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配送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6391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7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配送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五章配送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五章配送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五章配送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五章配送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配送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配送管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第五章 配送管理,一、配送管理概述,1、什么是配送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将配和送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方式,是商流与物流相结合,包含物流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物流方式。,2、配送与物流的关系,配送是物流系统中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是短距离的运输。它具有如下特点: 1.配送的距离较短,位于物流系统的最末端,处于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末端运输的位置,即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 2.在配送过程中,也包含着其他的物流功能(如装卸、储存、包装等),是多种功能的组合

2、。 3.配送是物流系统的一个缩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范围的物流系统。 4.配送是物流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3、配送与运输的区别 配送与运输的区别在于,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而是与其他活动构成的有机体。配送中所包含的那一部分运输活动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处于“二次输送”、“支线输送”、“末端输送”的位置,其起止点是物流节点到用户。,图1 配送与运输的区别,4、配送的特点 配送是从物流节点到用户的特殊送货形式; 配送是一种末端运输; 配送是一种“门到门”服务; 配送是一种综合服务。,5、配送的意义和作用 (1)提高

3、物流的经济效益:采用配送方式,通过增大经济批量来达到经济地进货,又通过将各种商品用户集中一起进行一次发货,代替分别向不同用户小批量发货来达到经济地发货,使末端物流经济效益提高。 (2)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实现了高水平的配送之后,尤其是采取准时配送方式之后,生产企业可以完全依靠配送中心的准时配送而不需保持自己的库存。或者,生产企业只需保持少量保险储备而不必留有经常储备,这就可以实现生产企业多年追求的“零库存”,将企业从库存的包袱中解脱出来,同时解放出大量储备资金,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3)简化手续、方便客户:采用配送方式,用户只需向一处订购,或和一个进货单位联系就可订购到以往需去

4、许多地方才能订到的货物,只需组织对一个配送单位的接货便可代替现有的高频率接货,因而大大减轻了客户的工作量和负担,也节省了事务开支。 (4)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用生产企业自己保持库存,维持生产,供应保证程度很难提高(受到库存费用的制约),采取配送方式,配送中心可以比任何单位企业的储备量更大,因而对每个企业而言,中断供应、影响生产的风险便相对缩小,使用户免去短缺之忧。,6、配送业务流程,配送的过程可以描述为:根据客户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进行商品配备,并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客户。因此,配送一般包含了进货、储存、补货、分拣、配装与出货、送货、检查与配送加工等要素。,7、送货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5、,1.划分基本送货区域。 2.车辆配载。 3.暂定送货先后顺序。 4.车辆安排。 5.选择送货线路。 6.确定每辆车的送货顺序。 7.完成车辆配载。,配送加工,配送加工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对产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刷标志、栓签、组装等简单作业。,8、配送形式和分类,9、配送的组织与管理原则 物流费用最少; 物流损失最小; 物流速度最快; 物流方式效果最优; 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有效衔接。,10、配送中心设置的必要性 (1)配送中心的地位 物流功能系统化的体现; 现代物流技术的集成; 企业销售竞争的重要手段。,10、配送中心设置的必要性 (2)配送中心的作用 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实现储运的经

6、济高效; 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完善连锁经营体系。,10、配送中心设置的必要性 (3)配送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 强化了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协调能力;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 密切供需双方的关系,实现共赢共生; 实现低库存。,二、配送中心,1、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结点。在配送中心中为了能更好地做送货的编组准备,因此必然需要采取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种种资源搜集工作和对货物的分整、配备等工作,所以,也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1)没有配送中心的配送次数 NN,(2)有配送中心的配送次数,配

7、送中心的功能,商品进销功能 仓储功能 装卸搬运功能 包装功能 配送功能,运输功能 集散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 信息功能 增值性功能,2、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环节 接货、搬运、保管、分类、分拣、流通加工、检查、封箱、出货、配送等活动。,3、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 接收并汇总订单; 进货 订货 验收 分拣 存储;,3、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 理货与配货 加工 拣选 包装 装配; 出货 装车 送货。,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1)订单处理作业: 配送中心的活动起源于客户的咨询,经由订单的接收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力、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当无法按订单和客户要求交货时

8、,由业务部门加以协调。业务人员还要统计相应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安排出货程序及数量,制定报表计算方式,预计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和订购截止日。,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2)订货 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确定货物的品种、数量;与供应商沟通确定货物发出日期;尽可能准确地预测送货车的到达日程;配合停泊信息协调进出货车的交通问题;为了方便卸货及搬运,计划好货车的停车位置;预先计划临时存放位置。,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3)入库作业: 货物验收:是指对产品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按照验收标准,对质量进行物理、化学和外形等方面的检查。在进行数量验收时,首先要核对货物号码,然后按订购合同规定对货物进

9、行包装、长短、大小和重量的检查。验收合格的货物即办理有关登帐、录入信息及货物入库手续、组织货物入库。,接货 当供应厂商根据订单组织供货后,配送中心必须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接收货物,有时还需要到站(港)、码头接送货物。接货的主要工作有卸货、搬运、拆装、货物编码与分类等。,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4)库存管理作业: 库存作业管理包括仓库区的管理和库存数量控制。仓库区的管理主要是货物在仓库区域内的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分布等规划,货物进出的控制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等原则,进出货方式的制定等。库存数量的控制则按照一般物品出库数量、入库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间,并做采购时间预警系统。制定库

10、存盘点方法,定期清查库存、修正账册并制作盘亏报表。,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5)补货和分拣: 补货是在拣货区的存货低于设定标准的情况下,将货物从仓库保管区域搬运到拣货区的工作。其目的是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数量和最有效的方式送到指定的拣货区,补货流程,分拣配货,所谓分拣作业,是指根据特定的需要,将正在保管的商品取出的作业。 配货作业是指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配货检查过程后,装入容器和做好标示,再运到配货准备区,待装车后发送。 超市分拣配货作业一般是按各分店的要求分拣,即根据接受订货这一商品流通活动,将分店所需的商品从库存中挑选出来发货的业务。分拣配货是很复杂、工作

11、量很大的超市物流活动,尤其是分店多,品种规格多,而需求批量又小时,如果再加上需求频度很高,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拣配货工作。分拣配货作业常用的作业方法有拣选式和分货式两种。,核心工艺:分拣配货,拣选式工艺(摘果式),拣选式配货作业 拣选式配货作业是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巡回于各个储存点并将分店所需货物取出,完成配货任务,货位相对固定,而分拣人员成分拣工具相对运动。 拣选式配货作业的基本流程是:储物货位相对固定,而拣选人员或工具相对运动,所以又称作人到货前式工艺。形象地说,又类似人们进入果园,在一棵树上摘下熟了的果子后,再转到另一棵树前摘果,所以又形象称之为摘果式或摘取式工艺。,分货式工艺,分货

12、式配货作业 分货式配货作业是分货人员或工具从储存点集中取出各个分店共同需要的货物,然后巡回于各分店的货位之间,将货物按分店需求量放在各分店的货位上,再取出下一种共同需求商品,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按分店需求将全部货物取出并分放完毕。同时也完成各个用户的分拣配货工作。 分货式配货作业的特点是分店货位固定,分货人员和工具相对运动;分货式配货作业的分拣又被形象地称为:“播种式分拣方法”。 分货式配货工艺是集中取出众多用户共同需要的货物,再将货物分放到事先规划好的配货货位上。这就需要若干用户,有共同需求,形成共同的批量之后,再对用户共同需求进行统计,同时规划好各用户的配货货位进行集中取出,分放配货的操作。所

13、以,这种工艺难度较大,计划性较强,容易发生错误。,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6)流通加工作业: 在配送中心的各项作业中,流通加工最能提升货物的附加值。其作业包括:商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贴标签及商品的组合包装。,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7)出货作业: 印制出货单据、制定出货流程、制定出货批次报表、出货商品的地址标签、出货核验表。选择出货方式、选用集货工具、调派集货工作人员、决定运送车辆的大小和数量。,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8)配送作业: 规划配送区域的划分和配送路线的安排,确定出车顺序,在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踪和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状况的处理。 配装:是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

14、载重量和容积,采用先进的装载方法,合理安排货物装载的作业。 送货作业是利用配送车辆把客户订购的物品从制造厂、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配送送货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它以服务者为目标,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为使配送效率充分发挥,做到时间少、距离短、成本低、费用省,应在输送前选择最理想的输送路线。,最短的路线和最快的路线。,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9)会计作业: 商品出库后,应及时制作应收单据,并将账单转入会计部门作为收款凭据。商品入库后,制作入库商品统计表。,4、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环节 (10)运营管理及绩效管理作业: 通过各种考

15、核来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并制定良好的运营决策方针。,配送中心运营效率,通过全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的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但是对引起物流成本变化的原因,我们还要进一步按照职能分类,对物流成本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提出对策,详细分析所用的指标有四类,通过这四类指标的序时分析或按配送中心内的部门、设施分类比较以及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就可以掌握物流成本的发展趋势及其差异。 (1)与运输、配送相关的指标 装载率实际载重量标准载重量100% 车辆开动率月总开动次数拥有台数100%,运行周转率月总运行次数拥有台数100% 单位车辆月行驶里程月总行驶里程拥有台数 单位里程行驶费月实际行驶三费月总行驶里

16、程 (行驶三费修理费内外胎费油料费) 单位运量运费运输费运输总量 (2)有关保管活动指标 仓库利用率存货面积总面积100%,44,库存周转次数年出库金额(数量)平均库存金额(数量)年出库金额(数量)(年初库存金额年末库存金额) (3)有关装卸活动指标 单位人时工作量总工作量装卸作业人时数 (装卸作业人时数作业人数作业时间) 装卸效率标准装卸作业人时数实际装卸作业人时数 装卸设备开工率装卸设备实际开动时间装卸设备标准开动时间 单位工作量修理费装卸设备修理费总工作量,45,单位工作量卸装费装卸费总工作量 (4)有关物流信息活动指标 物流信息处理率物流信息处理数量(传票张数等)标准物流信息处理数(传

17、票张数等) 单位产品物流信息流通费物流信息流通费总产量,46,配送中心的一般结构,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分析,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的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是加快商品流通,创造规模效益为核心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综合流通组织发展配送中心有利于促进连锁商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盘活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搞活国有商业批发、储运企业;有利于提高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与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理顺经济关系,规范流通秩序;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系和新型工商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所

18、以,从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与配送中心对连锁规模经济的作用来看,建立配送中心是很有必要的。,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随着连锁集团分店的不断增多,经营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张,它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能够通过合理的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就连锁而言,其低成本主要来自于批量进货带来的低进价,集中配送和库存管理节约的库存成本及运输成本,以及商品流转速率的大幅提高所节约的成本。,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1采购与销售的规模优势。 2仓储配送的规模优势。 3采购大型高效专业设备的可行性。,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规模经济的贡献,连锁商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配送中心,是经营活动的一种客观需要,只有配送中心高效运作,才能将统一采购、商品集中管理和连锁加盟店的有差别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联接,才能通过有效配送形成规模经营,使连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连锁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中,配送中心几乎参与了每个环节,且起关键作用。,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规模经济的贡献,1配送中心有力地支持了市场营销体系。 2配送中心是连锁的信息中枢 。 3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的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 。 4配送中心因拥有大型专业设备而体现专营供货的经济性。 5配送中心对各分店实现零库存起到关键的作用。,沃尔玛配送中心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