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8.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160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8.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8.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8.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8.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8.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82018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61.16 抗日战争考点集训 新 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表呈现的情形反映了(A)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政权头目 “”满洲国 1932 年 3 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 ”自治政府 1939年 9 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 栋鲁普 “中华民国 ”革命政府 1940年 3 月 南京 汪精卫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汉奸日益增多 C民族矛盾开始激化 D“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 【解析】1932 年至 1940年,伪政权不断建立,由东北至华北再至长江中下游,民族危机 日益加深,故 A 正确;B、C、D 明显错误。 2(2016一中)“史

2、学家蒋廷黻说: 九一八以来,决不轻言战,亦决不放松民族近代化之 推进。我们能从九一八到七七得着六年宝贵光阴的建设,这是深谋远虑的结果。”该 观点(D) A“”肯定 攘外必先安内 B“”赞同 大东亚共荣 C主张对日实行妥协 D认为晚抗战有利于壮大抗日力量 【解析】审题:“六年宝贵光阴的建设”,即在全面抗战之前抓紧时间建设中国,推进民 族近代化,壮大自身力量,从而为抗日作更多的准备。 3(2017雅礼)“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 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 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 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

3、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 ”已的心。 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B) 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B“”打破了日军 三月亡华 的狂妄计划 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 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场会战指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意义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之内 灭亡中国的计划。 4(2016长郡)下表为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第 2 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 第 6 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第 7 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第 14 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1 第 18集团军总司令 朱德 第 22 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侯 该材料可以

4、说明(D) 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 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 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 【解析】太原会战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太原会战中国军队 指挥系统中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字,说明八路军也曾开赴太原,在正面战场积极配合国民 党军队的抗战。A“项错在 全力”,B、C 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5(2016一中)“中国军队根据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在大别山要隘部署了兵力,安设重 炮,以迎击陆路进攻之敌;同时,在长江敷设水雷,沿江配备相当兵力,与之节节抵抗,以阻 ”挡日军溯江西上。 材料反映的战略部署是(D) A

5、广州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通过材料中“大别山要隘”“长江”和“阻挡日军溯江西上”来判断,只有武汉 会战符合题目要求。 6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 的是(D)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组建 七三一部队 【解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七三一部队”, 用活人进行实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故选 D 项;A、B、C 三项都与细菌战没有直接关系。 7英国学者拉纳米特写作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斗争。他为其 美国版改换了书名,并解释说:“如果你想让

6、美国人读外国的历史,你得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 ”什么关系。 该书美国版的书名当为(B) A亚太战争,19311945:日本罪行和战后和解的要求 B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 C上海 1937:扬子江畔的斯大林格勒 D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 【解析】作者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体现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客观上对美国的支持,书名要反映出双方的盟友关系。A 项主题是日本,故 A 项错误;B 项突出了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的盟友关系,故 B 项正确;C 项体现的是淞沪会战的 历史地位,故 C 项错误;D 项属于客观描述,故 D 项错误。 8(201

7、6雅礼)1940 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 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 ”铁路,昨日不通。 这反映了(A) 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 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解析】从材料时间 1940”“年 和 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可判断材料反映 的是“百团大战”,这反映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顽强抗战的史实,故 A 项正确;正面战场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于 1942 年,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1938 年 10

8、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此,敌后战场就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但材料只是限于华北, 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2 9(2016一中)“这是一名军官日记中的内容: 一直隐藏在山顶的重庆军却从两侧猛投手 榴弹。重庆军手榴弹兵顽强地坚持在被我军炮火严重摧毁的阵地里进行抵抗,后面的重庆军扛 ”着成箱的手榴弹也陆续上山增援。虽说是敌人也是佩服的。 这场战斗很可能发生在(C) A1934年 B1937年 C1944年 D1947年 【解析】该文献是抗战时期衡阳保卫战中的一名日军日记。抗战时期相持阶段中国的战时 首都在重庆,重庆军指的是正面战场的国军。1937年重庆还不是陪都,所以无

9、重庆军一说,B 错误。1934 年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重庆属于四川,只有川军一说,1947 年解放战争时期同理, 故 A、D 错误。 10下表汇总了新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部分邮票。其中,抗战胜利 70周年的纪 念邮票与之前的纪念邮票相比,主题最突出的变化是(D) 纪念周年 枚数 内容 20 4 毛主席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 8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 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 4 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 70 1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10、、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 部旧址、百团大战等 12 个纪念馆 A.突出中共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B突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C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D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解析】20 周年、50 周年体现了中国的抗战,60 周年体现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的作用,均反映了抗战这一主题,而 70周年多出了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说明 70周年更强调 铭记历史和珍爱和平,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 “谜面为 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结

11、果争议很大,出现了六种答案: 一曰屈原,二曰苏武,三曰蒋干,四曰毛遂,五曰华佗(指“拖”),六曰共工,这六个人名都 隐含着猜谜者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不同解释。 (1)请指出上述六个历史人名喻指的含义。 (2)请任选三种谜底,指出猜谜者各自可能所持的立场。 (3)结合相关史实,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喻指: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原子弹;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进行抗日;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华佗:中国战 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共工:国共统一战线共同努力结果(另:所有因素叠加,共同 努力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2、)。 (2)立场:屈原:国民党,亲美;苏武:亲苏,中国共产党;蒋干:国民党;毛遂:中国 共产党;华佗:客观、公正的立场;共工:客观、公正的立场。 (3)原因:中国抗战的胜利首先是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结果。抗日战争是争取民族生存权 利的战争,面对强敌入侵,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相互支持配合缺一不可,因此,抗战的胜利是 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中国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 3 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法西 斯的军心,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加速 了日本的投降。所有因素叠加,共同

13、努力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2(2016 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 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 及,真未可预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 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1945 年 8 月 14日日本停战诏书 材料二 我们谨奉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的命令,并代表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 国大本营,接受美、中、英三国政府元首 7 月 26日在波茨坦宣布的,及以后由苏联附署的公 告各条款

14、。以下称四大强国为同盟国。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 日本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书 “八一五”和“九三”,你认为以哪个日子作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为妥?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史实说明理由。(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细则: 观点,二者选其一,其他时间观点不予给分。 理由,理由有三点为宜,注意既要说明你支持一个时间的理由,又要同时说明反对另一个 时间的理由。 教师解读建议:如果以战争进程行为研判,可考虑“八一五”,大规模战争行为的事实停 止;如果侧重行为规范法律依据,建议倾向“九三”。提供给学生两份史料完整版本,作

15、出解 读。 材料文本解读: 1945 年 8 月 15日是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停战诏书”的日子。这个“停战诏书”,通篇没 有“投降”二字!而且是为“东亚之安定”只向“”美英两国 宣战,战争不过“四载”。停战 “的原因是: 残虐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再战会 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 类之文明”“”“”。 八一五 的 停战诏书 连侵华战争都不承认,停的只是捍卫东亚安定的战争。 “哪儿有对侵华战争的一丝悔意?哪儿有一字对中国的投降? 八一五”是日本的终战日,不是 向中国的投降日。 1945 年 9 月 2 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军方代表梅 津美治郎正式签署投降书,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在这里,我们才看 到“投降”二字,日本将中国视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正式向中国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 十四年抗战(八年全民族抗战),民族的团结、牺牲、抗争与坚持,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回报。 9 月 3 日,意味着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从国际法上讲,日本军国主义被打败了,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浴血抗战胜利结束。所以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人民政府都将九月三日作为抗战 胜利纪念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