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35碱和盐含解析201707202146.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8139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35碱和盐含解析201707202146.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35碱和盐含解析201707202146.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35碱和盐含解析201707202146.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35碱和盐含解析201707202146.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35碱和盐含解析201707202146.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后强化训练 3535 碱和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D D) A. 氯化钠食盐NaCl2 B. 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C.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 氢氧化钠火碱NaOH 【解析】 A 选项,化学式错误,应为 NaCl;B 选项,俗名错误,应为小苏打;C 选项, 化学式错误,应为 Ca(OH)2。 2碱溶液中都含有 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 Ba(OH)2性质 的描述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C C)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 能与 Na2SO4溶液反应生成 BaSO4沉淀 D. 能与 CO2反

2、应生成水 【解析】 碱的共性本质上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3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B B) A.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 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则能发生化学反应,否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钾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 或水,故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4. 小明同学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 到预期目的的是(D D) 1 【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 5下

3、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C C) A.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 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解析】 稀盐酸中的 H能与 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氢氧化钠溶 液中的 OH能与 H结合生成水;Na、Cl、K、Ca2、NO3这几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 气体或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硫酸铵中的 NH4能与 OH结合生成氨气和水,Cu2和 OH能 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 6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D) A. 滴入的

4、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 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 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 该反应是酸碱反应 【解析】 氯化钡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也可以和硫酸或 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还可以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其中碳酸钡沉淀可 溶于酸,上述这些反应均不是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7已知镁可以和热水反应Mg2H2O = Mg(OH)2H2并放出热量,待反应完全后, 趁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褪去,直至无色。以 下判断不合理的是(C C) A. 温度降低,Mg(OH)2的溶解度减小 B. 温度降低,溶液的

5、pH 变小 C. 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 D. 溶液中的 Mg(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解析】 趁热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而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是酚酞的 2 特性,一开始变红说明酚酞试液并没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故该判断不合理。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D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为碱溶液 溶液的 pH B 鉴别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 分别取两种溶液少量,通入 CO2气体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过量的硫酸 加入适量的 NaOH溶液 D 除去氢气中的 HCl 和水蒸气 通过盛装生石灰颗粒的 U 形管 【解析】 检验某未知

6、溶液是否为碱溶液,测定溶液的 pH无法达到目的,因为一些盐溶 液(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pH 也大于 7,故 A 错误;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均不能与二氧化碳 反应,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 B 错误;硫酸铜溶液和硫酸均能与 NaOH溶液反应,不但 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C 错误;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氢氧化钙能与 HCl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氢氧化钙不能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 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D 正确。 9重结晶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 主要以 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

7、为将这些杂质除尽,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 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 pH7,最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 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的顺序错误的是(D D) A. 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B. 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C. 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D. Na2CO3、BaCl2、NaOH、过滤、HCl 【解析】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 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 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

8、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10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 X 溶 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B B) 3 (第 10 题) 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解析】 A 选项,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从零开始;B 选项,一开始 并没有产生蓝色沉淀,直到稀硫酸反应完全,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C 选项,氯化钙会与碳酸 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从零开始;D 选项,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气体从零开始。 二

9、、非选择题 11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 CO 和 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 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 集装置略去)。 (第 11 题)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A A。 A. NaOH 溶液 B. NaCl 溶液 C. 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 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 CO气体,接着关闭阀门 K2打开阀门 K1,将 分液漏斗中装的稀硫酸 ( 或稀盐酸 )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 出第二种气体。 【解析】 分离并收集 CO和 CO2气体,先用 NaOH 溶液吸收 CO2

10、气体,CO气体不溶于 NaOH 溶液,从而先分离得到 CO,然后利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与吸收了 CO2气体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 再次得到 CO2气体。 1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第 12 题) (1)A 物质的化学式是 Na2CO3,俗称是纯碱。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2HCl=2NaCl CO2 H2O。 (3)反应中加入过量 A 物质的目的是除尽 CaCl2;反应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那么对 所得到的氯化钠的纯度没有(“”“”填 有 或 没有 )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

1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增大(填“增 ”“”“”大不变 或 减小 )。 【解析】 (3)HCl 具有挥发性,过量盐酸不会影响氯化钠的纯度。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包括原氯化钠和新生成的氯化钠,所以结果增大。 13取少量碳酸氢钠(NaHCO3)粉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大试管 中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完全反应后,取残留 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 13题) (1)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有 CO2(填化学式)生成。 (2)通过上述实验,下列归纳出的碳酸氢钠性质或

12、推理正确的有 BCBC(填编号)。 A. NaHCO3能与 NaOH溶液发生反应 B. 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 = Na2CO3CO2H2O C. 加热时 NaHCO3比 Na2CO3易分解 D. 无法比较 NaHCO3与 Na2CO3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 【解析】 (1)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滴加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5 成,说明生成了碳酸盐,又有二氧化碳生成,可推测出 B 是正确的;加热碳酸氢钠(NaHCO3)粉 末生成了 Na2CO3,说明加热时 NaHCO3比 Na2CO3易分解。 14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 NaOH 溶液(原质量分

13、数为 10%)是否变质,进行 了下列实验: 同学 小柯 小江 小龙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溶液 操作 加入足量的 滴入无色酚酞 加入足量的_?_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 现象 变红 产生气泡 淀 结论 没变质 变质 变质 (1)“”小江加入的 ? 是稀盐酸 ( 或稀硫酸,或稀硝酸 )。 (2)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也是碱性的,也能使酚酞变红 ( 或部 分变质,剩余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 (3)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 1.97克。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 10 克,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

14、数。 【解析】 (1)根据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故加入盐酸会有气泡产生。(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钠和 水,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或部分变质,剩余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因此无法得出结论。(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沉淀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变质生成 物的质量分数。设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BaCl2=2NaClBaCO3 106 197 x 1.97克 106 x x1.06克 197 1.97克 1.06 克 该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10.6%。 10克 15我国著

15、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生 6 产原理是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 以沉淀形式析出:NaClNH3CO2H2O=NH4ClNaHCO3,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再受热分 解得到产品:2NaHCO3 = 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 制得的 碱 是指_Na2CO3(写化学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5吨 NaCl可制得 8.4吨 NaHCO3,实际上从反应后的混合溶 液中析出 NaHCO3晶体的质量小于(“”“”“”填 大于等于 或 小于 )8.4 吨。 (3)与“侯氏制碱法

16、”不同的是,比利时科学家苏尔维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 NaHCO3晶体 后的混合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氨气: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请计算: NH4Cl质量分数为 20%的混合溶液 5.35 吨,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 NH3多少吨?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 碱 是指纯碱碳酸钠(Na2CO3)。 (2)由于 NaHCO3有一部溶于水中,故实际上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析出 NaHCO3晶体的质量 小于理论计算所得值。 (3)参加反应的氯化铵的质量为 5.35 吨20%1.07吨,根据此值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出获得 NH3的质量。设生成氨气质量为 x。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107 34 107吨 x 107 1.07吨 x0.34吨 34 x 反应后可获得氨气 0.34吨。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