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2299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凌海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720363.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3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1.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根据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 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2、。 【探究活动一】:聚落有哪些类型? 课件展示: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1 教师:请同学们辨认各是什么景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乡村和城市所从事的生产 活动一样吗? 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回答每一类中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教师总结: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乡村有农村、牧村、 渔村、林场等。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从事工业、服务 业等。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有所差异。聚落的形式主要 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探究活动二】: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课件展示: 开展小组竞赛

3、:读图,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并在全班交流: 乡村 城市 交通特点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生产活动 2 学生: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交流。说一说乡村和城市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各组 派代表发言。学生交流汇报合作成果。 教师总结: 教师: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乡村是怎样演变成城市的? 课件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发展过程,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都是先有乡村聚落然后再形成城市聚落,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探究活动三】:影响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 教师: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

4、人文环境的影响,那么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阅读课本82 页图4.13,分组讨论每一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教师总结: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地 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城市。 聚落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人口分 3 布不均,可以反映出聚落的分布情况。那么,结合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讨论:在哪些地方容 易形成聚落呢? 展示: 学生:阅读课本82 页图4.14 和83 页图4.15 和高山、荒漠地区景观图,回答人口分布多、少 的原因。 教师总结:平原地

5、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聚落 分布比较稠密;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少有或没有 聚落。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水源、地形、气候等的影响,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 建筑外观和建筑材料也各有不同。 【探究活动四】:环境影响聚落的建筑吗? 你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他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 课件展示: 学生: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场广布,蒙古包便于拆装,适合游牧生活。 学生:开展小组竞赛,小组合作讨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总的说来,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建筑、聚落的形态都与

6、环境有密切关系。 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 4 土层挖掘成窑洞。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因气候严寒,民居的建筑很低矮,无窗户,保温 效果好。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因气候高温多雨,民居的建筑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 隔潮。 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 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 正因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 化遗产。 【探究活动五】: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是古代人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城堡、雕塑、壁画、碑刻、宫殿、园林、陵墓等。 为何要保护?

7、 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教师: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 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 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经济科技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 然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课件展示: 教师: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 屋顶的矮楼,少有高层建筑。丽江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 5 史的少数民族城市,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且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 近年来,丽

8、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在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古城 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 定程度的破坏。 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交流汇报合作成果。 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文化遗产?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并总结。 学生交流汇报合作成果 五、板书设计 聚落的概念 乡村和城市 聚落的类型 城乡的差别 聚落 影响因素 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分布特点 各地民居建筑 保护传统聚落 世界文化遗产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 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懂得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与 6 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聚落。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