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梳理总结.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29148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梳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梳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梳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梳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小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梳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梳理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4.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电子水温计)、(电子体温计)、(干湿温度计)、(红外线感应温度)等。第二课热胀冷缩酒精灯的使

2、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3.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4.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5.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运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7.农历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8.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3、表面温度约5700C,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C。9.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10.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1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蔑和手电筒来模拟。12.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占整个动物界种数的80%以上。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3.昆

4、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4.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的步骤;1)准备一些枯树枝和开心噪果壳。(2)用热熔胶把头、胸、腹三部分连接起来,把果壳粘在背部,把触角粘在头部。(3)在胸部的两侧粘上三对足。5.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6.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发。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也会有很多发现7.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需要观察、记录的内容有:(1)观察蚕卵和蚁蚕的样子。(2)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3)记录蚕宝宝的蜕皮过程。(4)记录蚕宝宝吐丝结茧。(5)记录飞蛾破茧而出。8.我们

5、可以从蚕宝宝的形态变化、蚁蚕的颜色、蚕宝宝的进食情况等方面来整理我们的观察日记。9,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蚁蚕.蚕宝宝.蛹、蚕蛾的过程,蚕蛾交配产蚕卵后会死亡。10.除了通过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1L关于昆虫,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菜青虫冬天去了哪里?蝉是怎么发声的?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蝴蝶下雨天躲在哪里?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来走进昆虫世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种子是有生命的。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2.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都包括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像玉米这样的种子内部构造还包括

6、胚乳。3.通过实验研究种子的萌发情况时,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葵花子埋在土里的深度会影响其出苗情况。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力传播,如凤仙花;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水力传播,如椰子;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自身的特点相适应。5.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6.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就能生根、发芽、开花。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7.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

7、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8,雄蛙鸣叫、弹涂鱼跳舞“、孑雀开屏、角马搏斗等都是动物求偶的方式。动物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9.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10.像鱼和鸟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11.有些动物产卵以后,卵会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孵化。而有些动物产卵以后,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卵、孵化卵.12.很多动物父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还要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1.植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不能运动;动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能运动,需要食物。2.有生命的物

8、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3.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这些非生物。4.鸟儿的家一般安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下,电线杆上等十分隐蔽的地方、燕子会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的家采用树枝、干草、羽毛,棉絮等材料来搭建。鸟窝大多呈杯状。5.当季节更替时.雷乌会变换羽毛颜色,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d匕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来度过旱季。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飘落。6.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而具规律的气候

9、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等灾害性事件。当生物无法适应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狩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7.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砍伐森林,城市扩张,排放废气,石油泄漏等。8.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徊游。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被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迥游通道.大大影响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鱼类减少甚至灭绝。目前;人们多采用建设鱼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鱼道是供鱼类洞游

10、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专项学习知识点1.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自然界无数的为什么“。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2.著名科学家的事例:对世界充满好奇:李四光小时候常常面对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遐想: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来到这儿的?不盲从权威:哥白尼通过观察和计算,对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这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重视证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遭到前辈们的强烈反对。为证实这T段说,他4次去格陵兰岛实地考察,最终在考察时不幸遇难。持之以恒:竺可桢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

11、没有一天中断。几十年日积月累的宝贵资料,成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的重要基础。3.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一设计方案一搜集证据一处理信息一得出结论一分享交流。4.我的研究报告。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越慢;摆长越短,摆越快。保持不变的是:摆幅、摆重保持不变。需要改变的是:摆长实验记录:改变的条件10秒摆动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结果摆长8厘米9888摆长17厘米7677摆长23厘米5555我的研究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越慢;摆长越短,摆越快。听其他同学的汇报,把他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记录下来。改变的条件10秒摆动的次数第一次

12、第二次第三次平均结果他的研究结论:摆的快慢与摆角大小无关。摆角30度9999摆角60度9999摆角90度9999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1.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圈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第三课水受热以后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

13、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2. 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1.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2. 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第五课地球1.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2.1961年,

14、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从太空看到了地球颗蓝色的星球。3. 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4. (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日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5.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山地、沙漠);绿色部分可能(耕地、森林和草原)。第六课月球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2.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3

15、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4. 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5. 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第七课太阳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1.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2. 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3. 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第八课太阳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到东),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长

16、变短再到长)。1.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2. 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中午)。3 .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曷”)。第三单元昆虫第九课庞大的“家族”1. 至今,科学家己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物总数的80%o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或两对(翅)。2. (甲虫)是数量最多的昆虫,它们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3. 身

17、边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蚂蚊)、(蜻蜓)、(螳螂)等。第十课养昆虫1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2. 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凹陷。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蚊蚕),只有两三毫米长。3. 蚕的一生分为(蚕卵)、(蚕,即幼虫)、(蛹)、(蚕蛾,即成虫)四个阶段。第十一课探究昆虫的奥秘1.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2. 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3.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实验设计要(合理)。第四单元繁殖第十

18、二课用种子繁殖1 .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2 .蚕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o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利孑的胚由(胚乳)、(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3. 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芽(朝上)有(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水),种子才能萌发。4.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很多:蒲公英借助(风力)传播种子;椰子依靠(水力)去“旅行”;鬼针草依靠(人类和动物)传播种子;野樱桃靠(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种子;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自身“弹射”).第十三课用

19、根、茎、叶繁殖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1. 宝石花、芦荟是用(叶)进行繁殖;胡萝下、红薯是用(根)进行繁殖;吊篮、菊花是用(茎)进行繁殖。2. 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创造了(扑插)和(嫁接)等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第十四课动物的繁殖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2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3. 动物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雄蛙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弹涂鱼“跳舞”)等。4. 像鱼和鸟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20、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第十五课生物与非生物1. 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非生物)。第十六课动物的庇护所1.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家,如(松鼠的洞)、(燕子的窝)、(黄鳍的穴)、(蜜蜂的巢)等。1. 大自然为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温度、阳光和土壤,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3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第十七课环境变化以后,1.生物要依赖(环境)生存,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因素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为应对某

21、些变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2. 当季节更替时,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很多,如(雷鸟会变换羽毛颜色)、(北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飘落)等。3.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的、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这些(灾害性事件)。4. 环境的变化,除了自然原因以外,还有(人为)原因,如(砍伐森林)、(城市扩张)、(工业污染)、(海洋污染)等。当生物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4 .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

22、涸游)。鱼道是供鱼类洞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4,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如,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5.使用酒精灯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

23、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7.夏天轮胎容易爆胎;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8.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9.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10.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11.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12.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13.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1.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2.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