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5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160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5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5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5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5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5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7.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82018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51.15 国共的十年对峙考点 集训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 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 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 “”点,中国进入 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的标志应该是(D)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八七会议 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 【解析】根据材料“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可知国共合作 中共产党听从国民党指挥,

2、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产党失去了对大革命的领导,处于 辅助国民党的地位。国民革命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意识到需要掌握军事上的权力。因此共产党 发动了南昌起义,这标志着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从这 “一方面来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进入 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故本题正确答 案为 D。 2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图片,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 括这两个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B)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

3、,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属于城市起义,最终失败, 因此我们应立足中国国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正确答案为 B。C 错误,A、D 与题意无 关。 3(2016附中)1927 年 11 月 18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第 16 号通告,要求各地工农群 众尽可能实行武装暴动,号召“联合工农暴动的力量,汇合各处自发的工农暴动,夺取政权 ”直到造成一省或几省的革命胜利的局面。 这一通告(D) A符合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是 右倾 机会主义错误的体现 D“”使党内 左 倾盲动主义情绪滋长 【解析】1927 年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通告对革命形势的估计十分乐观,滋长了

4、“”左 倾盲动主义情绪。 4如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路线图。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B) 1 A从学习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B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发展 C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D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 “【解析】根据材料地点信息 井冈山”“三湾”“文家市”,可以得出此时是国共十年对峙 时期,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山区进军,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5(2016雅礼)20 世纪 30 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 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 府”称为“埃政府”

5、,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 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 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 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苏区的土地革命使农民得到了翻身解放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解析】材料 20世纪 30”“”年代苏区 的信息,可知此时为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 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经济上翻身,政治上独立,故“埃政府”成了“我们的政府”。故 选答案 B。 6国民政府南昌行营公布了民廿二(22)年封锁匪区办法。其中的“”匪区 是指(C) A陕甘宁边区 B东北解放区 C南方革命根据地 D华北敌后根据地 【解析】民国廿二年指的是

6、1933年,陕甘宁边区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出现 在解放战争时期,南方革命根据地出现在国共对峙时期,华北敌后根据地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 故 C“”正确。 匪区 是国民党对中共政权的蔑称。 7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 ,更是中国红色 文 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B) A: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延安;:瑞金

7、;:遵义 2 【解析】人民军队的摇篮指的是南昌,因为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中国革 命的摇篮指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是指建 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瑞金;故选 B。 8(2017雅礼)“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 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只 能被认为是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 这说明(D) A红军根本不应该长征 B长征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C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D长征初期执行错误作战方针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博古、李德的“左”倾军事路线,使红军在第五 次反“围剿”中失败,被

8、迫长征。长征开始,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后,李德 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被迫退出江西。这时候长征已经开 始,因此学者评价的不是长征应不应该、可不可以避免、被不被迫的问题,而是长征开始后继 续执行错误作战方针的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9“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 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 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C)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 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据材

9、料“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长征的历史事实,其中“舵 手一易齐桨橹”“强调的是遵义会议的转折意义, 舵手一易”即指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故 C 正确。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在长征之前,故 A 排除。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属于 长征的背景,故 B 排除。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1945 年中共七大,故 D 排除。 101935 年 6 月中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汇合,实力增强,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占 ”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 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包含的意图主要是

10、(A) A 接通苏联,获取援助 B 积蓄力量,准备反攻 C 打破围剿,开始长征 D主动出击,国共 合作 【解析】从 1935 年可知是红军长征时期,故占领川陕甘、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因其地理位 置靠近苏联,便于获得苏联的援助,故 A 项正确;红军长征时期损失重大,即使占领川陕甘也 不具备反攻的能力,故 B 项错误;红军长征开始于 1934年,故 C 项错误;国共由对峙转为合 作的转折点是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 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

11、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 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 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 年 6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 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 3 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 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

12、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1)看法: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不正确。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3)简述:国民革命失败

13、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7年 4 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南京重新建立国民政府,至 1937 年 7 月中 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前期,也是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破裂并逐步走上再次 合作的历史时期。对这段历史,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学者曾有很大分歧,即一方评价是“黄 金时代”“;另一方评价:是 黑暗统治时期”。 对 19271937 年中国历史的基本

14、认识 对于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你认识哪一种观点合理?试运用 19271937 年中国历史的相关 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观点一:19271937“年是国民政府统治的 黄金时代”。论证:国民政府统 治的确立与巩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进行北伐,完成国家统一;开展“国民经济 建设运动”,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维护、稳定与英、美等国的外交关系等(。言 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19271937“年是国民政府的 黑暗统治时期”。论证:南京国民政府对内代表大 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代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利益;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国民政府坚持一党独裁统治,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 围剿”; 扶植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发展,挤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空间;对日本侵略步步妥协退让, 丧权失地等。(言之有理即可)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