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4587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主讲人 刘韦萍,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概况;2、了解和掌握19世纪晚期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及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掌握这一时期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和因此形成的各帝国主义的特征;,重点: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影响 正确评价垄断组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和帝国主义特征 难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政策,教学提纲: 一、第二次技术革命 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帝国主义特征 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一、第二次技术革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第二次技术革命 1、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的社会背景: (1)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机器普及后需要更加精密、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机器,机械化程度提高后又要求在能源动力方面进行改进。机器的普及还提出了不断改进工业材料的要求。总之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技术的重大突破。 (2)工业生产的发展为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几乎都呈上升趋势,这为技术革命准备了充足的资金。,(3)资本主义各国不同程度地建立和健全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体制,在政治上为新的科技和工业革命提供有力保障; (4)自

3、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19世纪是自然空前活跃并取得了一些的成果的时代。 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30年代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 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现象,进而发明了焦尔定律。随后在1847年他又发现了著名的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三大发现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生物学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了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从此建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深刻启迪人类的思想灵魂。 在化学方面:俄

4、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1868年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率,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在1870年的三四十年里有机化学也得以创立。 19世纪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门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要求的新的一次革命准备了条件。 这些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和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很快的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最终导致了一次新的更加伟大的技术革命的发生。,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内容: (1)电力的应用和电气工业以及与此相关工业的发展;(最为显著的成就) 1866年德国工程师维也纳西门子发明了自激式的直流发电机 ;但是这种发电机还不完善,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这样电力开

5、始被用来带动机器,补充和代替了蒸汽动力,解决了蒸汽机的效率低、结构笨重等缺点。 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扩大了电能的利用区域。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次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1879年,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光明。与此同时,电车、电焊、电站、留声机等等不断用涌现。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它带动了一系列以电为主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如以发电、输电为主要业务的电力加工业,以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缆等的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迈入了“电气时代”。,(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与

6、创制(重大的成果)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了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又织成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它具有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大、效率高等特点。1897年德国人狄塞尔又创造了更加便宜的柴油内燃机。虽然柴油机比汽油机的机构笨重,但是它的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功率大压缩点火、马力更大,是运用于船舶、火车、载重汽车等重型运输工具的绝佳动力工具。 由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因此在这一领域中有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1885年,被准称为“汽车之父”的德国机械工程师比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汽车。这种汽车

7、有三个轮子,转速约250/分,时速约10千米/时,带有一个用水冷却的单缸发动机。188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它的第一辆四轮汽车。20世纪初,福特又发明了汽车装配线,用来生产后来轰动世界的T型汽车,使汽车的生产达到大工业化水平。,此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其他的高效的交通工具也被制造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1912年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远洋轮船下水,1913年第一台柴油机火车制成。其中飞机的成功制造,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 内燃机和的发明和应用还推动了新型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工业的产生。1859年,宾西法尼亚州发现石油,钻出第一口油

8、井。内燃机的出现的一方面为石油开采业的机器提供了动力,提高了开采的效率。另一方面,内燃机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与使用,使石油的需求猛增。石油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石油的产量约80万吨,到1900年猛增到2000万吨。,(3)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发明;(电讯技术的发展) 早在1837年,美国莫尔斯就制造出第一台电报机。 1844年,美国政府资助莫尔斯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建成了一条64公里的电报线路,从此电报进入了实用的阶段。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发明电话,引起了世界的轰动。不久,美国人爱迪生又解决了长距

9、离通话的问题。电话很快仅得到普及。如果说早期的电讯技术主要贡献于有线通讯方面的技术的发展,那么19世纪末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开辟了无线通讯技术的新途径。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制成了无线电报通讯设备,1899年他终于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为无线电在全球的应用打开了大门。1916年,长途电话连接了欧洲和北美洲。电台也随后建立起来。收音机也得到普及。新的通讯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大大地加强了,地球因此而缩小了。,(4)化学工业的建立及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 ;60、70年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

10、产纯碱和以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在有机化学工业方面,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化学产品。1889年,法国的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与此同时,合成橡胶、农药、肥料等出现。到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建立了合成化工工业。 1867年,诺贝尔利用化学原理发明了炸药,80年又制造出了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很快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军事技术。冶金技术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理论的指导之下,有了很大的改进。化学上的催化和裂化技术被应用于石油的冶炼工业之中,提高了石油的冶炼质量。1916年,美国在石油冶炼生产中采用了热裂法,有效地提高了石油的冶炼质量。 化学工业的发

11、展与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5)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是钢铁工业) 钢是一种含炭量低于2.11%的铁碳合金。它比铁更硬,具有韧性,并且具有很好的锻造性。以岗位材料制成的机器或者器具具有耐磨损、承受力强等特点。 1856年英国技师贝塞麦发明了酸性转炉炼钢法,即将融化的生铁放入了转炉内,吹进了高压空气,使生铁中所含的磷、锰、硅燃烧掉,从而炼出钢来。这是一种生产率高、成本低的炼钢方法,成为炼金史上的一大创举。但是贝氏的炼钢法也有缺点,因为他发明的转炉是酸性转炉,在酸性的转炉环境下,磷是很难被氧化除掉的。 1879年英国的托马斯用碱性耐火材料做炉衬,建成碱性转炉,解决

12、了贝塞麦转炉无法处理磷铁矿的炼钢问题,使富有磷铁矿的欧洲大陆炼钢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1864年至1868年,法国人马丁和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平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虽然熔炼的时间长一些,但是产量很高,一炉能炼出上百吨的钢,而且钢的质量很高,是优质钢。炼钢技术的完善使世界钢产量翻在1861年1900年间增加了约70倍。与此同时,各种优质钢也相继问世。由于钢比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逐渐代替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和军事武器制造等方面的新材料。 钢产量的大大增长与广泛的应用,人类由“纺织时代”迈步进入了“钢铁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它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使

13、欧美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由轻工业为主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社会物质条件; (3)它使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革; (4)使西方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 (5)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传输业也因此发生革命,预示着世界一体化高潮的到来,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出现的阶段 (1)垄断组织的萌芽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2)垄断组织的广泛发展 1873年经济危机以后的20年 (3)垄断组织确立其统治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

14、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3、垄断组织出现的评价 (1)积极作用: A、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垄断组织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的大企业的联合,它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所能提供的条件,在客观上使科学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B、具有一定的调节生产的作用,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 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价格、利润普遍下降,经济危机日趋频繁、持久的情况下,垄断组织以调节生产为目的,规定产品的总产量,在各垄断组织中加

15、以分配,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价格。可见,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都是为了调节生产而建立的经济联盟,这实质上“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C、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率; 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把原来的企业之间的缺乏组织的外部关系转化为有组织的企业的内部关系,以便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好生产,充分发挥垄断组织在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消极作用: A、垄断组织的产生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某种暂时的停滞趋势; 在垄断资本的控制下,时常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和新发明创造的应用,借以维持原有商品的垄断价格。有的资本家依靠其垄断地位,不

16、肯改进陈旧的技术设备,而将资本投向国外和殖民地,以至造成国内经济发展滞缓下来。 B、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获取更高利润,势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从而降低其生活水平;,C、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鱼吃小鱼”的结果,期间充满暴力、欺诈等不公平的行为及卑劣丑恶的手法; D、导致寄生的食者阶层的出现; 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国外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息收入,过着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 E、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 垄断资本的胃口更大,它们继续要求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且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市场,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F、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

17、霸斗争的加剧,各国竞相扩军备战,最终导致战争。,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帝国主义特征 (一)英国 1、英国的经济发展特点 P399400页页 (1)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 (2)银行资本迅速集中,资本输出最为发达;,2、英国的帝国主义特征殖民帝国主 A、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P400页 B、殖民地成为英国粮食及各种原料的重要供应地; C、成为英国商品的重要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成为英国输出“过剩人口”的重要场所; D、殖民地的财富成为补偿工业消耗、收买工人贵族、防止革命的主要保证;,(二)法国 1、法国的经济发展特点 (1)经济发展相对缓慢;P410页

18、 (2)银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输出增强;P411页 2、法国的帝国主义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 (1)经济上,高利贷资本对法国的经济起重要作用; (2)政治上,高利贷资本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手段;,(三)美德 1、美德两国的经济发展特点:以跳越式的速度迅猛发展; P432页、P426页 2、美德两国的帝国主义特征 (1)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A、经济上,托拉斯成为美国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力量,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 。美国第一个托拉斯是1879年成立的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进入80年代后,在榨油、酿酒、制糖、制绳、炼铅、火柴、烟草、屠宰和采煤等部门也都出现了托拉斯组织

19、。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236个是在1898年以后建立的。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美国的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为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杜邦火药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3家汽车公司等。 B、政治上,托拉斯的金融寡头控制了美国政治,成为美国幕后决策人;,(2)德国: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经济上,容克地主经济与垄断资本相结合; 政治上,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联合掌权;,(三)俄国、日本 1、俄国的经济发展特点 P442-443页 (1)经济发展迅速,

20、但水平低下; (2)经济上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性和依存性; 2、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1)俄国的垄断资本是与经济上、政治上浓厚的封建残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政治上,俄国保持着极端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 (3)军事上,俄国沙皇的统治,又是依靠军事力量来维系的;,3、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 P455457页 (1)工业迅速发展; (2)财阀操纵了全国的经济生活; 4、日本的帝国主义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1)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半封建的落后的农业并存; (2)政治上,封建军阀、贵族和官僚地主、财阀三位一体,控制了日本的政治生活; (3)社会关系上,封建的等级色彩极浓;家长

21、制、等级制存在; (4)军事上,好战的封建武士大军阀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军事工业占主要地位;,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与外交 (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变动的原因 1、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资产阶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在向垄断过渡的时期,资产阶级的阴暗面更加突出,社会不公正现象更趋严重,国民财富的剧增使两极分化更加悬殊,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由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广泛传播,劳动人民觉悟空前提高,伴随工人阶级政党和工会组织的建立,工人阶级已经成为有组织、强大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2、国家承担的军事事务和职能日益加强 列强加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使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

22、,国家承担的军事事务和职能日益加强。 3、社会问题日趋复杂 19世纪后期是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单靠社团或私人力量无法解决。 4、旧的政治体制弊病很多 在工业化时代,政府工作的专业性更强,但旧的政治体制弊病很多,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丛生。 5、由于资产阶级已牢牢掌握了政权,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政治稳定,在政治上必须要更加宽容。,(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 1、国家机器的进一步加强 P404-405页 英国 1872年以来逐步设立内政部和劳工、卫生、教育等机构,充实中央政府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到1914

23、年,内阁已增至16个部,阁员增到20多人。1888年,英国对郡政府进行了改革,成立了由富人选举产生的郡务会议,掌管地方行政警察事务,原来的治安法官只保留受理诉讼的职权。在此期间,还对城市管理作了调整,以伦敦为首的80多个大城市确定为郡级市,直属内政部管辖,其余中小城市分属所在郡的郡务会议领导。这样,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实现了中央集权。 同时,军事警察组织也不断完善。 英国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招募两营常备军,其中一个营留驻国内,另一个营派往殖民地。海军规模也一再扩大。1889年,英国提出“双强标准”,即英国的海军力量不能低于其他两个强国的海军力量之和。军费拨款逐年增加。1875年,

24、海陆军费为 2530万英镑,1907年增加到 5 980万英镑。此外,英国还建立了一支职业警察队伍,代替了原来各地的非专业性的义务保安队。,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还没有强有力的军事镇压机构。那时,各州实行民兵制度。70年代以后,国会通过决议,规定各州州长可以从联邦政府领取武器,改善民兵装备。同时,参谋本部重新配置了国内武装力量,加强了训练。1894年,对陆军进行了改组,增加了各州民兵数额,还在各大工业中心建立了军火库。海军编制也进一步扩大。另外从70年代起 美国设立了司法部, 整顿警察机构,增加了警察人数。1908年又成立联邦调查局,这一机构成为美国统治者监视国内革命人民和在国外进行间谍

25、活动的主要工具。 德国在统一之后,全盘继承了普鲁士的官僚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从法国取得的50亿法郎赔款 大部分被用于扩军和改善武器装备。1874年 俾斯麦迫使帝国议会同意 将和平时期的军队从35万人增加到40.2万人,另外还成立了全国非常后备军。同时通过了七年法,一次批准了7年的军事预算。到1899年,德国陆军达到62万人。此外,德国多次通过海军法案,加速发展海上力量。整个德意志几乎变成了一座大兵营,军事机构控制着一切,军人充斥各个领域。,2、行政权力的膨胀和加强;(英美) 英国的内阁在19世纪中叶时是秉承议会旨意管理国家的“执行委员会”,但是,到70年代以后,它的权力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

26、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议会的立法权在很大程度上为内阁所控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某一行政部门去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 。内阁有时甚至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美国在20世纪初形成了“强有力的总统统治”。国会把越来越广泛的自由裁定权授予总统使总统在许多重大事务中享有独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立法否决权作为总统牵制国会立法活动的强有力武器,被经常使用。克利夫兰在第一次任总统期间(18851889)就否决国会法案314项,而在17891885年的近100年间,总统一共才行使否决权131次。总统还通过提交国情咨文等多种渠道影响国会立法。,3、政府结构日益完善; 在19世纪后期英美

27、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对整治腐败的吏治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其重要作用。 4、政治民主进一步扩大;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改进代议制。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把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的方式,从而保护了选民的投票自由。1884年,议会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把选举权扩大到农业工人,这样,距离成年男子普选制已经不远了。1913年,在1000万成年男子中,有800万人享有选举权。之后,英国的政治民主一步一步地扩大了:工人阶级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可以选出自己的代表参加议会,可以推动政府实行劳工立法。 19世纪后期,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民主化,这主要表现在实现普选制上面。19世纪后期

28、,比利时实现了普选权。奥地利国会在1907年通过普选权法案。意大利在1912年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欧洲其他主要国家实行普选制的时间分别是:希腊,1864年;瑞士,1874年;法国,1875年;保加利亚,1879年;西班牙,1890年;荷兰,1896年;挪威,1898年。,5、两党制与政党政治的正式形成; 英国:自由、保守两大党在1870年以后轮流执政,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党失势,工党起而代之。 美国:从内战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共和、民主两党基本上是交互执政的 法国以其“多党政治” 而著称于世。 意大利:议会内只有一些基于个人和地区关系而结成的排他性极强的小集团。被人们称之为“典型

29、的无政党的国家”。 评价:两党制与政党政治在资本主义社会起到的作用: 第一,可收互相监督之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 第二,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在英美近代史上,一些有利于人民的立法都是两党斗争的结果。 第三,两党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通过两大政党的相互竞争,资产阶级能够不断地发现和选择出自己最满意的优秀政治人才,并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其上台执政,为自己服务。,(二)外交 1、加紧进行瓜分殖民地的斗争; 19世纪7080年代,列强主要争夺非洲和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备,这引起了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1898年的

30、美西战争;18991902年年的英布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 2、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 1907年俄法英三国协约 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加剧; 军费开支剧增;常备军大增;海军竞赛;,思考题 1、简述19世纪后期世界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影响。 2、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3、简述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4、试述英法两国19世纪末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和帝国主义特征。 5、试述19世纪末美、德、日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帝国主义特征。 6、为什么德、俄、日帝国主义都具有军事封建性特点? 7、试论英、美的政党制度。 8、试分析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封建政治发展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