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833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八预应力混凝土工程.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块八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主要内容: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先张法、后张法的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和施工方法。电热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理及应用。 学习要求: 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点;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品种、规格及要求; 熟悉先张法、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掌握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张拉程序和放张顺序的确定和注意事项; 掌握后张法孔道留设、锚具选择、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孔道灌浆等施工方法及注意要点; 了解电热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原理及应用;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技术。,学习重点、难点: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先张法、后张法的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和施工

2、方法。电热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原理、特点及应用。 学习方法: 在理论教学同时,结合图形、图片及影像等形式体会和理解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工艺,从而掌握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张拉程序和放张顺序的确定和注意事项;掌握后张法孔道留设、锚具选择、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孔道灌浆等施工方法及注意要点。 建议学时数:8学时,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预应力混凝土能充分发挥高强度钢材的作用,即在外荷载作用于构件之前,利用钢筋张拉后的弹性回缩,对构件受拉区的混凝土预先施加压力,产生预压应力,使混凝土结构在作用状态下充分发挥钢筋抗拉强度高和混凝土抗压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当构件在荷

3、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时,首先抵消预应力,然后随着荷载不断增加,受拉区混凝土才受拉开裂,从而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限制了裂缝的开展,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这种利用钢筋对受拉区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的钢筋混凝土,叫做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的产生 由于混凝土抗拉性能很差,使钢筋混凝土存在两个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是需要带裂缝工作,裂缝的存在,不仅使构件刚度下降很多,而且不能应用于不允许开裂的结构中;二是从保证结构耐久性出发,必须限制裂缝开展宽度,这使高强度钢筋无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相应地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高标高混凝土的作用。这样,当荷载增加时,只有靠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截面尺寸或增加钢筋

4、用量方法来控制构件的裂缝和变形了。这样做既不经济又必然使构件自重增加。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值和分布,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的程度的混凝土。这就是说,它是预先对混凝土或铪构件施工加压应力,使之建立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能有利抵消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因而使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致开裂,或推迟开裂,或者减小裂缝开展的宽度,以提高构件抗裂度及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 1、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在19世纪末提出,但早期的试验并不成功,主要是因为对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

5、影响认识不清,预应力筋没有采用高强钢筋,因为只有高强钢筋才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来抵抗混凝土的非弹性缩短。 2、直到1925年高强钢筋用于预应力结构,由法国学者弗来西奈将高强钢材引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并且建成了一些重要的预应力结构,预应力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3、我国从1956年推广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现在无论在数量以及结构类型方面均得到迅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1、按预加应力的方法分:先张法、后张法。 2、按张拉方法分:机械张拉(液压或电动螺杆)、电热张拉。 3、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分: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第一节 先张法,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预应

6、力筋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混凝土与预应力筋具有一定的粘结力时,放松预应力筋,使混凝土在预应力的反弹力作用下,使构件受拉区的混凝土承受预压应力。 工艺过程:张拉固定钢筋浇混凝土养护(至75%强度)放张钢筋 适用于:构件厂生产中、小型构件(楼板、屋面板、吊车梁、薄腹梁) 先张法施工工艺如图6-1所示。,图6-1 先张法施工工艺,二、先张法的施工设备 (一)台座 1、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形式: 墩式(传力墩、台面、横梁) 长度100150m,适于中、小型构件。 墩式台座的几种形式如图6-2所示。

7、 槽式(传力柱、上下横梁、砖墙) 长4576m,适于双向预应力构件,易于蒸汽养护。 槽式台座如图6-3所示。,图6-2 墩式台座的几种形式,槽式台座图6-3,图6-4()钢质锥形夹具,二、先张法的施工设备 (二)夹具: 夹具是先张法构件施工时保持预应力筋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或设备)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 按其工作用途不同分为锚固夹具和张拉夹具。 1、 钢丝锚固夹具:如图6-4(1)所示 锥形夹具,锥形夹具可分为圆锥齿板式夹具和圆锥槽式夹具,如图6-4(2)所示。,镦头夹具:如图6-5所示,采用镦头夹具时,将预应力筋端部热镦或冷镦,通过承力分孔板锚固。,2、钢筋锚固夹具 钢筋锚固常用圆套筒

8、三片式夹具,由套筒和夹片组成(图6-6)。 其型号有YJ12、YJ14,适用于先张法;用YC-18型千斤顶张拉时,适用于锚固直径为12mm、14mm的单根冷拉HRB335、HRB400、RRB400级钢筋。,3、张拉夹具 张拉夹具是夹持住预应力筋后,与张拉机械连接起来进行预应力筋张拉的机具。 常用的张拉夹具有月牙形夹具、偏心式夹具、楔形夹具等,如图6-7所示,适用于张拉钢丝和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二、先张法的施工设备 (三)张拉设备 张拉机具的张拉力应不小于预应力筋张拉力的1.5倍;张拉机具的张拉行程不小于预应力筋伸长值的1.11.3倍。 1、钢丝张拉设备 钢丝张拉分单根张拉和成组张拉。

9、用钢模以机组流水法或传送带法生产构件时,常采用成组钢丝张拉。 在台座上生产构件一般采用单根钢丝张拉,可采用电动卷扬机、电动螺杆张拉机进行张拉。 电动卷扬机张拉、杠杆测力装置,如图6-8所示。, 电动螺杆张拉机 如图6-9所示,电动螺杆张拉机由螺杆、顶杆、张拉夹具、弹簧测力器及电动机组成。,2、钢筋张拉设备 穿心式千斤顶用于直径1220mm的单根钢筋、钢绞线或钢丝束的张拉。 用YC20型穿心式千斤顶(图6-10)张拉时,高压油泵启动,从后油嘴进油,前油嘴回油,被偏心夹具夹紧的钢筋随液压缸的伸出而被拉伸。 YC20型穿心式千斤顶的最大张拉力为20kN,最大行程为200mm。适用于用圆套筒三片式夹具

10、张拉锚固1220mm单根冷拉HRB335、HRB400和RRB400钢筋。 钢筋成组张拉见图6-11所示。,图6-10,图6-11,三、先张法施工工艺 先张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关键是预应力筋的张拉与固定,混凝土浇筑以及预应力筋的放张。,(一)张拉预应力筋: 1、张拉程序 可按下列之一进行:01.05con(持荷2分钟)con或01.03con其中con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了减少应力松弛损失,预应力钢筋宜采用01.05con(持荷2分钟)con 的张拉程序。 预应力钢丝张拉工作量大时,宜采用一次张拉程序 01.03con 超张拉减少由于钢筋松弛变形造成的预应力损失。持荷两分钟加速钢

11、筋松驰的早期发展。(第1分钟内完成损失总值的50%) 应力松驰:钢材在常温、高应力状态下,具有不断产生塑性变形的特点,导致钢筋应力下降。,2、控制应力及最大应力: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在张拉预应力筋时所达到的规定应力,应按设计规定采用。 控制应力的数值直接影响预应力的效果。施工中采用超张拉工艺,使超张拉应力比控制应力提高3%5%。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3%5%,但其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表6-1的规定。,3、预应力值的校核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一般用伸长值校核。,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L按下式计算: 式中: F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k

12、N;轴线张拉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与跨中扣除孔道摩阻损失后拉力的平均值;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S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kN/mm2。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宜在初应力约为10%con时测量,并加初应力以内的推算伸长值。,4、张拉要点: (1)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值的偏差不得超过6%,否则应停拉; (2)从台座中间向两侧进行(防偏心损坏台座) (3)多根成组张拉,初应力应一致(测力计抽查) (4)拉速平稳,锚固松紧一致,设备缓慢放松 (5)拉完的筋位置偏差5mm,且构件截面短边的4% (6)冬季张

13、拉时,温度15 (7)注意安全:两端严禁站人,敲击楔块不得过猛。,(二)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混凝土一次浇完,混凝土C30。 2、防止较大徐变和收缩:选收缩变形小的水泥,水灰比0.5,级配良好,振捣密实(特别是端部)。 混凝土收缩:由于水泥浆在硬化过程中脱水密结和毛细孔压缩的结果 混凝土徐变:指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3、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时,要避免碰撞钢丝。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前,不允许碰撞或踩踏钢丝。 4、减少应力损失:非钢模台座生产,采取二次升温养护,(开始温差20,达10MPa后按正常速度升温)。,三、先张法施工工艺 (三)预应力筋放张: 1、条件: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且7

14、5%强度值后。 2、放张顺序 : (1)预应力筋放张时,应缓慢放松锚固装置,使各根预应力筋缓慢放松。 (2)预应力筋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承受轴心预应力构件的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承受偏心预压力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筋。 长线台座生产的钢弦构件,剪断钢丝宜从台座中部开始;叠层生产的预应力构件,宜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放松;板类构件放松时,从两边逐渐对称向中心进行。,3、放张方法 (1)对于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丝的放张宜从生产线中间处开始,以减少回弹量且有利于脱模;对于大构件应从外向内对称、交错

15、逐根放张,以免构件扭转、端部开裂或钢丝断裂。 (2)放张单根预应力筋,一般采用千斤顶放张,如图6-12(a)所示。 (3)构件预应力筋较多时,整批同时放张可采用砂箱、楔块等放松装置。 砂箱装置如图6-12(b)所示。 楔块放张装置如图6-12(c)所示。 注:可用锯断,剪断,熔断(仅限于级冷拉筋)方法放张,但对钢丝、热处理钢筋不得用电弧切割。,第二节 后张法,一、后张法的概念 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后,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预应力筋锚固,最后进行孔道灌浆。 工艺过程:浇筑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留孔)养护拆模(达75%强度后)穿筋

16、张拉固定孔道灌浆(浆达15N/mm2,混凝土达100%后)移动、吊装。 适用于:大构件及结构的现场施工预制拼装,结构张拉。 特点:不需台座;但工序多、工艺复杂,锚具不能重复利用。 后张法施工工艺如图6-13所示,二、预应力筋、锚具和张拉机具 (一)单根粗筋(直径1836mm): 1、锚具: 单根粗钢筋的预应力筋,如果采用一端张拉,则在张拉端用螺丝端杆锚具,固定端用帮条锚具或镦头锚具;如果采用两端张拉,则两端均用螺丝端杆锚具。 (1)螺丝端杆锚具如图6-14(1)及图6-14(2)所示。 (2)帮条锚具如图6-15所示。 (3)镦头锚具由镦头和垫板组成,图6-14(1) 螺丝端杆锚,图6-14(

17、2) LM型螺丝端杆锚 用于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锚固,依靠对焊与预应力钢筋连接。,图6-15,2、预应力筋制作: 工序:下料对焊冷拉。 下料长度计算: 当两端用螺丝端杆锚具时,钢筋下料长度: 当一端用螺杆、一端用帮条时:,钢筋下料长度:,3、张拉设备: 拉杆式千斤顶(YL60),如图6-16所示; 穿心式千斤顶(YC60、YC20、YC18),如图6-17(1)及图6-17(2)所示,配置撑脚和拉杆等附件后,可作为拉杆式千斤顶使用。,图6-16,图6-17(1),(二)钢筋束、钢绞线 1、锚具 钢筋束、钢绞线采用的锚具有JM型、KT-Z型、XM型、QM型和镦头锚具等。其中镦头锚具用于非张拉端。 J

18、M型锚具 JM型锚具由锚环与夹片组成(图6-18),锚环分甲型和乙型两种。 JM型锚具与YL60型千斤顶配套使用,适用于锚固36根直径为12mm光面或螺纹钢筋束,也可用于锚固56根直径为12mm或15mm的钢绞线束。 KT-Z型锚具 KT-Z型锚具由锚环和锚塞组成(图6-19),分为A型和B型两种。当预应力筋的最大张拉力超过450KN时采用A型,不超过450KN时,采用B型。 KT-Z型锚具适用锚固36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束或钢绞线束。,XM型锚具 XM型和QM型锚具是一种新型锚具,由锚环和夹片组成(图6-20)。利用楔形夹片,将每根钢绞线独立地锚固在带有锥形的锚环上,形成一个独立的锚固单元

19、。 XM型锚具的夹片为斜开缝。 XM型锚具既可作为工作锚,又可兼作工具锚。,图6-18,图6-19,图6-20,QM型锚具 QM型锚具与XM型锚具相似,它也是由锚板和夹片组成(图6-21)。但锚孔是直的,锚板顶面是平的,夹片垂直开缝。此外,备有配套喇叭形铸铁垫板与弹簧等。,镦头锚具用于固定端(图6-22(1)、图6-22(2),它由锚固板和带镦头的预应力筋组成。,2、预应力筋的制作: 工序:冷拉下料编束。 下料长度L: 两端张拉: L L02a 一端张拉: L L0ab a张拉端留量(600850mm,由机具定) b非张拉端外露长度(80100mm) 3、张拉设备: 锥锚式千斤顶(YZ60、Y

20、Z85) 用于KTZ及钢制锥形锚具,如图6-23所示。 穿心式千斤顶(YC60、YC120) 用于JM12、QM、XM锚具,如图6-17(1)所示。 大孔径穿心式千斤顶(YCD、YCQ、YCW型) 用于大吨位钢绞线束(群锚),如图6-24(1)、图6-24(2)所示,图6-23,6-17(1),6-24(1),(三)钢丝束 1、锚具 钢丝束用做预应力筋时,由几根到几十根直径35mm的平行碳素钢丝组成。其固定端采用钢丝束镦头锚具,张拉端锚具可采用钢质锥形锚具、锥形螺杆锚具、XM型锚具及QM型锚具。 锥形螺杆锚具(图6-25)用于锚固14、16、20、24或28根直径为5mm的碳素钢丝。 钢丝束镦

21、头锚具(图6-26)适用于1254根直径为5mm的碳素钢丝。常用镦头锚具分为A型与B型。A型由锚杯与螺母组成,用于张拉端。B型为锚板,用于固定端。 钢质锥形锚具钢质锥形锚具(图6-27)用于锚固以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张拉的钢丝束,适用于锚固6、12、18或24根直径5mm的钢丝束。,2、张拉设备 锥形螺杆锚具、钢丝束镦头锚具宜采用拉杆式千斤顶(YL60型)或穿心式千斤顶(YC60型)张拉锚固。钢质锥形锚具应用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常用YZ60型)张拉锚固。 3、钢丝束制作 钢丝束制作一般需经调直、下料、编束和安装锚具等工序。 当用钢质锥形锚具、XM型锚具时,钢丝束的制作和下料长度计算基本上与预应力

22、钢筋束相同。 钢丝束镦头锚固体系,如采用镦头锚具一端张拉时,应考虑钢丝束张拉锚固后螺母位于锚环中部。 编束是为了防止钢筋扭结。 如图6-28所示。,三、后张法施工工艺 后张法施工工艺与预应力施工有关的是孔道留设、预应力筋张拉和孔道灌浆三部分。 (一)孔道留设 1、孔道留设的基本要求 构件中留设孔道主要为穿预应力钢筋(束)及张拉锚固后灌浆用。孔道留设的基本要求: 孔道直径应保证预应力筋(束)能顺利穿过。 孔道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尺寸埋设准确、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在设计规定位置上留设灌浆孔。 在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兼泌水管,必要时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管。 灌浆孔及泌水

23、管的孔径应能保证浆液畅通。 2、孔道留设的方法 预留孔道形状有直线、曲线和折线形,孔道留设方法:,1)钢管抽芯法(图6-29),预先将平直、表面圆滑的钢管埋设在模板内预应力筋孔道位置上。在开始浇筑至浇筑后拔管前,间隔一定时间(一般15min)要缓慢匀速地转动钢管;待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之前,用卷扬机匀速拔出钢管即在构件中形成孔道。 钢管抽芯法只用于留设直线孔道,钢管长度不宜超过15m,钢管两端各伸出构件500mm左右,以便转动和抽管。 构件较长时,可采用两根钢管,中间用套管连接(图6-30)。,抽管时间与水泥品种、浇筑气温和养护条件有关。 采用钢筋束镦头锚具和锥形螺杆锚具留设孔道时,张拉端的扩大

24、孔也可用钢管成型,留孔时应注意端部扩孔应与中间孔道同心。 (2) 胶管抽芯法 胶管采用57层帆布夹层,壁厚67mm的普通橡胶管,用于直线、曲线或折线孔道成型。 胶管一端密封,另一端接上阀门,安放在孔道设计位置上;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将胶管阀门打开放水(或放气)降压,胶管回缩与混凝土自行脱落。一般按先上后下、先曲后直的顺序将胶管抽出。如图6-31所示。,(3) 预埋管法 预埋管法是用钢筋井字架将黑铁皮管、薄钢管或金属螺旋管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在混凝土构件中埋管成型的一种施工方法。如图6-32、图6-33、图6-34所示。,(二)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条件: 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达75

25、%强度标准值; 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2.张拉控制应力和超张拉最大应力:(比先张法均低0.05f),3、张拉顺序 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如设计无规定时,应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地进行。 图6.35所示是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预应力筋张拉顺序。 图6.36所示是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预应力筋采用两台千斤顶的张拉顺序,对配有多根不对称预应力筋的构件,应采用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平卧重叠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张拉预应力筋的顺序是先上后下,逐层进行。,4、张拉方法 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同时张拉的方法;长度等于或小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一端张拉,但张拉端宜分别

26、设置在构件两端。 对预埋波纹管孔道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等于或小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安装张拉设备时,对于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方向重合。 5、张拉程序:同先张法。 6、张拉安全事项 在张拉构件的两端应设置保护装置,如用麻袋、草包装土筑成土墙,以防止螺帽滑脱、钢筋断裂飞出伤人; 在张拉操作中,预应力筋的两端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应在侧面工作。,(三)孔道灌浆: 1.目的:防止生锈;增加整体性。 2.基本要求:(尽早进行,饱满、密实)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尽快地用

27、灰浆泵将水泥浆压灌到预应力孔道中去。 灌浆用水泥浆应有足够的粘结力,且应有较大的流动性,较小的干缩性和泌水性。 灌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和湿润孔道。 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免上层孔道漏浆把下层孔道堵塞。 灌浆工作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不得中断。,第三节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后张法无需预留管道与灌浆,而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同普通钢筋一样铺设在结构模板设计位置上,用2022号元丝与非预应力钢丝绑扎牢靠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和锚固,借助于构件两端锚具传递预压应力。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具有施工简单;张拉摩阻力小,预应力筋受力均匀;

28、可做成多跨曲线状;构件整体性略差,锚固要求高。 适用:现场整浇结构(梁板等)。,二、无粘结预应力筋 无粘结预应力筋是由7根5mm高强钢丝组成的钢丝束或扭结成的钢绞线,通过专门设备涂包涂料层和包裹外包层构成的(图6-37、图6-38)。 涂料层一般采用防腐沥青。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锚具必须具有可靠的锚固能力,要求不低于无粘结预应力筋抗拉强度的95%。,图6-38 无粘结预应力筋,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放与定位 铺设双向配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应先铺设标高低的钢丝束,再铺设标高较高的钢丝束,以避免两个方向钢丝束相互穿插。 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在绑扎完底筋以后进行铺放。 无粘结预应力筋应铺放在电线管下面。 2、端部锚具节点安装 (1)无粘结钢丝束镦头锚具 如图6-39所示。张拉端钢丝束从外包层抽拉出来,穿过锚杯孔眼镦粗头。,2)无粘结钢绞线夹片式锚具 如图6-40所示。无粘结钢绞线夹片式锚具常采用XM型锚具,其固定端采用压花成型埋置在设计部位,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形成可靠的粘结式锚头。,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及锚头处理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能进行张拉。张拉程序采用0103%con。 张拉顺序应根据设计顺序,先铺设的先张拉,后铺设的后张拉。 锚具外包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