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诗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7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8398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WPS 页数:9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诗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7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诗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7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诗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7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诗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7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诗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73.wps(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东阳中学 20192019 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 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 48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24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48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谈及古代某政治制度,费孝通先生曾说: 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 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他们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此处他描述的 是(

2、)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 省制 2“明代内阁大学士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 ”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据此可以看出明代( ) 内阁大臣地位始终低下 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君主专制的强 化 司礼监制约并控制内阁 A B C D 3某年 10月,法国率先提出惩治祸首、赔款、拆除大沽炮台等六项要求,作为与清政府谈判 的基础。经各国公使多次会议加以补充、修改,于 12月 24 日共同向清廷提出议和大纲 12 条。该文件成为 的雏形。

3、(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4国旗通 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 映 一 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 统 。 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国 旗 , 对其政治理念的变化理解正确 是 ( ) A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B满族独尊驱逐鞑虏 C君权共享民族平等 D朕即国家五族共和 - 1 -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斗争实践,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某次会议上通过xx 会议宣言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革命的前途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渐次达 ”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这一宣言最早可能发布于(

4、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 共七大 61932年 2 月 28 日,蒋介石在告共党书中说:“中国自有共产党以来,没有一时一刻 不在错误路线当中十五年、十六年有陈独秀机会主义的错误;十六年、十七年又有瞿 秋白盲动主义的错误无论你是什么策略,什么路线,左的,右的,折中的,总之是此 ”路不通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告共党书发表背景是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跟陈独秀机会主义错误有关 C “十五年”“”、 十六年 是指 1926年、1927年 D遵义会议结束了蒋介石所提及的中共错误路线 7徐州会战前夕,周恩来在回复国民党将领白崇禧的咨询中指出,津浦线南段的作战应以

5、运 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徐州以北应将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白崇禧照此实行。这表明 ( ) A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B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 C徐州会战运用的战略战术比较灵活 D徐州会战揭开了国共合作序幕 8右下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整个会徽图案庄严富丽,具有深刻的政治含义。下 “”列选项对其 政治含义 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 B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 C“1949”表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的年份 D四面红旗表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 9 “外媒称, (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 人

6、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 ”古代雅典。 这是( ) A. 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 B. 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 C. 1967 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 D. 1998 年后在选举村委会成员 10新中国成立后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一系列外交文件。下列文件内容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中苏双方认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个最重大的问题 “” 中国西藏某些地方和印度某些地方为贸易市场 “”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

7、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A B C D 112018 年 6 月 9 日至 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2 - A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 6 个成员国 B“能体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等精神 C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12“有学者说: 雅典民主政治所倡导的民主原则和宽泛的自由精神是后来欧洲民主和自由的 ”基础和滥觞。 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影

8、响的有( ) 国家政治原则 公职选举 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代议制 A B C D 13“古罗马某位法学家宣称 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 一致的正常理智”“”。他所指的 真正的法律 ( ) A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B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思想 C必须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 D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14年轻的美国在邦联条例生效后,仍面临政治体制的危机,外部为一些欧洲大国所不容, 解决从邦联到联邦的制度困境,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是在( ) A18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年代初 B18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年代初 C18世纪 60 年代

9、末至 70年代初 D18世纪 90 年代末至 19世纪初 15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 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 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 ) A. 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 B.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C. 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 D. 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道路曲折 16“近代世界某部宪法规定: 上院联邦议会代表各邦。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 ”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 下列表述符合该宪

10、法的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C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D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171824 年,欧文在美国买下 1214“公顷土地,建立 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 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一举动( ) A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 B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C为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行案例 D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18“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 ”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托洛茨基旨在说

11、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191917 年 3“月,严复撰文指出: 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不足制 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而吾国 - 3 - 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 ”不顾国之计划。 这反映出严复( ) A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 中立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20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

12、录就某次战役记载道:“埋葬尸体通常是不可能 的,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死的士兵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 成蓝色。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直到坦克的出 ”现,我们才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材料所述的战役( ) A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破产 C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21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场重大胜利。刚下飞 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 ”们的时代得救了! 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的批评,并称这是 “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13、A. 凡尔赛会议 B. 英法苏缔结同盟 条约的谈判 C. 慕尼黑会议 D. 缔结反法西斯同 盟 22下图所示是二战中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中( ) A双方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对决 B日军舰队任务单一、战术新颖 C美军兵力有限但作战准备充分 D美军已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2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 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 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4、D. 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24 20 世纪著名的学术理论家、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曾这样阐述他对历史研究的认识: “不可能有 事实如此这样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各种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 终的,每一代人都有权形成自己的解释。他们不仅仅有权形成自己的解释,而且有义务这 ”样做,因为的确有一种寻求答案的紧迫需要。 卡尔波普尔强调( ) A历史解释因时而动且因人而变 B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解释构成 C没有一种完全正确的历史解释 D历史事实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 非选择题部分(共 52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 5252分) 25 (11分)我国疆域

15、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 - 4 - 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 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 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 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据

16、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 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最 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并分析如此创新的主要原因。(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及其积极作用。 (4 分) 26(15 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艰难,但从未止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 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 定官制官规,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经参议院

17、之同意,得宣告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 ”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从辛亥革命的爆 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间相隔只有十年。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 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过这次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 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时间 会议 涉及内容 1954年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确立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 1956年 中共八大 “

18、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监 督”,健全国家法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80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强调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 中的问题 1999年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 选编自历史必修一 - 5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 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性。(6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 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期间相关历史,概述中 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条件。(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政治

19、民主化进程的主要特点。(3 分) 27(13 分)美国的崛起值得深思与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美国通过了旨在使独立宣言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将公民权扩大, 所有成年男子都拥有了选举权。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 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 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 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

20、二 他(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都是为确保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为了保障人民 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设计了一套缜密的措施。其中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 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这表现为不仅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 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成立体的防护体系。 “”施德军论杰斐逊 立体制衡 分权思想的实践来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 美国革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意义。结合所 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美国 1787年宪法的历史地位。(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一套缜密的措施 的设计原则。结合所学,概述 立体的构架 的主要内容

21、及影响(8 分) 28 (13 分)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变化及态度直接影响着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 6 -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 邦安全之举动。 引自人教版战争与和平教材 材料二 1938 年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向拉美地区进行全面渗透,威胁美国利益。罗 斯福批准法国向美国订购飞机,加强美英合作,将自身强大的工业资源变为盟国战争

22、的强 大经济支柱。1939 年 4 月,罗斯福要求希特勒保证 10 年内不侵略他所列出的 31个欧洲 国家和中东国家,作为解决欧洲争端的基础。这些国家中包括当时与德国并不接壤的苏联。8 “月,美国主动向苏联提出延长苏美商业议定书一年,并 继续给苏无条件最惠国待遇”, 支持英法与苏联的谈利。罗斯福在与国内孤立主义者斗争的同时,尽力分化德意同盟,集 中打击德国。 据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三 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 年 12 月 1 日) (1)请写出与材料一内容相关的条约的全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的实质。(4 分)

23、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推行欧洲战略的目的及主要措施。(5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德黑兰会议后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采取的军事 行动。(4 分) - 7 -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10 BBCDB ACCDC 1120 BABAD BACBC 21-24 CCDA 25 (1)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巩固了国家统一;官 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任答两点,2 分)最主要创新:行省制。(1 分)原因:疆域辽阔。(1 分) (2)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三大组织相互关联。(3分) (3)趋势:中央集权加强。

24、(1分)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 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等。(任答三点,3 分) 26 (1)限制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 免文武职员、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等须经参议院同意;参议院可弹劾临时大总统和 国务员。(3 分) 进步性: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 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3 分) (2)历史条件: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短暂的春天,为中共成立提供经济和阶级基 础;新文化运动唤醒民众的觉醒;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25、,为中国成立提 供思想和阶级基础。(6 分) (3)特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渐进性。(任答 3 点得 3 分) 27 (1)意义: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用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实践了启蒙 运动倡导的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4 分) 地位: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 分) (2)原则:分权制衡。(1分) 主要内容: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联邦 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4 分) 影响: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 展

26、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权分立与制约,容易出现相互扯皮,影响行政效率。(每点 1 分, 共 3 分) 28 (1)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 分)“实质:再次确认了美国的 门户 开放”“”机会均等 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共同支配的局面(3 分) (2)直接目的:阻止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美国国家利益。(2 分)措施:支持英法 联合抵抗徳国法西斯;缓和与苏联关系,争取与苏联的合作;分化德意同盟,集中打击德 国。(3 分) (3)军事行动:1944年诺曼底半岛登陆或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美苏军队在易北河 会师; 1944年初,美军收复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基本消灭太平洋上日本海空军 主力;1945 年 8 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任答 4 点得 4 分) - 8 - -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