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5421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决定,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就没有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但一致的环境影响评价目的又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共同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21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分类:管理程序 和 工作程序 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与管理的为管理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的为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 (p23-25) 目的性原则:任何形式的

2、环境影响评价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目的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整体性原则:注意各种政策及项目建设对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分析综合效应。 相关性原则:考虑人类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判别环境影响的传递性。 主导性原则:抓住各种政策或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 等衡性原则:充分注意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均衡,特别关注某些具有“阈值效应”的要素。 动态性原则:环境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环评中要研究其历史过程,研究环境影响特征,注意影响的迭加性和累积性特点。,随机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是个涉及多因素、复杂多变的随机系统,环评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增加必

3、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环境风险评价。 社会经济性原则:环评应从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对环境的价值作出评价,并以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环境开发行为作出合理的判断。 公众参与原则: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解环评的相关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与委托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向环境管理部门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分类管理(p25):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评价单位的选择:考虑资质(国家管理的建设项目,总负责单位须持有甲级评价证书,省级管理的建设项目,可选择持有乙级评价证

4、书的单位为总负责单位)、对建设项目性质的熟悉程度、技术力量、评价费用等。 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评价单位经审查通过后,建设单位正式向评价单位递交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Read Fig. 2-1 P27,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与)审查 编制:评价单位接到委托书后,着手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完成后交建设单位送(或直接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 审查: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评审方式,提出审查意见。(大纲通过审查,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签订评价合同) 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评价单位要编制评价大纲、质保大纲,评价单位的质保部门要审查质保大纲并检查执行情况;环评工作要有计划、有组织

5、,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请专家审评报告书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在开展评价工作前编制,在充分研读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1)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2)建设项目概况(如为扩建项目应同时介绍现有工程概况)。 (3)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附位置图)。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包括的内容 (续) (5)环境现状调查: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

6、调查; 环境中与评价项目关系较密切部分的现状调查(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和影响预测的需要,尽量详细地说明调查参数、调查范围及调查的方法、时期、地点、次数等)。 (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预测方法、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时段以及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应说明拟采用的评价方法。 (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 (8)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9)评价工作经费概算。,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

7、作大纲; 正式工作阶段:进行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上阶段工作得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 特别指出:如对所选项目地址给出否定结论,则对新地址的评价应重新进行。地址的优选,须对各地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2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p28)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含义: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专题的工作深度的划分,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环境

8、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确定调查范围、筛选应调查参数:根据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的工作等级;调查范围原则上大于评价区域。 先搜集现有资料,若不能满足需要,再进行现场调查或测试。 对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全面、详细,定量化并做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内容可适当调整。,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 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 气候和气象;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 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功能情况及重要的

9、政治文化设施; 社会经济情况; 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环境质量监测,监测项目选择: 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污染物优先 有可靠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优先 已有环境标准或可比资料的污染物优先 预计会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优先,监测范围:根据项目性质、评价等级 监测频率: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环境要素的实际情况 监测点位:与环境要素、监测项目有关。有扇形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和功能区布点法等。,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的原则 :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方法等应根据相应的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保要求而确定,同时还考虑预测范围内

10、的规划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预测的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拟法、类比法、对比法、专业判断法。 预测阶段和时段 预测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 预测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对污染物排放种类多、数量大的大中型项目,还应预测各种不利条件下的影响。,环境影响预测(续) 预测的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预测点的数量与布置根据工程与环境的特征、当地的环保要求、评价工作的等级而定。 预测的内容: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根据工程与环境的特征、当地的环保要求、评价工作的等级而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与审批 编制:由评价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保质按

11、时完成。 审批:由建设单位报行业主管部门预审,提出预审意见后转报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审批时应贯彻的原则:(1)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项目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做到合理布局;(3)技术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4)项目是否贯彻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5)项目在环评过程中是否贯彻了“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的原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编制原则与要求 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 评价内容较多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技术问题另编

12、专题报告书。 大(复杂)项目应有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总报告要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 文字简洁、准确,图表清晰,论点明确,结论客观可信。 总体编排结构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 基础数据可靠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报告书中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署名,各类人员署名等。,总则(总论)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环境现状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技术论证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公众参与 结论 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Read p33-34 for detail,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以现状调查、污染源

13、调查、影响预测、影响评价分章编排的类型)Outline,QUESTIONS? Next Lecture: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污染源分类,污染源: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 按污染类型可分为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辐射污染源等; 按人类活动功能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 按分布特性可分为点源和面源等。 按空间位置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等; 按时间特点可分为恒定源、间歇变动源、瞬时污染源等。 了解污染源的科学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污染源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准确地计算污染物的数量。,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工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 (1)工业企业

14、生产和管理:概况、生产工艺、能源、水源、原材料、生产布局、生产管理; (2)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污染物治理; (3)污染危害及事故; (4)生产发展计划。 农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 (1)农药的使用情况; (2)化肥使用情况; (3)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农用机油渣等; (4)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5)水土流失情况。,生活污染源的调查内容 (1)城市居民人口; (2)用水及排水; (3)燃料使用; (4)固体垃圾及处置方法; (5)核技术应用产生的废放射性源; (6)污染治理情况。 交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 (1)机动车的种类、数量、耗油情况、尾气排放情况及其污染物含量等;

15、 (2)交通噪声的类别、数量、声源规律、等级、与居民的关系。,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污染源调查程序 (1)准备阶段 明确调查目的; 制定调查计划; 做好调查准备:组织准备、资料收集、分析准备、工具准备; 搞好调查试点:普查试点、详查试点。 (2)调查阶段 生产、管理调查; 污染物治理调查; 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种类、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规律; 污染危害调查; 生产发展调查。,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污染源调查程序 (3)总结阶段 数据处理: 建立档案; 评价; 文字报告; 污染源分布图。,污染源调查方法,(1)社会调查方法:深入到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进行访问,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 (2)详

16、查:重点污染源调查,应选择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泛、危害程度大的污染源作为重点污染源,蹲点进行调查。 (3)普查:对区域内所有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一般以发放调查表、填表的方式进行。,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1)实测法:通过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浓度i和流体排放量 Q ,然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Gi: Gi = Q i 该方法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计算时要注意单位。 (2)物料衡算法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某一衡算范围(生产过程、设备、局部)内,对指定物料进行衡算有: 投入总量G投入产品所含物料量物料流失量 如果物料流失全部由烟囱或由排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等于物料流失量。 (3)经验计算法:根据

17、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推算 Q=KW K-单位产品经验排污系数,kg/t W单位时间产量,t/h,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的概念:对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进行鉴别和比较。 污染源的潜在污染能力主要取决于污染源本身的性质,即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方式等。 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指出目标,提供依据。,污染源评价方法 1. 类别评价:根据各类污染源某一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总量、统计指标等评价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2. 综合评价:不仅考虑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总量与方式,还考虑排放场所的环境功能。 3. 评价方法:污染源

18、潜在污染能力评价 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有3种: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污染源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负荷法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废水中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 定义为: Pij( ij / 0i) Qij 10-6 (t/s 或t/d) 废气中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 定义为: Pij ( ij / 0i ) Qij 10-9 (t/s 或t/d) 式中:j 污染源序号; i 污染物序号; 污染物排放浓度,废水单位为mg/L,废气 单位为mg/m3(标); 0污染物排放标准,与 同单位的数值; Q含污染物的流体排放量,废水单位为m3/s或 m3/ d、废气

19、单位为m3(标)/s或m3(标)/ d。,等标污染负荷法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第 j 个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等于该污染源内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评价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等于评价区内各污染源的该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评价区的总等标污染负荷等于评价区内各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之和:,等标污染负荷法 等标污染负荷比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ij为: Kij Pij / Pj 评价区内,第 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i为: Ki Pi / P 评价区内,第 j 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j为: Kj Pj / P,等标污染负荷法 主要污

20、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主要污染物的确定:按评价区内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由大到小排队,然后由大到小计算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累计污染负荷比等于80左右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时所包含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者为首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按评价区内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由大到小排队,然后由大到小计算累计等标污染负荷比,累计污染负荷比等于80左右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时所包含的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者为首要污染源。 特别指出: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排放量小、毒性大、易于积累的污染物及其污染源有可能被漏掉,故最后确定时,还应全面考虑与分析。,工程分析

21、工程分析是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分析,从项目总体(宏观)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且贯穿于整个评价工作的全过程,常把其作为评价工作的独立专题。,工程分析的对象 工艺过程 通过对工艺过程各环节的分析,了解各类影响的来源,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各种废物的治理、回收、利用措施及其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的关系等。 资源、能源的储运 通过对建设项目资源、能源、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掌握与这些环节有关的环境影响来源的各种情况。 交通运输

22、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工程分析的对象(续) 土地的开发利用 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到原有的生态平衡、附近的环境及居民生活。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间的关系,以分析厂地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 开车、停车、检修、事故 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漏泄等情况时的污染物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这类排放的来源、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 废物处置与控制 分析废物处置和控制方法,分析减少废物、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措施。,工程分析的重点 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同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其它方面是否分析及分析

23、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体现政策性:根据有关政策法规,为项目决策提出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建议。 具有针对性:筛选出对环境干扰强烈、影响范围大、并有致害威胁的主要因子作为评价主要对象,特别是要明确拟建项目的特征污染因子。 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工程分析资料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其是决定评价工作质量的关键之一。 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工程分析的方法 类比法: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或相似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采用类比法时,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1)工程一般特征

24、的相似性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对生产过程的物料投入和产出作物料平衡而求出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 资料复用法(查阅资料评价法):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编写要点 (污染影响型大中型建设项目)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工艺路线和生产方法 (4)工厂占地面积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5)劳动组织及定员 (6)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7)原料与燃料的来源、化学成分、消耗定额、总用量及储运方式 (8)能源消耗及用水量 (9)环保

25、设计方案概述,污染源及统计分析 (1)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2)污染源结构和排放方式分析 (3)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4)事故分析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补充措施及建议 工程分析小结,工程分析的主要作用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 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环节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总结:,项目建议书的审批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质保大纲等,评价大纲的审查 ,工程分析,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

26、影响预测 ,评价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基本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及其所包含的一些基础性、共性的内容。 几个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所遵循的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第2 章 总 结,几个问题(续)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等标污染负荷、等标污染负荷比、主要(首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确定 工程分析及其方法与重点 清洁生产及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平分析 环境影响预测的阶段和时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与要求,Questions ? & Discussions,Thank you! Have a good da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