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9469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66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局域网技术.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孙 善 武 Tel:84539505 Email:,Chapter 4 局域网技术,学习目标,掌握传统以太网工作原理 了解扩展局域网的方法 掌握网桥工作原理,学习完本章课程,您应该能够:,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第一节 局域网概述 第二节 传统以太网 第三节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四节 扩展的局域网 第五节 高速以太网,局域网概述,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局域网具有如下的一些主要优点: 能方便地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主机以及软件、数据。从一个站点可访问全网。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高传输率和低误码率。,局域网

2、关键技术,拓扑结构 数据传输形式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的拓扑,传输形式,基带传输 宽度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静态划分信道方法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波分复用 码分复用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方法 随机接入 受控接入 ,如多点线路探询(polling),或轮询。,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第一节 局域网概述 第二节 传统以太网 第三节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四节 扩展的局域网 第五节 高速以太网,传统以太网,1. 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 是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的规约。 IEEE 的 802.3 标准。 DIX Ethernet V2 标准与 IEEE 的 802.3 标准

3、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 802.3 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严格说来,“以太网”应当是指符合 DIX Ethernet V2 标准的局域网,IEEE802标准,IEEE802与OSI对应关系 IEEE802物理层功能 介质相关接口(MDI) 连接单元接口(AUI),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局域网对 LLC 子层是透明的,局 域 网,网络层,物理层,站点 1,网络层,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站点 2,LLC 子层看不见 下面的局域网,网卡的作用,网

4、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 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 网卡的重要功能: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对数据进行缓存。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实现以太网协议。,计算机通过网卡 和局域网进行通信,CPU,高 速 缓 存,存储器,I/O 总线,计算机,至局域网,网络接口卡 (网卡),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最初的以太网是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当初认为这样的连接方法既简单又可靠,因为总线上没有有源器件。,CSMA/CD 协议,B向 D 发送数据,C,D,A,E,匹配电阻(用来吸收总线上传播的信号),匹配电阻,不接

5、受,不接受,不接受,接受,B,只有 D 接受 B 发送的数据,以太网采取了两种重要的措施,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 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 这样做的理由是局域网信道的质量很好,因信道质量产生差错的概率是很小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CSMA/CD 表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

6、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 “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碰撞检测与处理,“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1 km,A,B,t,t = 0,单程端到端 传播时延记为,1 km,A,B,t,t = B 检测到信道空闲 发送数据,t = / 2 发生碰撞,A,B,A,B,t = 0

7、A 检测到 信道空闲 发送数据,A,B,t = 0,A,B,单程端到端 传播时延记为,争用期,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 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type),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 定义重传次数 k ,k 10,即 k = Min重传次数, 10 从整数集合0,1, (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争用期的长

8、度,以太网取 51.2 s 为争用期的长度。 对于 10 Mb/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 64 字节。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强化碰撞,当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发生了碰撞时,除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外,还要再继续发送若干比特的人为干扰信号(jamming signal),以便让所有用户都知道现在已经发生了碰撞。,人为干扰信号,A,B,t,B 也能够检测到冲突,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帧,接着就发送干扰信号。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只画出 A 发送干扰信号的情况。,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法,传统以太网可使用的传输媒体有四种: 铜缆(粗缆或

9、细缆) 铜线(双绞线) 光缆 这样,以太网就有四种不同的物理层。,铜缆或铜线连接到以太网 的示意图,主机箱,主机箱,主机箱,双绞线,集线器,BNC T 型接头,收发器电缆,网卡,插入式 分接头,MAU,MDI,保护外层,外导体屏蔽层,内导体,收发器,DB-15 连接器,BNC 连接器 插口,RJ-45 插头,10base5以太网的最大作用距离,250 m,750 m,网段 1,转发器,网段 2,网段 3,转发器,转发器,转发器,细缆以太网 10BASE2,用更便宜的直径为 5 mm 的细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仍为 50 W),可代替粗同轴电缆。 将媒体连接单元 MAU 和媒体相关接口 MDI都安装

10、在网卡上,取消了外部的 AUI电缆。 细缆直接用标准 BNC T 型接头连接到网卡上的 BNC 连接器的插口。,星形网 10BASE-T,不用电缆而使用无屏蔽双绞线。每个站需要用两对双绞线,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 在星形网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叫做集线器(hub)。 集线器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因此这样的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已大大提高了。,以太网在局域网中的统治地位,10BASE-T 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 100 m。 10BASE-T 双绞线以太网的出现,是局域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为以太网在局域网中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集线器的一些

11、特点,集线器是使用电子器件来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因此整个系统仍然像一个传统的以太网那样运行。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集线器很像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具有三个端口的集线器,集 线 器,网卡,工作站,网卡,工作站,网卡,工作站,双绞线,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第一节 局域网概述 第二节 传统以太网 第三节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四节 扩展的局域网 第五节 高速以太网,以太网的 MAC 层,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第 1,最高位 最先发送,最低位,最高位,最低位 最后发送

12、,00110101 01111011 0001001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最低位 最先发送,最高位,最低位,最高位 最后发送,机构惟一标志符 OUI,扩展标志符,高位在前,低位在前,十六进制表示的 EUI-48 地址: AC-DE-48-00-00-80,二进制表示的 EUI-48 地址:,第 1 字节,第 6 字节,I/G 比特,I/G 比特,字节顺序,第 2,第 3,第 4,第 5,第 6,第 1,字节顺序,第 2,第 3,第 4,第 5,第 6,10101100 11011110 01001000 00000000 00000000 10000000,

13、802.5 802.6,802.3 802.4,网卡上的硬件地址,路由器,1A-24-F6-54-1B-0E,00-00-A2-A4-2C-02,20-60-8C-C7-75-2A,08-00-20-47-1F-E4,20-60-8C-11-D2-F6,路由器由于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 因此它有两块网卡和两个硬件地址。,两种不同的 MAC 帧格式,常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 : DIX Ethernet V2 标准 IEEE 的 802.3 标准 最常用的 MAC 帧是以太网 V2 的格式。,MAC 帧,字节,6,6,2,4,IP 层,物理层,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类型,FCS,MA

14、C 层,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101011,前同步码,帧开始 定界符,7 字节,1 字节,数 据,MAC 子层,IP 层,LLC 子层,这种 802.3 + 802.2 帧已经较少使用,43 1497,1,1,1,DSAP,SSAP,控制,MAC 帧,物理层,MAC 层,IP 层,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目的地址字段 6 字节,MAC 帧,物理层,MAC 层,IP 层,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源地址字段 6 字节,MAC 帧,物理层,MAC 层,IP 层,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类型字段 2 字节,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

15、什么协议, 以便把收到的 MAC 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MAC 帧,物理层,MAC 层,IP 层,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数据字段 46 1500 字节,数据字段的正式名称是 MAC 客户数据字段 最小长度 64 字节 18 字节的首部和尾部 =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MAC 帧,物理层,MAC 层,IP 层,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FCS 字段 4 字节,当传输媒体的误码率为 1108 时, MAC 子层可使未检测到的差错小于 11014。,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 46 字节时, 应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 以保证以太网的 MAC 帧长不小于 64

16、 字节。,MAC 帧,物理层,MAC 层,IP 层,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在帧的前面插入的 8 字节中的第一个字段共 7 个字节, 是前同步码,用来迅速实现 MAC 帧的比特同步。 第二个字段是帧开始定界符,表示后面的信息就是MAC 帧。,为了达到比特同步, 在传输媒体上实际传送的 要比 MAC 帧还多 8 个字节,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第一节 局域网概述 第二节 传统以太网 第三节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四节 扩展的局域网 第五节 高速以太网,用多个集线器可连成更大的局域网,扩展的局域网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集线器,集线器,一系,二系,集线器,三系,三个独立的碰撞域,用多个集线器

17、可连成更大的局域网,扩展的局域网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缺点 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端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端口,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网桥的内部结构,站表,端口管理 软件,网桥协议 实体,端口 1,端口 2,缓

18、存,网段 B,网段 A,1,1,1,2,2,2,站地址,端口,网桥,网桥,过滤通信量。 扩大了物理范围。 提高了可靠性。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 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 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在MAC 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具有不同 MAC 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时延更大。 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使用网桥带来的缺点,用户层,IP,MAC,站 1,用户层,IP,MAC,站 2,物理层,网桥 1,网桥

19、2,A,B,用户数据,IP-H,MAC-H,MAC-T,DL-H,DL-T, , , ,物理层,DL,R,MAC,物理层,物理层,DL,R,物理层,物理层,LAN,LAN,两个网桥之间还可使用一段点到点链路,集线器在转发帧时,不对传输媒体进行检测。 网桥在转发帧之前必须执行 CSMA/CD 算法。 若在发送过程中出现碰撞,就必须停止发送和进行退避。 在这一点上网桥的接口很像一个网卡。但网桥却没有网卡。 由于网桥没有网卡,因此网桥并不改变它转发的帧的源地址。,网桥和集线器(或转发器)不同,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e)。 “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

20、网桥,因为网桥对各站来说是看不见的。 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标准是 IEEE 802.1D。,透明网桥,(1) 从端口 x 收到无差错的帧(如有差错即丢弃),在转发表中查找目的站 MAC 地址。 (2) 如有,则查找出到此 MAC 地址应当走的端口 d,然后进行(3),否则转到(5)。 (3) 如到这个 MAC 地址去的端口 d = x,则丢弃此帧(因为这表示不需要经过网桥进行转发)。否则从端口 d 转发此帧。 (4) 转到(6)。 (5) 向网桥除 x 以外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这样做可保证找到目的站)。 (6) 如源站不在转发表中,则将源站 MAC 地址加入到转发表,登记该帧进入网桥

21、的端口号,设置计时器。然后转到(8)。如源站在转发表中,则执行(7)。 (7) 更新计时器。 (8) 等待新的数据帧。转到(1)。,网桥应当按照以下算法 处理收到的帧和建立转发表,站地址:登记收到的帧的源 MAC 地址。 端口:登记收到的帧进入该网桥的端口号。 时间:登记收到的帧进入该网桥的时间。 转发表中的 MAC 地址是根据源 MAC 地址写入的,但在进行转发时是将此 MAC 地址当作目的地址。 如果网桥现在能够从端口 x 收到从源地址 A 发来的帧,那么以后就可以从端口 x 将帧转发到目的地址 A。,网桥在转发表中登记以下三个信息,这是为了避免产生转发的帧在网络中不断地兜圈子。,透明网桥

22、使用了支撑树算法,局域网 2,局域网 1,网桥 2,网桥 1,A,F,不停地 兜圈子,A 发出的帧,网络资源白白消耗了,每隔几秒钟每一个网桥要广播其标识号(由生产网桥的厂家设定的一个惟一的序号)和它所知道的其他所有在网上的网桥。 支撑树算法选择一个网桥作为支撑树的根(例如,选择一个最小序号的网桥),然后以最短路径为依据,找到树上的每一个结点。 当互连局域网的数目非常大时,支撑树的算法很花费时间。这时可将大的互连网划分为多个较小的互连网,然后得出多个支撑树。,支撑树的得出,源路由(source route)网桥在发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 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

23、帧,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 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各自的路由返回源站。源站在得知这些路由后,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中选择出一个最佳路由。凡从该源站向该目的站发送的帧的首部,都必须携带源站所确定的这一路由信息。,3. 源路由网桥,1990 年问世的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可明显地提高局域网的性能。 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表明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十几个端口。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多端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并且一般都工

24、作在全双工方式。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就较高。,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对于普通 10 Mb/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 N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10 Mb/s)的 N 分之一。 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虽然在每个端口到主机的带宽还是 10 Mb/s,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对于拥有 N 对端口的交换机的总容量为 N10 Mb/s。这正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独占传输媒体的带宽,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局域网

25、,集线器,集线器,集线器,一系,三系,二系,10BASE-T,至因特网,100 Mb/s,100 Mb/s,100 Mb/s,万维网 服务器,电子邮件 服务器,以太网 交换机,路由器,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第一节 局域网概述 第二节 传统以太网 第三节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四节 扩展的局域网 第五节 高速以太网,高速以太网 100BASE-T 以太网,速率达到或超过 100 Mb/s 的以太网称为高速以太网。 在双绞线上传送 100 Mb/s 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仍使用 IEEE 802.3 的CSMA/CD 协议。100BASE-T 以太网又称为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26、)。,100BASE-T 以太网的特点,可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因此,不使用 CSMA/CD 协议。 MAC 帧格式仍然是 802.3 标准规定的。 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 100 m。 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的 9.6 s 改为现在的 0.96 s。,三种不同的物理层标准,100BASE-TX 使用 2 对 UTP 5 类线或屏蔽双绞线 STP。 100BASE-FX 使用 2 对光纤。 100BASE-T4 使用 4 对 UTP 3 类线或 5 类线。,G比特以太网,允许在 1 Gb/s 下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工作。 使用 802.3 协议规定的帧格式。

27、 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 CSMA/CD 协议(全双工方式不需要使用 CSMA/CD 协议)。 与 10BASE-T 和 100BASE-T 技术向后兼容。,吉比特以太网的物理层,1000BASE-X 基于光纤通道的物理层: 1000BASE-SX SX表示短波长 1000BASE-LX LX表示长波长 1000BASE-CX CX表示铜线 1000BASE-T 使用 4对 5 类线 UTP,10 吉比特以太网,10 吉比特以太网与 10 Mb/s,100 Mb/s 和 1 Gb/s 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10 吉比特以太网还保留了 802.3 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便于升级。 10

28、 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10 吉比特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 CSMA/CD 协议。,10吉比特以太网的物理层,局域网物理层 LAN PHY。局域网物理层的数据率是 10.000 Gb/s。 可选的广域网物理层 WAN PHY。广域网物理层具有另一种数据率,这是为了和所谓的“Gb/s”的 SONET/SDH(即OC-192/STM-64)相连接。 为了使 10 吉比特以太网的帧能够插入到 OC-192/STM-64 帧的有效载荷中,就要使用可选的广域网物理层,其数据率为 9.95328 Gb/s。,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10 吉比特以太网

29、的出现,以太网的工作范围已经从局域网(校园网、企业网)扩大到城域网和广域网,从而实现了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 这种工作方式的好处是: 成熟的技术 互操作性很好 在广域网中使用以太网时价格便宜。 统一的帧格式简化了操作和管理。,以太网从 10 Mb/s 到10 Gb/s 的演进,以太网从 10 Mb/s 到 10 Gb/s 的演进证明了以太网是: 可扩展的(从 10 Mb/s 到 10 Gb/s)。 灵活的(多种传输媒体、全/半双工、共享/交换)。 易于安装。 稳健性好。,其他种类的高速局域网,100VG-AnyLAN 局域网 使用集线器的 100 Mb/s 高速局域网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的令牌环形网 高性能并行接口 HIPPI (HIgh-Performance Parallel Interface) 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与一些外围设备(如海量存储器、图形工作站等)的高速接口 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