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5502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迎参加从业资格培训,听完课件、欢迎指导,第二章、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第一节、职业道德规范 一)道路运输驾驶员的职业行为 一个合格的道路运输驾驶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要掌握必备的安全行车知识。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行为要求如下; (1)持有效的行驶证、道路运输证、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驾驶道路运输车辆。 (2)遵章守法、规范操作。 (3)文明行车、依法经营,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4)遵守车辆维护和检测制度,认真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行车安全和车辆技术状态良好。 (5)按规定完成抢险、救灾、战备、重点工程等运输任务。,第二节、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行为规范,在道路运输活动

2、中,驾驶员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遵章守法、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优质服务、规范操作等几个方面。 一)遵章守法;在道路运输活动中,遵章守法是驾驶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已是道路运输职业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遵章守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知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充分认识遵章守法的重要性。 2)牢固树立法律意识。 3)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 4)培养良好的驾驶作风和职业习惯。,二)依法经营,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中,直接关系乘客、货主的人身、财产安全,涉及到公共利

3、益。 依法经营,首先是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其次是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依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依法经营是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道路运输经营者只有做到依法经营管理,才能成为真正的道路运输市场的主体,才能建立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三)诚实信用,诚实信用是道路运输驾驶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氛围下,诚实信用是经济交往中最可贵的理念,只有诚实信用,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社会的承认。诚实信用就是要求对乘客、货主保持善意、诚实、恪守信用,反对任何欺诈行为。诚实信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信誉第一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品质和运输质量。 2)认识过

4、程中,必须履行岗位职责,认真遵守客、货运输的各项规定,确保乘客和货物安全、及时、完好地到达。 3)绝不允许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欺骗客户、变相索贿、侵害客户的正当权益。,四)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就是要依照统一规则从事道路运输活动,通过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正当手段进行竞争,不使用暴力,强制手段和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手段限制,干扰和影响其他经营者,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不正当手段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改善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2)要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增强竞争意识。 3)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主动适应市场。 4)不唯利是图,不欺行霸市,不刁难乘客和货

5、主,不垄断、不封锁道路运输市场。,五)优质服务,道路运输业是通过客、货流动来实现产值和效益,服务性很强。创造一个文明、有序、健康的运输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规范、安全、优质、及时的运输服务,满足广大客户日益、不断增长变化的运输需求,促进社会进步。 优质服务要做到以下几点: 1)质量第一,顾客至上。努力提高服务品质,为乘客、货主的利益着想,服务热情、周到、真诚待人。 2)运输过程中,履行岗位职责,认真遵守客、货运输的各项规定,确保乘客和货物安全、及时、完好地到达。 3)按照社会责任和从事营运方式的不同要求,规范服务标准,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服务设施齐全、有效。 4)树立

6、“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客运驾驶员要使用规范语言,礼貌待客,货运驾驶员要爱护货物,出租车驾驶员要做到“微笑服务”,拾金不昧“。 5)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把优质服务落实在行动上。,六)规范操作,道路运输驾驶员要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必须掌握过硬的安全驾驶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操作具体要求是: 1)认真遵守道路安全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和道路运输驾驶员安全操作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2)切实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日常维护和车辆检查,提前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防患于未然,避免行车中发生事故。 3)行车中牢记谨慎驾驶的黄金三原则;集中精

7、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 4)按照不同的交通环境、气象条件、车辆机械状况来选择行驶方式,预防由于别人的不法行为或驾驶错误而导致交通事故。,第二节、安全驾驶基本知识,驾驶员驾驶车辆时,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角从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处理,作出判断,再支配手、脚操纵汽车,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志在道路上行驶。如果在信息收集、处理判断和操作的某一环节发生差错,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所以,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状况对安全行车有着决定性影响。 一、心理学相关知识 人的心理就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人的心理是大脑产生的,无头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心理机制是指人的整个神经系统。其中神经系统的高

8、级中枢是大脑,是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特征已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包括:需要、感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想象、性格、气质和意志等,而情感、思维、想象、性格、气质、意志是个性心理特征,这些都随着人的心理素质,社会经历和实践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人体的生理生物循环。 二、驾驶员心理因素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车、路和环境等,但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具备安全心理因素的驾驶员是不能保证行车安全的,驾驶员的心理因素是安全行车的决定因素。 1)驾驶员心理活动 积极-消极 2)驾驶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良好-不良

9、3)驾驶员的个性差异 年龄、性别、身高、性格、经验,三、驾驶员心理因素与安全驾驶的关系 1)驾驶员的情绪、情感与安全驾驶的关系 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客观满足了人的需要时,表现出满意、愉快、高兴等,反之,则出现厌恶、愤怒、恐惧或悲哀。不同的情绪会给驾驶员在行车安全上带来不同的效果。 (1)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心境是人的情绪的一种状态,比较持久。客观环境制约着人的心境状态。激情是人的情绪的一种状态。如“怒发冲冠”、“手舞足蹈”都是激情。积极的激情起增力作用,消极的激情起减力作用。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情感包括道德

10、感、理智感和美感。驾驶员有、无高尚的道德感,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具有良好道德感的驾驶员能够认识安全行车是自己对他人、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此外,理智感和美感在交通安全工作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3)驾驶员在满意、愉快、高兴时,反应灵敏度提高,行车中精力充沛,精神集中,观察分析情况灵敏果断,操作迅速、敏捷、及时,这是一种增力,对行车安全是一种保证。反之,驾驶员在厌恶、愤怒、恐惧或者悲哀等不良情绪时,精力分散,无精打采,反应迟钝,操作迟缓,对行车安全是一种潜在威胁。 切记:忍一让,风平浪尽,让一让,海阔天空。,二、驾驶员的性格与安全驾驶的关系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

11、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 性格与安全行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优良的性格是安全行车的重要条件。态度严肃认真,凡是细心周到的人,驾驶车辆时小心谨慎,安全意识强,处理情况有预见、有准备、有措施、行车安全。粗心大意、处事马虎、遇事优柔寡段、行动迟缓的人,驾驶车辆时,一旦发生突然情况则表现为惊慌失措,手脚忙乱,往往会造成操作或者判断的失误。 驾驶员的优良性格主要表现为: (1)遵章守法,安全意识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始终牢记谨慎驾驶的三条黄金原则;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 (3)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文明行车、安全礼让、平安出行。 (4)爱

12、护车辆、规范操作,做好车辆检查、维护,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性能可靠,不驾驶带病车辆上路。 (5)行车中情绪稳定,遇事冷静,自制力强,不冲动、不急躁、不开 “斗气车“,”英雄车“。,三、驾驶员的气质与安全的关系 气质是一个人由先天性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它决定着心理特征过程的速度、稳定和心理活动的强度、指向性。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多雪质-活泼、好动、情感外倾。驾驶车辆时胆大心细,道路条件适应快,应变能力强,但耐久力差。 胆汁质-精力充沛、行动敏捷、反应迅速,易激动、急躁、鲁莽、傲慢。驾驶车辆时胆大气粗,反应迅速敏捷,精力旺盛,但往往好强争胜,超速行驶,强行超

13、车,争道抢行等。 粘液质-安静、稳重、情感深、反应缓慢而持久。动作迟缓而不灵活、沉默寡言、内向。驾驶车辆时四平八稳、遵章守纪、不急躁不冒火、但在突然情况面前应变能力差。 抑郁质-行动迟缓、孤僻、内向、忧郁伤感,在困难的局面下优柔寡断。驾驶车辆时,处理情况犹豫不决,遇到危险心慌失措,面临危险情况时感到极度恐惧。但心细、谨慎、遵章守纪、善于观察。 驾驶员经常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行车,应自觉控制情绪,确保行车安全。驾驶员应具备的气质是;谨慎尽职、遵章守纪,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观察仔细、动作敏捷、反应迅速、胆大心细、沉着冷静。切忌激动、急躁、固执、鲁莽、傲慢。,四、驾驶员的意志与安全驾驶的关系 意志是自

14、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驾驶员应有的基本意志品质为; (1)自觉性 自己遵守法律、法规,文明礼让,安全行车。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盲目性。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种明确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并实现所决定的品质。果断的驾驶员,能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法、后果。 (3)自制性 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强的驾驶员行车中善于控制和约束自己,克服不良倾向,不急、不燥、不斗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安全驾驶车辆。 (4)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执行决定中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顽强地

15、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五、驾驶员的注意与安全驾驶的关系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车辆行驶中,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和保持集中于一定的道路交通信息,经过大脑识别、判断后采取正确的驾驶操作,保障行车安全。 所以注意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不注意的驾驶员,其特点是不大关心道路和周围的情况,而是牵挂于其他事物,可能看见危险情况,而不理解它的状态,不注意是采取错误决定的原因,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驾驶员应有合理分配注意的能力,以便同时接受几个信息,同时完成几个动作。,四、驾驶员生理状况对安全驾驶的影响,1)视觉特性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1)在行车中,驾驶员的视力

16、要比静止时差,而且随着车速的提高,驾驶员眼睛的有效视野会越来越窄。 (2)在黄昏和夜间,物体明暗对比度低,驾驶员视力明显降低,对安全行车也有重要影响。 (3)驾驶车辆由明处驶入暗处或由暗处驶入明处,眼睛对光线对强弱变化都有一个适应过程。(4)有眼疾或视力障碍时,观察范围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各种错觉,影响行车安全。 2)疲劳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3)饮酒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4)疾病、药物对安全驾驶的影响,五、事故的倾向性与驾驶适应性,1)事故的倾向性 事故倾向性,是指在相同危险程度下工作的人群中,事故总集中地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现象。由于驾驶员的个性差异,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倾向性的存在,而这种事故倾向性

17、仅仅存在于少数驾驶员的身上,大量的统计数据已证明了这一现象。 2)驾驶适应性 驾驶适应性,是指人具有能完成汽车驾驶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驾驶员的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学习的技能。 先天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生理素质。 先天素质与后天学习的技能,二者相对稳定又相互弥补。实际上造成驾驶技能差异主要取决于先天素质。 所以驾驶适应性主要与心理、生理素质有关。,六、安全与谨慎驾驶知识,安全与谨慎驾驶,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驾驶员在行车中,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时刻不忘行车安全,谨慎驾驶,才能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 (1)根据道路、交通和天气情况适时调整行车速度,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 (2)保持车

18、距,确保安全,尽量不超车。 (3)超车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从前车的左侧超越,不得强行超车。 (4)夜间行车前应检查所有的照明装置,确保完好正常。夜间行车车速超过每小时30公里以上时使用远光灯。 (5)夜间会车时,注意观察道路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距对面来车150米处及时改用近光灯,不要直视对面来车发出的强光。 (6)通过桥梁、进入隧道、涵洞前应及时降低车速,按交通标志或文字说明行车,不准停车。 (7)山区道路驾驶应随时注意制动器的工作效能,下长坡时,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行车速度,避免长时间使用行车制动器发生热衰退,导致制动失效,造成事故。 (8)冰雪道路行车,严格遵守速度

19、规定,选择安全的行车路线,尽量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严禁使用紧急制动。,第三节、疲劳驾驶的危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员的注意、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驾驶疲劳的表征 1)肌体疲劳。2)精神疲劳。3)脊椎疲劳。4)眼部疲劳。 二、驾驶疲劳形成的原因 1)生活原因。2)工作环境原因。3)驾驶员素质原因。 三、驾驶疲劳的预防和改善 1)驾驶疲劳的预防。 预防驾驶疲劳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当已经感到疲劳在去改善,就不如做好预防效果更

20、好。 2)改善驾驶疲劳的方法。 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迅速停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地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 切记:因为任何方法只能是暂时地改善驾驶疲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疲劳,唯有睡眠才是预防驾驶疲劳和恢复清醒的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第四节、高速公路安全行车,高速公路: 是指经国家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符合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专供设计车速在每小时70公里以上的机动车高速行驶的专用公路。 高速公路不同于普通道路之处在于被设计成行驶速度更快、更为安全的公路。 高速公路克服了普通公路的特点,采用全封闭、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全立体交叉、

21、集中管理、控制出入、设有各种必要的标志、信号及照明设备、多种安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从而为车辆快速、安全、舒适、连续运行和提高运输效率提供更有利的行车条件。,一、高速公路的特点,1)全封闭、设有固定的出入口。 2)车道多、通行能力强、设有中央隔离带。 3)行驶速度高、行车安全好。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高速公路标明的车道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设计最高车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1)限制低速车驶入,缩小了行驶车辆之间的速度差,减少了超车次数和不必要的减速、加速、停车等,通过了车辆的行驶速度。 (2)高速公路安装了一系列安全防护设

22、施,设有醒目交通标志和路面标线等,从而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 (3)中央分隔带上装有防眩目设施,能有效地防止夜间行车时对向车辆的灯光对驾驶员造成的眩目。 4)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二、高速公路的交通设施,1)匝道:是一般道路与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之间的连接通道,主要供机动车左、右转弯进入相交道路时使用,匝道与主线的交点称为匝道的终点。 2)出入口:由高速公路驶出进入匝道的路口称出口,反之为进口。 3)变速车道:入口处的车道称为加速车道,出口处的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4)中央隔离带:高速公路中央设有一条绿化带或隔离带,将高速公路分割成上下两个方向的车道。 5)行车道:是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两侧的上行和

23、下行车道,每侧的行车道又分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车道。 6)路肩:位于行车道最右侧至路基边缘的地带,起保护路面,增进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的作用。 7)防护栏、紧急电话。 8)紧急停车带:每隔一段距离,道路右侧加宽路幅或留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路面,专供紧急停车用。 9)爬坡车道:在高速公路坡道较长的路段设有专供速度较慢的载货汽车、大客车等使用的爬坡车道。 10)立体交叉:高速公路上的路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消除了左转弯,从而避免了交通堵塞和交通冲突。 11)生活服务区,三、驶入高速公路前的准备及检查,1)驶入高速公路前的准备 为确保行车安全,即便是有丰富的高速公路驾驶经验,也必须在驶入前做好以下准备: (1)

24、熟知高速公路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掌握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车方法。 (2)确定行车时间、起止点、路线及休息点,同时注意气象预报和高速公路预报。 (3)注意高速公路地点、路口文字提示。 (4)注意休息,保持旺盛精力。 (5)带齐途中需要的各种工具、用具,尤其是故障警告标志牌、灭火器等必备用品。 2)驶入高速公路前的车辆检查 由于高速度行车和长距离的行驶增加了发生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在驶入高速公路前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四、安全驶入高速公路,在收费口交费或取卡后,就具备了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资格,车辆必须按照高速公路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行驶。 1)匝道行驶: (1)选择匝道时,要注意观察路标确定自

25、己的行驶方向,确定驶入的匝道,一旦行驶错了方向就不会再有退路。 (2)驶入匝道按照标志速度行驶,保持安全车距。 千万不要在匝道上超车、停车、调头、倒车。 2)加速车道行驶: 驶入行车道前要利用加速车道提速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开启左转向灯,注意观察行车道上的行驶车辆,选择插入时机,不要在加速车道减速和停车,汇入行车道时,方向不得过急、过猛。 3)驶入行车道: 从加速车道安全驶入行车道,应认真观察行车道上行驶车辆的速度、间距,在不妨碍行车道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安全平稳地汇入行车道正常行驶的车流,五、行车道安全行驶,车辆进入行车道后,既无交通信号和道路平面交叉、又无行人、非机动车和其他低速车辆的

26、干扰,从而使车辆具备了可以充分发挥其速度性能的条件。由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速度快,对驾驶员的要求也就不同于一般道路。因此,在行车道行驶如果不懂得高速公路行驶规定和行车方法,盲目行车,势必扰乱正常行车秩序,埋下事故隐患。 1)速度的确认和控制 (1)行车速度应根据车速表确认,切不可过分地相信感觉对速度的判断。(2)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正常行驶时,最高时速小型载客汽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最低时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3)遇大风、雨、雾、雪天气或路面结冰时,必须减速行驶。 2)速度的选择 车辆进入行车道后,应严格遵守行车道最高和最低时速规定,无论正常行

27、驶还是超车、让车,都不得超出规定范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注意限速标志,按照标志要求行驶,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规定车道行驶速度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3)分道行驶 在高速公路上通行时,应当在行车道上严格遵守分道行驶、各行其道的原则,不得随意穿行越线、不准骑、压分界线行驶。 (1)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行驶速度最低为每小时100公里,右侧车道行驶速度最低为每小时60公里。 (2)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在最左侧车道行驶速度最低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行驶速度最低为每小时90公里,最右侧车道行驶速度为最低每小时60公里。除因停车驶入或驶出紧急停车带和路肩外,不准

28、在紧急停车带和路肩上行车。 4)安全行车距离 (1)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同一车道的后车与前车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行车距离。正常情况下,当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时,纵向距离为100米,按此类推。遇大风、雨、雪、雾等特殊气候天气时,应当减速行驶,纵向行车距离加大到11.5倍。 (2)利用确认行车距离标志经常调整与前车的行车间距。 (3)正常情况下超车,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时,横向间距为1.5米以上,车速低于每小时70公里时,横向间距为1.2米以上。遇特殊气候条件下行车,在减速行驶的同时,适当加大横向间距。,5)安全超车 (1)在高速公路超车需要变更车道时,应判断前方车辆是否在超车或前车有

29、无超车意图,通过后视镜观察左侧车道有无后续车辆、有无车辆企图超越。 (2)确认进入的车道前,与后方车辆应有不影响变更车道的间距,开启左转向灯,夜间还需变换远、近光灯;再一次确认后方确无车辆超越,向左适量转动方向,保持足够的横向安全间距加速超越。 (3)距前车70米左右向左适量转动转向盘,保持足够的横向安全距离超越。 (4)超车后,开启右转向灯,在不影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驶回原行车道。 6)安全变更车道 在高速公路上遇一条行车道有障碍、事故造成堵塞、道路施工占道、自然灾害造成前方路段损坏时,应提前减速,做好变更车道准备。 变更车道时,要注意观察道路上设置的标志或警示牌,按照标志或警示牌上

30、的要求行驶。同时,提前减速并开启转向灯,确认安全后再驶入指定车道。 7)弯道安全行驶 驶入弯道前,提前减速,禁止在弯道上超车。,8)坡道安全行驶 高速公路的坡道坡度较缓,加速和减速不明显,尤其下坡感觉不出来,易导致因下坡速度过快而发生危险。 (1)夜间行驶时,光线不良,下坡行驶时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大。如果不注意控制车速,车速过高,会造成追尾、冲出车道、碰撞防护栏或中央隔离带等。 (2)行车中,应经常观察道路标志和警告标志,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控制行车速度。 (3)在设有爬坡车道的路段,车速较慢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车辆应在爬坡车道上行驶,速度较快的小型车及其他车辆不可随意驶入爬坡车道。 9)通过隧

31、道的安全驾驶 高速公路上的隧道,即便是照明条件好的隧道,隧道内与隧道外的光线也有差异。驶入、驶出隧道都对视觉有很大的刺激,反应迟缓,易造成对车速、行车间距的判断不准确或失误而导致事故。 隧道是高速公路上行车的最危险路段之一。 (1)驶入隧道前,注意隧道口的信号灯指示,提前减速,在离隧道人口100米处开启前照灯、示宽灯、尾灯。 (2)进入隧道时,按照隧道口标志上规定的速度调整车速行驶;注意车辆的装载高度是否在标志限定的高度之内,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过。 (3)双向行驶的隧道内禁止使用远光灯,在隧道内禁止鸣喇叭;严禁在隧道内变更车道、超车和随意停车。 (4)驶出前,应注意车速,握稳方向,以防隧道口处的

32、横风引起车辆偏离行驶路线。,9)安全通过立体交叉桥的方法 (1)通过立体交叉桥前,应注意观察指路标志,在临近转弯的立交桥前要根据右侧标志,确认出口位置、行驶车道和行驶路线。 (2)改变行驶路线时,应距立交桥指路标志500米开始逐渐减速,根据预告标志向右完成车道的变更,平顺地驶入预定车道。 (3)在距出口100米时开启右转向灯,按指路标志的要求进入匝道。 (4)按照从匝道进入行车道的方法,驶入新行驶方向的行车道。 10)安全停车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除遇障碍、发生故障或其他特殊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如果必须停车,应选择紧急停车带或右侧路肩停车。 (1)车辆因故障必须停车时,不可采用紧急制动的方

33、法,更不能在行车道上直接停车;因故障需停车时,应控制好车速,看清车后的情况,逐渐减速,开启转向灯逐渐变更车道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停车。停车后,在车后方150米处设置故障警告标志,夜间还需开启示宽灯和尾灯。 (2)如果因故障不能离开行车道时,必须立即开启危险报警灯,在车后150米处设立警告标志,在夜间还需开启示宽灯和尾灯,同时向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或交通警察报警。 除遇故障等必须停车外,不准随意停车或停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货物;不准在匝道、减速车道或加速车道上停车。,六、安全驶离高速公路,1)驶离行车道 (1)高速公路每一个出口前2公里、1公里、500米及出口处都设有预告下一出口标志。根据预告标志指示

34、的下一路口的距离,及时做好驶出的准备。 (2)如果在左侧车道行驶的车辆,应在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提前逐渐变更车道至最外侧车道,以便驶离行车道。 2)驶入减速车道 (1)驶离行车道的最佳时机是行至离出口500米处,开启右转向灯,适当调整车速,逐渐平顺地进入减速车道,再驶入出口。 (2)如果驶过出口,只能继续向前行驶至下一出口,切不可倒车回来,寻找出口。 切记:严禁紧急制动、停车、倒车、调头、逆行、穿越中心隔离带供紧急情况使用的缺口。 七、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与其他道路相比,事故率低,但后果严重,损失大。事故主要是机动车之间的碰撞,而以追尾的形式最多。,1)常见事故种类

35、 (1)追尾相撞;因后车跟车距离太近、采取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发生的,长伴有起火、爆炸,多发在交通流量较大、行驶速度高、天气条件差的情况下。 (2)单方事故;碰撞中间隔离栏和路边防护栏。主要是车速太快、转向过急或因故障导致方向失控造成的。 (3)两车刮擦;前车突然变更车道,后面车辆躲避不及而发生刮擦,多发生在变更车道或超车时,主要是前车在变更车道时不能正确使用灯光信号或没有很好地确认车前车后的交通情况就变更车道造成的。 2)事故现象特点 (1)追尾相撞事故;主要原因行车间距不够、夜间及特殊天气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原因。 (2)撞固定物;主要原因由于轮胎突爆、疲劳驾驶、紧急制动、急转方向等原因造成的

36、。 (3)翻车事故;主要原因由于轮胎突爆、雨、雪天气紧急制动、转动方向过急所致。 (4)起火;主要原因燃油系漏油、电路短路引起外,由于车辆相撞、翻车等造成。,3)事故原因特点,(1)驾驶员原因: 法规意识淡薄、违章行驶; 高速公路行车经验少; 驾驶技术水平差; 超规定速度高速行驶; 冰雪、雨、雾等特殊天气高速行驶。 (2)车辆原因: 技术状况不符合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的规定要求。 4)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预防 (1)严格遵守高速公路行车的各项规定,严禁违章行驶。 (2)严禁超速行驶,尤其是在冰雪、雨、雾天气更要严格按照特殊天气驾驶要点谨慎驾驶。 (3)注意观察车速表,充分利用行车间距确认行车速度、跟

37、车距离,避免判断错误造成事故。 (4)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严禁疲劳驾驶,尤其在夜间和高温天气更要注意。,第五节、紧急情况的处理,行车过程中,往往由于客观条件的突然变化,发生紧急情况,能否有效的规避危险和逃生,尽最大努力减轻损失,将取决于驾驶员应急措施是否及时、适当、有效。驾驶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一定的应急技术措施,在遇到险情时才能临危不慌、冷静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的损失和伤害。 常见的紧急情况有;发动机突然熄火、转向失控、制动失灵、车辆侧滑、爆胎、撞车、倾翻、火灾等。 一、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 1)沉着、冷静、镇定、保持良好心态 (1)保持头脑清醒是

38、做好避险的先决条件。 (2)遇有紧急情况时,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利用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作出分析判断,迅速果断采取正确避险措施,使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2)及时减速,有效控制行驶方向 (1)规避和减轻交通事故的危害和损失,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减速、停车、控制方向。 (2)车速较低时发生紧急情况,在道路交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优先考虑转向规避撞车,同时采取必要的减速措施。 (3)车速较高时发生紧急情况,不要轻易急转方向避让,应采取制动减速,使车辆在碰撞前处于停止或低速行进状态,以减小碰撞损坏程度。 高速时急转方向,极易造成车辆侧滑相撞或者倾翻。 3)先避人、后避物、就轻处理 (1

39、)人是最宝贵的,遇紧急情况避险时,应先考虑人的安全,先人后物。在紧急情况下,车辆应向远离人的一方避让,宁可财产损失,也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尽最大努力做到人员不被伤害。,(2)避重就轻就是避险时车辆应向损失较轻或危害较小的一方避让,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避重就轻可不受有关条例和各项管理措施的限制,甚至可采取平时绝对禁止的做法。 4)先他人后自己 (1)在遇紧急情况危及人员生命时,应显示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风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他人生命安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2)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力争把事故损失降低的最小程度。 二、发动机突然熄火应急处理 车辆

40、行驶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发动机停止工作,一时无法再次起动,若将车停在行车道上会造成极大危险。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应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1)连续踩踏23次加速踏板,转动点火开关,再次起动;若能成功,不要继续行驶,而应将车驶向路边停车检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行驶。 (2)若再次起动失败,应开启右转向灯,利用惯性或者想办法将车弄到路边停车,开启危险报警灯,检查原因,及时排除。 途中发生发动机突然熄火,在靠边之前不要随意紧急制动,以免把惯性浪费掉,失去靠边滑行的时机。,三、转向失控的应急处理,转向突然失去控制,致使方向无法掌握,极其危险。此时,驾驶员要沉着冷静判明险情程度,采取应急措施,切不

41、可惊慌失措,贻误时机,使险情加剧。 1)转向突然失控 (1)若车辆和前方道路情况允许保持直线行驶时,不可使用紧急制动;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转向失控的情况下使用紧急制动,很容易造成翻车,应立即松抬加速踏板,抢挡减速,轻踏制动踏板并使用驻车制动器进行辅助制动,使车辆慢慢平稳地停下来。 (2)无ABS装置的车辆已偏离直线行驶方向,事故已经无可避免时,应果断连续踩踏制动踏板,使车辆尽快减速停车,缩短停车距离,减轻撞车力度。 (3)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对道路上其他通行的车辆及行人发出示警信号,如开启危险报警灯、鸣喇叭等。 2)转向突然不灵 (1)装有动力转向的车辆,突然发现转向困难,操作费力,是由于动力部

42、件出了故障,应尽快减速,靠右行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查明原因 (2)如果车辆还可以实现转向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谨慎、低速驾驶,将车开到附近修理厂修好后再行驶。,四、制动失效的应急措施,行车中,由于制动管路破裂或制动液、气压力不足等原因,突然出现制动失灵,失败现象,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危险。因此,驾驶员掌握制动失效的应急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1)制动突然失效 (1)制动失灵、失效时,要沉着冷静,握稳方向,立即松抬加速踏板,实施发动机制动,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同时利用驻车制动器或“抢档”等方法,设法减速停车,若是液压制动车辆,可连续多次踩踏制动踏板,以期制动力的

43、积聚而产生效果。 (2)使用驻车制动器不可将操作杆一次拉紧,以防驻车制动盘“抱死”损坏传动机件,丧失制动力。可视情况进行“抢档”操作,迫使车辆减速,最终靠边停车。 (3)避让中要做到“先避人、后避物”,提前选择安全的位置,以免冲撞行人而扩大事故。 2)下坡路制动突然失效 (1)利用道路边专设的紧急停车道停车。停车后,拉紧驻车制动器,以防溜动或二次险情的发生。 (2)可利用路边的坡道帮助减速停车,还可充分利用天然障碍物,给车辆造成阻力,必要时可用车厢向路旁的岩石或树木碰擦,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可用前保险杠斜向撞击山坡,迫使车辆停住,减小损失。,(3)若无可利用的地形和时机,应迅速“抢档”利用发动

44、机的制动力遏制车速,以利于控制速度和操纵行驶方向。 (4)当车速得到有效控制后,应选择平坦的路段停车,在车轮前后塞垫三角木或石块,检查制动失效的原因。 五、侧滑的应急处理 车辆在泥泞、溜滑路面上紧急制动或猛转方向时,易产生侧滑、行驶方向失控,极易导致翻车、坠车或其他车辆、行人相撞。 当制动、转向或擦撞引起车辆侧滑时,应立即松抬制动踏板,并迅速向侧滑的一方转动转向盘,并及时回转方向调整,因转向或擦撞引起的侧滑,不可使用行车制动。 六、轮胎突然故障的应急处理 轮胎突然故障是安全行车的一大隐患,一般有轮胎漏气、爆胎等形式。驾驶员掌握必要的应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轮胎故障发生时引起的危害程度。 1

45、)轮胎漏气 行驶中发现轮胎漏气时,应握稳方向,慢慢制动减速,将车辆尽快驶离行车道,停放在路边安全地点。不可采取紧急制动。 2)轮胎爆胎 (1)后轮胎爆裂,车尾会摇摆不定,只要保持镇定,握稳方向,保持直线行驶,然后减速靠右停车。 (2)前轮胎爆裂,危险较大,一旦爆胎,方向会立刻向爆胎轮胎一侧跑偏,直接影响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控制。 (3)当意识到爆胎时,双手应紧握方向盘,松抬加速踏板,控制车辆保持直线行驶,若已有转向,也不要过度矫正,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轻踏制动踏板(禁止使用紧急制动),使车辆缓慢减速,待车速降至适当的时候,平稳地将车停住。,七、碰撞应急处理,当车辆已无可避免撞车时,务必镇定,迅速

46、判断碰撞后果,果断地选择撞击部位和方式。车辆碰撞的形式有刮碰、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等几种。 1)刮碰 (1)刮碰一般是指会车、超车或避让障碍物时,车辆之间或其他物体相刮碰的现象。对乘坐在驾驶室或车厢边的人员有较大的危险性。 (2)车辆刮碰的部位多发生在车头的两侧,当车辆有碰撞可能时,应及时控制方向,迅速向外侧稍转方向盘,接着适量回转方向盘与刮碰物分开,以免增加刮碰面积。 (3)车体之间或车体与其他物体发生刮碰时,身体应迅速向车内倾斜,双手握紧转向盘,后背尽量靠住椅背,稳住身体,以防车门脱开被甩出车外或车壳变形剂伤身体。 2)正面碰撞 (1)车辆有与前车或障碍物正面碰撞可能时,应及时控制

47、方向盘,极力改正面碰撞为侧面刮碰,以减轻损失。 (2)如果撞击的位置不在驾驶员一侧或撞击力量较小时,应紧握转向盘,两腿向前蹬,身体向后倾斜,紧靠座椅后背,以抵消惯性力。 (3)若无法避免与来车正面相撞,应在迎面相撞发生瞬间,迅速判断受到撞击的部位和力量,迅速放开转向盘,并抬起双腿,身体侧卧于右座上,避免身体被转向盘抵住或车辆受到冲击变形后受伤。,3)侧面碰撞 (1)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辆在移动的同时可能产生旋转,驾驶室车门也有可能脱开,驾驶员可能在碰撞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车外。因此预计要发生撞击时,可立即顺车转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力使侧面相撞变为刮碰,以减轻损伤的程度。 (2)侧面碰撞部位发生

48、在驾驶室座位部位时,应迅速将身体移往驾驶室另一侧,同时用力拉住转向盘,以便控制方向和借助转向盘稳住身体,防止甩出车外。 (3)若碰撞部位在右侧,撞击力小时,双手臂应稍曲偶,紧握转向盘,身体向后倾斜,紧靠座椅靠背,同时双腿向前挺直低紧,使身体定位稳定,不致头部前倾撞击风窗玻璃或胸部前倾撞击转向盘。 (4)预计发生与前车追尾碰撞时,应在未撞前的一瞬间稳定好身体,曲体双臂抱着大腿,以防止车辆前部因撞击变形而挤压伤亡。 (5)被后方驶来的车辆碰撞时,驾驶员应紧靠椅背,双手迅速置于脑后合并护住头后部,双腿勾住脚踏板,这样在撞击时可减轻脊椎和颈部的创伤。,八、倾翻应急处理,车辆倾翻一般都有先兆预感,侧翻时

49、,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驾驶员身体有向外飘起来的感觉,当感到不可避免地将要倾翻时,应果断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稳住身体 (1)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侧翻,双手应紧握转向盘,双脚钩住踏板,背部紧靠座椅靠背,尽力稳住身体,随车体一起侧翻。 (2)车辆倾翻力度较大或向深沟连续翻滚时,身体应迅速向座椅前下方躲缩,抓住转向盘管或踏板等将身体稳住,避免身体滚动受伤或甩出车外导致被车辆碾压。 2)安全跳车 (1)缓慢翻车有可能跳车逃生时,应向翻车相反方向跳车;却不可顺着翻车方向跳出,防止跳出车外却被翻滚的车辆碾压。落地前双手抱头,卷缩双腿,顺势翻滚,自然停止。 (2)在车中感到不可避免地要被抛出车外时,应在被抛出驾驶室的瞬间,猛蹬双腿,增加向外抛出的力量,助势跳出车外。 3)倾翻后的安全处置 (1)车辆倾翻或半倾翻时,应迅速熄火,及时卸下蓄电池,放净油箱内的燃油,以防引起火灾。 (2)车辆半倾翻时,可利用木杠撬抬,将车身翻正(小型车)。,九、遇行人突然横穿公路的应急处理,如果有人突然横穿道路或有车辆突然驶出时,驾驶员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踏制动踏板,紧急停车。 1)控制制动停车 (1)控制制动又称强制制动,在车轮没有被抱死的前提下,尽可能施加最强烈的制动力。不可使用紧急制动,以免因车轮抱死导致车轮打滑而无法控制车辆。 (2)控制制动时,只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