.4.3 疏散设施设计,8.5 建筑的防烟排烟,8.5.1 烟的危害 8.5.2 排烟分区的划分 8.5.3 防烟排烟方式 8.5.4 防火设计要点(高层建筑) 8.5.5 火灾中如何应急避险,建筑设计概述 9.1 设计内容,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筑设计 二、结构设计 三、设备设计,9.2 设计程序,9.2.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一、落实设计任务 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9.2.2 设计阶段的划分 一、初步设计阶段 二、技术设计阶段 三、施工图设计阶段,9.

22、3 建筑设计依据,9.3.1 使用功能 一、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 二、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9.3.2 自然条件 一、气象条件 二、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 三、水文条件 9.3.3 技术要求,10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10.1 建筑平面设计,10.1.1 平面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0.1.2 使用房间设计 10.1.3 辅助房间设计 10.1.4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10.1.5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10.2 建筑剖面设计,10.2.1 房间的剖面形状 10.2.2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10.2.3 房屋的层数 10.2.4 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10.3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

23、计,10.3.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原则 一、反映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和特征 二、反映物质技术条件的特点 三、符合城市规划及基地环境的要求 四、适应社会经济条件 10.3.2 体量组合和屋面设计 一、主从分明有机结合 二、稳定与均衡 三、韵律 四、对比与变化 五、比例与尺度 六、虚实与凹凸 七、色彩与质感 八、装饰与细部处理 九、建筑轮廓线的处理,10.4 建筑单体设计与节能,10.4.1 建筑平面尺寸与节能的关系 1、建筑平面形状 2、建筑长度与节能 3、建筑宽度与节能 4、建筑平面布局与节能 10.4.2 窗的设计与节能的关系 10.4.3 建筑体型与节能的关系 1、围护结构面积与节能的关系

24、 2、表面面积系数 3、建筑体型系数与节能,11 住宅建筑设计 11.1 住宅建筑的功能分析,一套住宅:居室(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阳台等。 1、居室 2、厨房、餐厅 3、卫生间(含厕所、浴室、洗漱室) 4、门厅和过道 5、储藏间 6、阳台或平台,11.2 住宅建筑的类型,一、层数 1、低层住宅:13层 2、多层住宅:46层 3、中高层住宅:79层 4、高层住宅:10层以上,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 二、区位 1、严寒地区住宅 2、炎热地区住宅 3、坡地住宅 三、性质 1、单一住宅 2、低层公建式住宅 四、建造方式 1、般住宅 2、工业化住宅,11.3 低层住宅,11.3.1

25、 低层住宅的基本特点 11.3.2 平面组合形式 一、独院式(独立式) 二、双联式(毗连式) 三、连排式,11.4 多层住宅,11.4.1 多层住宅基本特点 11.4.2 单元式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 11.4.3 多层住宅的基本平面类型及其特点,11.5 高层住宅,11.5.1 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 11.5.2 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 11.5.3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11.5.4 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11.6 住宅建筑首层类型,11.6.1 住宅 11.6.2 储物 11.6.3 车库 11.6.4 架空支柱层 11.6.5 商店,11.7 小康住宅设计准则,11.7.1 住宅建筑设计 11.7.

26、2 一般原则 11.7.3 套型设计 11.7.4 楼梯和电梯的设计 11.7.5 厨卫设计 11.7.6 管线设计 11.7.7 住栋设计 11.7.8 结构设计 11.7.9 室内装修 11.7.10 技术经济指标,12 工业建筑设计原理 12.1 工业建筑概述,12.1.1 工业建筑的类型 12.1.2 工业建筑的特点 12.1.3 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12.1.4 单层厂房组成,12.2 单层厂房平面设计,12.2.1 总平面设计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12.2.2 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 12.2.3 单层厂房平面形式 12.2.4 柱网选择 12.2.5 生活间的布置方式,12.

27、3 单层厂房剖面设计,12.3.1 厂房高度的确定 12.3.2 剖面空间的利用 12.3.3 室内外地坪标高 12.3.4 天然采光 12.3.5 自然通风,12.4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12.4.1 横向定位轴线 12.4.2 纵向定位轴线 12.4.3 纵横跨连接处柱与定位轴线的联系,12.5 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部空间处理,12.5.1 立面设计 一、影响立面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立面的处理方法 12.5.2 内部空间的处理 1、使用功能 2、承重结构 3、空间利用 4、生产设备及管道 5、室内绿化及色彩的影响, 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地条件,

28、确定建筑平面中各组成部分的大小和相互关系,常用平面图来表示。,一、基 本 概 念,建筑平面利用系数:数值上等于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即:K=使用面积/建筑面面积*100 注:使用面积是指除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之外的所有空间面积之和;建筑面积是指外墙包围的各楼层面积总和。,二、房间平面设计的内容和决定因素,四、几种不同平面形状的观众厅的声学和视觉特点,如图14: 矩形平面观众厅: 结构简单; 钟形平面观众厅: 对加强后排反射声,提高观众厅音质又意; 六角形平面观众厅:可增加视听良好区的观众席数量; 扇形平面观众厅:能使更多的观众获得良好的视角等;,五、普通教室的基本尺寸和视角控制,根据普通教

29、室以听课为主的使用特点,教室 要保证学生上课时视、 听方面的质量,座位离黑板不能太远太偏,一般要求离黑板最远的座位不大于8.5m,边座和黑板远端夹角控制在不小于30。,六、房间的开间与进深,开间:也叫面阔或面宽,是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占的宽度; 进深: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叫进深;,八、厨房、卫生间的设计要求和平面布置方式,厨房平面布置方式:单排、双排、L形、 U形几种。 厨房设计要求: 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厨房家具设备布置要紧凑,并符合操作流程和人们的使用特点; 厨房的强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 厨房应有足够的储藏空间可利用案台等储藏物品。 厕所的平面布置方式:无前室与有前室

30、; 厕所位置要求:应处于既隐蔽,又方便的位置,并与走廊、大厅、过厅有较方便的联系,并考虑厕所内空气清新等。,九、走道的宽度及决定因数,走道宽度:一般走道均 双向人流,以股人流宽550mm,故走道最小净宽1100mm,三股人流净宽1700mm; 决定因数: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走道性质、空间感受以及走道侧面门的开启方式等因数决定;,十、门厅的设计要求,首先在平面组合中门厅应处于明显、居中和突出的位置,一般应面向主干道,使人流出入方便; 其次门厅内部设计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交通流线组织要简明醒目,减少人流相互干扰; 第三门厅还要有良好的空间气氛 第四门厅作为室内过渡空间,应在入口处设门廊、雨篷

31、;,十一、 建筑平面组合要求,(一)合理的使用功能 (二)合理的结构体系 (三)合理的设备管线布置 (四)美观的建筑形象 (五)与环境有机结合,十二、建筑平面组合功能分析,1.主次分析 2.内外分析 3.联系与分隔 4.顺序与流线,十三、平面组合形式种类特点适用情况,(一)走道式组合 特点:是使用房间与交通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相对独立,有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间与房间可通过走道互相联系。 (二)套间式组合 特点:是减少了走道,节约交通面积,平面布局紧凑; 适用:像展览馆、陈列馆等建筑 (三)大厅式组合 特点:主体大厅使用人数多,空间高大,而与大厅相比辅助房间尺寸相差悬殊,依附在大厅周围并与大厅保持

32、一定联系。 适用:火车站、影剧院、体育馆、菜市场等建筑,(四)单元式组合 特点:能提高建筑标准化,简化设计、生产和施工工作,同时功能分区明确,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平面和立面造型均有韵律感。 适用:住宅、学校,幼儿园等建筑; (五)混合式组合 特点:适应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 适用:少年宫等建筑;,十三、平面组合形式种类特点适用情况, 建筑剖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是以建筑在垂直方向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为研究内容。如房间竖向形状和比例、房屋层数和各部分标高、房屋采光、通风方式的选择及建筑竖向空间利用等。 剖面设计的主要内容:确定房间竖向形状、房屋层数及各部分标高等。,一、建筑剖面设计的内容和影响因

33、数,剖面设计的主要内容:确定房间竖向形状、房屋层数及各部分标高等。 影响因数:使用要求对剖面的影响;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采光、通风要求对剖面的影响;,二、基 本 概 念,层高:是指该楼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 距离; 净高:指楼地面到楼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垂直 距离。,三、建筑层数的确定因数,确定建筑层数要考虑的主要因数是: 房屋使用性质、要求,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要求,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以及建筑防火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等。,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由于建筑的外观形象经常地广泛地被人们接触,对人的精神尤为深刻,因此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及其重要,包括体型及立面两部分;主要是研究建筑物群体关系、体量

34、大小、组合方式、立面及细部比例及关系处理。,一、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要求,(一)反映建筑功能和建筑类型特征 (二)体现材料、结构与施工技术特点 (三)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与环境相结合 (四)掌握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 (五)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二、体量交接方法,体量交接常用下列方式: (一)直接交接 (二)咬接 (三)以走廊式连接体相连,三、立面的虚实凹凸运用,建筑立面的构成要素中: 窗、空廊、凹进部分以及实体中的透空部分,常给人与通透感,可称为“虚”;墙、柱楼板、屋顶等给人以厚重封闭的感觉,可称为“实”,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建筑构造就是专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方

35、法和组合原理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一、民用建筑的基本构建及作用 基本构件有:基础、墙和柱、楼层和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 作用: 二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数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人为环境的影响 (三)外力的影响 (四)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五)经济条件的影响, 墙与基础构造,一、墙的设计要求 1.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安全; 2.具有必要的保温、防热、隔声、防水、防潮和防火等性能以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高使用质量和耐久年限; 3.合理的选择墙体材料和构造方式以减轻自重、提高功能、降低造价、降低

36、能源消耗、保护耕地和减少环境污染; 4.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创造条件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功效。,二、基础的类型与适用条件,条形基础:适用于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砖墙或砌块墙承重时,基础多采用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适用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梁、柱构成的框架、 排架或其它类似结构时,下部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基础; 伐型基础:当上部何在较大、地基比较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采用 箱型基础:当钢筋混凝土伐型基础埋置深度较大;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时采用。,三、基础的埋深及影响埋深因数,定义:从室内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埋置深度。 影响因数:建筑物荷载的大小、地基土层的分布

37、、地下水位高低以及相邻建筑的关系都影响着基础的埋深,寒冷地区还要考虑土壤冻胀的影响。,四、 勒脚的作用与加固做法,作用:主要为了避免受到人、物和车辆的碰撞以及 雨、雪、土壤潮气的侵蚀而破坏。 加固做法:一般是在勒脚的外表面作水泥砂浆或其 它强度较高并且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摸灰处理。,五、 水平防潮层类型及设置要求,类型:按材料不同分为油毡防潮层、砂浆防潮层和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等。 设置要求:应设置在地层的混凝土垫层厚度内,通常在0.06m标高处设置,同时,为防止地表反溅水的侵入,水平防潮应设在距室外至少150mm的勒脚墙体中。,六、 垂直防潮层设置要求,垂直防潮层的做法:在高低地层之间或地层与室

38、外地面之间,即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迎水和潮气的垂直强面上先用水泥砂浆将墙面抹平,在涂以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或作其它处理。,七、散水的坡度与宽度常见做法,散水坡度:35; 散水宽度:6001000mm; 散水做法:在构造上要求散水与勒脚连接处设缝,散水沿长度方向宜设分格缝,以适应材料的收缩、温度变化和土囊不均匀变形的影响。,八、 过梁的类型及适用条件,1.砖砌平拱:当过梁上油集中荷载或震动时,不宜 采用; 2.砖砌弧拱:适用清水墙; 3.钢筋砖过梁:适用于清水墙、施工方便,但门窗 洞口宽度不超过2米; 4.钢筋混凝土过梁:适用于较大荷载,或可能产生 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或门窗洞口尺寸较大时;,

39、九、 圈梁、构造柱的作用,圈梁作用:它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稳定、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并防止较大震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 构造柱的作用:它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十、空斗墙的使用条件,遇下列情况不宜采用: 1.土质软弱,且可能引起建筑物不均匀下沉; 2.门窗洞口面积 超过50; 3.建筑物受到震动荷载时; 4.地震烈度为6度或6度以上地区。,十一、 墙 面 装 修,类型:抹灰类、贴面类、涂刷类、裱糊类、镶钉类等; 抹灰装修层组成:分底层、中层和面层三个层次组成; 抹灰层总厚度:各层抹灰不宜过厚,总厚度为1525mm。,十二、地 下 室 防 潮,做法:是先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刷冷底子油一道和热沥青两道或涂刷乳化沥青、阳离子合成乳化沥青等防水涂料,也可以作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层,然后回填粘土或灰土等低渗透性土,宽约500mm,并逐层夯实。,十三、地 下 室 防 水,防水方案:自防水和材料防水; 防水材料铺贴位置不同分为:外包防水和内包防水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