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631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201107.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志高中央空调 直流变频多联机设计选型,国内营销公司技术支持部 2011年07月06日,第一部分 产品介绍,8HP,48HP,2HP递增,直流变频多联机,1、室外机,直流变频多联机,2、四面出风嵌入式 风量充足,噪音低,外观大方美观,更适合家居、办公、娱乐等场所使用。,直流变频多联机,3、低静压风管天井式 适用于家庭住宅、公寓楼房,办公室等场所。,直流变频多联机,4、标准型及高静压风管天井式 适用于酒店、饮食城、百货超市、银行大厅、娱乐厅、车间厂房等场所。,直流变频多联机,壁挂式,座吊两用式,5、吊顶落地式及壁挂式,第二部分 方案选择,直流变频多联机系列产品包括小多联机组(5HP、6HP)、独立

2、式多联机组(8HP16HP)及模块式多联机组(8HP48HP),其室内末端包括风管机、天花机、座吊机及壁挂机,末端设备能力为0.8HP6HP,产品型式多样、应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目前已广泛应用在高档别墅、商务酒店、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餐饮、休闲娱乐及工业厂房等场所。 该系列产品以其高能效比、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广、内外机连接管道长、设计安装简单、应用灵活、室内系统安装能与装修形成完美结合;既可独立操作、又能集中控制;采用R410a环保冷媒、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有效保护大气环境。志高直流变频多联机系列为用户提供集节能、环保、舒适、稳定可靠、智能、灵活于一体的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已得到广大用

3、户的认可。,具体方案选择介绍: 直流变频多联机系统方案: 志高CMV-V直流变频多联机采用高效直流变频涡旋压缩机、R410a环保冷媒、行业尖端180正弦波直流驱动技术、精确的冷媒控制技术、可靠的油控制技术、快速强效制热及智能除霜技术,通过国家节能认证,远超一级能效标准;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广,制冷适应温度范围:-550,制热适用温度范围:-2028;超长配管设计,系统配管单管最大等效长度可达150m、室内外机之间最大高度差可达50m、室内机之间最大高度差为15m;可对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控制与分户计费,一个集中控制器可控制128台室内末端,通过PC电脑可同时控制16台集中控制器即2048台末端设备,实

4、现对室内末端设备任意功能的操作。 直流变频多联机系列已广泛应用在高档别墅、商务酒店、办公楼、学校、医院、商场、餐饮、休闲娱乐及工业厂房等场所。,选择直流变频多联机方案的工程特点: 、要求主机设备采用新型环保冷媒、能效比相对较高; 、主机设备较少、系统较为集中、内外机连接管道较长; 、高层建筑或主机即能分层安装在指定机房内、又能安装在室外空旷的固定位置而不影响系统正常使用; 、水资源缺乏、水系统主机设备吊装困难、管道布置不易且耗材较多; 、室内功能区域划分较多、系统在满负荷情况下运行的时间较短; 、室外环境温度较为恶劣,如制冷季温度较高、采暖季温度较低; 、系统需要进行集中控制、能实现分户计费等

5、功能。,第三部分 系统设计,一、设计五要素,建筑情况,费用,环境因素,品牌因素,舒适度,二、设计流程,初步接触和方案讨论,方案设计,施工设计,要充分把握客户的需求 获得建筑图纸等设计资料 了解客户对空调环境的基本要求,确定是否对空调有特殊要求 确定方案 对各种系统方案进行简要对比 与客户探讨并初步确定空调系统的主体形式,合理分区,负荷计算 根据室内状况进行机型选择 基本方案和初步项目概算提出,并与客户商讨确认。,施工图纸绘制 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各种设备在图纸上明确标识,有特殊设计时应注明。 与关联工程方进行必要协调 确定空调设备报价,三、设计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负

6、荷计算,室内机选型,能力校核,室外机选型,系统划分,第八步,第九步,第十步,冷凝水管设计,风系统设计,电源线设计,第六步,冷媒管设计,室外机布置,第七步,第一步、负荷计算 空调的负荷计算为设计的最基础部分,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初投资及运行效果,所以负荷计算为设计中的重中之重。,1.按建筑面积估算 在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只掌握工程总建筑面积这一信息时,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可按建筑面积估算指标确定。 下表为部分建筑面积负荷指标估算参考值:,摘自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1.上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物总面积小于5000m2时,取上限值. 大于10000m2时,取下限值. 2.按照上

7、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容量,不必再加系数. 3. 表中没有设计的建筑物可参考类似的建筑,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负荷指标.,2.按空调面积估算 在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在已经获取空调房间的面积、功能等具体信 息时,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可按空调面积估算指标确定。,3.负荷的详细计算 在具体进行施工设计时,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调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房间计算冷负荷的累加值确定。,空调负荷详细计算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透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照明散热量,设备等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渗

8、透空气带入的热量,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空调负荷,第二步、室内机选型,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房间负荷选择相应型号的室内机能力,室内机形式选择应贴合天花装修;选择风管型室内机,应充分考虑室内噪音,送、回风管的长度、转弯引起的压力损失。 1、下表给出一般机型选择的要点:,2、内机机型选择时应注意的地方:,第三步、系统划分,划分系统时应考虑一下四点: 1、冷媒配管设计注意事项 2、尽量减少冷媒配管的长度 3、同一系统设计在同一层同一区域 4、具有相同使用时间的房间设计在同一系统,第四步、室外机选型,室外机必要能力=整个系统的总负荷/配管修正系数 1、对室内外机的配置比例的要求 直流变频模块多联机

9、的室内机按冷量进行匹配,室内机总负荷与室外机总能力尽量相当,机组制冷效果最佳。 说明:在考虑室内机全开的前提下,尽量使室内外机冷量与能力需求一样,机组制冷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在室内机同时开启量占整个室内机的70%左右,冷量选择可超出总能力的1030%进行匹配;如一个系统中机组冷量过度超配也不会引起机组停机或跳机,但是会影响机组制冷制热效果及机组的运行寿命;一个系统最多三个模块组合,最大室内机连接台数为50台。,2、室外机阵容及可连接的最大室内机台数,2、室外机阵容及可连接的最大室内机台数,2、室外机阵容及可连接的最大室内机台数,第五步、能力校核 对于同一型号的系统室内机,尽管在技术资料中标定

10、了其制冷(暖)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实际使用状况会对其最终能力产生影响(如:由于使用工况导致机组处于重载或轻载运转状态,室内外机组的配置比例不同等原因);故必须在初步选定室内外机组的条件下进行能力校验。,计算公式: 室内机实际能力=选用的室外机能力(室内机能力/系统室内机总能力) 配管修正系数,1、冷媒配管长度能力修正系数,2、冷媒配管高低落差能力衰减系数,3、当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上积霜时热能力的修正系数,第六步、冷媒管路设计,1、冷媒配管设计注意事项,最大配管长度不能超过150m; 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高差主机在上不能超过50m,主机在下不能超过30m; 室内机之间高差不能超过15m; 室外机之间高

11、差5m 系统中室外机连接容量不能超过130%;对同时运行可能性很大的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系统连接容量不要超过110%;,2、室内机到分歧三通的距离, 冷媒沿程阻力损失大,出现闪发,末端室内机制冷/制热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管路过长,部分润滑油会沉积在冷媒配管内,长期运行,系统容易堵塞,3、配管选型原则 1)、支配管规格表,2)、主配管规格表,支配管,主配管,注:100Q、112Q、125Q的配管规格为19.05/9.52。当连接该机型时,以内机的配管规格为准;,4、室内机能力匹数对应表 能力对应表,第七步、室外机的布置,1、集中放置(屋顶、裙房、地面) 屋面摆放室外机时, 需预留足够的维修、保养

12、空间; 靠墙、或对排风有障碍时,按照技术资料的要求增加相应的维修保养空间; 围墙高度1600mm以下 2、分层摆放 当楼层过高,地面和屋面放置室外机受到冷媒管路长度限制时,可将每层的空调室外机均置于当层的空调机房。,分层摆放的优点 无需再考虑室内外机的高低差限制 空调系统的冷媒管长大大缩减,节省管材的同时,机器的衰减更小 无需冷媒管井,设计更便捷 屋顶及地面可作绿化处理 安装维护更便利 为建筑立面提供更多选择 分层摆放的注意事项 排风管出风速度:58m/s 百叶角度:20度 百叶间距/开口率:确保回排风总面积 百叶口回风速度:1.6m/s 压力损失: 室外机机外静压60Pa,第八步、冷凝水管路

13、设计,1、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冷凝水的流量设计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0.4kg左右的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时,每1kw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0.8kg的冷凝水。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2、冷凝水管路设计注意事项 空调冷凝水管应独立布置,与其他建筑水管分开布置; 水平向冷凝水管的斜度应不小于1:100,并尽量缩短其长度,其长度较长时,应每隔0.81.0米设置悬挂吊钩,防止冷凝水管下垂; 对静压比较大的内机,自然排水的室内机必须做存水弯头,避免运行时产生负压导致排水不畅或者把水吹出风口; 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时,应

14、遵循“就近原则”,并尽量减少同一冷凝水管所连接的空调机组的数量。 冷凝水水管为避免排水对冲现象产生,汇流立管与水平汇流管结合处,用直角弯头接入; 连接完毕要做满水试验。,第九步、风系统设计,风管的设计、安装与风口的安装位置对使用空间制冷效果和噪音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设计安装时务必保持良好的气流组织,送风的气流与回风的气流不允许有障碍物的阻挡,送风气流与回风气流不允许有气流短路,风管的制作必须密封,不允有许漏风现象,并且必须保温严密,不许有风管与外气直接接触,预防冷凝水的产生。 1、根据房间面积、层高及装修要求等情况确定风管的布置: 风管的长度: 根据机组相应的风压计算,一般可按每米风管损失大约4

15、-7Pa计算。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右。 如弯头、三通、变径等较多的情况下每米损失6pa左右 风管的形状: 圆形风管耗材小,但占有效空间大;而矩形风管占有效空间小,易于布置,故空调风管多采用矩形风管,同时应注意矩形风管的设计须长边/短边4 ,一般不要4,特殊情况特殊对待。,2、风管的计算 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风管截面积、确定风管尺寸 根据公式:S=G/3600V 确定主风管及各分支管截面积 式中S风管截面积 (m2); G风管内风量( m3/h); V风管内风速(m/h), 一般做设计时候,空调送风主管风速不宜大于6m/h,支管风速不宜大于3m/h,具体风速可参照下表:,第十步、电源线设计 1、室内机电源线,1、室内机电源线,注:如加长配线请相应加大电缆线径截面,保持电压下降幅度在2%以内。,2、室外机电源线,注:1、如加长配线请相应加大电缆线径截面,保持电压下降幅度在2%以内。 2、室内外机通讯线及室外机之间的通讯线均采用2芯屏蔽线,线径大于或等于1.0mm,最长通迅距离为1000m,最大通迅内机台数为50台;,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