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测量误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9741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9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测量误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5章 测量误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5章 测量误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5章 测量误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章 测量误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 测量误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测量误差.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测 量 学 第5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5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 5.1 概述 5.2 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5.3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5.4 误差传播定律 5.5 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测量与观测值,观测与观测值的分类, 观测条件, 等精度观测和不等精度观测, 直接观测和间接观测, 独立观测和非独立观测,5.1 测量误差概述,5.1 测量误差概述,1、 测量误差及其来源, 测量误差的来源 (1)仪器误差:仪器精度的局限、轴系残余误差等。 (2)人为误差:判断力和分辨率的限制、经验等。 (3)外界条件的影响:温度变化、风、大气折光等, 测量误差的表现形式, 测量误差(真误差=观测值-

2、真值),(观测值与真值之差),(观测值与观测值之差),例: 误差 处理方法 钢尺尺长误差ld 计算改正 钢尺温度误差lt 计算改正 水准仪视准轴误差I 操作时抵消(前后视等距) 经纬仪视准轴误差C 操作时抵消(盘左盘右取平均) ,2.系统误差 误差出现的大小、符号相同,或按 规律性变化,具有积累性。, 系统误差可以消除或减弱。 (计算改正、观测方法、仪器检校),测量误差分为: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2、测量误差的种类及处理方法,1.粗差(错误)超限的误差,3.偶然误差误差出现的大小、符号各不相同, 表面看无规律性。 例:估读数、气泡居中判断、瞄准、对中等误差, 导致观测值产生误差 。, 准确

3、度(测量成果与真值的差异), 最或是值(最接近真值的估值,最可靠值), 测量平差(求解最或是值并评定精度),4.几个概念:, 精(密)度(观测值之间的离散程度),举例: 在某测区,等精度观测了358个三角形的内 角之和,得到358个三角形闭合差i(偶然误 差,也即真误差) ,然后对三角形闭合差i 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当观测次数很多时,偶然 误差的出现,呈现出统计学上的规律性。而 且,观测次数越多,规律性越明显。,3、偶然误差的特性,用频率直方图表示的偶然误差统计:,频率直方图的中间高、两边低,并向横轴逐渐逼近, 对称于y轴。,频率直方图中,每一条形的面积表示误差出现在该区 间的频率k/n

4、,而所有条形的总面积等于1。,各条形顶边中点连线经光滑后的曲线形状,表现出偶然误差的普遍规律,图5-1 误差统计直方图,从误差统计表和频率直方图中,可以归纳出偶然误 差的四个特性:,特性(1)、(2)、(3)决定了特性(4),特性(4)具有实用意义。,3.偶然误差的特性,偶然误差具有正态分布的特性,当观测次数n无限增多(n)、误差区间d无限缩小 (d0)时,各矩形的顶边就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 这条曲线称为 “正态分布曲 线”,又称为 “高斯误差分 布曲线”。 所以偶然误差 具有正态分布 的特性。,图5-1 误差统计直方图,5.2 算术平均值原理,一、算术平均值原理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

5、一系列观测,取其观测值l i的算术平均值,做为真值X的最可靠估值(最或是值)。,二、最或是误差(观测值的改正数),作为计算检核,代替真误差,用最小二乘法证明算术平均值原理,最小二乘法的意义:见下图,根据n个实验点可回归出的直线方程有无数个,其中使各个点至直线的距离vi满足vv=最小的为最优估值(最或是值)。,证明,vv=v12+v22+vn2=(x-l1) 2 + (x-l2) 2 + (x-l n) 2 vv=2 (x-l1) + 2(x-l2) +2 (x-l n) vv“ =2 + 2+2=2n0 有极小值 当:vv =2 (x-l1) + 2(x-l2) +2 (x-l n)=0 即当

6、:,时,vv=最小,满足最小二乘法原理要求。即在等精度观测中,算术平均值x为真值X的最优估值(最佳估值、最或然值、最可靠值等)。,1.方差与标准差,x=,y,正态分布曲线(a=0),令: ,上式为:,5.3 衡量精度的指标,标准差 的数学意义, 表示的 离散程度,x=,y,较小,较大,称为标准差:,测量工作中,用中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中误差:,观测次数无限多时,用标准差 表示偶然误差的离散情形:,P123表5-2, m1小于m2,说明第一组观测值的误差分布比较集中, 其精度较高;相对地,第二组观测值的误差分布比 较离散,其精度较低:, m1=2.7是第一组观测值的中误差; m2=3

7、.6是第二组观测值的中误差。,例,对于同一个三角形分别观测两组各十次,每次测得三角 形内角和的真误差: 第一组:0,+1,-2,0,-8,-1,+2,0,+7,-4; 第二组:+4,-2,-3,+1,+2,-4,-3,-1,+3,-2。 若以平均误差|/n计算,则两组相同,均为2.5,由于中误差能突出地反映出大误差的存在,因而能较好地评定误差分布的离散程度(即精度)。,白塞尔公式,在等精度观测中,以算术平均值为最或然值代替真值;以最或然误差代替真误差:,m:观测值中误差(一测回中误差),并不等于每个观测值的真误差,而是一组观测值真误差离散程度的代表。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 x:,例题,等精度观测

8、某角四测回,观测值如下表,求其算术平均值、一测回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257 36 00“,12,-6,6,-12,0,144,36,36,144,360,证明两式根号内相等,对上式取n项的平方和,由上两式得,其中:,证明两式根号内相等,中误差 定义:,白塞尔 公式:,2.容许误差(极限误差),3.相对误差(相对中误差) 误差绝对值与观测量之比。,用于表示距离的精度。 用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 分数值较小相对精度较高;分数值较大相对精度较低。,K2K1,所以距离S2精度较高。,0.02m,0.02m,例题,746.124,+9,+2,-6,+5,-2,-8,0,81,4,36,25,4,6

9、4,214,5.3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水准测量中: h = a - b 高差 h 为水准尺读数 a 、b 的差函数,若 a、b的观测误差以偶然误差为主,可根据多次实验测出其中误差; 例如:m a = 1 mm,m b = 1 mm; 那么高差的中误差 m h=? 1、2、 0、2,研究观测值函数误差传播的规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一、和差函数,设Z=XY (X、Y不相关),有观测误差,真误差,平方求和,除以n,根据偶然误差第四特性,有,和差函数误差,二、倍函数,设Z=KX (K为常数),有观测误差,真误差,平方求和,除以n,倍函数误差,例:在1:1000地形图上量得图上距离d=123.45

10、6mm,其误差m d=0.1mm,则其实地距离D及其误差m D:,D=123.456m,mD=0.1m,三、线性函数,设 Z=K1 X1K2 X2 K n X n,设Yi=K i X i,则,代入和差函数传播定律,则得线性函数传播定律,例: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四、一般函数,设有函数 Z=f(X1,X2,X n) (X i 间不相关) Z +Z =f(X1+1,X2 +2 ,X n +n ) 求全微分,式中的各偏导数,在实际观测了各X i 后,即为常数;以微分代表测量真误差,上述全微分公式与线性函数的真误差公式相似,则有:,如图6-3所示,用测距仪测得斜距L=1287.44m10mm,

11、竖直角=231218“6“。仪器高i=1.454m 2mm,镜高v=1.565m 2mm。求AB间距离D及高差 h AB 的中误差。 解:1、计算公式,3、代入公式,计算得,2、分别求全微分,,= 206265“,误差传播应用示例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高差中误差 设水准测量测定A、B两点间高差,中间共设n站,则A、B间高差等于各站高差之和,即 h AB =h1+h2+h n 设每站高差中误差均为m站,则有,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与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与路线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若为平坦地区,测站间距离S大致相等,设A、B间的距离为L,则测站数n=L/S,代入上式,并设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站/S,得,误差传播应用示例角度测量,1、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菲列罗公式 设在三角网中等精度观测各三角形内角,其测角中误差均为m, 各三角形闭合差f i,闭合差的中误差m为,闭合差是内角的和函数,内角等精度,测角中误差,2、上、下半测回互差,J6经纬仪的“6”:一测回方向值中误差不超过6“。 一测回方向值是盘左、盘右方向值的平均值,故半测回方向值(即每次方向读数)中误差m半方为:,取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二倍,则上、下半测回互差容许值为:,半测回角值为两方向读数值之差函数,故其中误差,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的中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