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2091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变速器第二章.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2 液力传动装置,5.2.1 偶合器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2.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锁止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2 液力传动装置,一、偶合器的结构 1、液力偶合器的组成(图5.2 -1液力偶合器) 2、液力偶合器的结构特点 二、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1、液力偶合器的工作过程 2、液力偶合器的传动特点,5.2 液力传动装置偶合器,(一)组成:壳体、泵轮 和涡轮,1、壳体- 与发动机飞轮连接 ,内部充满ATF,后端与机 油泵连接,是一相对密封的 壳体。,2、泵轮- 泵轮叶片直接安装 在壳体内表面。,3、涡轮-位于

2、偶合器壳体内, 中心部分通过花键与变速器 的输入轴连接,是偶合器的 输出元件。,5.2 液力传动装置偶合器的结构,1、在泵轮与涡轮直径相同,在各自的径向焊接了数目不相同的叶片,用来传递动力。,2、泵轮与涡轮装合后,其通过输入轴或者输出轴的断面为环形,成为循环圆,传递动力的液体即绕轴线作圆周运动,又在循环圆内从高能区向低能区作循环运动。在工作轮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3-4mm ),一方面保证安装精度,另一方面过小的间隙会增加液体流动的阻力,甚至引起涡流。,3、工作液充满液力耦合器壳体,同时通过补偿阀和泄油阀补充或者排除工作液。液体通过偶合器进行循环流动。,(二)结构特点:,5.2 液力传动装置偶

3、合器的工作原理,1、泵轮与涡轮的半径相同,而泵轮的速度高于涡轮的速度,因此泵轮内外部工作液压高于涡轮外部的工作液压,工作液自泵轮的外部流向涡轮,同时,涡轮中心部位压力高于泵轮中心压力,液体由涡轮中心回到泵轮中心。,(一)液体运动原理,5.2 液力传动装置偶合器的工作原理,(二)原理总结: 液力耦合器的工作过程是:泵轮接受发动机传来的机械能,并将其传给工作液,这时工作液的动能升高,然后再由工作液将动能传给涡轮,并由涡轮将动力输出。 (三)液力耦合器实现传动的特点: 1、循环流动(涡流) 泵轮和涡轮之间有液体循环流动,产生液体循环流动的原因是二者存在转速差。因此在液力耦合器工作时泵轮的速度总是大于

4、涡轮的速度。 2、圆周流动(环流) 液体在泵轮叶片带动下,随泵轮一起做圆周运动。 液体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同时以这两种方式流动,形成首尾相连的螺旋线。两种运动的强弱和泵轮与涡轮之间的转速差有关。涡流运动越强,传力越大。,3、液力耦合器只能传递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的大小,因此必须与变速机构一起使用。 4、液力偶合器在传动时存在液流损失(冲击损失和能量损失),传动效率低。最大约90% 。 5、泵轮与涡轮之间允许较大的转速差,可以保证汽车的平稳起步和加速,同时衰减系统扭转振动引起的过载; 6、在暂时停车时也可以不脱开传动系统,可以减少换档的次数。,5.2 液力传动装置偶合器的工作原理,一、液力变矩器的结

5、构 1、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1、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2、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三、锁止离合器 1、锁止离合器的结构 2、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原理,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一)组成:,固定在发动机飞轮上,固定在输出轴上,通过单向离合器固定在固定套管上。,泵轮 涡轮 导轮,1、普通变矩器,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导轮单项离合器只允许导轮以和发动机转 向相同的方向旋转。,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结构,2、带锁止离合器的变矩器,锁止离合器锁止时,等于将泵轮和涡轮连成一体,两者转速 相同。泵轮和涡轮之间不再依靠液体传力,油温不会升高, 使传动效率提高。

6、泵轮 、涡轮 、导轮及锁止离合器和减震盘等。,(二)单向离合器 有滚柱式单向离合器 和楔块式单向离合器 两种。,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三)导轮 导轮位于涡轮和泵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固定的导轮轴上。涡轮中心的液体流向导轮,被改变方向后流向泵轮。 当液体推动导轮以和泵轮相同方向旋转时,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自由旋转,反之则被锁住不能转动。当导轮静止时,变矩器具有增扭作用;当导轮开始转动时,导轮不再具有增扭作用。 从涡轮回流至泵轮的液体方向取决于泵轮和涡轮之间的转速差,决定 变矩器是否能增扭。,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一)液力变矩器展开图,将循环圆的中间流线展开

7、一条直线,中间流线:将流道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流线。,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设泵轮、导轮、涡轮对工作液的作用转矩为: Mb 、Md 、Mw,则有: Mw =Mb + Md 因为 Mw =Mw(涡轮输出转矩) 因此: Mw Mb,液力变矩器起到了增大转矩的作用。 当涡轮的转矩随着泵轮的转矩增大而增大到克服汽车的起步阻力,则汽车实现起步。,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二)液力变矩器转矩分析,设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不变,即泵轮的(nb)和转矩(Mb)不变。,nw=0,1、起步工况,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Mw =Mb + Md Mw Mb,变矩器

8、增扭,随Mb的增大,Mw增大。使汽车起步。,nw 0,此时由涡轮叶片出口 处的速度为: v= w + u u牵连速度;w沿叶片的相对速度。 当v与导轮的出口方向一致时 Md=0此时: Mw=Mb 变矩器不再增扭。,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2、汽车行驶,V继续向左倾斜 Md变为负值 此时: Mw=Mb Md 直至: nw = nb,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nw 继续增大,若导轮固定不动,则液 体流动会阻碍泵轮的旋 转,使输入扭矩下降。 变矩器输出扭矩下降。 因此,此时导轮旋转。,总结: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可以根据涡轮的转速变化。具体为: 涡轮速度低涡轮转矩大

9、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等于一设定值涡轮转矩等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高涡轮转矩小于泵轮转矩; 涡轮速度等于泵轮速度不传递转矩。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变扭矩的原因是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入了导轮。,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转矩比与速比,表征液力变矩器的特性的参数为: 1)转速比i: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之比。 i=nwnb 2)变矩系数(转矩比)K:输出转矩与输入转矩之比。 k=MwMb 3)失速点:泵轮转动,涡轮静止,转速比为0的点,称为失速点。也是转矩比最大的点,K=1.72.5。 4)偶合点:当速比为0.85时,变矩器内涡流最弱,转矩比近似为1,液力变矩器相当于偶合器,此时称为偶合

10、点。,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特性,5.2 液力传动装置液力变矩器的特性,2、传动效率,传动效率: 涡轮输出功率/泵轮输出功率 =(涡轮输出转矩/泵轮输出转矩)转速比 =转矩比转速比 1)在失速点时,转速比为零,转矩比最大,传动效率为零。 2)随Nw增加,传动效率增大,转速比达偶合点前达最大值。 3)进入偶合区,转矩比为1,传动效率随转速比直线上升,但 始终达不到100%,一般在95%左右。,5.2 液力传动装置锁止离合器的结构,5.2 液力传动装置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当车辆以中高速行驶时(60Km/h左右),液力变矩器进入偶合 器工况后,为了提高传动效率,锁止离合器锁止。,5.3

11、油泵,5.3.1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3.2油泵的检修 学习目标: 1、掌握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油泵的检修方法。,5.3 油泵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内外齿轮在旋转时,轮齿之间间隙发生变化,产生进油和压油作用。 该泵属容积型泵。齿轮每转一圈,输出油量相同;随齿轮转速增加,单位时间输出的油量增加。,1、常用油泵有齿轮泵、转子泵和叶片泵三种。,3、转子式油泵内转子齿数比外转子少一个。内外转子存在一定的 偏心。一般内转子的齿数为4、6、8、10个,内转子齿数越多,出 口油压脉动越小。 在转子旋转时,内外转子齿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产生进油和压油动力。,5.3 油泵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叶片泵 油泵转子中装有可滑动的叶片,在转子旋 转时,叶片从转子中甩出,紧贴在滑座的 内壁上。两叶片间的容积随转子旋转而变 化,产生泵油动力。 该种泵的工作容积是可变的。,一、机油泵可能引起的故障 1)在前进档和倒档车辆均不能移动; 2)前进档和倒档起步无力; 3)自动变速器打滑; 4)自动变速器前端异响。 二、油泵的检修 1)测量外壳与外齿轮之间的间隙; 2)测量齿轮端隙; 3)测量外齿轮与月牙板之间间隙; 4)测量壳体衬套内径; 5)测量转子轴套前、后端直径。,5.3 油泵油泵的检修,5.3 油泵油泵的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