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6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168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WPS 页数:6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6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6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6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6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3.20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63.wps(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82018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203.20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16一中)1946 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 18.9%,到 1952 年达 到 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 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 24%,到了 1952年 这一比例下降到 2%。这一现象反映了(D)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提高 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成果 D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准备 【解析】1953 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因而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而政法科因 为并非经济建设

2、所直接需要的人才来源,所以办学受到很大削弱,D 项符合题意。A 项不合史 实,也不合逻辑。B 项不合材料,不合逻辑,材料并没有讲国民教育体系问题。C 项不合史实,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1952 年中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2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 “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 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 ”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A) A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B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相结合 C奠定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解析】

3、材料中“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说明在扫盲过程中对农民进行了思 想教育,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将扫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项错误;扫盲与农 业合作化运动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育,没有强调主人翁意识,故 D 项错误。 31953年 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 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 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 ”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 这一会议(B) A是为了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突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解析】A 项在材

4、料中不能体现。此政策属于文化政策,与国民经济的恢复无关,C 项错 误。D 项是新时期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由“1953年”“重点是高等教育”“吸收大量工人进入 学校”可知,这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有关,故 B 项 正确。 1 41935年 8 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 ,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 但未能推行;1956 年 1 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 是(D) A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D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解析】前者

5、没有实行,排除 A 项,1956 年以后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逐渐建立,排除 B 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二战之后,不符合前者,排除 C 项,D 项表述正确。 5(2016六校)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记载: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 1965 年增 加了 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 年全国中学生数比 1965年增加 6.25 倍,初中生增加 5.4 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 11.3 倍。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C) A“文革”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的观点值得推敲 B“文革”时期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文革 时期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普及 D“”这种关

6、于 文革 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解析】“文革”“是完全错误的, 文革”时期取得的一些成就不是“文革”的结果,A 项 错误。如同“大跃进”“时期一样, 文革”期间中小学教育数量的发展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B 项错误。1971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争取在“”四五 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 五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全国中小学学生数增长主要是农村学生数的增长,C 项正确。材料显示中国教育年鉴编写于 1981年后,统计数据作假的可能性极低,D 项错 误。 6(2016考前信息)1977 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 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

7、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 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A)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解析】1977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还没有进行改革,也没有开展拨乱反正工作, “同时 文革”的错误也没有得到纠正,很多人仍然坚持“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对于批评“文 革”的高考作文,许多人坚持打零分,就足以说明“左”倾对工作干扰的严重程度,从而说明 思想解放工作的紧迫性。 71977年 5 月 24 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 能上去。发展科学技

8、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 此讲话的影响下(A) 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C“”我国在文艺、科技工作领域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D“”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 左 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7年”和邓小平的讲话“不抓住教育不行”“靠空讲 不能实现现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的直接影响是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故 本题选 A。 8“ 教育是一个民族根本的事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 世纪 80 年代我

9、国教育为实现上述理念首先(C) 2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实施 211”工程 C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启动 希望工程 以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解析】A 发生在 1977 年;B 是 20 世纪 90年代;C 是 1986年;D 是 1989年,故本题选 C。 9导致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B) A“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B义务教育法的初步形成 C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解析】 双百”方针是 1956年提出的,而且是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方针,与材料“教 ”育事业发展 不符,排除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是在 1965 年,排除 C

10、;社会主义教育制 度的确立与图中数据变化有一定联系,但不是最为主要的,排除 D;1986 年义务教育法颁 布,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B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10下面是中国 20002012 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D)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20002012 年我国高校录取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说明高等教 育走向大众化,D 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B、C 两项图表无法体现。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

11、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 死节传等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 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 127 人、300余人粗略统计,汉书 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 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 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 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 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 3 传。 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 材料二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

12、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 而后以西学渝(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 防流弊之意。 “”张之洞等在清末 新政 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 材料三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成普 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 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四 1957 年,全国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 门学院与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调整后高等院校共有 323种专业,其中工科 183 种,占 56

13、.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 “”摘自栾曦、栾学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 苏化 及其利弊分析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述近代以来教育理念的变化及其目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历史上人才观的变化? 【参考答案】(1)以德为先,重封建道德、崇尚操守;重视人文型人才;轻视经济和科技 类人才;具有官本位价值取向。 (2)清末新政时期,以“中体西用”为教育理念,意在通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 朝的统治。 临时政府时期,废止经学;学科设置内容全面,注重民主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培 养健全国民,顺应

14、自由、平等、共和精神。 新中国初期,教育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整顿和 加强综合性大学,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培养合格的人才。 (3)观点:可以从时代的角度、社会需要的角度以及政治经济对于人才观的影响等角度提 取观点。 叙述: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比并说明原因。 论证:能运用相关史实材料,充分论证。 答案示例:时代不同,社会需求不一,对人才要求的侧重点不同。 传统的封建社会,由于儒家思想占据主流,为了维护王朝的专制统治和政治社会秩序,侧 重于人文型人才,对人才要求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 晚清时期,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的入侵,也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对

15、人才培养 既重视传统道德熏陶又加强自然科技实用技术教育。 民国初年,结束了帝制、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初步建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因此对 人才培养注重民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 新中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迫切需要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同时受苏联的 影响,因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 (说明,任选两个时期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 19511957 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合 计 工 科 农科 林科 医 科 师 范 文 科 理 科 财 经 政 法 体育 艺术 4 解放 前最 100 17.8 6.6 7.7 13.5

16、 10.5 6.4 11.4 24.4 0.4 1.6 高年 1951 年 100 31.6 6.2 1.6 13.9 11.9 7.8 5.1 16.5 2.8 0.1 2.5 1952 年 100 34.8 6.9 1.1 13.0 16.5 7.1 5.0 11.5 2.0 0.2 1.9 1953 年 100 37.7 6.1 1.2 13.7 18.8 6.7 5.8 6.4 1.8 0.5 1.3 1957 年 100 37.0 7.7 1.4 11.1 26.0 4.4 6.5 2.7 1.9 0.7 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

17、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示例一 特征: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探讨: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一五”计划重点开展工业化建设,国家需要大批 专业化的工科技术人员,因而高等院校中 1952年后工科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这反映了高等 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的特征。 示例二 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普 “遍较低,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因而此时期为落实 全民教育” 的方针,高等院校中师范类学生

18、的数量增加相对较多。 示例三 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改善国民生活。 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医疗条件极差,广大百姓得不到医疗保证,国家需要大批的医护人 员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状况,因而高等院校中医科学生数量相对稳定。 单 元 整 合 单元线索梳理 【P153】 1.神舟系列的飞天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继承发展的关系。 2.“”坚持 双百 方针,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3.新中国教育发展分三个层次展开:扫盲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新时期中国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理解教育与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4.“教育目标:新中国成立建立人民教育, 三个面向”指明中国教育发展方向,义务教 育法使我国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台阶。 5. 新中国教育发展阶段: (1)对旧教育的彻底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及 两种教育制度 :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成为人民教育 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有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 (3)扫盲教育:2001年元旦,政府宣布,20世纪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4)高等教育发展的曲折:实施“教育大革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大革命” 对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5)“”文化大革命 后:中央政府采取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